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寶寶受涼拉肚子怎麼辦正文

寶寶受涼拉肚子怎麼辦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寶寶受涼拉肚子怎麼辦
 
去醫院吧,不要自己隨便給他吃藥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到藥店買幾包“嬰兒素”現在叫“嬰兒健脾散”,最好是武漢健民生產的!按說明服用兩次就好了!
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人工喂養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干硬,條狀,常帶奶瓣,有明顯臭味,大便每天1~2次。

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如果平時大便次數較多,但小兒一般情況良好,體重不減輕,不能認為有病。

引起嬰幼兒腹瀉有許多原因,大體分為兩類:

一類為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如飲食喂養不當或天氣變化均可引起腹瀉。飲食方面引起的腹瀉包括進食過多或過少;食物成分改變,加糖過多(反之,糖分攝入過少易引起便秘);添加輔食過快,引起不適,天氣炎熱時給孩子斷奶等。天氣變化如孩子受涼,可使腸到功能紊亂;氣候炎熱可使胃酸和消化酶分泌減少,消化不良引起腹瀉。

另一類為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如孩子進食的奶具或食物不潔,使細菌進入體內造成腹瀉;長期服用廣譜抗生素,致使腸到菌群失調引起腹瀉;小兒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系統感染、咽炎等病時,由於發熱及病原體毒素的影響,均可造成腹瀉。

若母乳喂養的孩子發生腹瀉時,這時可縮短每次喂奶的時間,讓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質含量較多,容易消化,富於營養,而後半部分脂肪含量較多,不易消化。必要時母親可在喂奶前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先飲一大杯淡鹽開水,稀釋乳汁,然後再給孩子哺乳。

食物止瀉

以下幾種食物不僅能提供嬰兒必須的營養,而且還有一定的止瀉作用。
1、焦米湯: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黃,再加水和適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狀即可。焦米湯易於消化,它的碳化結構還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
2、胡蘿卜湯:胡蘿卜是鹼性食物,所含果膠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瀉制菌食物。胡蘿卜湯制作方法如下,將胡蘿卜洗淨,切開去莖,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過濾去渣,然後加水成湯(按500克胡蘿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後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瀉好轉後停用。
3、蘋果泥:蘋果也是鹼性食物,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收斂、止瀉的作用。取一個新鮮、質地酥軟的蘋果切成兩半,用調匙刮成泥狀即可。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到藥店買幾包“嬰兒素”現在叫“嬰兒健脾散”,最好是武漢健民生產的!按說明服用兩次就好了!
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人工喂養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干硬,條狀,常帶奶瓣,有明顯臭味,大便每天1~2次。

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如果平時大便次數較多,但小兒一般情況良好,體重不減輕,不能認為有病。

引起嬰幼兒腹瀉有許多原因,大體分為兩類:

一類為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如飲食喂養不當或天氣變化均可引起腹瀉。飲食方面引起的腹瀉包括進食過多或過少;食物成分改變,加糖過多(反之,糖分攝入過少易引起便秘);添加輔食過快,引起不適,天氣炎熱時給孩子斷奶等。天氣變化如孩子受涼,可使腸到功能紊亂;氣候炎熱可使胃酸和消化酶分泌減少,消化不良引起腹瀉。

另一類為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如孩子進食的奶具或食物不潔,使細菌進入體內造成腹瀉;長期服用廣譜抗生素,致使腸到菌群失調引起腹瀉;小兒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系統感染、咽炎等病時,由於發熱及病原體毒素的影響,均可造成腹瀉。

若母乳喂養的孩子發生腹瀉時,這時可縮短每次喂奶的時間,讓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質含量較多,容易消化,富於營養,而後半部分脂肪含量較多,不易消化。必要時母親可在喂奶前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先飲一大杯淡鹽開水,稀釋乳汁,然後再給孩子哺乳。

