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小孩肚痛怎麼辦正文

小孩肚痛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小孩肚子痛怎麼辦
 
腹痛是相當常見的症狀,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不容易迅速診斷,加上小孩子總不能清楚明了地表達身體不適的情況,所以幼兒腹痛一直是困擾父母的問題,也讓醫生們頗為頭痛。
腹痛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大種類。在急性腹痛中有一些急須手術治療者,如腸阻塞式闌尾炎(俗稱盲腸炎)等,也有很多是由於胃腸感染、便秘、尿路感染,甚至腹腔器官外的疾病也會引起腹痛,如肺炎、幼年性糖尿病有風濕熱等。
學齡兒童腹痛可能是下列病症:發炎性腸胃、呼吸道或尿道感染、腸系膜淡巴腺炎、過敏性紫斑症、闌尾炎、腫瘤,以及腸阻塞等疾病,尤以便秘是最常見的原因。五、六年級的小孩加上消化性潰瘍、腹部頓傷、胰髒炎等疾病。
喊肚子痛到底是不是闌尾炎?
孩子發燒、煩躁不安、拒食或嗜睡、易受驚嚇、腹脹、輕度腹瀉,與大人得闌尾炎典型的症狀不相似,需要密切觀察及開刀治療。要區別各種疾病的原因,必須從病史、身體檢查配合實驗室檢查如白血球、尿液檢查、腹部x光級超聲音波等,病史內容包括腹痛的型態、特性是否會合並其它症狀如嘔吐、便秘、腹脹、血便、黃疸、皮疹等等。如嬰兒突然發生急性腹痛,宜送醫診治,仔細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孩子為什麼常肚子痛?
孩子肚子痛有很多種原因,如果超過一個小時,就該讓醫生看看了,確定一下是什麼問題。
先量一下體溫,看看有沒有發燒?流行性感冒、一般傳染病都可能會引起腸胃的不舒服,像是腹瀉便秘或是惡心想吐,因為病菌會擾亂消化系統的功能,尤其是剛開始生病的時候。少數兒童會因為腹內器官有組織病理上的異常,例如腫瘤、腸道阻塞、發炎、感染、先天異常等造成腹痛。通過醫師問診,才能對症下藥。
孩子排便正常嗎?小兒習慣性便秘也是造成肚子痛的常見原因,父母如果不注意的話,孩子可能好幾天排不出來。如果存在吃一點固體食物就飽的現象,極可能是便秘,因為便秘會影響胃的排空。最好是養成良好的飲食與排便習慣,必要時喝些酸奶或乳酸菌類食品。當然,除了青菜吃得太少、肉吃太多、水喝太少,生活作息不規律之外,某些藥物副作用、甲狀腺機能不好、腸胃蠕動異常等,也可能是引發的原因。
對環境感覺陌生不適應嗎?很可能換了新學校、搬了新家,沒有較親近的朋友可以玩耍,只能每天看電視或玩電子游戲;或是學校功課壓力、同學相處問題、家庭及人事變故等心理因素,孩子不知如何面對與處理壓力的情況下,轉移成身體的症狀表現出來。
簡單來說,孩子腹痛的因素大部分是官能性的,通常起因於發育期間的腸胃機能問題、經常便秘或心理因素,常常過了一段時間就好了,痛的部位也比較分散不固定。如果孩子沒有因此看來瘦弱發育不良、睡眠中因痛驚醒,爸媽就不用太緊張,但若持續疼痛有一段時間的話,還是要去看醫生。
 
