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孩2歲,最近得了氣管炎,咳嗽厲害.請問可以服用川貝母炖梨嗎? 孩子得了病最痛苦的莫過於家長,孩子很小抵抗力低,很容易受到感染。小兒氣管炎就是孩子們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給他們幼小的生命帶來了極大的威脅。雖然市場上也推出了很多治療小兒氣管炎的藥物,但是孩子畢竟還小,如果吃錯了藥問題可就嚴重了。因此,很多媽媽都在苦惱,小兒氣管炎怎麼辦呢?
首先,中醫治療小兒氣管炎療效好。
中醫治療氣管炎的原則是,未發宜扶正氣為主,已發以攻邪為主。寒邪以溫肺化痰,熱痰以清熱宣肺為法。小兒氣管炎在急性發作時,以邪實為主,當攻邪以治其標,重在理肺與脾,常用豁痰、宣肺、降氣等法。緩解期以正虛為主,當扶正以固其本,重在扶脾益腎,培土生金,以調其髒腑功能,去其生痰之因,以冀減輕和制止發作,逐步達到根治的目的。
其次,中醫治療小兒氣管炎要趁早。
小兒氣管炎如果發現的早,治療及時,就可以根治。但是,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誤診,就會導致病情惡化,嚴重者造成肺部終生頑疾。小兒氣管炎主要是由於著涼、接觸過敏源等原因引起的,從而引起伏痰,誘發小兒氣管炎。急性發作時會表現氣促喘急,喉中痰鳴等,是邪實為主的標證,緩解期則表現出面色白,鼻梁青筋,食欲呆鈍,喉間有痰鳴聲等肺脾兩虛的症狀。如果孩子發現這樣的症狀,要及時到中醫院進行治療。
最後,中醫治療小兒氣管炎要堅持。
對於小兒氣管炎的治療一定要徹底,不要看症狀消除了就以為沒事了。通常小兒氣管炎早期發現,中醫老專家只要查明原因,再針對病因開方服藥,用幾劑就應該可以痊愈了。但是要注意每個療程後要定時找中醫專家復查,確定急症真的治愈了才可以放心停藥。
小兒氣管炎怎麼辦?中國中醫藥研究中心專家提示,預防很關鍵,建議平時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著涼受風,及時填補衣服。患病後及時到中醫院進行治療,標本兼治,快速回復健康。
tag:小兒氣管炎怎麼辦 上一篇:最佳治療小兒氣管炎的偏方 下一篇:二手煙易導致嬰兒氣管炎的發生 小兒支氣管炎系指支氣管發生炎症。有急性支氣管炎與慢性支氣管炎之分。急性支氣管炎在嬰幼兒時期發病較多較重,常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並為麻疹、百日咳、傷寒等傳染病的一種臨床表現。營養不良、佝偻病、慢性鼻炎、咽炎、變態反應可為本病的誘因。單純慢性支氣管炎在小兒很少見,一般與慢性鼻窦炎、增殖體炎有聯系。屬中醫“咳嗽”范疇。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以冬春季節或氣候冷熱突變時最為多見。 [診斷] (一)臨床表現 1.初起有發燒、惡寒、頭痛、咽於等。 2.主要症狀為咳嗽、咳痰。 (二)主要類型 1.急性支氣管炎初期為干咳,痰量逐漸增多,漸成粘液膿性痰。 2.慢性支氣管炎以持續性咳嗽為主,多月不愈,早晚加重,尤以夜間為明顯。痰量或多或少,以咳出為快。症,狀在夏季較輕,冬季易出現急性發作,使病情加重。反復發作者,體質多瘦弱。可並發肺不張、肺氣腫、支氣管擴張等。 (三)理化檢測 1.早期呼吸音可變粗,雙側可聽到水泡音。 2.x線檢查:急性者可無特殊發現。慢性者可有相應慢性炎症改變。 [治療] (一)中醫治療 1.湯藥 (1)風寒咳嗽型:咳嗽聲重較急,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惡寒無汗,咽癢,發熱或不發熱,頭痛,苔薄白,脈浮。用杏仁、半夏、荊芥各6克,前胡、蘇葉各10克,麻黃3克,生姜3片。水煎沮服,每日2次,每日1劑。 (2)風熱咳嗽型:咳痰不爽,痰黃稠粘,口渴咽痛,鼻流濁涕,發熱頭痛,有汗,舌苔微黃,脈浮數。用桑葉、菊花、連翹、枇杷葉各10克,杏仁、前胡、桔梗、黃芩各6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3)熱痰壅肺型:咳嗽痰多,稠粘難咯出,發熱面赤,目赤唇紅,煩躁不安,小便黃少,大便干燥,苔黃,脈滑數。