食物止瀉

以下幾種食物不僅能提供嬰兒必須的營養,而且還有一定的止瀉作用。
1、焦米湯: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黃,再加水和適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狀即可。焦米湯易於消化,它的碳化結構還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
2、胡蘿卜湯:胡蘿卜是鹼性食物,所含果膠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瀉制菌食物。胡蘿卜湯制作方法如下,將胡蘿卜洗淨,切開去莖,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過濾去渣,然後加水成湯(按500克胡蘿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後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瀉好轉後停用。
3、蘋果泥:蘋果也是鹼性食物,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收斂、止瀉的作用。取一個新鮮、質地酥軟的蘋果切成兩半,用調匙刮成泥狀即可。
參考資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356686.html

 
建議先去醫院看看怎麼說的?是感染性的還是非感染性的?
治療腹瀉,最重要的是對症下藥。腹瀉有感染性與非感染性之分,感染性腹瀉是由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引起,如菌痢、細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腸炎等;非感染性腹瀉常見於受涼、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及甲亢、糖尿病、尿毒症等全身性疾病。感染性腹瀉是人體自我保護的一種體現,借此可排洩掉一部分毒素,對人體有益。如果盲目止瀉,對病情反而不利。
如果是感染性腹瀉,應選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果是消化不良所致,應從調理飲食入手,吃點醒脾養兒顆粒或者嬰兒健脾散,可以貼貼丁桂兒臍貼。(我家寶寶那次腹瀉就是用丁桂兒臍貼),如果怕便秘,就可以貼一半時間(用藥量減少)就去掉,看寶寶大便情況來定。如不是細菌感染性的,就只喝奶和米粉,把其它輔食全停了,兩天也就好了.一般來說拉肚子是奶瓶不干淨或者是剩奶,還有就是新的輔食不適應引起的,如果是新的輔食引起的,就不喂這個了.兩天也就好了,小孩本來胃腸就嬌氣,吃新的輔食都不一定適應。盡量不吃藥,就算吃的話也要減量,不能按照說明書上吃。我不是醫生,只是一點經驗,最好還是聽醫生的,畢竟人家專業!
平時注意衛生,別喂雞蛋清,每次填加新輔食的時候只一樣,注意觀察.
最後祝你寶寶能夠早日康復!!
 
嬰兒腹瀉有傷食型、風寒型、濕熱型和脾虛型。只有區別不同症狀,選擇食療,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傷食型腹瀉有腹脹腹疼、瀉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狀、口臭、不思食等症狀,可采用以下食療:

荠菜湯:取鮮荠菜30克,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50毫升,1次服完,每日2~3次。

蘋果湯:取蘋果1只洗淨,連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鹽,煎湯代茶飲。適用於1歲以內的兒童,大於1歲者,可吃蘋果泥。

風寒型腹瀉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狀、色淡、臭氣少、腸鳴腹痛,或伴有發熱、鼻塞流涕等症狀,可采用以下食療:姜茶飲:取綠茶、干姜絲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沖泡,加蓋溫浸10分鐘代茶隨意飲服。

糯米固腸湯:糯米30克(略炒),山藥15克,共煮粥,熟後加胡椒末少許、白糖適量調服。

濕熱型腹瀉有大便如水樣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綠色或黃色、有少量粘液,小便黃少等症狀,可采用以下食療:

烏梅湯:烏梅10只,加水500毫升煎湯,酌加紅糖,以之代茶,每日服數次。

橘棗茶:取紅棗10只,洗淨晾干,放在鐵鍋內炒焦,取潔淨橘皮10克,二味一起放入保溫杯內,用沸水浸泡10分鐘,飯後代茶飲,每日分2次服。

脾虛型腹瀉有時瀉時止,或久瀉不愈、大便稀薄或帶有白色奶塊、食後便瀉、面色蒼白等症狀,可采用以下食療:

胡蘿卜湯:取鮮胡蘿卜250克洗淨,連皮切成塊狀,放人鍋內,加水適量煎爛,去渣取汁欽.每日分2~3次。

栗子湯:取栗子3~5枚,去殼搗爛,加適量水煮成糊狀,再加白糖適量調味,每日分2~3次。


嬰兒腹瀉
腹瀉是指水瀉,大便比較軟不是腹瀉。嬰兒吃了太多的糖以及在斷奶時的腹瀉不是大問題。嬰兒腹瀉時又嘔吐、發熱,就要趕快去看醫生。水瀉會引起失水,如發現嬰兒有下列脫水現象:眼眶下陷、口干、囪門下陷、3小時未曾小便,立即送醫院。如醫生認為不必住院,可以回家療養。

