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早產,32+6周出生,請問怎麼開發智力? 怎樣對寶寶進行早期教育以及如何培養小寶寶和寶寶智力的開發是個大問題,在這裡,是說不清楚的。這一問題已不知經耗費多少代人的心血。我國有位被稱為早教之父的馮德全的老教授,在過去的30多年裡,研究古今中外的經驗,不斷反復的摸索總結,才寫出了《立體早教革命》的專著。盡管如此,也未必就是一個萬能的良方。我認為,凡是有這樣疑問的朋友,都應該關注一下《早教革命》,在那裡找找答案。
現在,馮式早教非常火!但是,我認為任何形式的廣告宣傳只能當成一個信息,千萬不要完全相信。看了電視廣告後,我先到網上看看大家的評價,結果是褒貶不一。了解中發現,早教革命並不是簡單的幾張光盤+幾本書。還要加上漢字、英語、音樂等配套的教材,全套買下才可以用的,淘寶網上最便宜的也要1000多元,冒然購買當然是不理性的。
後來同事們議論說,淘寶網上有人拷貝下來低價分享的,價錢很便宜,可買來先看看,覺得確實好,再買正版的。我花了幾天時間,在網上找到了賣家,確實非常便宜,全套電子版的僅用了老公的半包煙錢,正在仔細研究。建議樓主去看看。那家小店的旺旺名好像是:地球旺鋪還有一個旺旺名叫:青芳鶴,也在賣的。
馮式早教的配套教材非常多,但主要的是由《早教革命》8張vcd+3本電子書+《啟智音樂》(8張cd105首世界名曲)+啟智音樂目錄+啟智音樂指導攻略+《仔仔通》課件(19套)+《0-3歲嬰幼兒家長指導手冊》+寶寶識字計劃+《漢字宮三部》(430集)+《愛迪英語》(4張cd138個單元)等等。這種全方位多角度,聲像圖文有機配套的現代教育方式,亦被稱為“馮式立體早期教育法”。
我大體看了一下,原來《早教革命》是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學家馮德全教授,經過30多年深入研究,總結千萬家庭及國內外教育方法,專為孩子家庭而著作的一套嬰幼兒教育方案。主要讀者對象是0—6歲孩子的父母及家人,主要內容是告訴人們采取什麼樣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潛能開發”、“行為早教”、“性格培養”等方面的早期教育。主要目的是讓7歲前的孩子在語言理解能力、表達力、判斷能力、記憶力、空間感知力、觀察力、思維能力、藝術修養、性格塑造等多方面獲得巨大進步。從而改變孩子做事任性、缺乏毅力、性格孤僻、自私專橫、自理能力差、依賴父母、嬌生慣養、高分低能等缺點。
我的感覺是“馮式立體早期教育法”教育介質和表現形式多樣,比較適合家庭,應對家庭不同對象都可以輕松自如地學習和實施立體教育的方法。書籍可以給家長們在閒暇時閱讀,講座vcd光碟可以方便給家長們在電視機前觀看,也方便文化水平較低的孩子祖輩們共同學習。
本人認為,早教是十分必要的。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怎樣指導孩子的家長和親人,完成0—6歲期間孩子大腦智力開發,是事關孩子一生的關鍵。科學的早教應該和以前那種對孩子進行填鴨式的知識型教育為主的早期教育具有本質上的區別。
這種教育方式的改變,已經引起了70後和80後年輕父母的高度關注。看來,早教的成敗,將是事關誰的寶寶贏在起跑線上關鍵所在。因此,花點時間和精力了解一下是十分必要的。 早期教育的教育內容和幼兒教育、小學教育不同。首先:教育時間是隨時隨地,不分時間的;其次:教育內容以寶寶的運動、語言、認知、思維、交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小手操作、邏輯思維等最最基礎的知識,通過游戲、玩具等的操作來完成;最後:早期教育的成果不是要求寶寶認識多少字、會計算多麼復雜的題來衡量的,衡量標准是孩子的適應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適應社會的能力,也就是自我學習的能力及對於自身來說的創新能力。 kindyroo嬰幼兒培育中心腦神經發育課程 caterpillars-毛毛蟲班——6星期至具有移動能力(6周-8個月±) 我們的課程通過對感知器官的按摩刺激,肢體練習,肌肉力量練習以及一系列增強空間意識的活動來刺激他們對自己身體部位的認識。這個課程旨在幫助父母了解一些具有目的性的練習和游戲,從而激發嬰兒的平衡能力以及自身身體的意識。 長春明珠中心,地址: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衛星路5185號,熱線電話:800,810,0052, 同樣愛孩子 我們更專業!
