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剛生完小孩的媽媽體溫38.5度正常嗎正文

剛生完小孩的媽媽體溫38.5度正常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剛生完小孩的媽媽體溫38.5度正常嗎
 
我想和你說一下~

關於醫療的問題,千萬不要在這裡咨詢。鑒於你已經送你媳婦送過醫院的例子,我想,你能否送你媳婦去更加正規點的醫院吧,畢竟生完孩子的婦女人確實很虛弱。

我也盡量查詢了下產後反復高燒的原因,很多人咨詢後都得到的回答是飲食要健康,你稍微看下,現在天氣熱,飯菜盡量做到清淡和干淨。

這個是我看到的最詳細的資料,希望對你有點幫助!如果不行,去大的醫院就診下。


生完寶寶後,並不是所有媽媽都會因為“解除負擔”而恢復往日的輕松自在;相反,不少人還會因生育而出現各種不同程度的發熱症狀。

根據其所表現的不同症狀、體征等,我們並不難確定發熱的原因,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媽媽們在有了基本判定後,才能及時去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和診治。

1、產褥感染

 這是指在產褥期內,產婦生殖道的創面受病菌的感染,引起局部或者全身的炎症變化。通常生孩子會消耗媽媽相當多的體力,這往往容易導致其身體的抵抗力降低,也因此產婦的陰道內極其容易受到各種病菌的侵害,這一方面可能是孕婦自身生殖道內寄生的病原體受到誘發後導致生病,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於使用了不干淨的衣物而造成的。

 產褥感染時,炎症病變可局限於創傷部位,如外陰、陰道、宮頸及子宮內膜等部位。也可以通過淋巴組織或者直接擴散,引起子宮肌炎、輸卵管炎、盆腔結締組織炎、盆腔腹膜炎和彌漫性腹膜炎等。

 產褥感染引發的發熱,體溫都超過38℃,並伴有陰部疼痛和怕冷現象,同時,分泌物也會增多,並且氣味難聞。

 tips

 一般從出現發熱的時間來看,如果從產後24小時起,到10天之內的發熱現象,應多考慮為產褥感染。

 怎麼辦?

 醫生會通過超聲波檢測或分泌物化驗來診斷你是否患了產褥感染。然後針對不同類型的感染,因地制宜地幫助你解決病痛,比如為你清除宮腔內的殘留物,去除膿腫部分,以此來減少病原組織等;也會用一些抗菌藥物進行輔助治療。對感染嚴重者,還會使用高效抗生素進行綜合治療,以及積極地對症支持治療。當感染有所緩解之後,體溫自然也會逐步恢復正常。

 2、泌尿系統感染

 主要原因是外陰部的細菌經過尿道進入泌尿系統,約80%~90%是因大腸桿菌引起的。除了有發熱症狀以外,有時也伴有發冷、尿頻、尿急及腰痛等症狀。

 怎麼辦?

 治療時,在用藥上一定要注意,一般在症狀消失並尿檢陰性後,仍應繼續用藥3~5天。經過合理治療後,3日左右體溫即可降至正常,排尿不適也漸漸消失。另外,平時應多飲水、勤排尿,並注意每次排尿時要將尿排淨,以免細菌在膀胱裡繁殖。

 3、上呼吸道感染

 生完孩子後,產婦一般會抵抗力下降,容易受風著涼,這時候上呼吸道最容易受到感染,一旦患上感冒,發熱自然也是難以避免,除此之外,常伴有鼻塞、咽喉腫痛、咳嗽或呼吸困難等症狀。雖然感冒並非產褥期特有的病症,但對於產婦來說,卻也不容忽視。

 怎麼辦?

 當你感冒後,首先應該增加自己每天的喝水量,改變飲食習慣,食譜從“大補型”改為“清淡型”。另外,也可以服用一些性質溫和的感冒沖劑。如果仍不見好轉,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感冒藥物和抗生素。另外,平時要注意產後休養室的通風,避免與有呼吸道感染的人接觸。

 4、產褥期乳腺炎

 這種急性乳腺炎多發生在產後2~6周左右。由於新手媽媽缺乏哺乳的經驗,不能及時將乳房中的乳汁排空,因而容易使乳水郁積。通常,媽媽的雙乳會有脹痛感,並且表面微紅,手觸有痛感,乳頭有破裂現象或乳房發脹,並伴有高熱不退,怕冷,皮膚上還有紅點,而發熱體溫一般為38.5℃左右。

 產褥期乳腺炎一般有兩種,淤積性乳腺炎和化膿性乳腺炎。需要說明的是,在產後兩至三天內,乳房有發脹感,並有發熱現象,未必就一定是乳腺炎,如果症狀兩天後自然消退,則不用緊張,這只是產後所發生的正常現象。

 怎麼辦?

