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准備這個月開始要孩子,可是月經剛過沒幾天就感冒了,喝了些荷藿香正氣水,請問這樣還能要小孩嗎? 沒有什麼關系的喲,可以要 您好 天氣忽熱忽冷,一會在空調屋裡,一會電風扇吹,一個有在太陽下,所以最容易感冒。 如果痰多的話,可以喝些鮮竹瀝,化痰止咳很管用的。 沒有什麼關系的喲,可以要 小兒感冒發燒,打針吃藥只是治標,提高嬰兒的自身免疫力才是根本 1.提倡母乳喂養 情況許可的話,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各種營養成分,如大量免疫球蛋白、免疫細胞、溶菌酶、乳鐵蛋白等,有助於增進嬰兒抗感染能力。 尤其是分娩後最初分泌的初乳,含有豐富的抗體及微量元素,有助於預防呼吸道及胃腸道感染。 2.體格鍛煉 體格鍛煉有利於增強嬰幼兒體質,提高對疾病的防御能力,如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多曬太陽,進行日光浴、空氣浴等等 此外,可以逐步訓練孩子開窗睡眠,使小兒吸入較冷而新鮮的空氣,增加呼吸道的抵抗力。然後訓練他用冷水洗手、洗臉、洗腳等。 3.增加營養 體內缺乏微量元素鋅或維生素a,嬰幼兒容易發生反復呼吸道感染。 6個月後,嬰兒從母體帶來的免疫力已消失殆盡,且此時的母乳已不能滿足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必須增加輔食喂養,注意多給牛奶、肉類、蛋、水果、蔬菜等。避免以後小兒偏食。通過適當飲食調整,增加微量元素鋅或維生素a的攝入,或用鋅制劑和維生素a丸治療後,嬰幼兒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會明顯降低。 4.按時預防接種 如接種麻疹、百日咳、風疹等的預防針,可有效地提高小兒對這些呼吸道傳染病的免疫力。 我認為周歲以內的寶寶最好少用藥,因為0-1歲是寶寶一生中發育最快的價段,對藥的吸收也肯定充分,好的壞的都一並吸收了.俗話說:是藥三分毒嘛.如果是一般的著涼感冒,小兒都難免.讓他自己槓一槓就過去了,這些都是自然現象.但你要把握分寸,如小兒發高燒或其它什麼病症還是要去醫院,抓緊治療.象現在你寶寶的情況,我覺得給他吃一些中成藥,比如猴棗散(同仁堂)的,藥店有買,大約七十塊錢一包,給他吃一吃比較好,也沒什麼副作用. 寶寶感冒的機率,平均一年5-8次,而且通常年紀越小,感冒症狀也就越厲害,同時越容易產生並發症。所以,如果你想讓寶寶少受點苦,就看看這篇文章吧。
上呼吸道感染vs感冒
感冒,也有人稱為上呼吸道感染,然而兩者之間可以劃上等號嗎?就讓我們先來認識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這兩個常見名詞的定義。
在解剖學上,“上呼吸道”是指喉部以上的呼吸道,所以廣義的“上呼吸道感染”,包括了引起喉部以上呼吸道感染的所有疾病,像是鼻咽炎、鼻窦炎、喉嚨發炎、扁桃腺炎、哮吼等。如果以狹義來說,上呼吸道感染僅指急性鼻咽炎(即俗稱感冒),所以說,感冒確實也可稱為上呼吸道感染。
超過90%的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病毒種類有150種以上,但也有少數的感冒是細菌所致,正因為感冒的病毒種
類如此之多,所以人的一生中,才會不斷地感冒,因為每次感冒都可能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
小心感冒的並發症
當感冒病毒進入鼻腔和咽部,會引起局部發炎,造成鼻子干燥、鼻癢、喉嚨刺痛。數小時後,患者便會有打噴嚏、流鼻水、咳嗽,甚至發燒、畏寒、頭痛、肌肉酸痛、全身無力、胃口變差等症狀。病程中,大約在感染後一至三天時喉嚨最痛,且此時鼻水會變濃、變黃。嬰兒感冒時,發燒的比率較高,而較大的孩子雖然不易發燒,卻容易在感冒時並有腹痛、嘔吐、腹瀉等腸胃炎症狀。
有沒有並發症的情況下,感冒的病程約一至二周,但如照顧不當,寶寶感冒可能並發以下疾病:
