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寶寶得了奶癬怎麼辦?正文

寶寶得了奶癬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的可能,就是不能給寶寶穿太厚的衣服,蓋太厚的被子,三個月以前的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所以寶寶的提問調節功能不完善,因此要注意給寶寶穿著合適的衣物,如果寶寶受熱的話,很容易出濕疹;
其次,注意觀察寶寶是否因為過敏而出濕疹。如果是喂母乳的媽媽,最好斷了海鮮類食物,我現在醫生要求一口魚蝦之類的食物都不能吃的,所以為了寶寶,媽媽們要必須要犧牲一下。要是喂配方母奶的寶寶,就要排除一下寶寶是否對奶粉過敏,不行的話可以給寶寶換個奶粉的品牌。我當時醫生給介紹了一種純進口的抗過敏的奶粉,是雀巢的藹兒舒,應該挺貴的,擔心有些敏感體質的寶寶對動物蛋白過敏,這種奶粉好像采用的不是動物蛋白,具體是水解蛋白還是什麼的,我當時就沒弄懂,現在也記不清了,反正我沒給寶寶買過。。。
第三,對於寶寶已經長出來的濕疹最好用一點藥。我家寶寶當時就覺得太小,濕疹可以不用藥慢慢就好了,結果寶寶小臉上全是密密的小紅疙瘩,每天早上起來寶寶頭上臉上都有新的傷痕,估計是癢的厲害,寶寶自己用手使勁扣,就把臉抓破了。後來我一直給寶寶用藥的,現在濕疹已經完全控制住了。選藥的時候不能一味注重效果,很多效果很好的藥是含有激素的,這類藥物不能給寶寶使用。我給寶寶用過中藥敗醬草熬成的水洗臉,效果一般。我現在給寶寶用的是爐甘石洗液,效果不錯,有時候再抹點可潤,寶寶現在的小臉變得光光的,也不使勁用手蹭臉抓臉了。
 
1.母乳喂養則要少吃些發的東西,易過敏的東西,如鲫魚,蝦等.
2.帶小孩的人不要穿化纖的容易產生靜電的衣服.毛線衣也容易刺激寶寶皮膚。
3.寶寶得了奶癬,會長期反復,要一段時間才會慢慢好,不要刺激他的皮膚,喂完了東西之後要擦干,保持皮膚的干爽。要常換口水墊。
4。給他擦順峰寶寶(醫生開的藥),好一點後,擦一些潤膚露(如強生的,郁美淨)
5。防止寶寶抓臉,可以暫時給他帶個全棉小手套,以免刺激奶癬。
6。寶寶睡覺的地方,也要經常太陽消毒,墊的枕巾也要保持干淨。
 
