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蛋白檢查是最敏感的指標。當血清鐵蛋白低於12微克/升或血紅蛋白低於110克/升時,即可診斷為孕婦貧血。 嚴重貧血的孕婦因血紅蛋白攜帶氧氣不足而致胎兒缺氧,引起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早產,甚至死胎。孕婦本身還容易發生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時及產後雖然出血不多,也會因血液貯備不足而導致休克,或因貧血嚴重導致心肌損害。 有不少婦女在懷孕期間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據統計,世界各地孕婦貧血的發生率高達21%~80%,其發生原因與社會經濟狀況及營養不良有密切關系,其中的大多數屬於缺鐵性貧血。研究證明,貧血會造成子宮、胎盤的血液供應不良;孕婦對失血的耐受性差,易發生休克,產婦宮縮無力,產程延長,產後出血;孕婦的免疫力下降,感染率比正常孕婦高5~6倍;孕婦心肌缺氧,嚴重時出現心力衰竭,還會導致子宮內胎兒發育遲緩及新生兒窒息等。因而,孕婦貧血雖不是什麼凶症惡疾,但對母嬰健康的危害卻不能小視,故及早發現與糾正貧血是保護母嬰健康的重要措施。 孕婦嚴重貧血不僅會造成心肌缺氧,分娩時乏力,抵抗力降低,易感染其它疾病,且對胎兒的發育影響很大,可致胎兒發育遲緩、死產、早產、胎盤早期剝離等。預防孕婦缺鐵性貧血,應注意從飲食中補充鐵。 黑木耳、紅棗、紅豆。黑木耳、紅棗、紅豆含有較豐富的鐵質,孕婦常食用,不僅起到防治缺鐵性貧血,還有滋補強力的功效。 動物內髒。動物內髒中的鐵含量往往高於動物的肉,如豬肝、牛肝、羊肝、雞肝等,不僅含鐵量高,而且維生素的含量也很豐富。 動物血液。動物血液中含有豐富的血紅素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動物血和內脂豆腐做湯,經常食用,具有良好的防治缺鐵性貧血作用。 水果。孕婦每天要有一定量的瓜果攝入量,瓜果本身含鐵量並不高,但是,瓜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促進食物中鐵的吸收。
孕婦貧血的主要原因和預防 育齡婦女由於月經、妊娠、分娩、哺乳、避孕等多種原因,成為貧血高發的特殊人群。缺鐵性貧血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孕婦貧血易發生早產及低出生體重,母親貧血,其胎兒肝髒貯存的鐵量少,嬰兒出生易發生貧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准,孕婦血紅蛋白小於11克/分升為貧血,未孕婦女血紅蛋白小於12克/分升為貧血。 資料表明我國約1/3的未孕未哺乳婦女貧血,而哺乳及孕婦近一半貧血。我國育齡婦女的貧血情況是比較突出的,哺乳母親及孕婦的貧血情況較未孕未哺乳婦女更為嚴重。孕婦貧血患病率與孕周關系密切。城市孕婦13周前貧血患病率為16.4%,孕28-37周為高峰,貧血患病率41.4%,但孕37周下降為32%。資料提示,孕婦妊娠13周後,尤28周後要增加鐵劑的補充,矯治孕婦貧血。 孕婦貧血隨孕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1)隨孕周增加,血液容量增加,血液相對稀釋; (2)胎兒在母體內生長發育對鐵的需要量增加,母親鐵營養相對不足,而致貧血。鐵缺乏是造成貧血的主要原因。 如何預防缺鐵性貧血呢? (1)對於鐵缺乏造成的貧血,工業化國家長期以來采用食物強化鐵劑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來許多發展中國家也推行食物強化鐵劑解決婦女及兒童貧血,常用與強化鐵劑的食物有面粉、玉米粉、醬油、糖、鹽等。