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測6個月寶寶的視力 * 寶寶的視力發育是怎樣的 *發布:2009-12-0509:55| 作者:editor01| 來源:本站原創| 查看:14次
*幼兒幼兒護理眼部護理視力
*眼睛是寶寶認識世界的窗口,寶寶的視力發育非常重要,一起來了解寶寶的視力發育過程。
寶寶1歲前的視力發育 出生後第一天:眼睛常閉合,有時一睜一閉,最初幾天眼球運動沒有目的,數天後開始注視燈光,強光刺激可引起閉眼睛。 出生2周:對來自半米遠的光線(如手電筒)向自身方向的移動,做出兩眼向內轉動的動作。 出生3周:能注視較大的物體,還能分辨它的顏色,兩眼能單方向追隨物體的移動。 2個月:可追隨成人的手,並作長時間的注視。 3個月:不僅可追視物體,頭部還會隨之轉動。 4個月:頭部已能抬起,常常看自己的手。 6個月:能坐起,當頭和眼隨著物體做較大轉動時,身體也能隨之轉動,並對色彩鮮艷的玩具或其他目標,能注視半分鐘。 9個月:這時寶寶能注視畫面上的單一線條,視力大約是0.1。 12個月:多數會撫弄玩具,能注視近物,可按媽咪的指令指出鼻子、眼睛或頭發。
寶寶1歲後的視力發育 2—3歲:視力大約為0.5—0.6,已快接近成人,但此時因意外極易喪失視力,家長要注意。 4—5歲:視力大約為1.0,各種眼部生理反射已形成並趨於穩固,此時已不易喪失視力。 6—7歲:進入成年人視覺狀態。 8歲:眼部反射已經很穩固,視力發育基本結束。
家長們要關注寶寶視力的發育,了解寶寶視力發育過程。 出生後第一天:眼睛常閉合,有時一睜一閉,最初幾天眼球運動沒有目的,數天後開始注視燈光,強光刺激可引起閉眼睛。 出生2周:對來自半米遠的光線(如手電筒)向自身方向的移動,做出兩眼向內轉動的動作。 出生3周:能注視較大的物體,還能分辨它的顏色,兩眼能單方向追隨物體的移動。 2個月:可追隨成人的手,並作長時間的注視。 3個月:不僅可追視物體,頭部還會隨之轉動。 4個月:頭部已能抬起,常常看自己的手。 6個月:能坐起,當頭和眼隨著物體做較大轉動時,身體也能隨之轉動,並對色彩鮮艷的玩具或其他目標,能注視半分鐘。 9個月:這時寶寶能注視畫面上的單一線條,視力大約是0.1。 12個月:多數會撫弄玩具,能注視近物,可按媽咪的指令指出鼻子、眼睛或頭發。
寶寶1歲後的視力發育 2—3歲:視力大約為0.5—0.6,已快接近成人,但此時因意外極易喪失視力,家長要注意。 4—5歲:視力大約為1.0,各種眼部生理反射已形成並趨於穩固,此時已不易喪失視力。 6—7歲:進入成年人視覺狀態。 8歲:眼部反射已經很穩固,視力發育基本結束。
家長們要關注寶寶視力的發育,了解寶寶視力發育過程。 1---2月嬰兒的指標:
視覺發育
兩個月以內的嬰兒最佳注視距離是15~25厘米,太遠或太近,雖然也可以看到,但不能看清楚。
能夠很容易地追隨移動的物體,兩眼的肌肉已能協調運動,能夠追隨亮光,喜歡看顏色鮮艷的東西。
對看到東西的記憶能力進一步增強,表現在,當看到媽媽爸爸的臉時,會表現出欣喜的表情,眼睛放亮,顯得非常興奮。媽媽爸爸也會送給寶寶愛的眼神,這種對視就是母愛、父愛的體現,寶寶會很幸福,對寶寶身心發育是非常有利的。
語言發育
一個多月的寶寶還不能用語言來表達,但已經有表達的意願。當媽媽爸爸和寶寶說話時,您可能會驚奇的發現,寶寶的小嘴在做說話動作,嘴唇微微向上翹,向前伸,成o形。這就是想模仿媽媽爸爸說話的意願,媽媽爸爸要想象著寶寶在和你說話,你就像聽懂了寶寶的話,和寶寶對話,這就是語言潛能的開發和訓練。盡量多和寶寶說話,開發寶寶語言學習能力。
認知狀態
