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寶寶的汗腺分泌系統有病症了,也就是閉汗症. 不經常出汗,這對於寶寶的健康有害無利,汗腺不暢,就喪失了一條重要排毒管道,也就失去了一道免疫防病的重要防線.因此,從順應四季節律和生命規律出發,該出汗時就要出汗.所以對於不出汗的寶寶,家長應帶他到醫院去檢查. 此外除先天汗腺閉塞症、或植物神經系統疾病,如確屬病態,就要接受治療.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是人為造成的,比如說夏天寶寶一直處在有空調的房間裡,室內溫度過低,也可能造成寶寶不出汗現象. 冬天那麼冷,有的寶寶卻還經常出汗,這又是為什麼呢? 寶寶出汗多的原因很多.首先寶寶比較愛動,這樣汗就容易多.還有一個原因,大家可能注意不到,那就是缺鈣,也叫維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缺鈣的寶寶經常會導致出汗多.家長應該帶寶寶到醫院查一下血鈣,然後給寶寶適當地補充鈣.造成寶寶病理性多汗的原因很多,一般可以從以下幾種情況判斷: (1)多汗出現的時間.如活動性佝偻病多數是在晚上睡後多汗,深睡以後汗液逐漸減少;結核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則為通宵多汗,這就是中醫所說的盜汗;空肚子時多汗應考慮低血糖症;蹲下突然站立起來時多汗應注意腦部暫時缺血引起的體位性低血壓.如果寶寶睡眠中出汗,醒來後汗止者,稱盜汗;不分夜寐,無故出汗者,稱自汗. (2)多汗與伴隨症狀.多汗伴枕禿(即俗稱小兒脫帽圈)和方額頭、肋骨串珠等骨骼改變的,多為佝偻病;多汗伴低熱、食欲減退、消瘦等,可能是結核病和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多汗伴游走性骨關節腫痛和心率增快等症狀,可能是風濕病. (3)多汗與年齡.嬰幼兒多汗,可能是活動性佝偻病;年長兒多汗可能是結核病、風濕病和寄生蟲感染等.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寶寶由於體質較弱,也容易出汗. (4)多汗的部位.全身性多汗多半是感染性疾病和風濕熱、低血糖症、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引起的;身體的一側多汗則可能有腦部病變;頭部多汗多見於佝偻病. 當然,鑒別小兒病理性多汗,除必須結合病史、體征分析以外,還應進行有關檢查,才能作出正確診斷和治療,父母也不能擅自下結論,隨便給孩子用藥.如果發現孩子有上述症狀,可以帶孩子上醫院檢查,向醫生詳細描述孩子的症狀,以便及時正確診斷. 出汗多了對寶寶有什麼影響,爸爸媽媽應該怎樣護理自己多汗的小寶貝呢?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盜汗多屬陰虛,自汗多屬陽虛.出汗多易造成陰津虧損,陽氣受傷.在分泌的汗液中,主要成分是水、鈉、氯及鋅元素,故出汗多的孩子容易丟失更多的水分、鹽和鋅,從而導致血鋅降低.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它與兒童的生長發育、免疫功能、視覺以及性發育密切相關.兒童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對於鋅的需求量比較大,大量出汗會使鋅丟失過多,造成體內缺鋅,自然食欲減退.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增加一些富含鋅的食物,如牡蛎、瘦肉、動物內髒等,也可適當補充一些鋅劑,如葡萄糖酸鋅、甘草鋅等.另外寶寶出汗多時家長要多給孩子喝水,喂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保證代謝的需要.飲食忌辛辣. 對於夏天這樣一個多汗的季節,家長們應該注意哪些呢?