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已經半歲了。。為什麼經常半夜都要吐奶呢? 吐得一身都是。其實也沒喂太飽。請教一下 在2個月的嬰兒中,仍有許多習慣性吐奶的孩子。他們大都是在生後半個月左右形成吐奶的毛病,尤其男孩居多。即使摸摸嬰兒身體,也不發燒,而且很健康。吐奶前面部沒有痛苦表情,突然就吐出了奶。吐完後,面部也沒有任何異常,這就是習慣性吐奶。 吐出的奶量各不相同。如果吐的奶量多,肚子很快就餓了,所以有的嬰兒不到3個小時就想吃奶而哭鬧。這時,給嬰兒喂奶當然也沒有關系。用母乳喂養的嬰兒吐奶好象多些,用牛奶喂養的嬰兒也不少。用牛奶喂養時,還要考慮是不是牛奶給多了。牛奶量增加後,如果經常吐奶,可減少奶量。 嬰兒不是被抱著喂奶,1個月後多半會吐奶。所以,一定要抱著嬰兒喂奶,一直到嬰兒打嗝為止。抱的時候應使嬰兒上半身立著。 用母乳喂養的嬰兒,長到1個月後之所以常常吐奶,多半是由於母乳分泌旺盛。每次不吃完兩側的奶就不罷休的食量大的嬰兒,就經常吐奶。這個時期的嬰兒與上個月相比,體重增加顯著,大便的次數也大都增加。當體重每天增加40克以上時,就應控制一下母乳。 不管怎樣調整母乳的哺乳方法或牛奶的用量,很多嬰兒還是會吐奶不止。只要嬰兒健康、經常發笑、大便正常,就不要管它。因為習慣性吐奶到3個月時,會自然好轉。 吐出的奶有時會流到嬰兒耳朵裡,但這決不會引起中耳炎。可是,如果不用干淨的棉花或布擦淨的話,也會損傷耳朵而引起外耳炎。為了不使吐出的奶吞進氣管裡,在經常吐奶時要使嬰兒側臥。 以上說的是習慣性吐奶,當從未吐過奶的嬰兒吐了奶,面部表情痛苦,或吐奶後使勁啼哭,就應請醫生診治。頻繁吐奶還常見受涼引起。 如果孩子吃奶正常,無日漸消瘦的,可能是由於喂養方法不當,孩子吮乳時吸入空氣較多,引起氣壓腹脹,注意不要給孩子吮空乳頭。一般來說,睡著了,不怎麼容易吐奶,都是剛剛准備要睡他動來動去時容易吐奶,所以媽媽一定要喂完了注意觀察十分鐘,等寶寶睡著了再走開,不然吐奶流到耳朵裡容易得中耳炎的,媽媽一定要注意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