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常測的血清鋅為8~12微克/升紅細胞。視網膜、精子、骨骼、肌肉、腎髒、肝髒等均含有鋅,每克頭發中鋅含量為175微克。已知鋅與蛋白代謝有關,缺鋅會影響胎兒發育。此外,缺鋅也會使兒童的神經系統、免疫系統、消化系統的功能受到明顯影響。鋅還參與人體生長激素的合成,對兒童特別是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十分重要。缺鋅時蛋白合成障礙、脂肪吸收受損,因而影響小兒生長發育。
①小兒缺鋅症狀
缺鋅時小兒生長緩慢,因為鋅參與人體生長激素的合成,對蛋白代謝及脂肪吸收有影響,其次是味覺遲鈍,食欲減退,缺鋅使唾液中磷酸酶減少,故味蕾功能減退,同時由於食物攝入減少,甚至發生口腔潰瘍;缺鋅還影響神經系統內蛋白質及核酸合成,因而使小兒智商下降,產生精神不振、抑郁等症狀,有的小兒還出現顫抖和行為異常;腹瀉、皮膚損害、傷口不易愈合等也可見到;低體重兒血鋅過低還可產生浮腫、低蛋白血症。另外,缺鋅使小兒免疫系統受影響,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功能異常,抵抗力下降,因而易致感染,特別是反復患呼吸道感染。但這些症狀和體征並不是缺鋅所特有的,因而必須結合出生情況、喂養是否合理、有無其他疾病等綜合診斷,有條件時可測定血鋅、頭發鋅作參考。
②如何防止缺鋅
首先,家長應知道哪些食物中含鋅較多。人乳中含鋅20毫克/升,且鋅與小分子蛋白結合,易於吸收;牛奶不僅鋅含量低,而且與大分子蛋白結合,不易吸收。因而牛乳喂養比母乳喂養小兒容易缺鋅。含鋅較多的食物有牛肝。牡娠、花生、玉米花、豬腎等。實際上,兒童每日需鋅量不多,大約為每公斤體重0.25~0.50毫克,一般情況下母乳喂養的嬰兒只要及時添加輔食,不會產生嚴重缺鋅症。
已經確定缺鋅的小兒可以通過改善飲食,添加動物肝、血制品,花生制品、大豆制品、奶類制品等加以糾正。如缺鋅較嚴重、可以服鋅制劑。目前常用的鋅制劑有硫酸鋅和葡萄糖酸鋅,按鋅元素每日每公斤體重1~2毫克補充。真正缺鋅小兒服用鋅制劑需3~6個月,不會在眼藥後立即見效。但要注意,補鋅不可過量,過量也有害。對市售的補鋅飲料及食品必須慎重使用,必須有國家衛生。保健或政府部門規定且批准生產的才能食用。
http://www.91985.com/health/nanxing/index.asp?id=11590
嬰兒缺鈣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現。
·神經精神症狀早期,患兒在喂奶及睡眠時頭部多汗,多汗引起局部刺激,因而小兒喜歡搖頭。搖頭時,枕部受到摩擦,日久而致脫發。此外,患兒煩躁不安,睡眠時易驚醒。
·骨骼改變3~6個月的嬰兒可有顱骨軟化,即以手指按壓枕骨或頂骨中央,該處因按壓而內陷,但隨手指放松顱骨重又彈回,猶如按乒乓球,所以又被稱為乒乓頭。6個月以上的孩子前臂及小腿長骨的遠端可扪及,甚至看到由肥厚的骨骼形成的環狀隆起,似手镯或腳镯狀。8、9個月以上的嬰兒,其兩側額骨、頂骨骨膜下骨樣組織堆積過多,可形成方顱。有的孩子出牙遲緩。有的肋骨內陷,以致胸骨體部向外突出,形成雞胸,胸骨劍突部向內凹陷,則可形成漏斗胸。孩子走步後,下肢承受體重,由於骨質軟化,可出現o形腿或x形腿。此外,患兒肌肉松弛,腹部隆起常呈蛙腹狀。
事實上母乳喂養的寶寶比喝奶粉的更易缺鈣。 早產兒應提早在出生後2個星期開始補鈣,足月兒則在滿月後開始補鈣,建議一直補到2、3歲。
補鈣還有一個吸收的問題,補得再多,不吸收也是白搭。同時補充ad(魚肝油)能幫助鈣的吸收,預防佝偻病,多曬太陽也會幫助鈣的吸收,一定要到戶外,不能隔著玻璃,因紫外線是不能穿透玻璃的。
另外,嬰兒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也會影響吸收。建議補鈣的同時補充一些腸道有益菌,如媽咪愛、合生元等(放心,有益菌不是藥,是多多益善的),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也是誘發小兒濕疹的根源,所以說小兒的大多數病,改善胃腸道是關鍵。
鈣吃的最普遍的是“金箍棒l-乳酸鈣沖劑”和“愛兒鈣沖劑”。魚肝油吃“貝特令”或“伊可辛”都可以。我推薦“伊可辛”,有一種花生油的香味,寶寶比較愛吃,而“貝特令”則比較腥。魚肝油每天最多一粒,多吃會中毒。
另外還有一種選擇,“健勝海洋鈣”分0~1歲與1歲以上的,要注意的是此種鈣粉裡已經含有了魚肝油的成分,故不必再另外添加魚肝油了,魚肝油不可以多吃,要中毒的。它非常易溶於水,極易被吸收,二來也省去了魚肝油的費用,比較經濟。
補充vd的誤區——不要濫服魚肝油!
