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出月子吃什麼 注意均衡的飲食,尤其要攝取富含蛋白質及鐵質的食品,如蛋、瘦肉、菠菜、豬肝等。其次要注意不可立即服補酒,如麻油雞酒、人參、當歸藥酒都宜在一周後才食用,因為可能影響子宮收縮,增加出血的問題。產後仍然必須對各種食物在數量上、質量上以及相互搭配上作出合理安排,以滿足機體對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無機鹽、水和纖維素的需要。為了促進產後的康復,飲食調整應注重以下幾點: (1)蛋白質是抗體的重要組成成分,如攝入不足,則機體抵抗力降低。人工流產後半個月之內,蛋白質每公斤體重應給1.5克~2克,每日量約100克~150克。因此,可多吃些雞肉、豬瘦肉、蛋類、奶類和豆類、豆類制品等。 2)產後,由於身體較虛弱,常易出汗。因此補充水分應少量多次,減少水分蒸發量;汗液中排出水溶性維生素較多,尤其是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因此,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此,也有利於防止便秘。 (3)在正常飲食的基礎上,適當限制脂肪。術後一星期內脂肪控制诿咳?0克左右。行經紊亂者,忌食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醋、胡椒、姜等,這類食品均能刺激性器官充血,增加月經量,也忌食螃蟹、田螺、河蚌等寒性食物。 首先要保證優質蛋白質、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供給,尤其是應補充足夠的鐵質,以預防貧血的發生。食物選擇既要講究營養,又要容易消化吸收。可供給鮮魚、嫩雞、雞蛋、動物肝、動物血、瘦肉、大豆制品、乳類、大棗、蓮子、新鮮水果和蔬菜。不吃或少吃油膩生冷食物,不宜食蘿卜、山楂、苦瓜、橘子等有理氣、活血、寒涼性食物。應多吃易於消化99食物。補養的時間以半月為宜,平時身體虛弱、體質差、失血多者,可酌情適當延長補養時間。 產後食療方 (1)雞蛋棗湯。雞蛋2個,紅棗10個,紅糖適量。鍋內放水煮沸後打入雞蛋臥煮,水再沸下紅棗及紅糖,文火煮20分鐘即可。具有補中益氣和養血作用。適用於貧血及病後、產後氣血不足的調養。 (2)荔枝大棗湯。干荔枝、干大棗各7枚。共加水煎服,每日1劑。具有補血生津作用。適用於婦女貧血及產後體虛的調養。 (3)豆漿大米粥。豆漿2碗,大米50克,白糖適量。將大米淘洗淨,以豆漿煮米作粥,熟後加糖調服。每日早空腹服食。具有調和脾胃、清熱潤燥作用。 4)乳鴿枸杞湯。乳鴿1只,枸杞30克,鹽少許。將乳鴿去毛及內髒雜物,洗淨,放入鍋內加水與枸杞共炖,熟時加鹽少許。吃肉飲湯,每日2次。具有益氣、補血、理虛作用。。 (5)糖餞紅棗。干紅棗50克,花生米100克,紅糖50克。將干紅棗洗淨後用溫水浸泡,花生米略煮,去皮備用。棗與花生米同入小鋁鍋內,加水適量,以文火煮30分鐘,撈出花生米,加紅糖,待紅糖溶化收汁即成。具有養血、理虛作用。適用於產後貧血或血象偏低等
產褥期(月子裡)因機體血脈空虛,氣血運行不暢,稍為勞累或感受風寒外邪即易發病。腰痛、肢體關節酸痛麻木可謂常常見到。它們的自療方法雖然類似於日常的筋骨酸痛痺症,但應該突出“虛”這個本質。補益中兼以舒筋活絡。
自療注意事項
