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1-2歲寶寶應該玩什麼?正文

1-2歲寶寶應該玩什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1歲半左右的孩子是吸收性思維和各種感知覺發展的敏感期,是器官協調、肌肉發展和對物品發生興趣的敏感期。這時期被稱為"學步期"或"運動時代",因為孩子開始嘗試運動自己的身體,喜歡到處探險,用手攢任何東西,開始學站立、走路。這時他們無論是簡單的大動作還是精細的小動作,兩方面的能力發展得都較快,手眼配合能力、手的操作能力明顯提高。家中的任何物品都是玩具,也都是教材。而且精力無窮,游戲更加顯得重要。

下面向你推薦幾種非常好的適合這個年齡段的游戲:

1、媽媽扶寶寶站好,爸爸在三、四步遠的地方拿玩具逗引寶寶,鼓勵寶寶獨立走過去。可鍛煉獨立行走。

2、選擇不太高的樓梯、攀登架上孩子爬上去、爬下來。可鍛煉四肢,促進手腳和全身的動作協調。

3、碗裡放些黃豆或綠(紅)豆,教寶寶能一把抓起豆豆,然後把手松開,讓豆豆從指縫裡漏出掉到碗裡。可以邊抓邊說:"黃豆綠豆,吃了長肉。"玩時要注意不能讓寶寶將豆子放進嘴裡,以防嗆進氣管。可訓練寶寶手的肌肉運動。

4、讓寶寶雙手扶著合適他高矮的小車,你在前面拿著玩具,吸引寶寶推車往前走,當推到你面前時,將玩具放在小車裡,可繼續推車向前,邊走邊放玩具。可發展走的能力。

5、寶寶與你面對面站立,當你告訴寶寶說"變小了"時蹲下,說"長高了"時站起,邊說邊示范。然後"變小了"教寶寶蹲下,說"長大?"教寶寶站起,可反復玩。可鍛煉動作協調和反應速度。

6、選一適合寶寶玩的球,教寶寶不扶東西、舉手過肩用力將球拋出,可兩人玩。可練習向前投擲動作。

7、准備一個約10-15厘米高的凳或椅,扶寶寶登上去,然後雙手拉著寶寶的手,教寶寶雙腳從高處跳下。待孩子跳得熟練後,可放手讓孩子自己登高跳下,並逐漸增加高度。可鍛煉平衡感和跳躍動作。

8、在地面上放一根彩色的繩子或小玩具,也可在地面上劃個圓圈,讓寶寶從上面跨過去。或一連跨過幾個物體。可練習跨過障礙物。

9、教寶寶兩手抱住球,雙臂伸直,把球高舉過頭頂,讓球從頸後滾下去。然後,幫孩子找球或讓孩子自己找球。可反復玩。可訓練肌肉運動和雙手控制球的能力。

10、准備一條寬35-40厘米,長一米左右的厚木板,一端墊高約10厘米做成斜坡,或利用戶外的自然斜坡。開始時你可用一只手扶著寶寶走上斜坡,待寶寶走穩後,可鼓勵寶寶不借助外力獨自走斜坡。可鍛煉四肢協調和平衡能力。

11、用粉筆劃線或用兩條繩做成"羊腸小路",讓寶寶在線中獨立行走。也可領寶寶到室外的小路上獨自行走。可訓練寶寶的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

12、在給寶寶看書時,有意識地讓寶寶自己翻書頁,開始寶寶總是五個指頭一齊上,一疊地翻,你要反復地給他示范,讓他慢慢學會用三個指以至兩個手指一次翻1-2頁,最後一頁頁地翻。可訓練手指的肌肉運動,增強靈活性。

13、1)教嬰兒推動桌上放著的不倒翁,邊推邊念兒歌:"不倒翁,翁不倒,推一推,搖一搖,推呀推呀推不倒。"然後對嬰兒說:"寶寶來學不倒翁,媽媽來推你。"同時,媽媽握住嬰兒兩手,輕輕向前後推動。反復數次,使嬰兒理解推動的意義,並配合兒歌的節奏進行向前後推動的動作。

2)將嬰兒背靠牆壁或櫥櫃站穩,媽媽說:"小寶寶,站站好,推呀推,推不倒。"邊念兒歌邊用一只手從左側向右側推一下,使他失去平衡,同時用另一只手擋住,使他不跌倒,並逐漸復位站住。再用手從右側向左側推動,反復進行,邊做邊念兒歌,並不斷誇獎嬰兒:"真像不倒翁,站得穩又推不倒。"嬰兒受到贊揚和鼓勵,願意重復玩。