什麼是奶癬?奶癬是什麼意思?奶癬即嬰兒濕疹,是嬰兒期的常見問題,多在生後1~2月開始,1~2年內消失。表現為皮膚的小米粒大小紅色丘疹、表面可有小白點,嬰兒可無自覺不適。嚴重者可出現滲出、結痂,甚至繼發感染,嬰兒可能有煩躁不安症狀,甚至影響睡眠和進食。寶寶奶癬部位生長:1、最先出現部位——面頰(小紅疹),再是額、頸、胸部。2、小紅疹轉變為小水泡,破潰後流水,之後可結成黃色痂皮。反反復復。為什麼會有奶癬?奶癬是一種皮膚過敏現象,確切的發病機理尚不清楚,奶癬現象一般提示以下兩方面的問題:1、食物中存在過敏原。配方奶以牛奶為原料,所以人工喂養更容易發生濕疹。母乳喂養在媽媽食用海鮮、牛奶後容易發生。2、嬰兒存在過敏體質。這類嬰兒更容易發生鼻炎、哮喘等。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麼?對輕度濕疹一般無需處理,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干爽,避免搔抓、日曬等刺激,衣服應柔軟、清潔、寬松。如果濕疹明顯,就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適當使用含皮質激素的軟膏,必要時內服撲爾敏、葡萄糖酸鈣等抗過敏藥。如何護理有奶癬的寶寶1、用溫清水洗臉、洗澡,保持皮膚清潔。2、選擇純棉制品內衣。3、勤給寶寶修剪指甲,避免寶寶抓搔患處。4、室內溫度不宜過高,否則會使奶癬癢感加重。新生兒患濕疹後,患處只能用消毒棉花蘸些消毒過的石蠟油、花生油等油類浸潤和清洗,不可用肥皂或用水清洗。局部黃水去淨、癡皮浸軟後,用消毒軟毛巾或紗布輕輕揩拭並除去癡屑,再塗上少許蛋黃油或橄榄油。另外,過敏嚴重的可以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如果是由於食物過敏引起的奶癬,那就應更換乳品。奶癬應該如何治療?
1、家庭用藥(1)0.2%苯海拉明糖漿1-2毫克/公斤體重/日,分3-4次口服。或用撲爾敏0.35毫克/公斤體重/日,分3-4次口服。(2)糜爛滲出者可外用3%硼酸溶液濕敷,再外搽氧化鋅油,滲液減少時外塗硼鋅糊,每天2-3次。(3)干燥型者可外搽2-5%黑豆餾油或煤焦油軟膏或塗可的松、膚輕松軟膏,每日2-3次。2、中藥及偏方(1)黃柏面30克,寒水石面15克,青黛面3克,以香油調塗患處,滲液多的調稠些,滲液少的調稀些,每日搽2次。(2)黃連30克,枯礬15克,共研細末加凡士林適量,配成軟膏外塗患處。3、營養和飲食飲食要定時定量,最好吃母乳,如吃牛奶要多喝水,少加糖,煮沸時間可稍長些。隨著年齡的增長可給予多種維生素食物,不可吃的過飽。如有便秘可給服蜂蜜或調換飲食。如有消化不良,應及時治療。4、嬰兒濕疹皮損勿用水洗,嚴禁用肥皂水或熱水燙洗,可用植物油擦干淨,且勿用刺激性強的藥物。5、嬰兒睡前應將其兩手加以適當約束,以防抓傷,引起皮損泛發。6、衣著應寬大,清潔,以棉織品為好,嬰兒尿布應勤換洗。7、激素類軟膏若用於面部或大面積長期應用可產生副作用。嬰兒皮膚比較嫩,用藥不當往往加重病情。因此,應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什麼是奶癬?奶癬是什麼意思?奶癬即嬰兒濕疹,是嬰兒期的常見問題,多在生後1~2月開始,1~2年內消失。表現為皮膚的小米粒大小紅色丘疹、表面可有小白點,嬰兒可無自覺不適。嚴重者可出現滲出、結痂,甚至繼發感染,嬰兒可能有煩躁不安症狀,甚至影響睡眠和進食。寶寶奶癬部位生長:1、最先出現部位——面頰(小紅疹),再是額、頸、胸部。2、小紅疹轉變為小水泡,破潰後流水,之後可結成黃色痂皮。反反復復。為什麼會有奶癬?奶癬是一種皮膚過敏現象,確切的發病機理尚不清楚,奶癬現象一般提示以下兩方面的問題:1、食物中存在過敏原。配方奶以牛奶為原料,所以人工喂養更容易發生濕疹。母乳喂養在媽媽食用海鮮、牛奶後容易發生。2、嬰兒存在過敏體質。這類嬰兒更容易發生鼻炎、哮喘等。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麼?對輕度濕疹一般無需處理,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干爽,避免搔抓、日曬等刺激,衣服應柔軟、清潔、寬松。如果濕疹明顯,就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適當使用含皮質激素的軟膏,必要時內服撲爾敏、葡萄糖酸鈣等抗過敏藥。如何護理有奶癬的寶寶1、用溫清水洗臉、洗澡,保持皮膚清潔。2、選擇純棉制品內衣。3、勤給寶寶修剪指甲,避免寶寶抓搔患處。4、室內溫度不宜過高,否則會使奶癬癢感加重。新生兒患濕疹後,患處只能用消毒棉花蘸些消毒過的石蠟油、花生油等油類浸潤和清洗,不可用肥皂或用水清洗。局部黃水去淨、癡皮浸軟後,用消毒軟毛巾或紗布輕輕揩拭並除去癡屑,再塗上少許蛋黃油或橄榄油。另外,過敏嚴重的可以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如果是由於食物過敏引起的奶癬,那就應更換乳品。奶癬應該如何治療?
1、家庭用藥(1)0.2%苯海拉明糖漿1-2毫克/公斤體重/日,分3-4次口服。或用撲爾敏0.35毫克/公斤體重/日,分3-4次口服。(2)糜爛滲出者可外用3%硼酸溶液濕敷,再外搽氧化鋅油,滲液減少時外塗硼鋅糊,每天2-3次。(3)干燥型者可外搽2-5%黑豆餾油或煤焦油軟膏或塗可的松、膚輕松軟膏,每日2-3次。2、中藥及偏方(1)黃柏面30克,寒水石面15克,青黛面3克,以香油調塗患處,滲液多的調稠些,滲液少的調稀些,每日搽2次。(2)黃連30克,枯礬15克,共研細末加凡士林適量,配成軟膏外塗患處。3、營養和飲食飲食要定時定量,最好吃母乳,如吃牛奶要多喝水,少加糖,煮沸時間可稍長些。隨著年齡的增長可給予多種維生素食物,不可吃的過飽。如有便秘可給服蜂蜜或調換飲食。如有消化不良,應及時治療。4、嬰兒濕疹皮損勿用水洗,嚴禁用肥皂水或熱水燙洗,可用植物油擦干淨,且勿用刺激性強的藥物。5、嬰兒睡前應將其兩手加以適當約束,以防抓傷,引起皮損泛發。6、衣著應寬大,清潔,以棉織品為好,嬰兒尿布應勤換洗。7、激素類軟膏若用於面部或大面積長期應用可產生副作用。嬰兒皮膚比較嫩,用藥不當往往加重病情。因此,應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醫院開的基本上是成人用的藥物,寶寶身體柔弱,副作用很難界定。在成人濕疹治療治療過程,口服一些祛濕涼血的中成藥,外抹“濕必克”,效果會很好,寶寶用“濕必克”就可以了,純中藥的,對寶寶沒有任何的副作用。
飲食上吃一些清淡的綠豆粥之類的
 