(1)產婦毛孔松弛汗出較多,切勿捂汗,宜勤擦或及時更衣。 (2)產房空氣要清新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風,以免風寒入侵。 (3)雖然提倡產後四點起床,但也宜量力而行,勉強過早起床活動,久坐久立,甚至操持家務,容易損傷筋骨導致肌體酸痛。 (4)提倡洗澡。但應該選用擦浴,慢慢再淋浴。水濕宜稍高於皮膚,浴室氣溫接近體溫,謹防著涼受寒。 (5)夏季仍宜穿長衣褲(薄型布、綢質)。空調控溫不宜過低,以皮膚略有汗出為妥。空調房也宜有通風口,電扇只能吹轉彎風。 (6)忌進生冷食品、包括水果、汽水、飲料。產後2周內更宜注意。
自治療法
1.成藥自療法
(1)青娥丸,每次6-9克,每日3次。溫水吞服。本方偏重於腰內空痛、酸痛、腳膝酸軟的腎虧者。 (2)補腎強身片,每次4片,每日2次。溫水吞。本方偏重於腰內空痛、酸脹、腳膝酸軟的腎虧者。 (3)產靈丹,每次1-2粒,每日2次,溫水吞服。 (4)祛風天麻丸,每次1-2粒,每日2次,溫水吞服。
2.驗方自療法
(1)杜仲30克、紅棗12克,煎湯服。每日1帖。 (2)五加皮9克、川斷12克、木瓜12克、懷牛膝12克、當歸10克、紅花6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3)桑寄生10克、白芍10克、杜仲12克、懷牛膝10克、川芎6克、當歸10克、人參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3.飲食自療法 (1)生米仁60-100克、雞血籐30克,先煎藥取汁,再燒米仁至酥加糖食用。 (2)母雞1只、桑枝30克,共煮,吃雞喝湯。 (3)芝麻50克、胡桃肉50克、豬肚1只,共煮食。 (4)豬腰子2只(或羊腰子2只)、杜仲10克,共煮,食腰喝湯。用於產後腰痛。 4.外治自療法 (1)桑枝30克、獨活15克、桂枝10克、生姜3片、當歸尾1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煎汁浸多層外敷於痛處,保濕半小時,每日2次。 (2)生川草烏各15克、樟腦10克、桂枝10克,浸入白酒,1周後可用。敷於疼痛處15-30分鐘。每日1次。 (3)香桂活血膏或麝香虎骨膏貼於疼痛處。 (4)皂角60克、頭發15克,水煎熏洗腳痛處,每日多次。用於產後足底、足跟痛者。
避免誤診
由於舒筋活絡止痛藥大多有燥熱之性,忌隨便取用或過量服用,以免產生口干、口氣穢臭、大便干結、汗增多、口臭呼氣覺熱等陰津受損、內熱旺盛的副作用,不利產後調養。 關節疼痛,伴見紅腫、口干、舌苔黃厚,疼痛處遇熱反加重。這是熱性關節炎,不能取用上面的自療方法。 伊斯蘭教的產婦不做月子,西方國家的產婦也不做月子,如果想補充營養可以和雞湯,這不違反伊斯蘭教的習俗。 1.姜鹽熨:因受風、寒、濕引起的腰疼和四肢關節疼,可用姜鹽熨。藥物:生姜100克洗淨搗碎,大顆粒鹽500克。先將鹽放在鐵鍋內,急火炒爆後,加進搗碎的生姜,再兌白開水二杯,拌炒調勻,裝進布袋,袋口扎緊,將布袋子放在病人腰、腿關節疼痛地方,進行熱熨;如已冷卻,重新炒熱再熨,每次熱熨20分鐘,每日熨2次。2.威靈仙鹽熨:治同上。藥物:威靈仙60克,顆粒鹽500克。先將威靈仙用開水沖泡水一茶杯,再用急火將鹽炒爆,倒進威靈仙沖泡水半杯,略炒,裝進布包熱敷關節疼痛處,每次熱熨20分鐘,每日2次,第二次將鹽炒爆時,再將其余半杯威靈仙水倒進鹽裡炒熱,進行熱熨。其他如用透骨草、蒼術加鹽炒熱(制法同威靈仙鹽熨),也有同樣效果。我滿月之後也是這樣,俗稱腱鞘炎,不過我現在生完孩子已經5個月了,現在手腕不疼了,那是因為剛生完孩子,要經常抱寶寶,還加上內分泌的關系所以產婦就容易得這個,這個也叫“媽媽腕”,你也可以查一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