方法:和嬰兒玩向左右推動的游戲時,開始要輕推,使他的身體容易保持平衡,熟練後逐漸加重推力。但成人始終要在旁邊用手臂保護,以免跌跤。

此項游戲可訓練嬰兒獨自站穩,在身體搖動時學會保持平衡。

14、1)讓嬰兒踏著媽媽腳背學走。媽媽面對嬰兒,用雙手拉著嬰兒的兩手,讓嬰兒的兩腳踏在自己的腳背上。待嬰兒站穩後,媽媽向後倒退走,嬰兒踏著媽媽腳背向前走,邊走邊說?"寶寶學走路,一步一步走。跟著媽媽走,走呀走呀走。"

2)嬰兒學會了兩腳交替向前邁步的動作後,媽媽可以將他的腳放在地上,讓他學著著邁步自己向前走。

此項游戲可訓練兩腳交替向前邁步。

15、父母相對蹲下,相隔一段距離,將手臂攔護,讓嬰兒在中間獨立行走。反復練習獨走多次以後,將嬰兒背朝爸爸,面對媽媽。看見媽媽手中拿著玩具逗引他去拿。當嬰兒獨自向媽媽走來時,媽媽慢慢向後退,直到嬰兒走不穩時將他抱起,將玩具給他玩兒並稱贊他。

此項游戲可訓練獨立行走去取物,發展眼手腳協調動作。

16、媽媽俯臥在床上,當做小山坡,讓嬰兒在腿部或背部爬上爬下。經過多次練習後,能自己熟練地爬時,媽媽將手臂支撐起,膝部跑下,使體位抬高成山坡式,引導幼兒從腳部、小腿開始向大腿及臂部方向爬,最後爬到背部。嬰兒爬到背部時,媽媽用一只手臂撐在床上,另一人手臂將嬰兒的手臂放在自己的頸部讓嬰兒抱緊,背著嬰兒在床上來回爬行,然後將嬰兒從背上滑到床上。

此項游戲可訓練爬行、從平地向上爬高,保持身體平衡。

17、游戲前,成人為小兒准備一個大紙箱,將上下兩邊的紙板去掉,在紙箱兩邊畫上窗和門。制作時先出示火車圖樣,並讓小兒在旁邊觀看,制作完畢對孩子說:"這輛火車請你開?"然後將紙箱子套在小兒身上,讓他的左右手各握住紙箱兩側的門洞處,並指示他說:"火車要開了,區區區,區區區。"同時,成人唱著開火車的歌,小兒提著紙箱隨意地四處走。等到歌聲停止時,對小兒說:"火車開到了,哧哧哧。"指示小兒蹲下身。游戲可連續進行數次。

方法:訓練小兒聽歌詞配合動作,快走,慢走,蹲下,起立。第一遍歌詞唱:"火車開得慢第二遍歌詞唱:"火車開得快",第三遍歌詞再唱:"火車開得慢",第四遍歌詞唱:"火車開到了。"停下時,小兒將紙箱放在地上,自己蹲在紙箱內。

此項游戲可發展小兒的想像力,學習快走,慢走,蹲下,起立等動作,訓練身體保持平衡。

18、小兒脫鞋,雙腳穿襪子或赤腳站在地板上。媽媽面對小兒拉著他的雙手,教小兒從自己的腿上往身上爬,握緊小兒雙手往上拉,讓他從小腿爬到大腿,再從大腿抓到腹部,經過胸部,爬到雙肩上。媽媽對小兒說:"寶寶爬得真高,寶寶比媽媽高。"同時拉著小兒的雙手轉幾圈,然後把他放在地板上,再從頭進行。

方法:開始進行時,媽媽可以坐在椅子上,讓小兒從大腿上爬到腹部、胸部到肩部,待小兒蹬的動作熟練後,再教孩子站在地板上,從小腿部爬到肩部。進行時媽媽的手要握緊小兒的手腕部。

此項游戲可培養小兒攀登的動作,學會兩腳輪換向上蹬,鍛煉下肢的蹬力。

19、媽媽屈膝仰臥在床上。游戲開始時,媽媽說:"我們來做開飛機,你當飛行員,現在你來上飛機。"媽媽拉著小兒的雙手,讓小兒的腳踏在自己的腳背上。待小兒站穩後,媽媽將小腿抬起伸平,讓小兒騎在小腿上。媽媽說:"開飛機了!"同時拉著小兒兩手向左右轉動,表示方向盤轉動狀。媽媽又說:"飛機上天了!"同時拉著小兒兩手平舉。最後媽媽說:"飛到了,下飛機了!"接著讓小兒從媽媽放下的腿上慢慢地滑下去。

