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營養結果表明,兒童在維生素a、鈣、鐵、鋅和碘等攝入不足。主要原因是膳食結構不合理所致。
兒童膳食的最佳搭配 兒童膳食應當做到以下5個搭配: 1、動物性食物與植物性食物搭配。 2、葷菜與素菜搭配(每餐有葷也有素) 3、粗糧與細糧搭配(每天有細糧也有粗糧) 4、干、稀搭配(早、午、晚有干糧、也有湯和粥) 5、鹹、甜搭配(兒童以少食甜食為佳) 除做好以上搭配外,每期應吃1次—2次豬肝、魚類或禽類,每星期吃2次—3次海帶、紫菜、黑木耳等菌藻類食物,另外含鈣、鐵豐富的芝麻醬應該經常食用使孩子聰明的營養食物。 人類頭腦快速發育階段主要在胎兒期和嬰幼兒期。出生時腦重量為400克左右,達成人的25%。6歲時,孩子的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已達成人的85%,8歲時,智力可達成人的80%。可見,學齡前是孩子智力快速發育的階段。 胎兒期大腦發育所需的營養主要通過母體獲得,母體營養的均衡完整與否將決定胎兒的腦部與神經系統發育。 其實,智力是由思維能力、想象力、記憶力、觀察力、專注力、操作能力組成。我們說飲食對聰明的影響,其實是說飲食對這幾個能力的影響。均衡的營養,可以支持身體,使孩子精力充沛,活動力強,從而刺激大腦使孩子聰明;第二,均衡的營養可以支持腦力,讓孩子進行游戲,進而刺激孩子變聰明。 均衡的營養包括很多,如: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還有家長易忽視而今天最為重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健腦食物,一是必要的結構脂肪,二是葷素的合理搭配,三是鹼性食物,四是含乙酰膽鹼和核糖核酸的食物。如蛋黃,含蛋黃素等腦細胞所必需的營養成分,能給大腦帶來活力,充分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又如核桃,含有蛋白質、鈣,常吃有健腦益智的作用;而缺鋅,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更為嚴重會致小學階段多動症;缺鐵,會使孩子疲倦、乏力、無神。 使孩子聰明的營養食物有: 1,多吃魚,蛋黃,蝦皮,紫菜,海帶,瘦肉 2,每周吃一次動物內髒如豬肝、動物腦 3,每天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蘋果 4,每天吃豆類或豆制品 5,每周吃蘑菇1—2次 6,多吃香蕉、紅蘿卜、菠菜 7,多吃牛奶,最好是含牛磺酸的兒童專用配方奶,而不是麥乳精類。如雅培學兒喜康力,含有牛磺酸和抗氧化系統兩傑出成分,可補充孩子均衡的營養,不失為一種讓孩子頭腦和身體全面發展的營養攝入方法。 如果孩子挑食偏食,那是最要不得的。糾正的方法:1,飲食教育2,父母以身作則3,鼓勵的態度讓孩子嘗試新食物4,新的食物混入愛吃的食物5,補充均衡營養素如雅培小安素來打破營養不良-偏食的惡性循環。 現在的孩子比以前更早面臨學習的壓力和更高的期望。因此7歲前這時期,身體的營養支持將決定孩子一生的頭腦聰明,體力狀況,否則孩子將錯過一生中非常關鍵的腦力和體力成長時期。
那些食品能幫助孩子長高 據悉,截止目前,國家衛生部還沒有批准過任何一種增高保健品的生產。因此,提醒廣大消費者,不要被廣告所誤導,謹慎購買市場上所售的增高保健品。另外,還要知道,只有通過科學的飲食才能幫助孩子長高。那麼,哪些食品能幫助孩子增高呢? 一、牛奶,被稱為“全能食品”,對骨骼生長極為重要; 二、沙丁魚,是“蛋白質”的寶庫,如條件所限,可以吃鲫魚,或魚松; 三、菠菜是“維生素的寶庫”; 四、胡蘿卜,兒童每天吃100克,很有益處; 五、柑桔,維生素a、b、c和鈣的含量比蘋果中的含量還要多。 此外,還有小米、荞麥、鹌鹑蛋、毛豆、扁豆、蠶豆、南瓜子、核桃、芝麻、花生、油菜、青椒、韭菜、芹菜、蕃茄、草莓、柿子、葡萄、淡紅小蝦、鳝魚、動物肝髒、雞肉、羊肉、海帶、紫菜、蜂蜜等。
小兒合理的營養結構 孩子的身體正處於快速成長時期,每個器官在發育時都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如果營養的結構不合理,那麼一些器官就有可能發育不完全,使孩子的身體出現疲倦、無力、抵抗力下降等症狀,從而增加發病率。 合理營養是保證孩子不再發胖的前提,對營養的需求要從兩個角度來考慮,一是食物的量,即確定每天吃的食量大小。二是食物的質,在保證營養豐富的前提下,力求食物品種多樣。 那麼,究竟應該怎樣組合食物的質和量呢?德國的營養協會把各種食物的質和量進行了歸納。 1、谷物、谷物制品、土豆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纖維素、維生素b、蛋白質和礦物質。相關食品有:面包、面條、大米、土豆。可以適量食用。 2、蔬菜和干鮮果品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纖維素和碳水化合物。可以較大量食用。 3、水果裡含有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和碳水化合物。可以較大量食用。 4、飲料應盡可能以飲用水為主,或選擇不含糖的果茶、果汁、汽水。每天0.7-1.5升。 5、牛奶及奶制品富含蛋白質、鈣、維生素b。特別是酸奶、凝乳、脫脂乳、低脂奶酪等。可以較大量食用。 6、魚、肉、蛋等含有蛋白質、碘、維生素d和鐵。最好選瘦肉、瘦肉腸。可以適量食用。 7、油脂和食用油等可以提供能量。但食量要少。