注視:將物體放寶寶正面20厘米處,寶寶能注視7秒以上;
尋聲:用聲音在寶寶頭部周圍引逗,寶寶會轉頭尋找聲源。
認知能力訓練:小兒眼睛20~25厘米處,將彩色帶響聲的玩具邊搖邊緩慢移動,使小兒的視線隨玩具移動;或和小兒面對面,待小兒看清你的臉後,邊呼喊寶寶名字,邊移動臉,小兒會隨著你的臉和聲音移動,以此可以促進寶寶視聽識別和記憶的健康發展。新生兒盯人(生物視定向)比盯物(非生物視定向)更有興趣。
身體技能發育
這個月的寶寶還不能主動把手張開,但會把攥著的小拳頭放在嘴邊吸吮,甚至放得很深,幾乎可以放到嘴裡,但不會把指頭分開放到嘴裡,也就是說這麼大的寶寶不是吸手指,是吸拳頭,和大寶寶不同,小嬰兒攥拳頭是把拇指放在四指內,而不是放在四指外,這是小嬰兒握拳的特點。
運動
在這一個月,孩子身體的許多運動仍然是反射性的,例如,每次轉頭時采用的時防御體位(強直性頸反射),並且聽到噪音或感到下落時,伸開手臂(摩羅反射)。如果你輕輕拉孩子的手讓他坐起來,他的頭將向後面軟癱。
他可能已經可以掙扎著抬起頭並向四周張望,盡管他的頭只能抬起1~2秒鐘,但至少可以使他以稍微不同的視野看這個世界,將鼻子和嘴巴離開阻礙他的枕頭和毯子。孩子的腿也逐漸變得更加強勁而主動,他的腿會從剛出生時的屈曲狀態開始伸直。雖然他時而的踢腿仍然以反射性為主,但力量將增加很快。他的手部運動將出現許多變化,孩子的手突然間就會放松,手臂外展。
---------------------
以上是專家的提示,你的bb笑也不一定是看到圖片,反正是好事情。好好呵護寶寶。祝他健康成長。 們可以看到,嬰幼兒的睡眠遠遠比成人要多。 新生兒除了吃奶或尿布潮濕的時候醒著以外,幾乎都在睡眠。 嬰兒神經系統的發育還不健全,大腦容易疲勞,多睡眠正是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嬰幼兒的睡眠時間大體如下(小時):初生20九個月14-15二歲12.5七歲11 兩個月16-18十二個月13-14三歲12七歲以上9-10 四個月15-16十五個月13五歲11.5
要睡好,就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白天要定時喂奶,睡前的一次奶可以稠一些、晚一點喂(21:00-22:00)。吃飽後夜裡盡量不要再喂,不吃,一般不尿也就不要換尿布,任其熟睡至天亮。孩子要單獨睡,不要和母親合睡,這樣空氣新鮮,孩子也不致因為母親離去而睡不著(熟),母子都能休息好。母親睡得過沉,合睡有時會把孩子壓著,甚至壓死,單獨睡就不會發生這種意外。 孩子蓋的被要輕軟、溫暖、舒適,不宜太多。 睡前不要逗鬧孩子或隨便嚇唬孩子,以免過於興奮影響睡眠。也不要養成抱在懷中抖動,拍背或含著奶頭才入睡的壞習慣,應該放在床上讓孩子自己睡。
怎樣哄嬰幼兒睡覺? 夜間嬰幼兒入睡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孩子睡前玩個不停,想睡時,一躺到媽媽懷裡就睡著了。有的睡前要吃奶,臨睡時還要吮著空奶瓶。有的小兒按規定的時間上床入睡。有的孩子上床後則折騰好久才可入睡。那麼,如何讓嬰幼兒按時入睡呢? (1)若小兒在睡前精力充沛,不願早睡,那麼白天家長應有意識地增加他的活動量,讓他玩得有點疲勞,但在入睡前則應讓他靜下來,不要過分興奮,這樣就有利於入睡。 (2)睡前不給嬰兒吃得過飽或過少,以免因胃腸不適或饑餓而影響睡眠。也不要過分逗引小孩,使小兒睡前保持情緒安定,防止過度興奮。上床後,不應給予玩具,以免小兒因貪玩而不肯入睡。 (3)對於半夜醒來的小兒,如果吃母奶能睡著,可以吃些母奶,或吃一些牛奶,使其安靜入睡。這不必擔心會養成不良習慣。因隨著幼兒的長大,半夜醒來吃奶的習慣會漸漸消失。 (4)幼兒多數喜歡媽媽陪他一起上床入睡。這樣孩子會十分安心、愉快;在媽媽甜美的催眠曲下,安安穩穩地睡去。但要注意,不要養成從小抱著入睡的習慣。要培養成1歲時願意自己躺下入睡,2歲時能按時上床入睡,且不需父母陪伴,3歲後能自己上床蓋被,醒後下床穿上拖鞋。