用麻黃3克,生石膏15—20克,杏仁、黃芩、前胡、蘇子各6克,川貝母、瓜萎仁各10克,萊菔於5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必要時可每日2劑。 (4)痰飲咳嗽型:咳嗽,痰多色白而粘,容易咳出,胸脘痞悶,食欲不振,苔白膩,脈滑或濡滑。用半夏、橘紅、杏仁、白術、茯苓、太子參各10克,蘇孑6克,白芥子、細辛各1.5克,生姜3片,大棗3枚。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5)陰虛燥咳型:咳嗽日久,干咳無痰或少痰,口渴咽干,或潮熱盜汗,手足心熱,舌質稍紅,苔少或無苔,脈細數。用百部、沙參、知母、杏仁、枇杷葉、前胡各10克,紫菀、烏梅各6克,青黛3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2.中成藥 (1)桑菊感冒片,或銀翹解毒片,每日2次,每次3片,周歲內兒酌減。 (2)川貝枇杷糖漿,每日2次,每次5毫升。或養陰清肺膏,每日2次,每次5—10毫升。周歲內兒酌減。 (3)銀黃口服液,每日2—3次,每次5毫升。 (二)西醫治療 1.咳嗽:復方甘草合劑,每歲每次1毫升,每日3次。劇咳:咳必清5歲以上每次6.25—12.5毫克。 2.咳痰不暢:氯化铵每日每公斤20—60毫克,分4次,口服。 3.高燒不退:新諾明干糖漿,2—5歲一次1/2包,6—12歲一次1~2包,一日3次口服。或乙酰螺旋霉素片,每日每公斤體重20—30毫克,分4次口服。 [護理] 1.注意休息,多喝水,忌油膩食物。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煤氣、塵煙、油氣等刺激。 [預防] 1.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抗病能力。 2.注意寒沮調節,防止受涼,尤其是秋冬季節,特別注意胸部保暖。 看的書上的民間方露蜂房一個,,{樹上、的,或牆洞的}芝麻適量.用芝麻把露蜂房全部灌滿,然後把蜂房放在鍋內賠干,研細備用,成人每天三次,每次15克溫開水沖服,兒童酌減/療效,一般服完一幾可痊愈,較重著兩幾可痊愈,治與率90%給你打著幾個字可真費了我不少的時間好了別望了謝我 氣管炎的病因 氣喘支氣管炎多數由於感風寒或風熱,使肺氣閉塞、宿降失常而致氣喘,慢性支氣管炎後期,氣喘成為經常性,輕者活動氣短,重者喘息不能平臥,面色黧黑,面浮足腫,是由於病久肺腎兩虛,使肺虛不能降氣,腎虧不能降氣所致 氣管炎的症狀 (一)咳嗽其特點是長期反復咳嗽,多在寒冷季節、氣溫驟變時發生,早晚咳嗽頻繁,白晝減輕。 (二)咯痰多為白色粘痰,或白色泡沫痰,早晚痰多。合並感染時痰量增多,且為粘液膿性痰。 (三)喘息部分患者可出現支氣管痙攣,引起喘息,多在急性期發作。 (四)體征早期可無異常體征或僅有呼吸音粗糙,隨病情發展肺部可聞及干、濕羅音急性發作期干濕羅音明顯增多,咳嗽咯痰後羅音可減少。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可聞及哮鳴音 慢性支氣管炎按病情進展可分為三期: 1、急性發作期:指在一周內出現膿性或粘液膿性痰,痰量明顯增加,或伴有發熱等炎症表現,或"咳""痰""喘"等症狀任何一項明顯加劇。 2、慢性遷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狀遷延一個月以上者。 3、臨床緩解期:經治療或臨床緩解,症狀基本消失或偶有輕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兩個月以上者。 急性支氣管炎多見於寒冷季節發病,因為受涼和過度疲勞可削弱呼吸道的生理性防御機能,使感染有發展的機會。健康成年人多半由腺病毒或流感病毒引起,兒童則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多見。病毒感染後抑制肺泡巨嗜細胞的吞噬和纖毛細胞的活力,使得細菌有入侵支氣管的機會,引起急性支氣管炎。同時冷空氣、粉塵、刺激氣體等物理、化學刺激也易引起本病。急性支氣管炎主要是氣管、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粘液腺體肥大、分泌物增多,經過休息及藥物治療,炎症消退後,氣管、支氣管粘膜的結構及功能可恢復正常。 可以 但是氣管炎還是要積極的做正規治療 食療的效果差些 如果單靠食療可能會讓病情惡化 小兒氣管炎飲食療法
