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我家寶寶現在66天了,白天總是不好好睡覺,怎麼辦啊?正文

我家寶寶現在66天了,白天總是不好好睡覺,怎麼辦啊?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家寶寶是丫頭,呵呵,到今天已經66天了,好像從出了滿月開始,白天就不好好睡覺,放在床上以後自己能玩會兒,但時間不是很長就哭,抱起來就好,抱著過一會兒就睡著了,但是往床上一放就醒。

晚上睡得還可以吧,晚上8、9點鐘睡著,早晨5、6點鐘醒,中間喂兩次奶,對了,完全是母乳喂養。

去醫院驗過微量元素,說是缺鈣,但不是很缺,缺維生素d,准備給她吃些葡萄糖酸鈣和伊可新,自從她40天後,我們就經常抱她出去曬太陽的。

我想問一下,我家姑娘這種狀況是不是有什麼問題,66天的寶寶到底需要睡眠多長時間才夠啊?都說寶寶睡覺時才長腦子的啊。

另外,我家寶寶臉上有一些小紅疙瘩,都在兩腮處,皮膚比較硬,是不是濕疹啊,如果是的話怎麼處理啊?
 
其實睡多長時間都不重要,只要寶寶健康就好,寶寶要睡了自己自然會睡的,我家寶寶小時候是白天睡,晚上不睡,你家的還是很好的,晚上能睡著這麼香,很不錯了,我家前三個月整整吵了3個月的夜,真是羨慕你家的寶寶。

更多育兒經驗請訪問六一兒童博客:
http://sitianqi.61bay.com/

給孩子一個博客,讓孩子從小留下滴滴點點的記憶!



寶寶臉上有一些小紅疙瘩可能是濕疹,不知道您是什麼喂養方式,如果是人工喂養建議您將奶粉適當的調稀一些,母乳喂養母親這段時間盡量避免高蛋白的食物,如果寶寶的情況沒有好轉,應帶寶寶去醫院做個檢查,大人不要擅自用手去擠,以免感染等。

嬰兒濕疹為發生在2歲之內嬰幼兒的濕疹,是嬰兒常見、多發病。它可能是嬰兒濕疹,也可能是異位性皮炎的嬰兒期。在生後第2或第3個月開始發生,亦有報告生後第2或第3周發生者,然而此時診斷較難。皮損主要發生在兩頰、額、頭皮,個別病例可發展至軀干、四肢。其皮疹特點主要可分兩型,滲出型及干燥型。

滲出型的濕疹多發生於肥胖有滲出性體質的嬰兒。初起於兩頰,發生紅斑,境界不清,紅斑上密集針尖大丘疹、丘疱疹、水疱和滲液。滲液干燥則形成黃色厚薄不一的痂皮,常因劇癢、搔抓、摩擦而致部分痂剝脫,顯露有多量滲液的鮮紅糜爛面。重者可累及整個面部及頭皮。如有繼發感染可見膿疱,並發局部淋巴結腫大,甚至發熱等全身症狀。少數患兒由於處理不當擴展至全身變為紅皮病,並常伴有腹瀉、營養不良、全身淋巴結腫大等。

干燥型的皮疹常見於瘦弱的嬰兒,為淡紅色的暗紅色斑片、密集小丘疹而無水疱,皮膚干燥無明顯滲出,表面附有灰白色糠狀鱗屑。常累及面部、軀干和四肢。慢性時亦可輕度浸潤肥厚、皲裂、抓痕或結血痂。
除上述兩型外,有人還分出脂溢型,其特點為皮損發生在頭皮、耳後等皮脂腺發達區,可產生黃色厚痂,但其基本特點和滲出型相似。

因為嬰兒較小,不能使用成人常規抗過敏藥物,也不能使用外用激素類止癢藥物,所以嬰兒濕疹常規治療比較困難。

嬰兒濕疹要注意:1.嬰幼兒應接受母乳喂養。2.嬰兒衣服應穿柔軟的純棉制品,必要時晚間睡覺時戴手套,防止搔抓。3.禁止服用常規抗過敏藥物,以免影響嬰兒生長發育。4.禁止使用外用藥物,因為嬰兒皮膚很嫩,容易形成死皮、疤痕。5、嬰兒濕疹要保持嬰兒皮膚干燥,避免用香皂洗濕疹部位。