有的媽媽覺得魚肝油是維生素d,多吃幾滴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殊不知維生素a或d過量會造成中毒。 孩子維生素a、d急性中毒,可引起顱內壓增高,頭痛、惡心、嘔吐、煩躁、精神不振、前囟隆起,常被誤認為是患了腦膜炎。慢性中毒表現為食欲不好、發燒、腹瀉、口角糜爛、頭發脫落、皮膚瘙癢、貧血、多尿等。 如發現以上症狀,要停服魚肝油,少曬太陽,立即到醫院急診。 這位家長,如果你確認寶寶每天都能曬足夠的太陽,主要是屁股、小手小腳,同時又擔心多補了魚肝油會中毒的話,可以隔天吃一粒魚肝油。
注意,鈣劑不宜與奶混合吃。因為鈣粉與奶混合後,奶會結成小塊,影響吸收。鈣與魚肝油宜在喂完奶,半小時以後吃。
2、3歲以後,小兒生長速度減慢,戶外活動增多,一般無需再服用維生素d。 兒童缺鋅主要與飲食有關,比如:嬰兒母乳喂養期間,未能及時添加含鋅元素輔食;植物類含鋅量較肉蛋、奶少,兒童如偏食、厭食,少喝奶或不吃雞魚肉、蛋類,也容易造成缺鋅。此外,有的兒童長期患腸道疾病,如慢性腹瀉等,也會妨礙鋅吸收。
預防兒童缺鋅的有效辦法是:提倡母乳喂養,給幼兒及時添加含鋅輔食,或輔以適量強化含鋅奶粉或奶。適量增加瘦肉、魚、蛋、奶等含鋅較高食品的攝取,要糾正偏食毛病。兒童患胃腸道疾病須早治,以免影響鋅吸收。必要時可服用鋅劑,但用藥量及療程應遵醫囑。
●補鋅過度也有害
張女士帶圓圓到醫院做了血清鋅測定和發鋅檢查,結果證明血清鋅和發鋅都低於正常值。醫生建議,給孩子多吃富含鋅的食物,同時服用葡萄糖酸鋅制劑。不久,孩子食欲開始增加,臉色紅潤,也不常感冒和長口瘡了。
由於生怕兒子再缺鋅,張女士仍堅持給孩子服鋅制劑,同時還買不少鋅強化食品讓他吃。不料過了不久,孩莫名其妙地患上了貧血,經常喊肚子疼。就醫後才知道,原來是補鋅過度所致。醫生說,鋅有助兒童生長發育,但也並非多多益善,體內缺鋅和鋅過多一樣,都會傷害孩子的健康。
醫學研究證明,補鋅過度對兒童可造成的傷害主要有:
削弱其免疫功能。過多的鋅可使吞噬細胞的功能被抑制,因而殺菌能力下降,免疫功能被削弱,尤其是在伴有缺鈣時更為嚴重。
導致缺鐵性貧血。過多的鋅可影響鐵元素在體內的吸收和利用,使血液、肝髒、腎髒等器官含鐵量下降,導致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影響消化道的功能。過多的鋅刺激消化道的黏膜,產生胃腸不適症狀,如惡心、嘔吐、消化不良及腹部疼痛。
引發大、中血管損害。過多的鋅可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增多,引起高膽固醇血症,從而損害大、中血管的血管壁,逐漸引發動脈粥樣硬化。
促發幼兒性早熟。
過多的鋅可使寶寶體內的性激素增多,促使性腺提早發育或發育得過快,引起性早熟。
................................................. 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體內缺鋅,許多生理功能都會受到影響。兒童缺鋅會出現各種疾病,不但身材矮小體重不增,而且皮膚粗糙、毛發黃軟且干枯還會損害其味蕾功能,使味覺發生改變,出現飲食無味,厭食和異食。有的兒童喜歡吃火柴棍、生面粉、泥土、砂粒、紙皮和煙頭等,就是缺鋅所致。此外,兒童缺鋅還容易患感冒、肺炎和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兒童缺鋅可通過以下四種食療方法彌補: 1,吃三豆粥 取綠豆、黑豆和赤豆適量,加少許米洗淨後同煮,煮爛後加入甜味或鹹味便成。 