1.中耳炎——如果發燒持續數天不退、耳朵痛,或見到寶寶常搔抓耳朵,就必須考慮中耳炎。
2.鼻窦炎——流鼻涕的狀況拖太久或鼻涕變濃變黃。
3.肺炎、細支氣管炎和支氣管炎——咳嗽越來越厲害或痰液很多。
4.氣喘發作——有氣喘體質的寶寶,在感冒時氣喘發作的機率較高。
5.腦膜炎——感冒時,病菌由呼吸道轉移到腦部,會並發腦膜炎,此時寶寶會有昏睡、活動力差,甚至意識不清、頸部變硬等症狀。
此外,有許多病毒感染,初期症狀和感冒很類似,都是開始時會發燒、喉嚨發炎,還有咳嗽、流鼻水等,其後才會接著出現特定的症狀,這些易和感冒混淆的病症有:腸病毒、玫瑰疹、麻疹、水痘等。 感冒後如何選擇中成藥
中醫據辨證施治原則,將感冒分為風寒感冒及風熱感冒,表裡兩感,胃腸型及暑溫型感冒,對症施藥才能治愈感冒,不然病好不了,還會加重病情。
(1)風寒感冒:主要症狀為發燒怕冷、頭痛、咽喉發癢、周身不適、哆嗽多稀白痰、鼻塞或流清涕、無汗、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等。應選用謹防敗毒散、通宣理肺丸、麻黃止嗽丸、小兒四症九和參蘇理肺九。用法照說明或遵醫囑用。並以生姜、蔥白煎湯為藥引。注意事項:忌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羚翹解毒片、復方感冒片等。
(2)風熱感冒:症狀為惡寒輕、發熱重、頭脹痛、咽喉腫痛、口微渴、少汗出、咳嗽吐黃痰、舌苔薄白或微黃、舌尖紅赤、脈浮數等。應選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片、羚翹解毒片、vc銀翹片、復方感冒靈片等。按照說明服用,病情重時可以加倍用量,小兒酌減。忌用羌活丸、理肺(參蘇、通宣)丸等。
(3)表裡兩感(風寒和風熱混合型感冒):症狀為高熱、惡寒、頭痛眩暈、四肢酸痛、咽喉腫痛、大便干燥、小便發黃、舌苔薄黃、舌頭紅赤。應選用表裡雙解、解表治理的藥物,如:防風通聖九(散)、重感靈片、重感片等。注意不宜單用銀翹解毒片、強力銀翹片、桑菊感冒片或牛黃解毒片等,因療效欠佳。若屬流行性感冒可服用復方大青葉沖劑、感冒沖劑等。
(4)胃腸型感冒與暑熱感冒:症狀為惡寒發燒、熱度不高、惡心嘔吐、腹痛瀉下,或頭重頭痛、無汗,或四肢倦怠、苔白、脈浮等。應選用藿香正氣水、午時茶、香霍散等。胃腸型感冒者不能選用保和九、山楂丸、香砂養胃丸等。
所以若以咳嗽、流涕為主,伴低熱,周身酸痛的感冒初起時,應選感冒清熱沖劑。 咳嗽偏輕、白痰,首選急支糖漿。 咳嗽偏重、有痰色黃,流涕輕,不熱,症狀已有幾日,可選羚羊清肺。
感冒初起,發熱攝氏38度以上,選用羚翹解毒。 冬季感冒一般為內裡積熱,外感風寒,病人多有上火表現。咽痛輕者可用西羚解毒或感冒清熱沖劑加板藍根;咽痛重伴口干口渴喜涼,低熱、大便干,應用感冒清熱沖劑加牛黃上清。 久咳痰少,口干舌燥,體質偏弱者宜用川貝類咳嗽糖漿,反之痰多,體質強壯有上火表現的不宜用,以免加重病情。當痰多咳重伴胸悶時,就應到醫院找中醫看病吃湯藥,不能再吃任何止咳糖漿了。
只供參考。
|我來評論|投訴|↑回頁首| 回答者:叨民 級別:學弟(2004-12-2110:38:55) 合理用藥:小兒感冒不要隨便使用抗菌素,應選用一些抗病毒藥物,因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小兒常用抗感冒病毒的藥物有:
①病毒靈(嗎啉胍),服用量按每日每公斤體重10毫克,分3次口服。
②板藍根沖劑,每次半袋,每日3次,白開水沖服。
③金剛烷胺,每片0.1克,小兒用量按年齡折算,允許連續服藥時間為3~5日,最長不可超過10日。
④抗病毒口服液,每次半瓶,每日3次。
⑤抗感解毒沖劑,每次半袋,每日3次,白開水沖服。
(3)可合用抗菌素的指征:
①服用抗病毒藥物後仍不退熱時。
②防止6個月以下月齡嬰兒發生繼生性細菌感染。
③血象檢查白細胞總數明顯增高。
④經常患扁桃體炎者。
⑤出現氣管炎(咳嗽、膿痰)或肺炎征象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