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月大的寶寶頭上長了好多白頭小疙瘩是什麼怎麼辦 有膿疱疹,也有濕疹. 如果疹子分散分布,且疹尖有黃白色膿點,那就是膿疱疹了.可以用呋喃西林粉干搽在疹子上面治療.並注意不能再保暖過度. 如果這些紅疙瘩是連在一起成片的,甚至還有癢感或滲液的,那就是嬰兒濕疹了. 嬰兒濕疹為過敏性疾病,治療就應以抗過敏為主.方法有: 一,苯海拉明研粉加到爐甘石洗劑裡外搽; 二,苯海拉明研粉加到氧化鋅藥膏裡混勻後外搽; 三,肌注維丁膠性鈣1ml,每日一次,先用三天,如有必要,可以用多幾次的; 四,口服撲爾敏0.35mg/kg/日,分三次服,最好加用維生素c和b什片口服. 五,復方氧化鋅軟膏外用也有一定的效果. 六,不主張給孩子使用膚輕松等含有激素的藥膏,在短時間內可能效果還不錯,但長期使用的話,容易造成激素過敏性皮炎的.另外孩子的皮膚細嫩,吸收了激素後會抑制免疫系統的,因為激素本身是免疫抑制劑. 還有以下建議: 洗臉不要用肥皂;每次吃奶後都要用干淨的毛巾把臉擦干淨;如果孩子是母乳喂養的,請乳母不要吃魚,蝦,蟹等高蛋白的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摸過魚腥的手也不能摸孩子的臉. 可能是嬰兒痤瘡 新生兒到3個月期間 孩子很容易出現嬰兒痤瘡 這是因為孩子出生時從母體帶出的激素沒有很好的代謝 促使嬰兒皮脂腺分泌旺盛 使得皮脂聚積在毛囊內形成了類似於大人的粉刺的丘疹
治療的方法很簡單 就是什麼都不做 保持清潔不感染就可以了 濕疹,是小兒最常見的皮膚疾病。 我寶寶原先也有的,起初臉上是小紅點,裡面還有白頭,後來變成干的,起皮屑,耳朵後面是濕的,滲水,頭皮上也有,結痂了,去醫院看了,診斷為濕疹。雖然臨床上症狀不同,但都屬於濕疹。
你需要先了解一下濕疹形成的根源。濕疹的根源是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某些過敏性體質的小兒吃進去的過敏原易透過較薄的腸壁進入血液中,由於皮下毛細血管最豐富,所以濕疹就立刻表現在皮膚上。治療濕疹的根本不是要從數不清的物質中測試出過敏原,去回避它,而是要完善寶寶的胃腸道系統。且現在醫學上不提倡為了避免過敏,而使寶寶得不到應有的營養。因此平時可以吃一些媽咪愛或合生元等有益菌,改善寶寶的胃腸道系統,等寶寶胃腸道系統趨於完善,濕疹當會有所好轉。
需強調指出的是,濕疹是會反復發作的,用藥初期可能會有所好轉,但過不久又會復發,不建議長期用藥,否則會使皮膚形成激素依賴症。
得了濕疹後,家長不要替寶寶亂塗成藥。除了帶寶寶看醫生,使用藥物治療外,更需注意以下護理皮炎的一般方法。
1、保持皮膚清潔干爽 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宜用溫水和不含鹼性的沐浴劑來清潔寶寶的身體。患有間擦疹的寶寶,要特別注意清洗皮膚的皺褶間。洗澡時,沐浴劑必須沖淨。洗完後,抹干寶寶身上的水分,再塗上非油性的潤膚膏,以免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寶寶的頭發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經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細清洗頭部便可除去瘡痂。如果瘡痂已變硬粘住頭部,則可先在患處塗上橄榄油,過一會再洗。
2、避免受外界刺激 家長要經常留意寶寶周圍的冷熱溫度及濕度的變化。患接觸性皮炎的寶寶,尤其要避免皮膚暴露在冷風或強烈日曬下。夏天,寶寶運動流汗後,應仔細為他抹干汗水;天冷干燥時,應替寶寶搽上防過敏的非油性潤膚霜。除了注意天氣變化外,家長不要讓寶寶穿易刺激皮膚的衣服,如羊毛、絲、尼龍等。
3、修短指甲 若患上劇癢的異位性皮炎或接觸性皮炎,家長要經常修短寶寶的指甲,減少抓傷的機會。
4、戒口 除異位性皮炎外,其他濕疹都無須戒口。讓寶寶少吃動物蛋白質,如牛奶、蛋,必須在醫生或營養師的監督下進行。在沒有明顯證據時,最好不要隨便禁食某類食品。不提倡為了避免過敏,而使寶寶得不到應有的營養。在戒口期間,一般性的治療,如潤滑膏及藥膏,必須持續使用。 是濕疹吧,如果是母乳喂養,最好是回憶,母親吃過什麼之後孩子生出濕疹,能夠找到敏感源,比如說蝦? 然後盡量不要吃這些食物. ---------------------
半個月到1個月
臉上長疙瘩與臀部糜爛
在出生10天或15天裡,大部分嬰兒都會在臉上的某個部位長出疙瘩,或者在眼眉上長有象頭皮那樣的東西,或者在前額的發際上開始長出二、三個酒刺,或者在臉上長出三、四個小疙瘩。過熱或是曬了太陽時,會突然增多,由此會把母親嚇一跳。
無論是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的嬰兒,臉上都會長疙瘩,這就是濕疹。