第1天停止喂奶,代以葡萄糖水(1升水中加葡萄糖3湯匙、食鹽半茶匙)。

第2天如病情好轉,喂1/5奶加4/5葡萄糖水。

第3天喂2/5奶加3/5葡萄糖水。

第4天喂3/5奶加2/5葡萄糖水。

第5天喂4/5奶加1/5葡萄糖水。

第6天恢復正常喂奶。

喂母奶也要按照上述比例,為避免奶脹,可把多余的奶擠掉。

一個體重3.5公斤的嬰兒每天大約需要0.5升的液體。體重增加1公斤要增加100—120毫升的液體。體重10公斤的嬰兒每天要飲大約1.5升的液體。為防止因腹瀉或嘔吐脫水,要每小時加喂一次水。


嬰兒腹瀉的家庭護理方法

《嬰幼兒疾病防治百事通》

嬰兒腹瀉是2歲以下小兒的常見病,習慣上叫消化不良,全世界每年有400萬兒童死於腹瀉病。引起嬰兒腹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①喂養不當,喂食不定時,量忽多忽少,食物成分不適宜,過早地喂大量的澱粉或脂肪類食物,或突然改變食物的種類和斷奶,都可引起消化紊亂而發生腹瀉。人工喂養比母乳喂養的發病率高。②護理不當,常是因腹部受涼使腸蠕動增加,或因氣溫高,孩子受熱,出汗過多,使胃酸及消化酶分泌減少,不能適應食物在質和量上的較大變化,均可引起腹瀉。③感染引起小兒腸炎而腹瀉。多是因小兒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引起。常見的致病菌有致病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輪狀病毒等。

病毒性腹瀉大多在秋季流行,所以又叫秋季腹瀉。小兒患感冒、中耳炎、尿路感染等疾病時,也常伴腹瀉。腹瀉可分為輕微和嚴重兩類。輕微的大多由飲食不當引起,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大便呈黃綠色,或呈蛋花樣,患兒精神好。嚴重的多是由細菌或病毒直接引起的腸道炎症,伴有高熱。若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大便腥臭,含較多粘液,多在4、5、6月發病;由病毒引起的腹瀉多發生在9、10月,常伴呼吸道感染,大便呈白色水樣。嚴重腹瀉的大便每天在10次以上,患兒精神差,尿少,皮膚失去彈性。嬰幼兒腹瀉時,應及時去看醫生。治療的關鍵是配合醫生做好家庭護理。一般治療主要包括防止小兒脫水失鹽。

脫水是指體內缺乏水分,因而使皮膚干燥,缺乏彈性,兩眼下陷,前鹵凹陷,尿量減少,哭時無淚。腹瀉最容易造成脫水,所以要多喂水,勤喂水。如腹瀉不止,伴有嘔吐,進水困難,脫水難以糾正,就應立即送往醫院診治。

病兒腹瀉時,胃腸道需要休息,應該減少進食。母乳喂養的嬰兒,要縮短每次喂奶的時間,以減少奶量。吃牛奶的嬰兒,也要減少奶量或多加些水,使奶稀些。有時要8-12小時不給吃東西,只能喂些水,這就是所謂的“饑餓療法”。

對腹瀉的病兒,要特別注意預防臀紅。每次大便後要立即更換尿布,用溫開水洗淨臀部。如已有臀紅現象,就得按照臀紅護理要求去做。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專門研制了一種“口服補液鹽”,叫ors,因腹瀉的孩子不單缺水,也缺食鹽,如單飲水,口更干,故必須在水中加鹽。可將口服補液鹽加溫開水,分次給孩子喂服。飲食也要注意,喂母乳時,可將每次喂奶時間縮短,間隔延長;喂牛奶者,可改為一半牛奶一半米湯。腹瀉重者可禁食6小時。已開始吃飯者,改吃清淡的粥。

[1] [2] [3] 下一页

我的小孩六個月含鉛是10.8 ug g問題大不大需不需要吃藥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