我國現正實施醬油中強化鐵劑預防貧血。 (2)改善飲食,吃富含鐵的食物。動物性食物中肝髒、血豆腐及肉類中鐵的含量高、吸收好。蛋黃中也含有鐵,蔬菜中鐵的含量較低,吸收差,但新鮮綠色蔬菜中含有豐富的葉酸,葉酸參與紅血球的生成,葉酸缺乏造成大細胞貧血,也可引起混合性貧血。因此飲食中既要食入一定量的肉類、肝髒、血豆腐;也要食用新鮮蔬菜。肝髒中既含有豐富的鐵,維生素a,也有較豐富的葉酸,維生素a對鐵的吸收及利用也有幫助。每周吃一次肝對預防貧血是十分有好處的。 (3)對於中度以上貧血,口服鐵劑治療也是十分必要的。孕期貧血除服鐵劑以外,服用小劑量的葉酸(每日400ug)。孕婦服用小劑量葉酸不僅有利於預防貧血,還有利於預防先天性神經管畸形和先天性心髒病。但葉酸劑量不要大。<br>婦女貧血除鐵營養不足外,月經過多、功能性子宮內膜出血、子宮內置節育器、多次妊娠、多次流產等因素有關;慢性腸炎及消化吸收不良、瘧疾、腸寄生蟲感染(蛔蟲、鉤蟲、絛蟲)及包括艾滋病在內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也是造成貧血的原因,以上疾病除營養補充外,必須要到醫院診治。
孕婦貧血怎麼辦: 1。對於鐵缺乏造成的貧血,工業化國家長期以來采用食物強化鐵劑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來許多發展中國家也推行食物強化鐵劑解決婦女及兒童貧血,常用與強化鐵劑的食物有面粉、玉米粉、醬油、糖、鹽等。我國現正實施醬油中強化鐵劑預防貧血。 2。改善飲食,吃富含鐵的食物。動物性食物中肝髒、血豆腐及肉類中鐵的含量高、吸收好。蛋黃中也含有鐵,蔬菜中鐵的含量較低,吸收差,但新鮮綠色蔬菜中含有豐富的葉酸,葉酸參與紅血球的生成,葉酸缺乏造成大細胞貧血,也可引起混合性貧血。因此飲食中既要食入一定量的肉類、肝髒、血豆腐;也要食用新鮮蔬菜。肝髒中既含有豐富的鐵,維生素a,也有較豐富的葉酸,維生素a對鐵的吸收及利用也有幫助。每周吃一次肝對預防貧血是十分有好處的。 3。對於中度以上貧血,口服鐵劑治療也是十分必要的。孕期貧血除服鐵劑以外,服用小劑量的葉酸(每日400ug)。孕婦服用小劑量葉酸不僅有利於預防貧血,還有利於預防先天性神經管畸形和先天性心髒病。但葉酸劑量不要大。 孕婦貧血怎麼補?下面介紹幾種食療方法: 花生柯杞蛋:取花生loog,雞蛋2個,枸杞子10g,紅糖50g,大棗10枚。先將花生仁、枸杞子煮熟,然後放入紅糖、大棗、雞蛋,再煮片刻食用。每天1次,連服10~15天。 當歸生姜羊肉湯::取當歸、生姜各15g,羊肉250g,山藥30g,先將羊肉洗淨切塊,當歸用紗布包好,再將山藥、姜片放砂鍋內加水適量炖湯,炖化後放入調味品,飲湯食肉。每周3~4次,連用30天。 枸杞大棗粥:取大棗15枚,枸杞10g,與50g大米共熬為粥。每天3~4次,連服30天。 阿膠瘦肉湯:取豬瘦肉loog,阿膠10g。先將豬肉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炖熟後入阿膠炖化,調味後飲湯食肉。隔天1次,連用20天。 桂圓桑椹汁:取桂圓1分,桑椹2份,加工煮至桑椹爛熟,去渣留汁,再加入適量冰糖,熬至稍稠後食用。每日3次,每次服2"3匙,連服30天。 首烏芝麻雞:取何首烏150g,黑芝麻50g,未下蛋的烏骨子雞一只。先將雞剖洗後,去頭足,將首烏、芝麻置人雞腹,用白絲線縫合,放人砂鍋內煲燙至雞爛,即可食用。每周1次,連用3周。 上述6種食療法,前三種可作為平補而適合任何貧血孕婦,而後三種方法,則必須請中醫師根據孕婦全身情況選擇食用,切勿擅自亂服。 可以吃一些桂圓,枸杞,紅棗,菠菜 多吃大棗,紅糖 貧血是缺鐵造成的!