方1蔥白粥 組成:糯米60克,生姜5片,連須蔥白5莖,米醋5毫升。 用法:糯米生姜搗爛,加入蔥白米醋煮粥,趁熱飲用,並溫覆取汗。 功效:發汗解表。 主治:小兒氣管炎風寒感冒,咳嗽初起,痰白稀薄,頭痛惡風,不發熱。 方2姜糖飲 組成:生姜10克,紅糖15克。 用法:生姜洗淨,切絲,以沸水沖泡,蓋5分鐘,調入紅糖,應有足夠辛辣味,趁熱頓服。服後蓋被取汗。 功效:發汗解表,溫中和胃。 主治:小兒氣管炎風寒感冒,風寒咳嗽痰稀,鼻流清涕,頭痛惡風者。 百日咳桿菌(百日咳博爾代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俗稱雞咳、鸬鹚咳。新生兒及嬰幼兒患者易發生窒息危及生命。死亡病例中40%為5個月以內的嬰幼兒。及早應用抗生素治療,一般預後良好。本病遍及世界各地,一般呈散發狀,在兒童集體機構中可發生流行。全年均可發病,以冬春季節為多,可延至春末夏初,甚至高峰在6、7、8三個月份。病人及無症狀帶菌者是傳染源,從潛伏期到第6周都有傳染性,通過飛沫傳播。人群對本病普遍易感,約2/3的病例是7歲以下小兒,尤以5歲以下者多。因嬰幼兒從母體得到的特異性抗體極少,最為易感。一般病後可持久免疫。 臨床表現百日咳桿菌從易感者的呼吸道侵入,約經1~3周的潛伏期(一般7~10天)後出現症狀,病程分3期,但無明顯界限。①卡他期,一般為1~2周,開始有類似感冒的症狀。3天左右後症狀減輕,唯咳嗽加重,漸漸轉變成陣發性痙攣性咳嗽。②痙咳期,陣發性痙攣性咳嗽是本期特點。痙咳發生時,先是頻繁短促的咳嗽十多聲以至數十聲,患者處於呼氣狀態,隨之是一次深長吸氣,但此時喉部仍是痙攣狀態,氣流通過緊張狹窄的聲門發出一種高調的吼聲,如雞鳴或犬吠樣。如此反復上述咳嗽過程,直至把呼吸道積聚的粘痰咳出為止。由於劇咳,可致嘔吐、大小便失禁、面紅耳赤、口唇發绀、張口伸舌。劇咳可致上腔靜脈回流受阻,出現顏面、眼睑浮腫,重者鼻粘膜、眼結膜出血,咯血,甚至顱內出血。痙咳發作無先兆,任何刺激都可誘發。若無繼發感染,一般體溫正常,肺部無陽性體征,或有患百日咳的兒童不固定的啰音。新生兒及6個月以內嬰兒多無痙咳及特殊吼聲,而是陣發屏氣、紫绀,易驚厥、窒息而死亡。成人患者多數有典型症狀,但也可能僅有幾周干咳,大多仍堅持工作,並作為傳染源,對此應予重視。痙咳期長短與治療的遲早、病情輕重有關,短者數天,長者可達2月,一般為2~6周。③恢復期,痙咳減輕、停止,雞鳴樣吸氣聲消失,若無並發症,約經2~3周即愈。 支氣管肺炎是常見的並發症,多發生在痙咳期。還可並發百日咳腦病,患者意識障礙、驚厥,但腦脊液無變化。 診斷根據接觸史及症狀可作出臨床診斷,而病原學診斷有待於及時作痰細菌培養。此外,特異性血清學檢查、雙份血清凝集試驗及補體結合試驗,若抗體效價遞升也有助於確診。 治療除一般支持療法外,要注意保持環境安靜、空氣新鮮,以減少痙咳發生的誘因;對嬰幼兒要注意吸痰,以防窒息;及早應用抗生素治療,一般可采用紅霉素、氯霉素、氨基苄青霉素、卡那霉素以及復方磺胺甲基異惡唑(復方新諾明);重症患者應短期應用皮質激素;若有並發症,應作相應處理。 預防應及時發現和隔離病人,一般起病後隔離40天,或痙咳開始後30天;患者的痰、口鼻分泌物要進行消毒處理;要保護易感者,進行預防接種,注射白喉類毒素、百日咳菌苗、破傷風類毒素三聯疫苗已列入常規預防接種計劃之中;對於嬰幼兒及體弱的接觸者,可給予百日咳多價免疫球蛋白作被動免疫,還可用紅霉素作藥物預防。 概述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嬰幼兒多見。臨床上以陣發性痙攣性咳嗽、雞鳴樣吸氣吼聲為特征。病程可長達2~3月,故名百日咳。
病因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