2,吃豬胰泥 將豬胰髒洗淨切開後,用刀轉刮成泥狀,再加入少量油,鹽,生粉和味精等調味品拌和,蒸熟即可食用。 3,吃果子糊 將栗子肉研成粉末,用栗子粉適量加水及及糖,或加入少許米粒煮成稀糊狀即可。 4,吃蘋果泥,喝蘋果汁 將蘋果用水洗淨削皮,再用湯匙輕輕將蘋果刮成泥便成蘋果泥,也可以蒸熱後再食用,如再用水煎煮取汁便成蘋果汁。 此外,大豆牛肉,牛乳和各種魚類食品含鋅也很豐富,也可以讓缺鋅兒童適當吃一些。 輕微缺鈣或者缺鈣的早期,主要表現出精神神經方面的症狀,如煩躁磨人,不聽話愛哭鬧,脾氣怪;睡眠不安寧,如不易入睡、夜驚、早醒,醒後哭鬧;出汗多,與氣候無關,即天氣不熱,穿衣不多,不該出汗時也出汗;因為汗多而頭癢,所以小兒躺著時喜歡搖頭磨頭,時間久了,後腦勺處的頭發被磨光了,形成枕禿。這些現象或多或少都存在時,才考慮缺鈣。如果僅有出汗一條,就不能診斷是缺鈣。
嚴重缺鈣時,精神神經症狀加重,會出現抽風,同時還會出現骨骼及肌肉的表現,如囟門閉合遲,出牙遲,會站走時間遲,還會出現雞胸駝背、羅圈腿、肌肉松軟無力等等。 缺鈣對人的危害不僅如此,還會影響智力以及引起免疫力、抵抗力下降、致使小兒容易感冒、發燒、拉肚子。因此,在小兒生長期預防和治療佝偻病很重要。 [解題過程] 鈣是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元素,是機體新陳代謝的源泉,人的生命活動如神經物質的傳遞、心髒搏動、肌肉收縮等等都是在利用、消耗鈣。
人從20歲就會出現負鈣平衡(鈣消耗量大於鈣攝入量),造成總骨鈣量以每年1%的速度丟失,50歲後總骨鈣量可以減少30%,70歲以後減少50%,造成人體缺鈣。
缺鈣的早期症狀為乏力多汗、心慌氣短、注意力不易集中、食欲不振、便秘腹瀉、失眠、腿抽筋等。早期症狀出現後,若鈣仍得不到補充,就會嚴重影響健康,可誘發各類不同的疾病。
長期缺鈣可能引發下列症狀
兒童:夜驚、夜啼、煩躁、枕禿、方顱、雞胸、“x”形腿、“o”形腿、佝偻病、骨骼發育不良等。 您好!缺鋅的兒童表現為食欲不振,味覺失靈,生長發育詞組,易發生口腔粘膜潰瘍、多汗、厭食症等。當然也不要因此認為孩子胃口不好就是缺鋅,更不要隨便給孩子服用硫酸鋅。預防缺鋅應采用含鋅高而且吸收率也高的食品如牡蛎、海魚、蛤貝等海產品和瘦肉等。精制米面中鋅含量低,故不宜長期給孩子吃精白米面。 人乳中有含鋅的配位體,有利於鋅的吸收,故嬰兒應盡可能喂母乳。食用加鈣或鐵的強化食品時更要注意鋅的供給,因為大量的鈣和鐵會妨礙鋅的吸收。 補鋅標准:我國1~9歲兒童鋅供給量標准為每天10毫克,10歲以上15毫克。只要孩子不偏食,又能注意上述問題,就不會缺鋅。一般兒童血漿鋅低於70微克/100毫升,鋅低於11ppm為缺鋅症。 補鋅食物:1、提倡母乳喂養。母乳中鋅的吸收率可達62%,初乳的合鋅量很高,平均濃度為血清鋅的4-7倍,有條件的至少要哺乳3個月,然後再逐漸改用牛乳或其它代乳品喂養。人工喂養的嬰兒,從4個月起,開始添加含鋅量高、容易吸牧的輔食,如蛋黃、肉糜、豬肝等。 2、注意從膳食中補鋅。 3、孩子缺鋅,應設法及時糾正。 根據不同程度,除及時添加含鋅豐富的食物外,還可按醫生囑咐服用鋅制劑,如葡萄鋅、硫酸鋅、甘草鋅、醋酸鋅糖漿和復合維生素鋅糖漿等。通常孩子服用1--2個星期後,食欲便可明顯增加。整個療程應維持2-3個月。 給孩子補鈣,1)應盡量利用天然食品,如牛奶、配方奶粉、豆制品、蝦皮、芝麻醬等;2)選擇吸收好、鹼性弱、對胃刺激性小的鈣制品;3)服用後注意觀察效果,如症狀是否改善,身高、體重是否發育正常等。 1)6到12個月的嬰兒需要鈣400~6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