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1歲半小孩消化功能不好吃什麼食物正文

1歲半小孩消化功能不好吃什麼食物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的女兒剛剛滿15個月,她的消化功能從出生到現在一直都不好,以前吃過媽咪愛,感覺要點,但是一停媽咪愛胃口就不是很好,平時稍稍吃點大人吃的那種炖的湯,喝上一兩口的話,第二天解的大便都有點帶有搜味,好像發硣了樣.!也不知道吃些什麼食物才能改善這種消化不良的情況.關鍵是什麼樣的奶粉她都不吃,真不知道怎麼辦?目前還沒有斷奶,晚上睡覺迷迷糊糊的還要吃母乳才能睡著,但是一到後半夜就哼哼唧唧的,老是進不了夢鄉,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紅蘿卜水(開奶、拌米糊)
 用料:紅蘿卜1只或適量,蜜棗2粒。
 做法:
 1.紅蘿卜去皮,洗淨切片;蜜棗洗淨。
 2.把適量的水煲滾,放人蜜棗。紅蘿卜,煲滾後慢火再煲1小時便出味,隔去渣。
 3.把紅蘿卜水裝入暖水壺內保溫,用以開奶粉或米糊。紅蘿卜已有少許甜味,加糖或不加隨意。
嬰兒或幼兒消化不良,或熱氣(上火),可喂以用紅蘿卜煲水來開的奶或米糊,有一定的食療功效。 
蛋黃粥仔
 用料:米適量,肉湯(或魚湯、菜湯)適量。
 做法:
 1.當煮大人飯時,放了米及水在煲內,用湯匙在中心挖一洞,使中心的米多些水,煮成飯後,中心的米便成軟飯,把適量的軟飯搓成糊狀。
 2.把適量的湯隔去渣,如魚湯要特別小心以防有幼骨。除去湯面的油。
 3.把湯及飯糊放入小煲內煲滾,用慢火煲成稀糊狀,放入極少量的鹽調味,然後放下1/4只熟雞蛋黃(要搓成蓉)攪勻煮滾,盛入碗中。待溫度適合時,便可喂嬰兒。
魚蓉麥皮
 用料:麥皮1湯匙半,蒸熟的魚適量。
 做法:
 1.麥皮放人碗中,加入清水5湯匙浸20分鐘,用湯匙攪爛。
 2.若大人有蒸魚的話,蒸熟後,選擇魚背或魚脯的肉(因為這兩部分的幼骨較少),小心揀去骨,把魚肉放在碗中弄碎,只要一湯匙已夠。
 3.水3/4杯或適量放人小煲內煲滾,放下麥皮煲滾,慢火煲成很爛的稀糊,放下魚肉及極少的鹽拌勻再煲片刻,即成。待溫度適合時,便可喂嬰兒進食。
 說明:
 麥皮和魚都含有蛋白質,麥皮更含有豐富的澱粉質及維生素b而魚肉則有益易消化。 
牛奶粥
 用料:軟飯2湯匙,牛奶半杯。
 做法:
 1.當煮大人飯時,放了米及水在堡內,用湯匙在中心挖一洞,使中心的米多些水,煮成飯後,中心的米便成軟飯。
 2.把之湯匙軟飯放在碗中,用湯匙搓成糊狀。
 3.牛奶放入小煲內,加入極少的鹽煲滾,放下飯糊拌勻煮成稀糊,盛於碗中。待溫度適合時,便可喂給嬰兒。  
 營養與功能:
 1.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
 2.米飯與牛奶同食,可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及人體的吸收率。用這個方法煮粥,簡單又省時。

