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寶寶一歲了斷奶便秘該怎麼辦正文

寶寶一歲了斷奶便秘該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季節的限制。
所以,專家建議應堅持到春暖花開之時再斷奶,寶寶較易安全過渡斷奶期。春天之後日長夜短,寶寶夜裡睡得少,中間可以不必加餐。斷奶不會成為一個突然事件,如果你的孩子輔食添加得很好,根本就不會對孩子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給孩子斷奶的講究
年輕的父母大多懂得一些合理喂養小寶寶的知識,孩子一過10個月,就嘗試著給孩子斷奶。有些孩子一斷奶,就不好好吃飯,甚至拒絕吃飯,又哭又鬧要吃母乳。使年輕的父母很苦惱。追究原因,主要是斷奶與喂養不得法。
那麼,應該怎麼做呢?
逐漸斷奶。嬰幼兒從吃母乳到吃飯,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俗稱“換肚子”。一般從嬰兒 3個月開始就可以加一些米湯、米粉糊;嬰兒消化能力好的還可加爛米粥;4-5個月可逐漸加喂蛋黃和菜泥等; 6-8個月可減少1次喂奶,以食物代替,如蛋黃羹、肉末、肝末、豆腐、魚肉泥等,經後逐漸減少母乳,增加食物,10-12個月就可以斷奶了;
要根據嬰兒生長發育的特點選擇食物。斷奶期的嬰兒消化器官很嬌嫩,添加食品要由少到多,每次加一種,適應後再加另一種。食物要軟而爛,便於消化。還可以做一些有助於嬰兒消化器官和消化功能的食物,如6-7個月的孩子,可以啃啃面包干、餅干、烤饅頭片等,讓他磨磨牙床,使出牙整齊,並鍛煉其咀嚼能力。另外,嬰幼兒味覺和嗅覺發展也很快,7-8個月時,就能分辯樟腦和香水的氣味,對酸、甜、苦、辣、鹹味也很敏感,應給孩子吃一些清淡或保持自然香味的食品,切忌喂一些刺激性大或有異味的食品,以免引起嬰兒拒食的條件反射。
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興奮多於抑制,吃飯時易受干擾。家長應給孩子創造一個整潔、安靜、愉快的吃飯環境和氣氛,使孩子集中精力,把飯吃完吃好。
此外,有些疾病如缺鐵性貧血、缺鋅、營養不良等也會引起孩子厭食或拒食。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診治,飲食上應注意補充一些含鐵、含鋅較豐富的,食品以輔助治療。
 
