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寶寶已有兩個月了,晚上老鼻塞,半夜要幫他用吸鼻器,醫生說他喉嚨裡一根軟管沒長好,我都不知道怎麼辦?
有痰咳不出,只能祛痰,而不宜止咳。<br><br>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呼吸道內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過咳嗽而排出體外,起著清潔呼吸道並使其保持通暢的作用。然而,有些年輕父母發現孩子稍有咳嗽,便急於給孩子喂各種止咳藥、止咳糖漿,止咳藥進入人體後能迅速作用於咳嗽中樞,產生強有力的止咳效果。這種作法雖可暫時緩解咳嗽症狀,但它可使大量痰液和病菌堆積於呼吸道內,繼發細菌感染,嚴重時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甚至引起肺不張、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在未明確孩子咳嗽原因之前,切莫亂喂止咳藥。<br><br>有的孩子早晨、晚上咳嗽不止,喉嚨中痰聲不斷,既吐不出又咽不下。對於孩子的咳嗽,除了因細菌感染引起的應選用抗生素治療外,采取一些簡便易行的措施同樣十分有效。<br><br>可經常給孩子翻身或拍背,一則促進肺部的血液循環,二來使支氣管內的痰液松動而易於排出。拍背的方法如下:病兒側臥或抱起側臥,家長五指微曲成半環狀,即半握拳,輕拍病孩的背部,兩側交替進行。拍擊力量不宜過大,由上而下,從外向內,依次進行。每側拍3~5分鐘,每天2~3次。<br><br>如果患兒在咳嗽的同時,伴有明顯的炎症現象,如發熱、痰色黃而粘稠、血常規白細胞增多等,則應及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抗菌藥物。<br><br>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你應遵醫囑給患兒按時間用藥並做好家庭護理:一、保暖:溫度變化,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降低支氣管粘膜局部的抵抗力,加重支氣管炎病情,因此,愛長要隨氣溫變化及時給患兒增減衣物,尤其是睡眠時要給患兒蓋好被子,使體溫保持在36.5攝氏度以上。二、多喂水:小兒感冒時有不同程度的發熱,水分蒸發較大,應注意給患兒多喂水。可用糖水或糖鹽水補充,也可用米湯、蛋湯補給。飲食以半流質為主,以增加體內水分,滿足機體需要。三、營養充分:小兒患感冒時營養物質消耗較大,加之發熱及細菌毒素影響胃腸功能,消化吸收不良,因而患兒體內營養缺乏是不容忽視的。對此,家長對患兒要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給予清淡、營養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質或流質飲食,如稀飯、煮透的面條、雞蛋羹、新鮮蔬菜、水果汁等。四、翻身拍背:患兒咳嗽、咳痰時,表明支氣管內分泌物增多,為促進分泌物順利排出,可用霧化吸入劑幫助祛痰,每日2-3次,每次5-20分鐘。如果是嬰幼兒,除拍背外,還應幫助翻身,每1-2小時一次,使患兒保持半臥位,有利痰液排出。五、退熱;小兒感冒時多為中低熱,如果體溫在38.5攝氏度以下,一般無需給予退熱藥,主要針對病因治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體溫高,較大兒童可予物理降溫,即用冷毛巾頭部濕敷或用溫水擦澡,但幼兒不宜采用此方法,必要時應用藥物降溫。六、保持家庭良好環境:患兒所處居室要溫暖,通風和采光良好,並且空氣中要有一定濕度,防止過分干燥。如果家中有吸煙者最好戒煙或去室外吸煙,防止煙害對患兒的不利影響。<br>去痰的可以用野馬追止咳糖槳。(副作用少,效果很好。)不用擔心的。多給他喝水。小寶寶喉嚨積痰既不是氣管炎、支氣管炎也不是肺炎,是一種短期內的特有現象,這是因為孩子的支氣管被呼吸道內的分泌物輕微堵塞而導致的現象。這種呼吸道內的分泌物並不是由於感染而生成的,因此不應把積痰視為疾病,也不必用藥物治療。等孩子長大一點之後,他自然就會咳嗽吐痰了,而積痰產生的呼噜聲自然也就消失了。不用擔心,最好的辦法是多做戶外活動,通過空氣浴讓孩子的皮膚和氣管黏膜受到冷空氣的刺激從而獲得鍛煉。<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