紅蘿卜牛肉粥仔
 用料:
 米2湯匙,紅蘿卜牛肉湯約3/4杯,煲粘的紅蘿卜1~2片。
 做法:
  1.米洗淨,加入浸過米面的清水浸1小時(米浸軟能加速煲爛)。
  2.將紅蘿卜壓成蓉。
  3.紅蘿卜牛肉湯除去湯面的油,放入小煲內煲滾。放下米及浸米的水煲滾,慢火煲成稀糊,加入紅蘿卜蓉攪勻再煲片刻,加入極少的鹽調味。待溫度適合時,便可喂嬰兒。 
 說明:
 大人煲紅蘿卜牛肉湯,可以留湯用來煲粥。雖然紅蘿卜煲過湯,但仍有營養的,同時也可讓嬰兒吸收纖維質。 
 營養與功能:
 1.紅蘿卜有健胃助消化的功用。
 2.牛肉和紅蘿卜都是營養豐富的食物,含有蛋白質及維生素a。
節爪雞肉粥仔
 用料:米2湯匙,熟雞胸肉1小塊,節瓜2片。
 做法:
 1.節瓜去皮洗淨。
 2.雞胸肉剁至極爛。
 3.米洗淨,加入浸過米面的清水浸1小時(米浸軟能加速煲爛)。
 4.把3/4杯或適量的水,放人小煲內煲滾。放人米及浸米的水,節瓜也放人煲內煲滾,慢火煲成稀糊。取起節瓜壓成蓉放回粥內,雞肉也放人,煲成稀糊,加入極少的鹽調味。待溫度適合時,便可喂嬰兒。
 說明:
 雞肉蒸熟剁爛,放入粥內不會結成團(生剁的雞肉則不易分散),喂給嬰兒較安全。節瓜要削去青色皮層,只要白肉,目的是容易煲爛。
 營養與功能:
 雞胸肉含有蛋白質和鈣質黃豆蓉粥
 用料:軟飯4湯匙,煲粘的黃豆1湯匙,黃豆排骨湯適量(除去湯面的油)。
 做法:
 1.當煮大人飯時,放了米及水在煲內,用湯匙在中心挖一洞,使中心的米多些水,煮成飯後,中心的米便成軟飯。
 2.把四湯匙軟飯或視嬰兒食量而定搓爛(飯的分量,只是配合黃豆的分量,黃豆不宜過多)。
 3.黃豆放在篩內,用湯匙搓成蓉。篩放在小煲上,倒下約2/3杯的黃豆湯,將豆蓉沖落煲內,在篩內的豆殼不要(即是隔茶葉那種篩,但篩眼要大些)。
 4.將爛飯也放入煲內攪勻煲滾,用慢火煲成稀糊,放入極少的鹽調味。待溫度適合時,便可喂嬰兒。
 說明:
 大人煲黃豆排骨湯時,可因利乘便,依法泡制黃豆蓉粥
 
小兒消化功能不好建議你試試捏脊療法。捏脊療法是連續捏拿脊柱部肌膚,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常用於治療小兒“疳積”之類病症,所以又稱“捏積療法”,屬於小兒推拿術的一種。
晉代葛洪《肘後備急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從龜尾至頂乃止,未愈更為之”的描述,是目前見諸文獻的最早記錄。經後世醫家不斷的臨床實踐,逐漸發展成為捏脊療法。
【基本內容】
1、捏脊的部位為脊背的正中線,從尾骨部起至第七頸椎。即沿著督脈的循行路線,從長強穴直至大椎穴。如頭面部症狀明顯(目紅赤、癢澀羞明、鼻腔紅赤、牙齒松動、牙龈潰爛、面黃肌瘦、唇紅煩渴、面紅煩急、驚悸咬牙等)者,可捏至風府穴。捏拿完畢,再按腎俞穴。
2、施術時患者的體位以俯臥位或半俯臥位為宜,務使臥平、臥正,以背部平坦松弛為目的。
3、在捏脊的過程中,用力拎起肌膚,稱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稱“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稱“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單捏不提。其中,單捏不提法刺激量較輕,“捏三提一法”最強。
4、施術時可根據髒腑辨證,在相應的背俞穴部位上用力挾提,以加強針對性治療作用。如厭食提大腸俞、胃俞、脾俞;嘔吐提胃俞、肝俞、膈俞;腹瀉提大腸俞、脾俞、三焦俞;便秘提大腸俞、胃俞、肝俞;多汗提腎俞、照明俞、肺俞;尿頻提膀骯俞、腎俞、肺俞;煩躁提肝俞、厥陰俞、心俞;夜啼提胃俞、肝俞、厥陰俞;失眠提腎俞、脾俞、肝俞;呼吸系統病症提腎俞、肺俞、風門等。
【操作方法】
兩手沿脊柱兩旁,由下而上連續地挾提肌膚,邊捏邊向前推進,自尾骶部開始,一直捏到項枕部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風府穴)。重復3~5遍後,再按揉腎俞穴2~3次。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為一個療程。慢性疾病在一個療程後可休息1周,再進行第二個療程。
捏脊的具體操作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用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指腹對合,挾持肌膚,拇指在後,食指、中指在前。然後食指、中指向後捻動,拇指向前推動,邊捏邊向項枕部推移。另一種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與屈曲的食指桡側部對合,挾持肌膚,拇指在前,食指在後。然後拇指向後捻動,食指向前推動,邊捏邊向項枕部推移。上述兩種方法可根據術者的習慣和使用方便而選用。
【適應證】
本療法有疏通經絡、調整陰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髒腑功能以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等作用。在健脾和胃方面的功效尤為突出。臨床常用於治療小兒疳積、消化不良、厭食、腹瀉、嘔吐、便秘、咳喘、夜啼等症。此外,也可作為保健按摩的方法使用。
【禁忌症】
脊拄部皮膚破損,或患有疖腫、皮膚病者,不可使用本療法。伴有高熱、心髒病或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注意事項】
1、本療法一般在空腹時進行,飯後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時後再進行。
2、施術時室內溫度要適中,手法宜輕柔。
3、體質較差的小兒每日次數不宜過多,每次時間也不宜太長,以3-5分鐘為宜。
4、在應用此法時,可配合刺四縫、開四關、藥物、針刺、敷臍等療法,以提高療效。
【按語】
捏脊療法通過捏提等法作用於背部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由於督脈總督諸陽,背部足太陽膀胱第一側線分布區又為髒腑背俞穴所在,“迫藏近背”,與髒腑密切相關,所以捏脊療法在振奮陽氣、調整髒腑功能方面的作用比較突出。近年來的實驗觀察證實,捏脊能提高患兒的血紅蛋白、血漿蛋白、血清澱粉酶指數,加強小腸的吸收功能。
 