民間療法

濕疹一證,究其因,內責之心脾兩經,外責之風、濕、熱邪侵擾。在施治中,按病程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送行施治。



(1)急性濕疹,具有發病急,范圍廣,皮疹形態多,皮疹與正常皮膚邊界不清,易感染化膿等特點。嚴重者易引起附近淋巴結腫大,甚至發燒等全身症狀。常伴有便秘或便搪,搜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等象。治分二型:



①熱重於濕者,皮疹局部顏色漸紅,發熱而癢,不滲液或很少滲液,治以清熱利濕,宗解毒瀉心湯及龍膽瀉肝湯意,藥用:黃芩10克,黃連6克,山桅10克,生石膏30克,牛蒡子10克....



===





一般療法:





疾病概述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症反應性疾病,其特點為急性期皮損多形性(紅斑、丘疹、水疱等),有滲出傾向,自覺搔癢;慢性期常以苔藓樣變為主,易反復。。濕疹的發病原因復雜,往往是多種內外因素互相作用而致病,屬於一種遲發型變態反應,例如:進食某些食物如魚、蝦、蛋、牛羊肉等;吸入某種花粉,塵螨、羊毛等;病灶感染(如扁桃體炎,齲齒等),腸道寄生蟲;生活環境中的日光、炎熱、干燥等;多種化學物質如化妝品、肥皂、合成纖維等。這些均可為發病因素。消化不良,胃腸功能失調、新陳代謝異常亦可成為誘因,其它如神經因素、體質因素亦常與本病有關。。臨床上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

自診要點根據皮疹的多形性、對稱分布、反復發作、劇烈瘙癢和發生部位等特點進行診斷。

1.多形性皮疹:急性期多表現為皮膚紅斑、丘疹、水疤、丘疤疹、糜爛、滲出和結痂,常對稱分布,病程較短;亞急性期以小丘疹、鱗屑和結痂為主,偶有丘瘡疹、小水疱;慢性濕疹多為干燥、鱗屑、肥厚、皲裂、苔藓樣變等。

2.瘙癢。急性期有劇烈瘙癢,甚至影響睡眠。亞急性期和慢性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癢。

3.發生部位。濕疹可發生於體表的任何部位,常見於頭面、耳後、四肢遠端、手足、陰囊、女陰、肛周、臍窩等處。





治療建議

1.西醫治療:最新最有效的治療藥物是進口的維康多肽素,能迅速緩解病情,一天兩次,一次1-2片,一般三個療程即可痊愈。

其他的普通治療藥物有:

(1)口服抗組胺藥物,如苯海拉明、撲爾敏、異丙嗪,睡前服l-2片。

(2)口服復方維生素b、維生素c,每次各2片,每日3次。

(3)強的松,必須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氧化鋅洗劑、爐甘石洗劑,撒、塗患部。

(5)醋酸去炎松霜、膚輕松軟膏,外塗患部。

(6)糜爛滲出明顯者,可外用3-4%硼酸水作冷濕敷。

(7)慢性濕疹皮損區肥厚干燥者,可用5-10%煤焦油軟膏,黑豆餾油軟膏外塗患部。



2.可在中醫辨證指導下選用中成藥或方劑治療:

(1)屬熱重於濕型的,宜清熱利濕,瀉火解毒。可選用龍膽瀉肝丸、牛黃清心丸、防風通聖丸等。

(2)屬濕重於熱型的,宜化濕清熱。可選用除濕丸、二妙丸等。

(3)屬脾虛血燥型的,宜健脾燥濕,養血潤膚。可選用參苓白術散、秦艽丸、潤膚丸等。

注意事項1.早睡早起,生活規律。盡可能找出並去除一切可能的致病因素,避免對皮膚過度刺激,盡量避免抓撓患部,以防感染。保持大便通暢。

2.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鮮發物、暫時少吃或不食高蛋白食物,不飲酒,不抽煙,不飲濃茶,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為佳。適當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3.盡量消除精神方面的致病因素,避免精神緊張、焦慮、壓抑或抑郁。保持心情舒暢。積極配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家裡的新生小男孩兒如何選用並使用嬰兒紙尿褲啊?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