(一)豐富知識,開拓眼界
智育包括發展智力,掌握知識技能兩方面。單純灌輸知識, 機械地背,容易抑制學生智力的發展,如果不從掌握知識技能和活動來發展力, 搞什麼單純的智力訓練,也只能是一種訓練的游戲,沒絲毫的價值。 因此,要發展智力,必須正確處理智力與知識的關系。 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離開了掌握知識的過程, 智力就成為無源之水、無草之木。例如,狼孩, 因沒有掌握人類知識的過程,所以不具備人的智力, 他有狼一樣的生活能力,卻不具備人的思維能力。 又例如一對雙生子,出生後不久,一個生活在密林中, 一個生活在大城市。他們長至四歲左右時,林區的孩子來到城市, 此時對他們進行智力測驗,結果林區的孩子身體強壯而智力差, 因為林區的孩子接受文化科學知識少。
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智力能否順利發展, 還要看給兒童傳授知識是否全面,方法是否得當。
如果僅僅引導兒童(學生)片面地學習某一方面的知識, 而忽視其他方面的知識,則不僅不能促進智力發展, 甚至會妨礙智力發展。有的孩子學會了加、減、乘、除及乘方、 開方運算,但不一定表明是智力高度發展。 因為這是一種在多次練習的基礎上形成的熟練運算。 中間缺少創造性和思維成分, 只是一種主要靠記憶和熟練完成的技巧。 如對一個6歲的兒童進行測驗,可以說明這一點。 他可以做多位數加減、乘除、乘方、開方運算, 在符合速算法則的范圍內,計算速度很快,超過具有大專程度的人, 但給他一張同年級學生其末考試卷, 其答卷速度和同年級的優等生差不多。對他進行記憶廣度、 圖形知識、智力游戲等測驗,成績和同齡兒童基本一樣。 綜合各項指標說明, 該兒童只是在算術方面接受了大量速算法的訓練,表現異常, 在其他方面與同齡兒童差不多。由此可見這種訓練對智力有好處, 但長期停留在這一點上,不僅不能促進智力發展, 而且會形成智力發展的障礙。 如有一個11歲男孩子隨時給他1880~ 1950年時期的任何一天,他能立即說出是星期幾。 他的加法更驚人,10到12位數相加,只要數字一念完, 他馬上就能說出答數。但他的一般知識卻不如同齡兒童, 許多詩句倒背如流但不知意思,他不能進行邏輯推理, 涉及到抽象概括的事,他就目瞪口呆了。
另外傳授知識不得法,也會成為智力發展的障礙。如死記硬背,“ 滿堂灌”,“填鴨式”的方法,都會成為智力發展的障礙。當然, 練習甚至背誦也是很重要的,但必須有利於智力的發展。 在背誦中要注意材料的邏輯加工,內在聯系,更好地發展記憶力, 在熟練掌握的基礎上,引起智力的量變和質變。
智力和知識截然不同。 不能以掌握知識多少作為衡量智力高低的標准。 知識的掌握依賴於智力的發展水平。如25+18=?有的孩子用( 25+15)+3=43來計算,有的孩子用數手指頭的辦法計算, 有的孩子利用實物符號計算。雖然答案一樣,但智力大不相同。
智力的形成比知識的掌握要慢得多,智力是先天和後天的合金, 而知識技能完全是後天學習獲得的。智力發展有一定限制, 到一定時期停止。有的認為16歲是頂峰,有的則認為可達30歲。 知識的掌握是無限制的,智力發展停止了, 知識可在智力停止發展後不斷獲得,智力不能傳授, 而知識是可以傳授的。
(二)發展幼兒的語言
語言是人思維的物質外殼,它調節支配著人的一切心理活動的發展。 沒有語言的發展,就沒有人的心理發展,更談不上智力發展。1~ 6歲的兒童是口頭語言逐漸發展的關鍵時期,許多有作為的科學家、 藝術大師、文學家等,都有良好的語言訓練。如法國的法學家威特、 大詩人歌德,都是在5~6歲前接受3~6門語言訓練的, 在此基礎上啟迪智慧,後來才成了不平凡的人。