飲食治療是治療貧血的有效手段之一。以下食物有利於改善貧血症狀和補充造血功能的營養成分,應注意選用。
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蛋類、乳類、魚類、瘦肉類、蝦及豆類等。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新鮮的水果和綠色蔬菜,如酸棗、杏、橘子、山楂、西紅柿、苦瓜、青柿椒、生菜、青筍等。維生素c有參與造血、促進鐵吸收利用的功能。
富含鐵的食物雞肝、豬肝、牛羊腎髒、瘦肉、蛋黃、海帶、黑芝麻、芝麻醬、黑木耳、黃豆、蘑菇、紅糖、油菜、芹菜等。鐵是構成血液的主要成分,缺鐵性貧血者較為常見。
富含銅的食物銅的生理功能是參與造血,銅缺乏也能引起鐵的吸收障礙和血紅蛋白合成減少。
上述食物日常飲食中應注意調配,盡量做到食物的多樣化。在貧血期間如服用鐵劑時,不要喝茶,以免妨礙鐵的吸收。
正常生理條件下人體的鐵來源於食物:瘦肉、蛋類、動物肝髒、豆類、海帶、木耳、香菇等食品含鐵豐富、奶類含鐵最低。正常人食物中每天含鐵為10毫克。人體內有儲存鐵,需要有長期的鐵的丟失,才能發現貧血。失血1毫升,鐵喪失0.5毫克。而每天人真正吸收的鐵也就是1.0~1.5毫克。慢性失血更容易貧血。
補血的食物以含有鐵質的胡蘿卜素為最佳,有的人以為常吃蔬菜類才會變成貧血,這是錯誤的觀念,植物性的食物,不但含有鐵質、胡蘿卜素及其它養分,還有消化吸收的優點,而許多食物鐵質含量很豐富,如黑木耳、紫菜、發菜、荠菜、黑芝麻、蓮藕粉....等。
以下是常見的補血食物
黑豆我國古時向來認為吃豆有益,尤其是黑豆可以生血、烏發,黑豆的吃法隨各人之便,產後可用烏豆煮烏骨雞。
發菜發菜色黑似發,質地較發粗而滑,內含鐵質所以能補血,常吃又能使發烏黑,婦女產後也可用發菜煮湯做菜,作為補血之用。
胡蘿卜胡蘿卜即紅蘿卜,日本人稱作人參,含有維生素b、c,且含有一種特別的營養素胡蘿卜素,胡蘿卜素對補血極有益,所以把胡蘿卜煮湯,是很好的補血湯飲。
面筋民間食品莊、素食館、鹵味攤都有供應,面筋的鐵質含量相當豐富,是一種值得提倡的美味食品。
菠菜又稱菠菱菜,是有名的補血食物,含鐵質的胡蘿卜素相當豐富,所以菠菜可以算是補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其他含有鐵質的食物,在果類中以葡萄乾、李子乾、杏子乾、桃子乾為最多。
金針菜金針菜含鐵數量最大,比大家熟悉的菠菜高了二十倍,鐵質含量豐富,其他還有維生素a、b1、c、蛋白質、脂肪及秋水仙醉鹼等營養素並有利尿及健胃作用。
龍眼肉龍眼肉就是桂圓肉,福肉,每年夏季並有新鮮龍眼上市,這是民間熟知的補血食物,因為所含鐵質豐富而且還含有維生素a、b、葡萄糖、蔗糖等能治療健忘、心悸、神經衰弱之不眠症,產後婦女吃龍眼湯、龍眼膠、龍眼酒之類也是很好的補血食物。
鹹蘿卜乾蘿卜乾本來就是有益的蔬菜所含的維生素b,極為豐富,鐵質含量很高是第一級的養生食物,雖然常年供應既鹹且爽,吃起來特別有一種風味,營養又多,其鐵質含量除了金針菜之外超過一切食物。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