小兒便秘
小兒便秘可見大便干、硬難解,或隔2-3天甚至更長時間才排便一次,多因飲食不當、乳食積滯,燥熱內結,或病後體弱不足所致。以飲食療法治之,根據不同證型酌選方藥,多可收到較好的效果。
一、積熱類便秘
乳食積滯或飲食不節引起的腑熱便秘,可見大便干燥、堅硬,腹脹腹痛,煩躁哭鬧,口氣臭穢,手足心熱等,可選用下列諸方。
1.南瓜根50-100克,洗淨,切碎,放鍋內加水煎濃取汁,一次飲完。每日1劑,連服數劑,以通為度。3歲以下幼兒可酌加白糖調味。
2.銀耳10-15克,鮮橙汁20毫升。將銀耳洗淨泡軟,放碗內置鍋中隔水蒸煮,入橙汁調和,連渣帶汁1次服完。每日1劑,連服數天。
3.無花果(熟透者)100克,除去外皮,溫開水洗淨,隨意服食,每日1~2次,療程不限。
4.鮮甘蔗汁150毫升,番瀉葉1克。置鍋內隔水蒸熟,濾去渣滓,分1-2次服完。每日1劑,連服數天,三歲以下幼兒分量酌減。
5.豆漿100毫升,濃米湯150毫升,蜂蜜20毫升。將新鮮豆漿煮沸,入米湯、蜂蜜調勻,1次飲完。每日1-2劑,連服數天。
6.菠菜100克,粳米50-100克,將菠菜置沸開水中燙至半熟,撈出切成小段,粳米置鍋內加水煮成稀粥,後加入菠菜再煮數沸,入油、鹽調味,分1~2次服完。每日1劑,連服5-7天。
7.香蕉1-2枚,剝皮,放碗中加開水少許,擂成糊狀,沖入白糖10克,調勻,隨意喂服。每日1~2次,療程不限。
8.白皮大蘿卜1個,蜂蜜100克。將蘿卜洗淨挖空中心,裝入蜂蜜,置大碗內,加水蒸煮,吃蘿卜飲蜂蜜水,連服數次。
二、虛弱便秘
小兒身體虛弱或大病之後,大便艱澀難解,或先干後稀,腹部脹滿,食欲不振,神疲乏力,面色萎黃者,可選用下列諸方。
1.郁李仁24克,搗爛如泥,與粳米粉50克調勻,沖入沸開水適量調成稀糊狀,1次服完。每日2~3次,療程不限。
2.鮮牛奶150毫升,麥片30克。連服5-7天。
3.紅薯50~100克,海參20克,黑木耳30克,白糖24克。將海參、木耳分別用溫開水泡軟,紅薯刮皮洗淨切成小塊,共放鍋內煮熟,入白糖調化,連渣帶汁1次服完。每日1~2劑,連服數天,2歲以下分量減半。
4.黑芝麻30-50克,放鍋內炒爆至脆、研末,大棗10枚去核,與芝麻粉共搗爛如泥,隨意服食或開水送下。每日1-2劑,連服7-10天。
5.粳米50-100克,大棗5枚,何首烏18克,冰糖24克。先將何首烏放鍋內加水煎取濃汁,去渣,加入粳米及大棗肉,共煮成稀粥,再入冰糖調化,分1~2次服完。每日1劑,連服7-10天。
6.豬大腸1小段(約15厘米),槐花18克,海參12克。將豬腸洗淨,塞入槐花、海參,兩端用線扎牢,置鍋內加水適量,熬煮至爛,入油、鹽、生蔥調味,飲汁吃肉,1次服完。每日或隔日1劑,連服5-7次。2歲以下小兒只飲汁液。
7.糯米50~100克,肉苁蓉24克,肉桂末3克。將肉苁蓉洗淨,搗爛如泥,與糯米共煮成稀粥,再入肉桂末攪和,入油、鹽少許調味,分1-2次服完。每日1劑,連服5~7天,對陽虛引起的大便秘結,排便無力,小便清長,手足不溫者有效。
8.松子仁10克,粳米適量。將松子仁研碎,與粳米共煮粥,隨意服用,便秘伴口干多飲,體質瘦弱者適宜。
三.小孩也要預防便秘
排便習慣是生理要求,正常標准應該爭取做到:每天定時排一移大便;排便時間要在10分鐘之內;每次排便必須排空。
如果便秘嚴重,直腸內存糞便太多,一支“開塞露”不能引起排便則須用洗腸器洗腸。購置一套洗腸器,灌人2%的肥皂水500毫升,把積存的大量糞便洗出(或去醫院洗腸),以後再按上述方法訓練排便我們把這種訓練方法稱為“三段排便訓練”:
第一段:自己定時排便。第二段:5分鐘排不出,用“開塞露”。第三段,排便後,再用“開塞露”(驗證排空)。
緩瀉藥、潤腸藥的作用是針對暫時的便秘,為了解決幾天的問題或一次性問題時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是慢性便秘,天天排便都要服藥則不可取。因為任何服藥都是把藥物吸收到全身,影響全身的生理。用瀉藥的目的,只是使直腸排便,而藥物影響全身則是不必要了。長期用藥難免對身體有副作用,很顯然,瀉藥要把腸內容物呈稀便形式排出肯定將一部分應該吸收的營養也一起排出。
食物太精細,消化後不殘留廢渣,糞便的量自然就少。所以,吃一些纖維多、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多,就能每天有大便。
讓孩子吃葡萄時不吐皮,吃橘子、香蕉時不擇絲,都有助於排便。飲食調節對預防便秘是最好的辦法,但已經發生便秘,靠飲食調節治療是不可能的。
加強運動鍛煉,對預防排便無力的便秘是有利的治療。
 

http://cache.baidu.com/c?word=%a5%ae%a4i%3b%abk%af%b5&url=http%3a//www%2evghtpe%2egov%2etw/%7epeds/ped/constip%2ehtm&p=ce61c64ad3872dff57efdb627f&user=baidu


幼兒便秘

作者:宋文舉主任

何謂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次數不正常的減少,也可以說是排便作用的延遲。食物從口到大腸的時間有一定,每天的食量也相差不多,所以糞便堆積的速度也一定,所以每天能在固定的時間激發排便作用。假如食物到大腸的速度減慢,或食量減少,則糞便堆積速度遲緩,排便作用自然延後。同時由於大腸中的糞便停留時間長,水份被吸乾,糞便就堅硬如石,便會引起排便的困難與痛苦了。
由於每個人的飲食生活習慣及體質不同,有的人,一天要解二、三次大便,但也有些人要二、三天才解一次,怎樣才是正常的排便次數呢?據調查正常人中有61%每天解一次,30%為一天解多次,有9%為數天才解一次。事實上,一般人的感覺是,如果每天通便一次,會覺得很舒服,身體的機能也比較好。如果糞便久留在大腸,則其中種種有害的物質會被腸壁吸收,而對身體有害。