(三)利用多種藝術形式啟迪孩子的智慧
音樂、美術、故事都是具體形象的教育,它生動、活潑、有趣。 孩子喜愛它們,它們是發展兒童智力的最有效方法。
(四)游戲是兒童智力開發的手段
游戲能使兒童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 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五)勤用腦、會用腦
人腦是人的心理器官,是智慧的物質基礎, 智慧與心理不能自然產生,需人堅持不懈地學習。 大腦皮質細胞有特異功能,一定數量的神經細胞往往構成好似“0” 形的神經環路,許許多多神經環路組成相當復雜的神經網絡體系, 腦就通過這些網絡體系實現它的功能。腦子裡的神經環路, 極少數是先天建立的,絕大多數是靠後天勤奮學習, 實踐建立和鞏固的。因此,早用腦、 勤用腦能促使神經環路功能的建立、強化和鞏固。
我女兒從小奶不夠吃,每天喝牛奶直至上幼兒園畢業。吃飯沒特殊,和大人一樣,也沒想過,她挺聰明,身高1.72米,我都嫌她太高了。別挑食,盡量食品品種多一些,就啥都不缺,不要特意吃營養品,白花錢,不管怎樣,加工出來的就不如天然的。相信大自然給我們的恩賜。我本不想告訴你,怕你累著,但還是告訴你,我上營養課的時候,一教授曾說過,每天吃20-30種食物就啥都不缺。包括油鹽醬醋。 提升寶寶iq的秘訣聰明寶寶的iq不是生下來就那麼高的,除了先天遺傳的因素外,爸爸媽媽可以依靠後天的愛和努力讓他們的智商提高,這可是爸爸媽媽能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喲!女兒9個月了,總覺得她學東西要比別的孩子慢半拍。每當看著她顯示自己學會新技能時那種自豪的表情,我就會不禁感歎:要是你能再聰明點多好。我是不是該多買點識字卡、多准備些益智玩具呢?丟掉那些識字卡片吧!放松點,讓寶寶變聰明並不是多認識幾個字母就可以的。專家認為,孩子的智商不但受到遺傳基因的影響,周圍環境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關愛加教育才是使寶寶得到高智商的關鍵所在。所以不要再一味地要求寶寶學這個、記那個,我們為你提供了10個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的“愛心秘訣”,現在就行動起來,用你的愛,把寶寶變得更聰明。秘訣一、交談專家認為,一個人在語言上的智商與他在嬰兒時期聽到的詞匯量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你和他說的話越多,他的詞匯量就越豐富。由於嬰兒的思想還局限在具體的事物上,所以話語要盡量簡短,多說些和寶寶有關的話題,比如他的嬰兒車或他的玩具等。在寶寶試著和你交流時,你也可以用話語描述出他的意圖(比如:哦,你想要那個奶瓶!)。秘訣二、閱讀你可以邊讀邊指著書上的字,讓寶寶意識到你讀的東西從哪來,以及你閱讀的順序是按照從左到右、從前往後的。一本書讀完一遍後,你可以再給他讀第二遍、第三遍,每讀一次,孩子的印象就加深一些,不用擔心他會聽得厭煩,能夠“預知”下面的故事會讓寶寶感到興趣盎然。這樣一起閱讀有助於在你和寶寶之間建立起一種精神上的紐帶,而且對寶寶學習新事物很有幫助。專家認為,和寶寶一起閱讀,能使他順利地掌握有關讀寫的一些基本信息。另外,如果你平時注意多給他看些老虎、輪船、飛機等平時不常見的東西的圖片,也可以讓寶寶學到很多新東西。秘訣三、在交談的時候運用手語在小寶寶不會說話前,可以使用手語和他進行交[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