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寶寶4到5天拉一次誓正常嗎正文

寶寶4到5天拉一次誓正常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寶寶4到5天拉一次誓正常嗎
 
便便如果水份不多,不是拉稀的話就沒問題。
 
怎樣判斷小兒是否便秘,主要從大便的量和質來確定。

正常小兒每日排便次數可有較大差別,有的可一天幾次大便,有的則可每5-3日一次大使,只要大便有一定數量,不十分干燥又不稀,同時又無不適症狀,就均屬正常。即使大使次數較少,但大便質和量無不正常情況,又無症狀,亦不能認為是不正常現象。如果大便干燥,量少又較難排出,雖然一天可有2-3次,但總量可能比平時一次還少,亦應視為便秘。特別是同時有食欲減低、腹部脹滿、便意頻頻,更應視為便秘。如果平時排便較規則,突然二天以上不解大便,尤其是伴有腹痛或腹脹,即應視為便秘,要及時尋找原因。

便秘可由腸道病變引起,也可由飲食、精神及習慣等諸因素引起。新生兒生後24-36小時應有正常胎便,如無胎便排出或排出少量不正常胎便,均屬不正常情況,應注意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及胎便性腹膜炎等疾病。許多腸道病變均可導致便秘或無便,常見的有腸套疊、各種原因腸梗阻、嵌頓疝和先天性肥大性幽門狹窄等。先天性巨結腸是由於結腸神經支配不正常引起的另一種疾病。主要表現為頑固性便秘,幾天甚至1周至1個月無大便,腹部膨脹如鼓,嘔吐。患兒雖然可以進食,但大多營養狀況差,並常有浮腫和貧血發生。一旦患兒排便,則量極多,腹脹也隨之消失,但以後又反復發生。嚴重病例新生兒期即發生便秘,生後2-3日內無胎便;並出現嘔吐和腹脹,經灌腸後排出胎便,但1-2日後便秘、腹脹又重新出現。本病大多需手術治療。

小兒食物不足可以出現便秘,此時小兒常因饑餓而啼哭,且同時體重不增。曾見到有的家長因不了解奶粉用法,每月僅給孩子吃奶粉半公斤,結果導致營養不良和便秘。如果小兒飲水太少,尤其是夏季,也可使大便太干操而發生便秘。發燒可引起飲食減少及水分由呼吸道損失增多,可引起暫時性便秘。食物太精,缺乏纖維素,如食精米、精面、肉、蛋和巧克力,缺少粗糧和含纖維素較多的水果、蔬菜,亦可引起便秘。

排便要靠神經系統支配,直腸內存積糞便後刺激腸壁末梢神經,產生沖動,傳入神經中樞,最後由大腦發出信號,才能出現排便動作。成人如果由於工作或者無適宜場所,排便動作可暫時被抑制。平時排便有一個正常習慣,一般均能按時而形成規律。兒童應該通過訓練,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如果平時未養成定時排便習慣,或者幼兒園老師家長不讓孩子及時排便,或者由於過分貪玩而有意識地抑制便意,久而久之,便會使腸道內末梢神經對糞便刺激敏感度減低,糞便堆積在腸內時間過長,水分被過多吸收,而形成便秘。經常發生的,被稱為習慣性便秘。

小兒因為飲食、精神及習慣等原因引起的便秘,可以臨時用肥皂頭或甘油栓置於肛門內,並用手捏住肛門兩側臀部,使肥皂或甘油栓溶化後,即可有糞便排出。還可使用開塞露注入肛門通便。亦可服用液體石蠟或加熱消毒的香油,劑量為每公斤體重0.5毫升,在睡前服。不要輕易使用其它瀉藥,因為小兒消化和神經系統功能不如成人健全,服瀉藥後有時導致腹瀉。

在較難解決時,醫院可采用肥皂水或生理鹽水清洗灌腸的方法,將糞便洗出。由於飲食原因引起的便秘,應調整飲食為了不使嬰兒饑餓,飲水量要夠嬰兒需要,兒童飲食增加一些粗糧、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等。從嬰兒時期就要訓練定時排便的習慣,幼兒園老師和家長不要讓孩子憋屎、憋尿。


