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光照射不足,體內生成維生素d缺乏。3、生長發育速度快,骨骼生長迅速,相對地缺乏維生素d。4、肝膽、胃腸道慢性疾病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
維生素d對嬰兒體內鈣磷代謝的功能包括:1、促進腸道粘膜細胞對鈣磷的吸收。2、促進腎對鈣磷的再吸收,降低尿中鈣磷的排出量,提高血鈣濃度。3、促進成骨代謝,利於新骨形成。因此缺乏維素d時,服用再多的鈣,身體也難以吸收和利用。正確的認識是,小兒佝偻病發病的根本原因是體內絕對性和相對性地缺乏維生素d,繼而導致鈣磷吸收障礙,其表現為常見的佝偻病。
預防小兒佝偻病的原則應包括:1、孕母及乳母的飲食應富含維生素d並多曬太陽。2、小兒出生滿月後應常抱出戶外活動。3、小兒生後1個月開始補充維生素d,每日400單位。早產兒出生後2周即應補充維生素d,每日800單位,3個月後減至每日400單位。4、由於嬰兒期以乳類喂養為主,每日攝入的鈣量已能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不須特殊補鈣。5、二歲後小兒生長相對減慢,戶外活動增多,故一般無須補充維生素d。6、當確定嬰兒患佝偻病,應當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
總之,補充維生素d來防治小兒佝偻病,才是根本。
8、給小兒補鈣當注意什麼?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應該在出生之後半個月到一個月再開始補鈣。其實這種觀點是不科學的。因為胎兒出生之後臍帶被剪斷,母體與胎兒之間的營養通道也就此中斷了,可小兒的生長發育仍在繼續,因而每天都缺少不了對鈣的需求,所以正確的做法應是在出生後第三天就開始補鈣,一直要補到小兒能夠吃與成人一樣的普通食物為止。
我們知道,嬰兒的營養主要來自乳類,而母乳是最理想的嬰兒食品。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鈣34毫克,含磷15毫克,兩者之比為2.4:1,這種比例最適合嬰兒腸壁對鈣的吸收。所以母乳喂養的嬰兒較少發生缺鈣或者佝偻病。相反,每100毫升牛乳中含鈣120毫克,含磷93毫克,從鈣磷的絕對值來看,牛乳中的鈣磷量確實比母乳為多,但是牛乳中的鈣磷比例為1.2:1,這種比例是不符合嬰兒的生理需求的,也不利於腸壁對鈣的吸收。臨床觀察也證實,牛乳喂養的嬰兒容易發生缺鈣或者佝偻病。有時候雖然一些家長給小兒吃了不少的鈣劑,但是小兒缺鈣的表現還是很明顯,究其原因就是家長沒有正確地掌握補鈣的方法。那麼,給小兒補鈣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呢?
1、鈣劑不可與植物性的食物同吃——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蔬菜中多數含有草酸鹽、磷酸鹽等鹽類,它們可以和鈣相結合生成多聚體而沉定,從而妨礙鈣劑的吸收,所以豆腐和豆制品不宜與蔬菜一起烹制。
2、鈣劑不可與油脂類食物同吃——油脂分解之後生成的脂肪酸與鈣結合形成奶塊,這不容易被腸道吸收,最終隨大便排出體外。
3、補鈣時間應適當掌握——由於奶制品當中的脂肪酸影響鈣劑的吸收,因此補鈣最好安排在兩次喂奶之間。
4、補鈣應注意的適當劑量——通常2歲以下的小兒每天需要400—600毫克,3—12歲每天需800—1000毫克。按照正常的飲食,兒童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鈣劑只有需要量的三分之二,所以每天必須再額外補鈣,以填補欠缺的三分之一的鈣劑。此外,人體內有一系列調節機制可以控制鈣劑的攝入量,如果體內鈣劑充足,腸道吸收鈣劑就會少一些,反之就會多一些,多余的鈣也會隨大小便排出體外。所以鈣劑口服過多也不會發生中毒,家長可以放心地讓小兒服用。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鈣劑的吸收必須有維生素d的參與,如果體內缺乏維生素d,腸道吸收鈣劑的活動就會大打折扣了。如果鈣吸收良好,磷的吸收也就同時增加了,並在生長的骨骼部位形成鈣磷的沉積,使新骨不斷生長壯大。臨床上使用最普遍的維生素d制劑就是魚肝油,如果在補鈣的同時不補充魚肝油的話,平時小兒又不曬太陽,就會發生維生素d缺乏症而導致佝偻病。維生素d的預防劑量為每天400個國際單位,不可過量,否則會引起中毒。
另外,學齡兒童也同樣需要補充鈣劑,但不是服藥,而是通過一日三餐的食物補給。食物當中鈣的來源很多,例如乳類、乳制品、藕粉、綠葉蔬菜、根莖類的植物、黃豆等等,尤其是豆腐和豆漿,經常食用,鈣劑就不會缺乏了。
9、莫把鈣劑當補品
鈣是人體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成成分,鈣離子還是所有細胞正常生理機能所必需的物質,維生素d可促進機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當維生素d及鈣缺乏時,嬰幼兒可出現佝偻病,成人則可發生骨質軟化病及骨質疏松症。嬰幼兒生長發育較快,而其戶外活動較少,光照不足,以致體內不能合成內源性維生素d,另外,嬰幼兒攝入食物種類較少,造成維素d和鈣攝入不足,因此給嬰幼兒補充維生素d和鈣是必要的。 牛奶和奶制品是補鈣的最佳選擇,因為奶制品是目前被公認的含鈣質最豐富的食品,而且吸收率也很高。另外,各式各樣的蔬菜﹑水果也含有少量的鈣,堅果和海產品也是鈣源豐富的食物,同時還含有維生素d,能促進鈣質的吸收。 用膠原蓋吧益生堂的效果挺好沒有副作用不會鈣沉積 而且是調理型的價格不高 用益生堂的膠原蓋片效果不錯再有就配合食物 如:牛奶、酸奶、奶酪、泥鳅、河蚌、螺、蝦米、小蝦皮、海帶、酥炸魚、牡蛎、花生、芝麻醬、豆腐、松籽、甘藍菜、花椰菜、白菜、油菜等。 多做體育運動(運動可使肌肉互相牽拉,強烈的刺激骨骼,加強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減少鈣質丟失,推遲骨骼老化,同時有利於人體對飲食中鈣的吸收)。 多曬太陽(紫外線能夠促進體內vd的合成利於鈣的吸收。但紫外線不能穿透玻璃所以不能隔著玻璃曬太陽)。或者使用zz-2紫外線治療儀照射皮膚促進鈣的吸收。 吃好早餐(人體早上對鈣的吸收能力最強)。 對含草酸多的蔬菜先焯水破壞草酸,然後再烹調。如:甘藍菜、花椰菜、菠菜、苋菜、空心菜、芥菜、雪菜、竹筍。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