很不錯,謝謝回答!我會試試看!
 
1歲到2歲的寶寶將陸續長出十幾顆牙齒,主要食物也逐漸從以奶類為主轉向以混合食物為主,而此時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成熟,因此還不能給寶寶吃大人的食物,要根據寶寶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為他制作可口的食物,保證獲得均衡營養。應該注意的是:
一、寶寶的胃容量有限,宜少吃多餐。1歲半以前可以給寶寶三餐以外加兩次點心,點心時間可在下午和夜間;1歲半以後減為三餐一點,點心時間可在下午。但是加點心時要注意一是點心要適量,不能過多,二是時間不能距正餐太近,以免影響正餐食欲,更不能隨意給寶寶零食,否則時間長了會造成營養失衡。
二、多吃蔬菜、水果。寶寶每天營養的主要來源之一就是蔬菜,特別是橙綠色蔬菜,如:西紅柿、胡蘿卜、油菜、柿子椒等。可以把這些蔬菜加工成細碎軟爛的菜末炒熟調味,給寶寶拌在飯裡喂食。要注意水果也應該給寶寶吃,但是水果不能代替蔬菜,1至2歲的寶寶每天應吃蔬菜、水果共150-250克。
三、適量攝入動植物蛋白。在肉類、魚類、豆類和蛋類中含有大量優質蛋白,可以用這些食物饨湯,或用肉末、魚丸、豆腐、雞蛋羹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喂寶寶。1至2歲的寶寶每天應吃肉類40-50克,豆制品25-50克,雞蛋1個
四、牛奶中營養豐富,特別是富含鈣質,利於寶寶吸收,因此這一時期牛奶仍是寶寶不可缺少的食物,每天應保證攝入250-500毫升。五、粗糧細糧都要吃,可以避免維生素b1缺乏症。主食可以吃軟米飯、粥、小饅頭、小馄饨、小餃子、小包子等,吃得不太多也沒有關系,每天的攝入量在150克左右即可。

一歲至兩歲小孩,飲食正從乳類為主轉到以糧食、蔬菜、肉類為主食的階段,孩子的食物種類和烹調方法將逐漸過渡到與成人相同。營養食譜的安排不能千篇一律,一周內要有不同,讓寶寶有新鮮感,可以提高食欲。

具體說,一天應有200-400毫升的牛奶,一個蛋,肉類(禽肉、魚肉或畜肉)50-100克,谷類和豆類100-150克。以一天小孩食譜為例:

早餐:牛奶(200毫升)面包(25克)(早6點左右)
早點心:炖雞蛋(雞蛋一個,植物油5克)(早8點左右)
午餐:軟飯(米40-50克)清蒸帶魚(帶魚30克、鹽少許)蝦皮炒青菜(蝦皮3克、青菜50克、油5克)胡蘿卜豆腐湯(胡蘿卜5克、豆腐10克)(午12點左右)
午點心:菜肉包子一個(面粉25克、肉10克、青菜10克)蘆柑(50克)(下午3點左右)
晚餐:軟飯(米40-50克)蝦仁炒豌豆(蝦仁25克、豌豆15克、油5克)蘋果(10

[1] [2] 下一页

2周八的小家伙問:月亮會不會摔下來?征求最佳答案。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