方法:由於小兒平時看到飛機在天空中飛,這種游戲可滿足小兒坐習慣的願望,深受小兒喜愛小兒經過多次進行,玩熟練後,可以扶住他的兩腋下,讓他放開雙手自己做各種飛行動作。

此項游戲可發現想像力,訓練小兒四肢活動及抬頭、低頭、平衡等動作,使全身肌肉獲得鍛煉。

20、游戲前,先准備好貓、狗、雞、鴨4種動物圖片及玩具。游戲開始時,先拿出貓的圖片讓小兒認識並教他說"貓",然後教他學貓叫聲"喵喵喵",並出示玩具貓放在有貓的圖片前,對小兒說:"它們都是貓,又是好朋友。"然後再依次出示狗、雞、鴨的圖片,讓他認識並教他說:"狗"、"雞"、"鴨",再教他分別學"汪汪汪"、"喔喔喔","呷呷呷"的叫聲。同時將玩具狗、雞、鴨,分別放在圖片前。成人指著各種動物圖片及玩具,問小兒:"這是什麼?""它叫什麼?"小兒若能說出並會叫,成人應及時表揚。當小兒回答不出又不會學叫聲時,成人再說出動物名字及叫聲,讓小兒重復模仿,直到他學會。等到小兒學會後,再進一步要求小兒將玩具與圖片配對做"找朋友"的游戲,可將圖片與玩具分別放在兩處,讓小兒自己去選擇玩具與同樣的圖片放在一起,若是放對了,就請他說出動物的名字,學叫聲,並加以稱贊。若是放錯了,再教他一次,鼓勵再做。

此項游戲可認識動物,發展聽音能力,模仿動物叫聲,發展語言,促進智力。

21、游戲前,成人先帶小兒去公園觀看。成人跑步追捉蝴蝶,讓小兒認識蝴蝶。

1)人用紙做個蝴蝶掛在小棍上,並搖擺著吸引小兒去追捉。開始時可搖動得慢一些,

讓小兒有機會捉到。以後逐漸擺動快一些,最後成人慢步四處跑,逗引小兒追隨蝴蝶去捕捉。每次故意讓他捉到,並及時贊揚他,以提高的興趣。

2)成人用紗巾做蝴蝶的翅膀,披在雙肩上,用雙手拉著紗巾的兩端上下擺動,做蝴蝶飛的動作。邊跑邊對小兒說:"蝴蝶飛來了,寶寶快來捉。"小兒跑著追蝴蝶。跑了數圈後,成人漸漸放慢腳步,故意讓小兒追到。游戲進行數次後,讓小兒扮演蝴蝶,練習跑步,成人在後面追,直至捉到蝴蝶為止。

此項游戲可訓練小兒平穩地學跑,活動四肢,眼手協調地追捉蝴蝶。

22、游戲前,先讓小兒認識貓、狗、鳥、鴨的實物或圖片,並讓小兒學這些動物的叫聲。

游戲時,成人在陽光或燈光下,借助光的照射,將貓、狗、鳥、鴨的手影反映在牆上,讓小兒注意觀看影像及動作,並對他說:"寶寶看看牆上什麼東西在動?"讓小兒猜。若猜不出,就模仿影像動物的叫聲啟發小兒。若是小兒仍認不出來,就將動物的圖片貼在牆上,讓他觀看,並教他模仿這個動物的叫聲。小兒若能跟著模仿叫聲,要及時稱贊鼓勵,以提高他繼續進行游戲的積極性。

此項游戲可培養小兒的注意力、觀察力,促進其對動物的認識並使情緒愉快。

23、事先准備一個娃娃(或一張孩子的全身圖片)。

進行游戲時,成人指著娃娃的臉告訴小兒:"這是娃娃的眼睛。"並握著小兒的手指去指著娃娃眼睛的部位讓小兒認識,同時教他講"眼睛",讓他模仿發音。然後再分別指耳朵、鼻子、嘴、手、腳等部位並認識,再教發音,讓孩子學講。

經過數次教認及發音後,再問小兒:"娃娃的眼睛在哪兒呢?"啟發小兒去指出,並發出這個詞的音。同樣依次問耳朵、鼻子、嘴、手、腳等部位,讓他指出並學發音。小兒指對了及時贊賞表揚,沒有指對,再重新教。

此項游戲可正確地認識眼、耳、鼻、嘴、手,腳的各個部位並能指出,跟著學講名稱。

24、游戲前,成人帶小兒到公園裡去,指給小兒看大小不同的樹

[1] [2] [3] 下一页

孕婦頭暈惡心怎麼回事?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