便秘一般的處理方法有:
1)多喝水,可以在奶粉或是水中加入奶伴侶,每天1包。
2)母乳喂養的寶寶,媽媽注意飲食結構的調整,吃的清淡一點,媽媽也要多喝水。
3)給寶寶做腹部順時針按摩,每天兩次,每次5—10分鐘。
4)如多天未解,可用小兒開塞露或是肥皂條。但不要長期使用。
5)多吃水果,蔬菜。
每次吃奶的速度不可過快,奶粉可以充稀點。


小兒便秘食療方
熱結便秘
大便干結難解,口干,口臭,臉紅,腹脹痛,小便黃短,舌紅,苔黃干,脈滑數。
治法:清熱潤腸。
(1)馬蹄海蜇湯:馬蹄60克,海蜇50克。煎水飲用。
(2)香蕉煮冰糖:香蕉2條,冰糖適量,加水煮湯食。
(3)菠菜湯:菠菜150克,麻油適量,將菠菜煮熟,加鹽調味,用麻油拌食。
(4)蜂蜜甘蔗汁:蜂蜜、甘蔗汁各半杯拌勻,每日早晚空腹飲。
(5)沙葛汁:沙葛去皮,搗爛絞汁,蜂蜜適量。用涼開水沖服。
(6)大黃泡水:大黃3~5克,放入杯內,用沸水(約半杯)泡15分鐘,加入蜂蜜少許服用。適用熱結較甚。但不宜長期服用。
氣虛便秘
大便不一定干結,雖有便意,即無力努掙,掙則汗出氣短,面色蒼白,神疲懶言,舌質淡,苔白,脈虛。
治法:益氣潤下。
(1)紅薯蘸蜂蜜:紅薯半斤,蜂蜜適量。將紅薯洗淨煮熟,蘸蜂蜜食,可常服。
(2)牛奶粳米粥:牛乳150克,大米50克,白糖適量。將大米煮成粥,入牛乳及白糖,再煮片刻,空腹服食。
(3)杏仁芝麻粥:杏仁10克,黑芝麻20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前三味加水煮成粥,入冰糖溶化後服食。
(4)蓮藕粳米粥:蓮藕250克,大米30克。將蓮藕洗淨切碎,入沸米粥中煮熟,加油鹽等,早晨空腹服食。
(5)黃芪玉竹煲兔肉:黃芪15克,玉竹12克,兔肉適量。加水煮熟,用鹽調味服食。
血虛便秘
大便秘結難解,面色萎黃無華,口干不欲飲,唇舌淡,脈細。治法:養血潤腸。
(1)首烏紅棗粥:首烏20克,大米30克,紅棗5枚,冰糖適量。將首烏加水適量煎煮,取汁去渣,入大米及紅棗,煮成粥,入冰糖溶化後食。
(2)紅薯葉炒豬瘦肉:鮮紅薯葉200克,豬瘦肉50克。將紅薯葉洗淨,瘦豬肉切碎,用武火炒熟,入少許油鹽調味服食。
(3)柏子仁粥:柏子仁10克,大米30克,蜂蜜適量。前二味一起加水煮熟,入蜂蜜調勻服食。
(4)芝麻粥:黑芝麻15克,大米50克,白糖適量。將芝麻炒熟研末,大米煮成粥,入白糖和黑芝麻末調勻,再煮片刻即成,空腹服食。
(5)牛奶蜂蜜:牛奶250克,蜂蜜30克,將牛奶煮沸,調入蜂蜜服用。以上方法你不妨試試,祝寶寶健康快樂!
 