學齡期的孩子常常會偏食或愛吃零食,這樣容易導致纖維攝取不夠,營養不均衡;也有些孩子腸胃功能不好,常常便秘造成長期腹痛。腸胃的吸收與排洩對身體健康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決定著孩子的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狀況。
孩子喊肚子痛怎麼辦?
腹痛是相當常見的症狀,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不容易迅速診斷,加上小孩子總不能清楚明了地表達身體不適的情況,所以幼兒腹痛一直是困擾父母的問題,也讓醫生們頗為頭痛。
腹痛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大種類。在急性腹痛中有一些急須手術治療者,如腸阻塞式闌尾炎(俗稱盲腸炎)等,也有很多是由於胃腸感染、便秘、尿路感染,甚至腹腔器官外的疾病也會引起腹痛,如肺炎、幼年性糖尿病有風濕熱等。
學齡兒童腹痛可能是下列病症:發炎性腸胃、呼吸道或尿道感染、腸系膜淡巴腺炎、過敏性紫斑症、闌尾炎、腫瘤,以及腸阻塞等疾病,尤以便秘是最常見的原因。五、六年級的小孩加上消化性潰瘍、腹部頓傷、胰髒炎等疾病。
喊肚子痛到底是不是闌尾炎?
孩子發燒、煩躁不安、拒食或嗜睡、易受驚嚇、腹脹、輕度腹瀉,與大人得闌尾炎典型的症狀不相似,需要密切觀察及開刀治療。要區別各種疾病的原因,必須從病史、身體檢查配合實驗室檢查如白血球、尿液檢查、腹部x光級超聲音波等,病史內容包括腹痛的型態、特性是否會合並其它症狀如嘔吐、便秘、腹脹、血便、黃疸、皮疹等等。如嬰兒突然發生急性腹痛,宜送醫診治,仔細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孩子為什麼常肚子痛?
孩子肚子痛有很多種原因,如果超過一個小時,就該讓醫生看看了,確定一下是什麼問題。
先量一下體溫,看看有沒有發燒?流行性感冒、一般傳染病都可能會引起腸胃的不舒服,像是腹瀉便秘或是惡心想吐,因為病菌會擾亂消化系統的功能,尤其是剛開始生病的時候。少數兒童會因為腹內器官有組織病理上的異常,例如腫瘤、腸道阻塞、發炎、感染、先天異常等造成腹痛。通過醫師問診,才能對症下藥。
孩子排便正常嗎?小兒習慣性便秘也是造成肚子痛的常見原因,父母如果不注意的話,孩子可能好幾天排不出來。如果存在吃一點固體食物就飽的現象,極可能是便秘,因為便秘會影響胃的排空。最好是養成良好的飲食與排便習慣,必要時喝些酸奶或乳酸菌類食品。當然,除了青菜吃得太少、肉吃太多、水喝太少,生活作息不規律之外,某些藥物副作用、甲狀腺機能不好、腸胃蠕動異常等,也可能是引發的原因。
對環境感覺陌生不適應嗎?很可能換了新學校、搬了新家,沒有較親近的朋友可以玩耍,只能每天看電視或玩電子游戲;或是學校功課壓力、同學相處問題、家庭及人事變故等心理因素,孩子不知如何面對與處理壓力的情況下,轉移成身體的症狀表現出來。
簡單來說,孩子腹痛的因素大部分是官能性的,通常起因於發育期間的腸胃機能問題、經常便秘或心理因素,常常過了一段時間就好了,痛的部位也比較分散不固定。如果孩子沒有因此看來瘦弱發育不良、睡眠中因痛驚醒,爸媽就不用太緊張,但若持續疼痛有一段時間的話,還是要去看醫生。
 
肚子痛是指胃腔以下、臍之四旁以及恥骨(骨盆下部靠近外生殖器的骨頭)以上部位發生疼痛的症狀,因此又稱腹痛。嬰幼兒如果出現突然或陣發性反常哭鬧、曲腰啼叫、時急時緩,或雙手捧腹,起臥顛倒,煩躁不安,或屏氣出汗,面色蒼白,或精神委靡,曲腰蜷臥等症狀時,常常就是肚子痛了。

原因
一般來說,孩子的腹痛經常是因為飲食不當、受寒等導致胃腸功能的失調而出現的功能性疾病。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是孩子比較痛苦。

中醫將孩子腹痛按病因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主張分型治療:

一、腹部中寒

表現

腹部疼痛,陣陣發作,得溫則舒,遇寒則加劇;面色蒼白,痛得厲害則額出冷汗,甚至唇色紫暗,肢冷;或嘔吐,腹瀉,小便清長。

治療

這時可以用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作用的中藥,如木香、丁香、肉桂、當歸、干姜等。也可以用含有以上中藥的小兒中成藥,如“啟脾丸”,每次1丸,每日2次,或“小兒香橘丹”,每次1丸,每日2次。

飲食調理

孩子應多食健脾的食品,如大棗、粳米、薏米、山藥、扁豆、蓮子等,既能健脾益氣,又能和胃。

吃一些溫熱性的,軟的好消化的食物。也可以做一些藥粥給孩子吃:

1.生姜5克,醋適量。將生姜搗成細末,加適量水,急火煮片刻,放入食醋。趁熱飲之,1次喝完。

2.柿餅4只。將柿餅放置鍋中蒸熟。每次1只,趁熱吃,一日2次,連服2日。

3.粳米50克,扁豆10克,紅棗10個,山藥30克。將扁豆、紅棗放入鍋中煎湯,去渣取汁,兌入粳米、山藥,煮粥。每次100毫升,一日1次,連服7日。

忌食油炸、油膩、不好消化的食物,冰鎮、生冷的食物以及堅硬的果仁等食品。

二、乳食積滯

表現

腹脹,腹痛,按之痛甚,嗳哕(打嗝嘔吐)腐濁,口氣酸臭,不思乳食,時轉矢氣(放屁),糞便穢臭,或腹痛欲瀉,瀉後痛減,時有嘔吐,吐物酸馊,夜臥不安,時時啼哭。

治療

用消食化滯,行氣止痛的中藥,如:陳皮、厚樸、枳殼、香附、山楂、神曲等。也可以給大些的孩子吃含有以上成分的“保和丸”,每次3_6克,日服3次;如果因過食肉食所引起,可加用“健脾消食丸”,每次1丸,一日2次;學齡前兒童可選用“化積口服液”,每次1支(10毫升),日服3次;嬰幼兒可送服“小兒化食丸”,每次1丸,日服3次。