不同月齡寶寶的應睡時間

不同月齡的寶寶睡眠時間的長短不一樣,下面介紹一下不同月齡寶寶的睡眠時間及如何觀察寶寶睡眠。



◆新生兒:一晝夜要有20小時為睡眠時間,睡眠時要觀察小兒的姿勢是否正確。

◆2―3個月:每天除吃奶、大小便外均為睡眠時間,約18小時,觀察同上。

◆4―6個月:白天要睡眠3次,每次約需2小時,共約6小時,觀察同上。

◆7―12個月:白天睡眠2次,每次也在2小時左右,共約4小時,觀察同上。

◆13―18個月:白天睡眠2次,每次約1.5~2小時,共約3~4小時,觀察同上。

◆19―24個月:白天睡眠一次,約2~2.5小時,除觀察睡眠姿勢是否正確外,還要觀察是否閉眼,睡得是否安靜,是否睡夠應睡的時間等。

◆25―30個月:白天睡眠一次,約2.5小時,除觀察睡眠姿勢正確與否,還需看寶寶是否安靜入睡,醒後經成人提醒是否安靜躺著而不影響別人,是否睡夠應睡的時間及醒後精神是否飽滿愉快等。

◆31―36個月:白天睡眠一次,約2小時,除觀察睡眠姿勢是否正確,還要看是否主動躺好,是否安靜入睡,醒後能否靜臥、不哭不鬧等。

◆4歲以上:白天睡眠一次,約2小時,觀察內容同上,同時成人應經常注意寶寶是否有不良習慣,如吃手、吃被子角、蒙頭睡等,對睡眠不安的要仔細進行觀察,找出原因,及時給予治療處理。







每個孩子的睡眠時間個體差異很大,有的孩子睡的時間長,有的則精神十足,不願睡很久。其實,無論是10多個小時,還是20多個小時都算正常。

建議父母不必嚴格按照書本上寫的去控制孩子的睡眠時間,而要注意孩子各方面狀況來綜合衡量其生長狀況。比如:孩子每天的食欲好不好、精神反應如何、看起來高不高興等,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生長發育是否符合標准等。


嬰兒睡眠,嬰兒睡眠少並非不好
充分合理的睡眠,可以保護和發展嬰兒的神經系統,使嬰兒保持愉快情緒,嬰兒睡眠20小時以上才算足夠,且越長越好。為此一些母親每天拿著時鐘計算時間,強迫嬰兒睡眠,並因此產生了許多煩惱和焦慮。的確,嬰兒睡眠時間比成人長得多,尤其是新生兒,每天大部分時間在睡覺,只是在饑餓、尿濕、寒冷或其他干擾時才醒來。但由於睡眠的形態與習慣具有遺傳傾向,嬰兒的睡眠需求量也因人而異。對於一個出生2個月就表現出不喜歡睡覺,或者說睡眠時間比一般嬰兒短的短睡型嬰兒來說,如果父母認為他每天應睡20多個小時,在其毫無睡意的情況下強迫睡眠,孩子就有可能被塑造出無法安心入睡的傾向。嬰兒的生活規律違背了其自身的生物鐘,結果會使他覺得睡眠是一種負擔而害怕睡眠,父母愈強迫愈難以入睡,即使長大了也有睡眠困難或睡眠障礙的傾向,這對於嬰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是不利的。因此,嬰兒只要睡眠有規律,覺醒時精力充沛、情緒輕松、愉快即可,而不能以睡眠的時間長短來判定嬰兒生活是否正常,更不能在嬰兒毫無睡意時強迫其睡眠。




寶寶睡眠不正常症狀

症狀一:嬰兒在剛入睡時或即將醒時滿頭大汗。



專家提醒:可以說大多數嬰兒夜間出汗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大汗淋漓,並伴有其他不適的表現,就要注意觀察,加強護理,必要時去醫院檢查冶療。比如嬰兒伴有四方頭、出牙晚、囟門關閉太遲等征象,就有可能是患了佝偻病。