濕疹的特點是各種各樣的。有的是在手指、腳趾丫上,以及腳底上長出直徑為1毫米的丘疹(好象是從皮膚上長出來的小顆粒)和小水泡。看到這一現象時,神經質的母親就會翻閱家庭醫學書上有關新生兒疾病的章節,當看到“患有先天性梅毒的嬰兒在腳心和手掌上會長有水泡,鼻子也不通氣”後,就會形成梅毒恐懼症。
在鄰取母子手冊時,即使血液檢查為陰性的母親,也會感到不安,會開始擔心是不是在檢查以後在不知不覺之中接觸了梅毒病人摸過的東西。但是,在丈夫是品行端正的家庭裡,是不會從血液檢查呈陰性的孕婦懷裡生出有先天性梅毒的嬰兒來的。另外,象在腳心或手掌上長出大水泡那樣嚴重的先天性梅毒現在已經沒有了。
在這個時期裡出現的濕疹可以不去管它。如果要搽點什麼藥的話,可以每天搽2次優樂散(enrax)①,如果好了就不必再搽。為了安全起見不要使用betnevate②和flucort③。因為上述兩種軟膏是含有氟(f)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效果雖好,但副作用也大。
但是,也有很少一部分轉成慢性濕疹而一直持續到幼兒期。最好能在3個月之前嬰兒還不能用手來撓的時期內想方設法將其治愈。到了四、五個月,嬰兒就會自己用手來撓或者在枕頭上蹭頭部,這樣就不容易好了。
濕疹的原因尚不清楚。即使在同樣條件下生活的嬰兒,有的會出濕疹,有的不出現濕疹。這大概與體質有關,並不是因為缺乏某種維生素而引起的,這樣注射維生素劑進行治療就不對症了。不管怎樣,把還不到1個月的嬰兒帶到病人集中的醫院去是不明智的,這容易受到疾病的傳染。
臉上容易出溫疹的嬰兒,大便次數多時,臀部、大腿根的褶痕裡會經常發生糜爛而紅腫(間擦疹)。這時用含有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塗藥就很有效。不要長時間地裹著濕尿布,也不要用塑料套布。要盡量保持通風。洗尿布時要把肥皂洗掉,達到不留下肥皂味的程度。
夏季每天可洗兩次澡,保持臀部清潔。如果打肥皂會加劇糜爛處的疼痛,就不要抹肥皂。洗澡後可上點塗藥。
如果是冬季,電腳爐不要太熱。平時用兩個熱水袋的,這時可拿掉1個,過熱是不好的。
來源:育兒百科 松田道雄 -------------------- 1個月到2個月 濕疹
1~2個月的嬰兒,面部和頭部都容易出濕疹,請重讀(臉上長疙瘩與臀部糜爛)。濕疹應盡量在較輕時治愈。不然的話,只要出了一點很快就會擴散。濕疹很輕時,搽點含腎上腺皮質激素的藥膏就可以徹底治愈。等到瘡頭長得很大,發紅潰爛,滲出油珠子時,在家裡就難以照料了。
經醫生治療後,盡管多數患兒能很快痊愈,但其中也有暫時見好,但不久又會復發而不易治好的。碰到這種情況,母親也不用焦急。如果不堅持一種到時候一定會好的樂觀態度,就會過分對醫生施加壓力。
濕疹加重時,母親見到醫生時會問:“有什麼辦法沒有呢?”這時醫生會認為嬰兒母親懷疑自己的醫術而感到為難,於是就會使用烈藥,不僅要外用摻有腎上腺皮質激素的藥膏,還讓嬰兒內服。內服後濕疹馬上見好,可是不久又會復發而終究無效。如果不斷加量,服用時間加長,腎上腺皮質激素就會產生副作用。嬰兒面部會腫成圓形,其本身的腎上腺皮質就會失去作用。這一點並不是濕疹的結果。所以對濕疹,做母親的一定要耐心。
嬰兒頭頂上常常留有瘡痂,最好不要硬行揭除,任其自然痊愈。僅僅頭頂部有濕疹,別處很干淨,可不用管它。
洗澡時切勿肥皂,應勤換枕巾,保持清潔。日光浴刺激性太強,不宜進行。塗了各種藥膏仍未痊愈時,如果是喂牛奶的嬰兒,可在奶粉中加一部分脫脂奶粉,這也是治療的方法之一(比例是7匙奶粉加3匙或者4匙脫脂奶粉)。
治療嬰兒濕疹,並不是非打針不可,最好不要讓嬰兒痛苦。
來源:育兒百科 松田道雄
http://qtfx.waokao.cn/dispbbs.asp?colid=121420&tpcid=372166
應該是嬰兒濕疹,盡量保持寶寶的小臉干燥,可以用維膚膏(我家寶寶濕疹,醫生給開的,效果很好),如果是母乳喂養,媽媽不要吃海鮮。濕疹,又稱奶癬,一般的嬰兒都免不了會起。但是不要小看這些濕疹,因為有的濕疹是會越串越多的。我家寶寶剛開始只是眼部上方起了幾顆,我們都沒當回事,後來串到了臉上,頭上,脖子裡,肩膀上,到處都有。有些地方還出現白頂,流黃水。抱了寶寶去看醫生,醫生說得用藥,不然任由白頂爛下去,會把發根裡面的毛囊破壞,以後那個部位就長不出頭發了。但是用的藥我卻沒法跟你說,因為這是我們這裡一個很有名的皮膚科大夫自己配的藥,一天就見效,三天就好的干干淨淨。如果你的寶寶起的不多的話,我們這裡有一個小偏方,你可以試試,就是用艾蒿,(最好是五月端午存下來的)還有白礬先煉化以後,熬成湯,然後給寶寶洗,一天洗兩次。也很有效的,但是如果起的多效果就不是很好了。我家寶寶就是開始用這種水洗,舊的好了可是新的又長出來了,所以才用的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