飲食調理

宜食消導行氣化滯的食物。如:帶殼或不帶殼的谷(小米)、稻(大米)和麥,把它們炒黃或炒焦服用,要根據腹痛或舌苔薄厚程度而定。舌苔越厚,炒得越焦,將炒焦的谷米煎水熱飲。
山楂生食、煮熟均可。舌苔厚,大便秘者,可用炒焦的山楂煮水喝。

烏梅煮水,或用陳皮、蘇葉、梅子,加少許紅茶,沏茶喝。

宜吃清淡食物,如牛奶、米粥、爛面條,稍加調味佐料(味精、姜、蔥、蒜末)等。

1.山楂100克,麥芽50克,厚樸10克。將山楂、麥芽分別炒焦,與厚樸同煎,去渣取汁。每次飲服15毫升,一日2次,連服2日。

2.小米50克。洗淨,煮粥,多加水,煮爛。每次50毫升,一日1次,連服5日。

3.萊菔子20克。加水適量,煎湯。以湯代茶,頻頻飲之。

4.生山楂10克,槟榔10克。先將槟榔打碎,山楂去核,加水適量同煎,煎至30分鐘,去渣取汁,涼後加入白糖少許。以之代水,頻頻飲服,不拘時。

忌食生食、冰鎮食物及肥肉、煎炸油膩、糯米黏食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三、髒腑虛冷

表現

腹痛綿綿,時作時止,痛處喜按,得溫則舒,得食則緩。面色蒼白,精神倦怠,四肢清冷,飲食較少,或食後作脹,大便稀溏。

治療

可以用溫中補虛、緩急止痛的中藥治療,如“附子理中丸”'每次1/2_1丸,日服2次。

飲食調理

多食健脾和胃的食物,如羊肉、山藥、核桃、栗子等溫性食物。

1.粳米50克,核桃肉15克。將粳米用清水洗淨,核桃肉搗碎,與粳米同煮成粥。每次100毫升,早晚各1次,連服3日。

2.生姜50克,韭菜500克,牛奶或奶粉250毫升。將韭菜、生姜洗淨,切碎搗爛,用潔淨紗布絞取汁液,放入鍋中,再將牛奶或奶粉兌入汁中,慢火煮沸。每次20毫升,趁熱飲服,一日2次,連服3日。

忌食煎、炸、烤、熏、油膩的食物,如油餅、煎雞蛋、煎餅、麻花、烤羊肉串等。另外也要拒絕冰鎮生冷食物。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有“肚子痛”的經歷,由於不知道在哪個科就診,從而延誤了病情,對此,提醒人們,要根據“肚子痛”的性質、部位不同,有針對性的選擇就診科室。

 臨床醫生介紹,所謂“肚子痛”就是臨床醫學所稱的“腹痛”。“腹痛”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其疼痛范圍很廣,並不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只有胃、腸、肝、膽、胰才會疼痛,還包括腹腔裡的其它器官、組織以及腹壁的肌肉等,稍微出現一些小問題都會引起所謂的“肚子痛”。

 由於人們“肚子痛”的性質、部位不同,大體可分為七類疼痛:

 一是脹痛:常與氣相伴,胃或腸裡有很多空氣感覺很脹,多為機能性腸胃障礙。

 二是絞痛:多是痙攣在搗亂,好像在把東西絞轉的痛,多為結石、腸梗阻、急性腸炎。

 三是刺痛:好像用針刺般地疼痛,多為消化性潰瘍。

 四是燒灼痛:往往是胃酸多,像胃裡有團火在燃燒,多為消化性潰瘍或其前兆。

 五是隱隱作痛:可以忍住,輕微的痛感。

 六是悶痛:像有重物壓著,或肚子裡有東西而不舒服。

 七是咬痛:好像有什麼東西在裡面啃咬的痛。

 同時,臨床醫學根據疼痛程度差別分為兩類:

 一是劇痛:是指痛到令人受不了

[1] [2] [3] 下一页

哺乳期打打阿奇可以嗎寶寶有腹瀉的現象怎麼辦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