症狀二:嬰兒夜間睡覺前煩躁,入睡後全身干澀,面頰發紅,呼吸急促,脈搏增快,超過110次/分。



專家提醒:這預示著嬰兒即將發燒。應該注意嬰兒是否有感冒症狀或腹瀉症狀,另外注意給他補充水分。如果嬰兒真有發燒症狀出現,即應采取酒精擦拭等物理降溫方式。



症狀三:嬰兒睡眠時哭鬧,時常搖頭、抓耳,有時還發燒。



專家提醒:嬰兒可能是患了外耳道炎、濕疹或是中耳炎。應該及時檢查嬰兒的耳道有無紅腫現象,皮膚是否有紅點出現,如果有的話,及時將嬰兒送醫院診治。



症狀四:嬰兒睡覺時四肢抖動。



專家提醒:這一般是白天過度疲勞所引起的,不必擔心。需要注意的是,嬰兒睡覺時聽到較大響聲而抖動是正常反應;相反,若是毫無反應,而且平日愛睡覺,則當心可能是耳聾。



症狀五:嬰兒睡覺後不斷地咀嚼。



專家提醒:嬰兒可能是得了蛔蟲病,或是白天吃得太多,消化不良。可以去醫院檢查一下,若是蛔蟲病可用嬰兒專用的驅蟲藥驅除;若是排除了蛔蟲病,則應該合理安排嬰兒的飲食。



症狀六:嬰兒睡著後手指或腳指抽動且腫脹。



專家提醒:這時父母要仔細檢查一下嬰兒的手指,看它是否被頭發或其他纖維絲纏住,或被蚊蟲叮咬的痕跡。



症狀七:嬰兒不能睡得沉,經常翻動身體。



專家提醒:其實小寶寶入睡後在床上翻滾的現象較為常見。有時被子墊得不舒服或被子太厚等都會影響嬰兒的睡眠質量。有些家長怕小兒睡覺時冷,讓他穿著衣服睡覺,小兒感到不適,於是翻來滾去。有的家長總是擔心小兒吃不飽,晚上睡前還讓他吃很多的東西,使得小兒睡覺後肚子總是脹得難受,所以睡覺睡不踏實。



症狀八:嬰兒經常在睡著後突然大聲啼哭。



專家提醒:這在醫學上稱為嬰兒夜間驚恐症。如果孩子沒有疾病,一般是由於白天受到不良刺激,如驚恐、勞累等引起的。所以平時不要嚇唬孩子,保持孩子安靜愉快的情緒。



總之,嬰兒仍處於不能表達自己喜惡的時期,家長除給他安排好足夠的睡眠時間外,應當在嬰兒睡覺時多觀察他的異常變化防止延誤病情。8--9個月的嬰兒白天一般睡2--3次,持續時間2--6小時,夜間睡10個小時,共計14--15個小時。睡眠時間過少,影響嬰兒身體發育;睡眠時間過長,影響活動時間,使嬰兒智力發展延緩。唉,當爸媽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哦!



有些寶寶特別容易從睡眠中醒來,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般說來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因素:



1.生理因素:由於寶寶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神經的興奮與抑制功能不夠協調,稍有外來的刺激就可能引起神經系統的興奮,導致寶寶驚醒。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寶寶漸漸長大,這種生理現象會自然消失。



2.進食過飽:常言道:“胃不合,臥不安”。有的媽媽不管寶寶餓不餓,睡前總要給他加餐點心,致使寶寶感到不舒服,影響睡眠質量。尤其是吃母奶的寶寶,習慣邊喝邊睡,結果導致寶寶睡時食奶過量,腹脹易醒:醒後媽媽卻又立即用奶去安撫,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3.疾病因素:腸寄生蟲病是寶寶睡覺不穩的最常見的原因。如患寄生蟲病會引起寶寶消化不良與營養不良,出現貧血、易驚等症狀,早期佝偻病的寶寶也常睡覺易醒。



4.環境因素:寶寶在睡覺時,室內光線過強,家人看電視音量過大及大聲談話說笑均會干擾寶寶白天的正常睡眠。寶寶夜間踢被子,或被子蓋得太厚太重,這都會造成寶寶感覺過冷或過熱,引起煩躁不安、手腳亂動。



5.興奮過度:寶寶白天或睡前游戲玩耍過度,或聽了、看了驚險故事、電視,常可造成入睡困難:即使睡著了,智力發育較好較快的寶寶也會“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並被自己的夢驚醒。


嬰兒睡眠,如何調整嬰兒睡眠
不少的新媽媽調整不好孩子的睡眠時間,晚上總是弄得精疲力盡,孩子睡不好,大人也休息不好,金秀母嬰之家的育兒嫂將培養寶寶良好的作息時間作為專業技能之一。
夜間嬰兒啼哭,喂奶,大小便,自然要打攪父母的清夢。安排好嬰兒睡眠對母子健康非常重要,否則會引起父母的緊張和疲勞,易誘發疾病。
新生兒一天要睡眠十六小時以上,中間只有短暫清醒。隨著嬰兒長大,睡眠時間逐漸減少,清醒的時間慢慢增多。三個月大的嬰兒應該每天睡十三個小時以上、大部分在夜間。夜間連續睡眠應該在五到六個小時。一夜醒來一、兩、三次,或者一夜不醒都屬於正常。
每個嬰兒睡眠的規律都不一樣,但是父母應該從三個月開始讓嬰兒養成有規律的睡眠。嬰兒開始睡一夜整覺的年齡各不相同,有的嬰兒在三、四個月時,就不再把母親從睡夢中吵醒。但是大多數足月嬰兒在五、六個月大時,才

[1] [2] 下一页

小兒暖臍膏怎樣使用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