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如何糾正小孩子沉迷電視的習慣?正文

如何糾正小孩子沉迷電視的習慣?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隨著電視走進千家萬戶,看電視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電視是傳遞知識、傳遞信息的重要工具,它具有生動形象、信息量大、傳遞快等特點,對孩子有極大的吸引力。電視的直觀形象,不僅使孩子獲得快樂,而且通過看電視可以使孩子增長知識、開闊眼界。電視涉及到各方面知識,從海底到太空、從遠古到現代、從自然到社會、從本土到異域,所有的事物,都可以通過電視表現出來。孩子們通過電視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奇妙的動物世界、令人神往的宇宙太空等等。

電視是社會生活的窗口,它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副副現實社會的圖景和一個個現實生活的模型。通過它,孩子建立起了“社會現實”的概念,了解了社會行為的規范,學習了具體的社會行為方式。所以,看電視也是孩子融入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途徑。特別是少兒節目中動畫片鮮艷的色彩、生動的畫面、滑稽的造型對孩子有極大的吸引力。通過看動畫片,孩子可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提高文化修養,也塑造了孩子對社會規則的態度和觀念。從這方面說,家長過分限制孩子看電視是錯誤的。

但凡事都要有個度,孩子一旦沉迷於電視中不能自拔,其危害也是很嚴重的。據一項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遍及上百個市、縣的調查顯示,有80%以上的初中和小學學生學業之外的唯一活動就是“看電視”,每天花100分鐘看電視的最為普遍。城市兒童平均每天看電視時間不到1小時、1~2小時、2~3小時和超過3小時的比例分別為32.5%、46.0%、15.4%和6.1%。男生每天看電視超過2小時的比例比女生高,男女生比例分別為23.1%和19.9%。

孩子過度看電視的負面影響主要有四點:

第一,孩子一旦“迷”上電視,必然會減少與父母交流的機會,成為親子溝通障礙的主要因素。

第二,孩子一旦天天泡在電視裡,會影響他對其他方面的興趣,有可能導致孩子對任何事物都失去興趣,因而影響到孩子發展業余愛好和業余特長;

第三,看電視太久會傷害孩子的身體發育,影響孩子的視力和智力發育。有些孩子沉湎於電視,面對電視就興奮,離開電視則發呆。

第四,一旦大量業余時間被電視占用,孩子用於學習的時間相對減少,從而影響課業成績。大量事實表明:看電視太多,孩子就會只習慣於娛樂性的生活,對讀書、寫作業、上課、勞動等會感到厭煩,注意力不易集中,邏輯思維能力減弱,理解力下降。

電視對兒童行為發展和社會化有正、負兩方面的影響,單純地以影響學習為名禁止青少年接觸電視,只會加大家長與孩子的矛盾和沖突,不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因此,應制定並采取相應的措施,使其最大程度地發揮正面作用,將其負面影響降低到最低水平。

那麼,怎樣引導孩子合理地看電視呢?

一、轉移注意力,尋找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來代替看電視

現在,很多家庭,因為家長無暇陪伴,電視已經成了孩子的“保姆”,孩子迷戀電視,主要還是由於枯燥乏味、呆板無趣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因此,父母不但要在百忙中捨得花時間、花心思去照顧孩子,而且要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終止孩子對電視的迷戀。讓孩子多接觸其它活動,當孩子感受到還有比電視更有趣的活動時,自然會擺脫對電視的迷戀。譬如看書、文體活動、游戲、戶外活動、旅游踏青等,都是轉移孩子注意力、培養興趣的好方法。也可以讓孩子分擔些家務,洗衣買米、打掃房間,做完事後一家人一起看電視;還可以利用節目和孩子展開討論,培養他的思維和表達能力。要注意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家長要讓孩子從多方面吸收文化營養,轉移孩子對電視的注意力,不至於在電視裡沉溺的時間過長。在這一點上,最好從小時候抓起。有的家長自己天天看電視,孩子從小生活在看電視的氛圍裡,對電視產生了依賴性,上學以後再來抓這件事,改變孩子行為習慣的難度就比較大。家長要與孩子協商,制定出一個看電視的計劃,在時間上限定在一到二小時,節假日放寬到三到四小時,家長要堅持原則,不能隨便改動。

