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如何教育多動的孩子正文

如何教育多動的孩子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如何教育多動的孩子
 
多動的孩子該如何教育


多動和多動症是有區別的。多動是指一種過量的、無法自控的活動。多動兒童常表現為精力分散、多動、注意集中時間短。一個多動的兒童不能安靜地坐在椅子上或放慢動作的節奏。而多動症是大腦神經的紊亂,可以由兒科醫生來治療。過度的緊張可以引發或增強孩子的多動症。

一、兒童多動會引發哪些問題:

1、由於受到同齡人的排斥,他會產生一些心理方面的問題。他的過分緊張,過剩的能量不但會惹惱成年人,而且也會使同齡朋友離開自己。他很快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很快就會失去自尊。

2、在校期間他很可能在學習方面存在問題。他的注意時間非常短,很難坐在座位上,集中精力聽課,這樣他就會影響和干擾他人,甚至會給別的孩子帶來傷害。

二、有什麼解決方法呢?

專門研究多動兒童的美國醫生杜博為父母提供14條有用建議:

1.堅持執行始終如一的規章和紀律。

2.保持自己的聲音平靜緩慢。孩子做了錯事,生氣是正常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

3.預料到孩子可能會出麻煩,並做好准備;在麻煩到來時,努力使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

4.對任何積極的行為給予承認,作出反應,哪怕是很小的行為;如果你不帶成見,有意尋找孩子身上好的東西,你會找到一些的。

5.避免經常使用表示否定態度的語言,如“不許”、“停止”、“不”。

6.把孩子的壞毛病同孩子本身區分開來。比如,可以和孩子說:“我喜歡你,但我不喜歡你不聽話。”

7.給孩子制定一個非常清楚的作息表。規定好起床、就餐、玩耍、看電視和就寢的時間表。要遵守時間安排,但當孩子出現不遵守時間的現象時,也要靈活處理。過一段時間後,你的作息安排將成為孩子自己的習慣。

8.當你教他新東西時,要有耐心,解釋要簡短、清楚,要常常重復你的要求。

9.爭取在房間內為孩子留出一塊自己的空間,避免用鮮艷強烈的色調裝飾,保持房間儉樸整潔。把書桌擺放在空空的牆下,使它遠離干擾,這有利於孩子的注意力集中。

10.一次只做一件事。把玩具存放在帶蓋的盒子裡。一次只給他一件玩具。如果孩子在畫畫或在讀書,你要關上收音機或電視。多重的刺激會使他不能精神專注。

11.給孩子一定的責任,這在成長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交給他的任務應該是他力所能及的。他一旦完成了任務,即使完成得不理想,也要給予承認和表揚。

12.每次只允許一個朋友來家玩。你應該負責監管他們的活動。

13.切忌可憐、嘲諷或過分地放縱孩子,也不要被孩子嚇倒。他最終是會學乖的。

14.同孩子的老師一起交流對孩子有益的教育方式。
 
有些孩子表現為活動過多。興奮好動,在課堂上不能安靜聽課,而是東張西望、心不在焉、動作不停。叫喊、講話,影響課堂秩序。一放學便像利箭一般沖出學校,到處奔跑,想干什麼就干什麼、甚至惹事生非。回到家裡亂翻東西。難以安靜。做作業時粗心大意、邊做邊玩,由於不專心聽講或不按時完成作業,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但是讓孩子去做運動或者玩樂時,就開心極了,好像放了缰的野馬一樣,特別來勁。
孩子生病時,也會出現活動過度的表現,例如孩子因寄生蟲或細菌感染導致肚子痛時就很難安靜坐住。但這種多動行為只是一時性的,問間孩子就可以了解清楚了。有些疾病如精神疾病、低能、腦痛、腦功能失調等,也會表現出多動的行為。
對於孩子的好動表現,父母要循序浙進地進行教育。一開始對孩子不要要求大高,只要求孩子能將自己的行動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然後再慢慢提高要求。
對孩子過多的槽力要給予宜洩的機會,可指導孩子參加各種豐富多采的體育活動,讓孩子玩個夠、動個足。
父母要督促孩子遵守作息制度。在孩子吃飯、做作業時,父母要控制環境,不要主動去分做孩子的注意,以培養孩子一心不二用的好習饅。
父母可以通過有意識地自我控制訓練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例如出一道簡單的題目讓孩子解答,但要求孩子在回答之前必須自己命令自己停止其他活動,看清題目,聽清要求,最後才開口回答。由於在訓練中,動作命令是來自於孩子內心,所以一旦養成習慣,孩子的自制力就能大大提高。在進行自我控制訓練中,逐漸提高題目的難度和答題的時間,使訓練的時候逐漸增加。
玩游戲也可以促進孩子克服自己好動、不能控制自己的習慣。在孩子們的游戲中,有一種許多孩子都愛玩的游戲,叫做“木偶人”。幾個孩子在一起,一邊蹦蹦跳跳,一邊齊聲念著:“我們都是木偶人,不會說話,不會動!”話一說完,大家就立即靜止不動,也不講話,保持原狀。誰要是先動了,就犯了規,受到同伴們戲弄或罰做表演。多動的孩子害怕被人戲弄和被罰,也會盡量控制自己的行為。這個游戲既好玩,又可以鍛煉孩子控制自己身體的能力。
由於孩子好動,身體的各部位總是經常處於紫張狀態,如果能讓孩子的肌肉放松下來,多動現象就會有所好轉。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安靜地臥在床上,輕輕閉上眼睛,先吸一口氣,然後級慢地呼出。在呼氣的同時、心裡欣想著身體某一個部分的放松,每呼一次氣,就放松一個部位,健全身肌肉逐漸放松。放松的順序一般是從上到下,從外到內。例如,從頭、頸、上肢、胸部、膽部、背部、腿,到最後全身肌肉放松。訓練時間每天進行1-2次,每次可以是15-60分鐘。
如果不是在正常做功課。學習或某些需要安靜的事情時多動,父母就不必要制止,應該鼓勵孩子多活動一下,養成能動能靜的好習慣。
 

誰有正版的巧虎轉讓?dvd有沒有無所謂噢,書和玩具最好全新的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