小兒與成人同睡一被窩好嗎? 有的家長習慣讓自己的小孩與成人同睡一個被窩,認為這樣可以對孩子照顧得好一點。其實這是很不衛生的。 成人在社會上的活動范圍比兒童廣而多,傳染和攜帶各種病菌的機會也多,但是成人抵抗力較強,感染上或攜帶上病菌後不一定都發病。但如果成人和小孩同睡一被窩,就容易將身上的病菌傳染給小孩,小孩的抵抗力弱,就容易患這樣或那樣的疾病了。 另外,孩子和大人同睡一被窩,會使孩子吸收氧氣不足。人腦組織的需氧量很大,年齡越小,需氧量越多。如果大人摟著孩子睡覺,大人的呼氣會使周圍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增高,睡眠中的孩子常常會因為腦供氧不足,而導致睡眠不穩,易做惡夢和半夜哭鬧,睡在父母中間的孩子會更嚴重。嬰兒長期在這樣的缺氧環境中睡眠,就會影響腦組織的新陳代謝,嚴重者可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和智力發展。 此外,新生兒與成人同睡,因大人熟睡,有可能將手和被褥捂住小兒口鼻,導致窒息甚至死亡等不幸事故發生。 最好的辦法,是讓嬰幼兒單獨睡在可以靈活搬動的小床上。在大人不睡覺時,把小床放在潔靜的地方,有條件的可單獨放在一室;大人睡覺時,把小床搬到大床的一邊,以便夜裡照顧孩子。
嬰幼兒睡覺易醒是怎麼回事? 年輕的父母都對寶寶的睡眠十分關心,希望孩子有香甜的睡眠。可有些嬰幼兒特別容易於睡眠中醒來,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般說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1)生理因素:由於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神經的興奮與抑制功能不夠協調,易興奮,稍有外來的刺激則可能引起神經系統的興奮導致嬰兒驚醒,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嬰兒的漸漸長大,神經系統的功能一步步完善,這種生理現象會自然消失。 (2)進食過飽:常言道:“胃不合,臥不安”。有的媽媽不管孩子餓不餓,睡前總要給加餐點心,致使小孩感到不舒服,影響睡眠質量;尤其是吃奶的嬰兒,有些媽媽習慣於喂著母乳伴寶寶入睡,結果導致孩子睡時食奶過量,腹脹易醒,醒後年輕的母親卻又立即用奶去安撫,結果形成惡性循環。 (3)疾病因素:小孩腸寄生蟲病是幼兒睡覺不穩的最常見的原因。如患寄生蟲病會引起孩子消化不良與營養不足,出現貧血、易驚等症狀,早期佝偻病的小孩也常睡覺易醒。 (4)環境因素:小孩在睡覺時,室內光線過強,家人在看電視及大聲談話說笑均會干擾幼兒的正常睡眠,易於驚醒;小兒夜間易踢被子,或被子蓋得太厚太重,這都會造成孩子睡覺時過冷或過熱,引起幼兒煩躁不安、手腳亂動,這亦是睡覺易醒的常見原因。 (5)興奮過度:有的幼兒白天或睡前游戲玩耍過度,或聽了、看了驚險故事、電視。常可造成幼兒入睡困[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