孩子應補充的營養食譜 15g鮮棗補足維生素c: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還有健腦益智作用; 5g雞肝補足維生素a:維生素a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肌體生長發育和防治夜盲症; 30g香菇補足維生素d:維生素d能促進鈣與磷的吸收和骨骼、牙齒的正常生長發育,防止兒童佝偻病; 35g羊肝補足維生素b2:維生素b2又稱核黃素。具有維持健康,促進發育之作用。缺乏時可致患舌炎、唇炎、口角炎、角膜炎、皮炎、白內障等疾病。另外牛肝、雞肝中也含豐富的維生素b2; 10g碘鹽補足碘:碘,被稱為智慧元素。少兒缺碘生長發育緩慢、身材矮小、智力低下。每天只需吃碘鹽10g,可避免上述症狀發生; 90g蝦皮補足鈣。 200g西紅柿補足鉀:鉀可維持心髒、腎髒、骨骼和肌肉的健康;維持血液的酸鹼平衡及血壓的穩定。每天只需吃一個西紅柿便可滿足肌體對鉀的需求; 8g黑木耳補足鐵:人體缺鐵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導致體弱、疲勞、抵抗傳染病的能力下降。每日只需吃8g黑木耳,就可防止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60g菠菜補足鋅:鋅有生命之花、記憶元素之譽,人體缺鋅影響智力和身體發育、性功能減退、免疫功能下降。每天吃上60g菠菜便可補足鋅; 100g芸豆補足鎂:鎂為細胞液中第二重要的陽離子,參與體內蛋白質的合成,抑制神經的興奮。缺鎂可造成神經過敏、容易激動、肌肉震顫、軟組織硬化。每天吃100~150g芸豆(又稱刀豆、四季豆),滿足鎂的需求綽綽有余。
兒童如何科學早餐 對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期的兒童來說,早餐一定要“吃飽、吃好”。現在許多家長往往因為早晨時間匆忙,來不及為兒童認真准備早餐,或因為缺乏營養知識,不會為兒童科學地安排早餐。由於兒童的胃容量有限,上午的活動量又比較大,所以早晨這頓飯尤為重要。兒童早餐要吃飽吃好,並不是說吃得越多越好,也不是說吃得越高檔、越精細越好,而是應該進行科學搭配。 據營養專家介紹,科學的兒童早餐應該由三部分組成,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比如:現在最常見的兒童早餐是牛奶加雞蛋、饅頭加鹹菜或是油條加豆漿等,這樣看起來似乎是吃飽吃好了,實際上也有其不科學的地方,營養搭配不夠均衡。 舉例來說光喝牛奶吃雞蛋還不夠,這裡已經有了脂肪和蛋白質,但缺少碳水化合物,即提供熱量的澱粉類食品,如果除牛奶雞蛋外再吃幾片面包營養就全面了。油條加豆漿的早餐缺少蛋白質,應該加一個雞蛋。只吃饅頭鹹菜的早餐就更不科學了,倒不如做一個雞蛋下掛面更好些。 總之,父母必須重視科學安排兒童的早餐,如果兒童早餐吃不好,營養和熱量不足,長期下去會影響
兒童的身體發育和精神面貌。
關於0-6歲營養與保健的原因,關於0-6歲營養與保健的相關知識。年齡分期 0~1歲:嬰兒期
1~2歲末:幼兒期
3~6歲:學齡前期
一、嬰幼兒期(0~2歲末)
1、嬰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的第一高峰,是快速發育期,不同個體,差異極大,不可能也不應用同一標准來要求。2、要用一生的健康質量來衡量和評估嬰幼兒期發育的好壞。
英國曾把1000個嬰幼兒分為高大、中等、矮小三組,從出生到死亡進行追蹤觀察,結果是高大組成年乃至老年後生活質量最差。所以我們目前主張0~6個月嬰兒發育不要太快。
還有一個現象是目前整個世界呈現生育雌性化,即排除人為因素干擾胎兒性別,嬰兒自然出生男女性別比例下降。這個現象由多項因素控制,其中一點就是嬰幼兒期發育過快。3、兒童生長發育有嚴格的“程序性”,發育順序不能顛倒,也無法追討。
如:▌孕1~27天神經管發育、孕5~8周心髒發育,如果此期母親營養不足或患某種疾病,則胎兒的神經系統、心髒發育就要受影響。▌孕1周形成腎髒並排尿,但出生後蛋白代謝功能不全,所以母乳比牛乳(蛋白含量高)好,一些藥物不能用。▌神經系統於孕4月~2歲發育,所以若先天發育不佳,則生後2歲內可刺激其發育。▌眼視網膜在胎兒期形成,但生後才發育完善,剛出生的嬰兒視力功能不全。
二、學齡前期(3~6歲)
體格發育速度減慢,但精神智力發展迅速,所以此期希望兒童有健全的心理。(肺活量可在此期鍛煉,可進行大活動量運動,如上樓梯、游泳、跑步)1、此期體格發育減速,速度平穩,每年體重增加2千克左右,身高增加5厘米左右,但精神智力發育加快,活動范圍擴大,好奇、好問、好模仿,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
2、培養獨立生活能力,增強生存意識及情緒自控能力,防止意外,在游戲中學習,遵守各種社會公德及規則,學習人際交往時的禮貌,常領孩子親身實踐環境保護,並向家長宣傳。
3、對孩子的要求和行為,能滿足則滿足,不能時,應按社會准則給予約束,誘導或預見性的啟示。
4、增強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興趣,使孩子順利進入小學。
下面講一下此期一些生長發育特點:
1、體形指標:體重/身高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