。因此,體重是衡量寶寶近期營養狀況靈敏的指標。最好每月稱1次體重,若連續三次發現寶寶體重不增加,則應及時請求醫生幫助。
接觸戶外新鮮空氣
健康檢查顯示發育正常的話,現在就可以開始讓寶寶接觸戶外的新鮮空氣了。開始時要選擇無風、氣候較好、室內外溫差相對較小的時間,可以先打開窗、5分鐘左右,讓寶寶呼吸新鮮空氣,每天1次。習慣之後,可以帶寶寶到外面走走,每次在戶外呆幾分鐘,以後逐漸增加到每次十幾分鐘。
延伸閱讀——寶寶飽不飽度量自有招(圖)捏捏,小寶愛吃東東寶寶奶瓶巧消毒(圖)訓練寶寶尿尿的學問讓的寶寶平安度夏寶寶天熱慎穿衣如何知道寶寶病了
特別忠告—定期帶寶寶去健康檢查
嬰兒出生後必須學會用自己的力量去呼吸、吸收營養,最初的第一個月,對寶寶來講,適應外界的環境是一件很辛苦、很不容易的事。因此,在出生的第42天左右,應帶寶寶去他出生的醫院作一次全面的健康檢查,以便了解寶寶第一個月中的生長發育情況,及早發現全身器官是否有出生時未發現的異常。
以後應定期帶他去社區醫院的兒童保健門診進行常規的健康檢查。
延伸閱讀——帶孩子看病需防新病發
給新媽媽的特別提示:
每次健康檢查也是育兒咨詢的絕好時機,可以把一些平時有關寶寶喂養、護理方面的疑問,向兒保醫生請教,面對面的指導對是很管用的。
可能會遇到的困惑
嬰兒哭鬧
哭鬧的常見原因:
*不適當的室內溫度,使寶寶感到不舒服;
*衣服穿得太多或太少,或被褥蓋得太多等;
*室內明亮的光線和嘈雜的聲音;
*受大人的情緒影響;
*過多的干擾等。
因為饑餓:
生長過快會引起寶寶經常性的饑餓,也是常見的哭鬧原因。寶寶會頻繁要求喂奶。這種情況一般在出生後2周、6周和3個月左右比較常見。
疾病因素:
*尿布疹—臀部的疼痛會使寶寶哭鬧不止。
*腸脹氣—大約在寶寶出生後3周左右,出現在每天相同的時間內,一般在下午或黃昏。哭鬧時,寶寶雙腿伸直,想吃奶、但又無法繼續。寶寶腹內的腸蠕動比較快,或在腸道內夾雜有氣體,誘發了腸絞痛。
*生病—哭聲聽起來異乎尋常,或是夾雜著尖叫,或為無力地呻吟,或同時有其他異常狀態:噴吐、嘔吐不止、煩躁不安、昏昏沉沉、少食拒食等症狀。
安撫的方法:
*饑餓時,給他喂奶是最有效的止哭方法。
*摟抱是最好的安撫,能使他很快地停止哭鬧,安靜下來。
*在穿衣或洗澡後,用一條毛巾或毯子把寶寶裹在中間,讓他感到舒適和安全,這是這個時候最有效的止哭方法。
*有節奏地拍或按摩寶寶的背部常常能使他安靜下來。
*在他的腹部作有規律的按摩,幫助寶寶排氣,減緩腸絞痛。
*給寶寶一些特別的東西,引起他的注意,可以使他暫時忘了為什麼而哭,這種方法短時間內能起作用。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