當食物殘渣進入大腸的速度加快,或數量急劇增加,則在短時間內就有足夠的糞便引發排便作用。所以一天要解好幾次。也因為糞便在大腸內停留的時間較短,大腸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吸收糞便中的水份,所以大便也較稀軟而不成形,患有慢性腸胃炎或消化不良的人,就是因食物中的養份不能充分吸收,而增加了糞便的量,同時在腸胃炎時,不但腸的蠕動速度加快,而且分泌物也增加,更造成了「輕度腹瀉」的原因。

兒童便秘的原因有那些?
1.食物中所含的纖維或渣滓太少:
現代兒的飲食多為奶粉及偏愛精制與可口的食物,所含的纖維太少,以致糞便的量不足以激發排便反射作用,而當量夠時,糞便已經因貯積過久而堅硬如石了。
2.水份不足:
飲水不夠,導致糞便乾燥,不易排出,有些父母,為了避免小兒尿多的不方便,故盡量少與喝水,而連帶而來的就是大便的硬結。
3.排便反射作用鈍化:
這是便秘最常見的原因,正常當直腸有足量的糞便存在時,便可引發排便反射,產生排便意識,但如果此時忙碌或不便,將排便意識刻意加以抑制,久而久之,排便反射作用也隨之鈍化了,以後,即使直腸堆滿了糞便,它也不再輕易發出排便的信號了。
4.痙攣性便秘:
常見於慢性焦慮症的病患,因精神緊張,情緒不安,使得結腸呈痙攣狀況,腔徑變小,糞便無法向下移動,此種患者,有時會有交替性腹瀉,其大便常呈小丸狀且帶有過量的黏液。
5.藥物作用:
有些止咳藥水、治潰瘍用的制酸劑、麻醉止痛劑、抗高血壓藥、及鎮定劑等,容易抑制大腸的蠕動,或使大便質地變硬而引起排便的困難。

經常使用瀉劑有那些壞處?
1.常用瀉劑來維持腸道之暢通,最大的壞處是會破壞自然的排便反射作用,使便秘更趨惡化。不用瀉劑就不排便,造成所謂的「瀉藥依賴性」。
2.瀉藥的數量是愈用愈大,結果是愈來愈無效。此時,治療起來就更困難了。
3.瀉藥所造成的人為腹瀉,會引起某些電解質的喪失,及蛋白流失的小腸病變。
4.有些礦油類的瀉劑,還會影響維他命a的吸收。

總而言之,偶而用瀉劑來解除便秘之苦是無大礙的,如在旅行之時,由於飲食起居不正常而引起便秘,就有賴於其的幫助使大便暢通,但若長期天天使用,則將會造成得不償失的後果。

如何克服便秘?
1.飲食定時:
尤其應有豐盛的早餐,在吃過飯後,因為「胃—大腸反射作用」,大腸的蠕動力最強。因此,若在餐後再稍微散步走動一下,則可產生便意,所以在餐後半小時左右大便是最順乎自然的方式。
2.最重要的是,不管在什麼時間,寶寶一有便意,就得讓其方便為先。
3.多吃富含纖維的蔬菜和水果:
植物中的纖維不但可以增加糞便的份量,也可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排便。
4.多喝開水:
每天至少喝充足的水份,有助糞便軟化及腸壁潤滑。
5.多做運動:
適量的運動,不但可增進心肺的機能,也可增加腸胃蠕動強化腹部肌肉,而有利於正常的排便。仰臥起坐及騎腳踏車是兩種鍛鍊腹部肌肉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6.取蹲姿解便:
蹲姿是最自然的排便姿勢,此種姿勢比坐姿更易在腹部施力。目前一般使用的坐式抽水馬桶太高,無法采用蹲姿,除建議廠商針對國人體型,制造較合適的馬桶外,暫時之補救方法,可置矮凳於馬桶兩側,雙足踏於其上,如此則較近似自然的排便姿勢。
7.避免容易引起便秘之食物或藥物:
避免濃茶、巧克力、乾酪、馬鈴薯等容易引起便秘之食物,常用的止咳藥、制酸劑等亦易致便秘,如必須服用,則需加補助藥以平衡之。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6個月的寶寶便秘怎麼辦?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