二、要不看全家都不看,要看全家都看,看後展開討論

一個家庭,父母本身的行為習慣對孩子有著重大的影響。如果不想讓孩子看電視,家長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則,少看電視。如果父母沉浸在電視的樂趣中,孩子就會受其影響或模仿。因此,為了糾正孩子愛看電視的毛病,全家人都要規范自己的收視習慣,規劃出固定的收視節目和時段,讓孩子明確何時是他的收視時間。這樣就能有效地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糾正孩子愛看電視的毛病。當然,我也提倡在有時間的情況下,家長陪孩子一起看電視。在和孩子一起看電視的時候,不但會培養孩子和家長的親情,改善親子關系,而且家長也可以給孩子講解某些電視內容,特別是涉及到暴力、愛情等節目,正確引導孩子,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家長要與孩子一起看電視,看後與孩子討論交流,引導孩子分清是非、善惡、美丑,使孩子在看電視中學到知識、受到啟迪,引導孩子把看電視與知識學習和品德修養結合起來。有一位家長試了多種方法,仍然提不起上中學的孩子看長篇小說的興趣,於是,利用電視連續劇《水浒傳》播放之機,引導全家人談論《水浒傳》,並和妻子約好,專挑電視劇上沒有而小說上有的情節內容展開討論。孩子沒看過《水浒傳》這部小說,插不上嘴,干著急,這位父親趁勢拿出《水浒傳》一書,讓孩子看。從看《水浒傳》開始,孩子漸漸地愛看長篇小說了。一個暑假,孩子看完了四大名著。

三、在收視內容和收視時間上要有選擇性和限制性

想完全禁止孩子看電視,是不切合實際的,也是不合理的,關鍵是要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有關專家指出:3—5歲的幼兒每天控制在40分鐘以內,小學生控制在1.5小時左右。另外,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選擇趣味性強、知識性強、故事性強的動畫片、兒童片讓孩子看,要盡量避免小孩看成人片。有的小孩一坐在電視機前面就不想起來,不管什麼內容,都從頭看到尾。這樣看電視,不光電視裡的正面信息不能有效吸收,還會嚴重損傷孩子的視力和智力,養成孩子不會思考的壞習慣。所以,家長要通過電視節目報,提前對電視節目進行篩選,注意選擇對孩子有意義的節目,這樣孩子看電視的影響才是正面的。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定好規則是很有必要的。要讓孩子知道:每天什麼事情做完可以看多久的電視。要讓孩子知道,不能占用吃飯時間、做作業時間、睡覺時間看電視。而且,規定下來就要持之以恆。根據情況,可以在周末、節假日,允許孩子多看一些。這樣,孩子會知道父母對他是松弛有度的。另外,要提前給孩子適當的提醒:“你還有幾分鐘的時間可以看,等會兒我們要做其他事。”這樣可以給孩子一個心理緩沖期,不至於突然地說結束就結束。

四、孩子房間不放電視機

現在,幾乎絕大部分家庭都把電視放置在臥室。孩子的房間裡有了電視機,自然為孩子過度依賴電視創造了條件,也自然而然減少了孩子與父母交流、溝通的機會。所以,要糾正孩子愛看電視的毛病,最好不要在孩子房間放電視。此外,不能邊看電視邊吃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電視在家庭中的影響。

通過以上四種方法,孩子愛看電視、迷戀電視的毛病就會得到糾正,電視本身的正面作用才可以體現出來。

一、對於孩子看電視過多的行為,家長可給予適當的批評。心理學認為,給孩子適當的表揚和適當的批評都是極為重要的,表揚可以使孩子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批評又可以適當地糾正孩子的錯誤,使兒童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感到負疚,從而改正錯誤。但是,家長一定要掌握批評的方法,不能靠打罵來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實行“後果報復”,即如果孩子電視看得過多,家長可以禁止或減少他們看電視,以此來矯正他們孤獨、不與人交流等性格缺陷。與此同時,父母還要多與孩子交流,多為孩子提供與人接觸、與人交談的機會。