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無論寶寶愛出汗還是不愛出汗,家長都要從順應四季節律和生命規律出發,該出汗時就要讓寶寶出汗,而且要多出汗,因為像通過運動等排汗是有利於寶寶身體健康的. 專家提示 針對汗多的寶寶,家長要隨時用軟布給寶寶擦身,或外用撲粉,以保持皮膚干燥.身上有汗時,應避免直接吹風,以免受涼感冒. 當寶寶出汗時的症狀表現為精神萎靡,容易疲勞,面色淡白,活動時愛出汗,易患感冒,語聲低等,對於這樣的孩子要注意忌口,平時不要吃生冷冰鎮的食品和堅硬不易消化的食物,而應該多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品,如粳米、薏米、山藥、扁豆、蓮子、大棗等. 如果孩子在睡覺時出汗,醒時汗止,形體消瘦,皮膚干燥無光澤,兩顴紅,手足心熱,大便干燥,小便黃,煩躁不寧等,屬於陰虛表現.要忌口不吃煎、炸、烤、熏、油膩不化的食物,不吃辛辣食物. 此外,還可服用一些中藥,如黃芪、大棗、孩兒參等,有補氣斂汗的功效. 奶香綠豆蛋黃泥 夏季天氣悶熱,人們都喜歡吃清涼解暑的食物,小寶寶也不例外.下面為4個月以上的小寶寶推薦一道奶香綠豆蛋黃泥,可以幫助小寶寶防暑降溫. 原料:綠豆50克、雞蛋1個、軟奶酪、橄榄油少許. 制作過程: (1)先將綠豆放在鐵鍋中清炒10分鐘,然後再煮.但須注意不要炒焦,以免使綠豆湯有一股糊焦味. (2)把煮熟的綠豆包在粗紗布裡,濾出綠豆沙. (3)將熟雞蛋從中間切開,取出蛋黃,把蛋清頂部去掉一小片做底托. (4)在蛋黃裡加入綠豆沙、軟奶酪、橄榄油,拌勻之後放在蛋托上,奶香綠豆蛋黃泥就做好了. 綠豆可以解暑涼血,預防寶寶因為暑熱生痱子.此外,干綠豆磨成粉,用蛋清調成泥外敷,可以治療痱子和濕疹. 這道菜譜的主料是蛋黃,蛋黃是適合寶寶最早添加的一種輔食,它吸收起來是比較容易的,而且蛋黃還含有豐富的鐵和脂肪.但是蛋黃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要欠缺一些,所以配上一些綠豆沙,再加上奶酪,這樣它的營養成分就非常合理了. 寶寶多汗的原因 醫學上把寶寶出汗多的現象稱為"多汗",有"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之分. 生理性多汗 大多數寶寶出汗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醫學上稱為"生理性多汗",一般都可以找到明顯的外部原因或誘因.如: ·氣候炎熱或室內空調溫度過高而致寶寶多汗; ·寶寶游戲、跑跳、劇烈的運動後出汗多; ·寶寶衣服穿得過多; ·晚上被子蓋得太厚,使寶寶過熱而出汗多; ·吃了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等也會導致多汗. 病理性多汗 病理性多汗則是指由於某些疾病原因引起的多汗,病因比較復雜. ·兒童肥胖症:肥胖寶寶即使動一動或平時走走路也會大汗淋漓. ·低血糖:表現為難過不安,面色蒼白,出冷汗,甚至大汗淋漓,四肢發冷.·藥物性多汗:吃退熱藥過量,引起大量出汗,甚至虛脫. ·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傷寒、敗血症、類風濕病、結締組織病、紅斑狼瘡或血液病疾病等也常有大量出汗的表現,通常要請醫生鑒別. ·小兒心肺疾病:小兒先天性心髒病、肺炎合並心衰的患兒也常常會大量出虛汗. ·小兒佝偻病:多汗是佝偻病活動期的重要特征表現,通常還伴有夜間哭鬧、枕禿、乒乓頭、方顱、前囟門增大且閉合延遲等症狀. ·小兒結核病:患有結核病的寶寶不僅前半夜汗多,後半夜天亮之前也多汗,稱為"盜汗".同時還伴有胃納欠佳,午後低熱或高熱,面孔潮紅,消瘦等表現,有的還會出現咳嗽、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寶寶多汗,爸媽不必過分擔憂,首先應該積極尋找寶寶多汗的原因.如果是生理性多汗,只要去除導致寶寶多汗的外界因素就可以了;如果是病理性多汗則要積極地對症治療. 專家提醒:要鑒別寶寶多汗的病理性原因,必須去醫院進行相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