 如果乳頭有破裂的現象,首先應立即停止哺乳,並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生素消除炎症,同時用藥物清潔,再塗藥膏進行治療;如果乳頭並沒有破裂,患病初期仍然可以進行哺乳。另外,按摩的方式可以促進乳房內乳汁的排出,也可以用冷熱水交替的方法對乳房進行局部敷療。如果乳房已經發生腫脹應進行全面的體檢,病情嚴重者,則需要進行手術引流。

 正確的哺乳姿勢、及時排空乳汁,對於預防此病的發生有明顯作用;中藥的內服外用,對於此病也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產褥期健康提示

 ●注意保持外陰清潔;同時,在產褥期應堅決避免盆浴和夫妻性生活。

 ●加強鍛煉,每天15分鐘的產褥期體操可以幫助你緩解肌體壓力。

 ●飲食合理,暴飲暴食和迫不及待地減肥都會對身體產生不利的影響。

 ●一旦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請醫生對症下藥。

 ●多喝水,少吃藥:在還沒有經醫生確診病因時,不要隨便吃降溫藥
 
臨床學上預防針對寶寶的影響一般在兩天左右,但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燒,建議媽媽還是帶寶寶去醫院確診,因為引起發燒的情況有多種,還有在以後在寶寶打完預防針後應該多給他喝水,這對緩解預防針的影響都是有幫助的。(打預防針的醫生應該有和家長說明的)
 
10-12個月嬰兒的生理特征和保健重點

氣質指個人的精神素質,影響孩子對環境的應答。氣質有其遺傳基礎,但能被環境經驗和成熟過程所調整。父母要學會調整家庭環境,改變和孩子相處的方式,避免兒童氣質和父母期望、教育方式之間的不協調。母親心神安定是安定嬰兒心靈最好的“靈丹妙藥”,越是難帶的孩子,媽媽越要注意這一點。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的積極性,讓他身心健康地成長。10~12個月的孩子不但在床上、地上爬得非常熟練,還愛往高處爬,爬上疊好的被子,爬上凳子、沙發甚至桌子,一不注意很容易跌傷,這一階段是孩子身邊必須有大人守護的階段。

10~12個月是嬰兒期的最後三個月,到1歲時體重達到出生時的三倍,大約10公斤;身長是出生時的一倍半,大約75厘米脊柱基本形成第三個彎曲,即腰椎前凸;大部分孩子這時已出8顆牙。

這時的孩子在動作方面已有很大發展,發育好的孩子會獨站甚至會走幾步。手的精細動作、語言和情感交流均在飛速發展,,父母要多和寶寶交流,讓他確信你對他的愛,才能更快學會不纏住媽媽,學會自己玩。

嬰兒正常的體溫是36--37.5℃,超過38℃就肯定是發熱,39℃是高熱。嬰兒的體溫升高多半是由於細菌性或過濾性病毒感染。趕快去看醫生。嬰兒及幼兒發高熱時會驚厥。驚厥時,孩子的面色發青、四肢抽搐、失去知覺可能達數分鐘之久。驚厥時把孩子的背向上,肚皮向下,頭側向一邊的姿態睡下。如嬰兒嘔吐,用手把孩子口中吐出來的食物掏出來,以防在孩子失去知覺時吸入肺內發生意外。短時間的驚厥對孩子不會形成傷害,不會留下後患,也不表示孩子的神經不正常。父母不必緊張,靜靜等待恢復。替嬰兒量體溫時,把嬰兒坐在大人的腿上,將溫度計的水銀柱甩到36℃以下,夾在嬰兒的腋下,3分鐘後取出,看水銀柱指示的體溫。如看不清楚,把溫度計在兩指間慢慢捻動,到很清楚地看到水銀柱為止。

嬰兒發高熱同時又有下列症狀,都要立即去看醫生:

①嘔吐;

②腹瀉;

③氣急;

④昏睡不醒;

⑤不吃東西;

⑥出紅疹;

⑦用小手模耳朵;

⑧哭鬧不停。
因此你的寶寶的體溫有些偏低

寶寶的體溫:


正常體溫 
每天都有變化,下午6~10點最高,清晨2~4點最低,平均居於36℃~37.2℃之間。

測量體溫 
家中最好備有體溫計,放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五歲以下的寶寶不易測量口溫,可測量肛溫或腋溫。

口溫:含在舌下測量10分鐘(正常為36.1℃~37.1℃)

腋溫:夾在腋下測量5~7分鐘(正常為36.3℃~37.2℃)

肛溫:測量3分鐘(正常為37.5℃~37.8℃)
「肛溫測量標準姿勢,以中指夾緊肛表,手掌伸開緊貼屁股,固定不動,如果小孩動的太厲害,可將小孩兩腳挾在媽媽兩腳中間。」






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
寶寶有出紅疹嗎?寶寶精神還好嗎?飯量少了嗎?如果沒有上述現象,這個體溫正常,不必擔心。
 

一歲的女兒發燒怎麼退燒啊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