二、完全禁止孩子看電視,這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最好的辦法是家長和孩子一起著電視,並利用這種機會與孩子交流。這樣既提高了孩子的鑒賞能力,又增進了兩代人之間的感情,同時還為孩子提供了與人交流、鍛煉語言能力的機會。當然,家長不可能有那麼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看電視,但我想,只要您能隔三差五地抽點兒時間陪孩子看電視,一定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三、利用餐問、睡前的時間多和孩子交談,尤其要和孩子談談電視節目。患有電視孤獨症的孩子,注意力幾乎都在電視上,這是家長打開孩子的“話閘子”的主要契機。家長可以利用孩子對電視節目的喜愛來與之交談,以避免他們因看多了電視而影響語言的發展,使孩子不致於患有自言自語、語言單調等疾病。同時,這種做法還可以使孩子願意向家長傾述心中的所思所想,便於家長及時地了解孩子,引導孩子。

四、有的家長怕孩子哭鬧就打開電視機,借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將孩子推給電視去“代管”,使兩代人之間出現情感距離,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表現。所以,希望父母們能盡量抽出時間,和孩子們一起精戲、散步、逛公園,給孩子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使他們明白:除了電視,世界上還有許多有趣的事物。

五、俗語說,“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家長每天都迷在電視上,要看到“再見”為止,很難想象孩子能經得住誘惑。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位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所以,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要先要“管教”住自己。

 
現在一般家庭都有電視機,很多孩子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機,況且一些動畫片確實很吸引孩子,尤其是住樓房的家長,沒有時間陪孩子下樓玩,讓孩子自己出去又怕惹事生非,所以寧願讓孩子在家裡長時間看電視,也不讓孩子外出,久而久之孩子就迷戀上了電視。
由於孩子分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低,對電視裡的一些刺激鏡頭或情節不願放過,吵著鬧著要看,這樣長期無節制地看電視,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且對視力、消化系統、人際交往等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2~5歲的孩子平均每天看電視4~5小時,6~15歲的孩子平均每天看電視2~4小時。這是不是太多了呢?
電視對人們有很多好處:學齡前兒童借此識字,兒童從關於自然的節目中了解野生動植物,父母也可以從晚間新聞中獲知時事。毫無疑問:電視是一個重要的教育者和娛樂提供者。盡管這樣,看太多電視還是有害的。
研究表明,每周看電視的時間總是超過10小時的兒童更容易超重,更具好斗性,在學校的學習更落後。
經常目睹暴力鏡頭(比如電視新聞中的綁架或謀殺)的孩子,更可能相信:世界太可怕,一些壞事情將會在他們的身上發生。研究也表明,電視不斷地強化著性別角色和種族分別。
大多數兒童在入學前很久就已進入電視的世界:電視是70%的兒童每天的注意中心。一個美國孩子一年在學校度過900個小時,但卻在電視機前度過1500個小時。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孩子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不要超過1個或2個小時。
作為父母,應該監督孩子看電視節目的內容,適當地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以保證孩子有時間參加其他活動,比如與朋友玩耍、運動和閱讀。
不讓孩子看電視顯然是不現實的,正確引導孩子收看電視,使電視真正成為孩子們的朋友,才可能真正地解決問題。很多孩子由於年齡小自控力差,家長指導孩子正確收看電視節目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到底該看什麼節目最終還是決定於家長。對於喜歡看電視的毛病,孩子可以通過以下手段進行監督:
1.把電視機從家裡的主要活動區搬走。不要把電視機放在臥室,吃飯時間關掉電視等方法限制孩子在電視機前花的時間。
2.如果沒人看或沒有你喜歡看的節目,關掉電視。
3.合理控制孩子的電視收看時間。看電視的時間每天要控制在2個小時以內,同時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收視習慣,如吃飯時不能看電視。
4.定期抽出一些時間和孩子一起看電視,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一項最新調查研究表明,家長和孩子經常在一起看電視可以大大減少電視暴力鏡頭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5.要留意孩子看電視的表情,看看孩子有沒有害怕、崇拜、興奮或生氣的跡象。一旦感到孩子對電視內容的反應有值得注意的地方,就需要立即與孩子討論,把電視對孩

[1] [2] 下一页

我家寶寶1歲,什麼奶粉比較適合?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