你好,你說的這種情況通過我們的分析認為是不正常的一種情況。可能是胃腸功能紊亂造成的,可以吃一段時間乳酶生片,看看效果怎麼樣。多喝一點蜂蜜水。
 
寶寶拉肚子有很多原因也可能是消化不良存食了引起腸胃菌群失調了,你試試一種叫金雙岐的藥是培養腸胃菌群的,也可以一次吃兩粒胃腸安,小孩拉肚子沒有一種特效藥你多試幾種,要是你認為著涼的話你可以把姜切碎用紗布裹一小堆按平放在肚臍上固定好呆上半天也可以驅寒但注意時間不能太長,因為姜時間長了會燒皮膚。你試試吧!
祝你寶寶早日康復!給他吃點斯密達,治小孩腹洩還行.吃思密達。我寶寶也是拉稀,後來吃了思密達就好了。快上醫院,在這樣下去,寶寶要拉得脫水了我家寶寶也是這種情況,吃了點思密達,一天兩次,半包一次.再加些乳姆生試試,一天三次,含服.應該到醫院檢查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建議服用思密達和媽咪愛,我家寶貝拉稀吃這兩種藥都沒見效,用嬰兒健脾散,三天就好了雖然樓主的寶寶比我的寶寶大多了,但我的寶寶10多天的時候就拉過肚子,所以給點小意見供參考:可以去醫院查一下便便是消化不良還是有病菌入侵,看你寶寶的樣子有可能是受涼了.但是別輕意去打點滴,傷孩子,大人看著也心疼.首先仔細觀察次數和數量,數量多的一天超過四\五次都不好,數量少的話一天次數有八次的話,只要寶寶精神好,吃的正常就沒事.多給寶寶喂些加了鹽和糠的水,避免脫水.媽咪愛.斯密達,都可以試試,不過我的寶寶吃這些不行,他吃的三九的中成藥幼瀉寧.聽說蘋果是固便的,你的寶寶八個月了,喂點蘋果水或蘋果泥試試嘛,哄著他吃啊.祝天下的寶寶都健康成長!是藥三分毒,千萬不要自做主張給丁點大的孩子吃藥,先取點大便帶到醫院去化驗以下是否帶菌再說,不知道你的孩子多大了,可以吃點粥的話就不要頓頓吃母乳,要建立起孩子的飲食多樣化.營養品最好先停幾天.我的寶寶現在1歲了,生下來也總是拉!大一點就好多了,可能是母乳的問題,你喝的湯油了、甜了、涼了他都會拉肚肚。巴巴裡沒有像雞蛋清那樣的粘液就不會是細菌性感染,問題不大。你的飲食多注意一點,相信他很快會好的!


1  腹瀉是嬰幼兒十分常見的症狀,發病的原因很多,其中喂養不當也是最為常見的原因之一。如果找到具體原因,采取適當的方法調整飲食,不用吃藥,也不用打針,腹瀉就可以自然而愈。嬰兒不會說話,難以准確地表達自己的意願,怎樣才能找到腹瀉的具體原因呢?這個問題看似困難,其實卻十分簡單,只要細心觀察嬰兒的大便,就可以大致了解腹瀉的原因。
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為金黃色,像牙膏一樣軟,稍有酸臭味,一天大便三四次。人工喂養的孩子,大便為黃色,稍硬,臭味大,偶有奶瓣,每天大便一兩次,量較多。嬰幼兒一旦喂養不當,大便就會出現異常。

奶瓣蛋花樣便嬰兒的胃腸道如果對蛋白質、脂肪消化不良,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排出的稀便如蛋花湯,其中夾有淡黃色如半顆米粒大小的奶瓣。如果孩子出現奶瓣蛋花湯樣大便,就應該減少飲食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同時適當延長哺乳的間隔時間,縮短喂奶時間,以減少食量。人工喂養的嬰兒,可延長牛奶煮沸的時間,這樣可以使牛奶中的脂肪顆粒變小,以利吸收。同時,可按孩子月齡大小,在牛奶中加入1/3~1/2的米湯或水,使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塊變小,利於消化。對於增加輔食的嬰兒,應減少喂輔食的次數和數量,暫停增加從未吃過的食物品種,使胃腸道得到休息。

發酵性腹瀉嬰兒喝過甜的糖水、牛奶或其他飲料,或過多喂食含澱粉量高的食物,如米糊、面條、甘薯等,或用煉乳喂養(煉乳含糖40%),導致胃腸消化吸收不了,就會發酵,產生氣體。排出的大便稀,顏色發綠,混有泡沫,散發出酸臭味,並可夾雜少量食物殘渣。大便次數增多,每日3~8次或更多。此時應減少(或暫停)加糖的甜食和澱粉含量高的食物。飲食以濃縮魚湯,或魚肉米糊為佳。米糊的制作方法,是將蒸熟的魚肉壓成泥狀,再將奶糕壓碎,炒成焦黃色相混合;或將大米炒焦後,煮成米糊加魚泥。進食宜定時定量。澱粉類食物宜趁熱吃,防止冷後“回生”而不易消化。還可適當喂一些煮蘋果水,或蘋果泥、胡蘿卜泥、土豆泥、開水煮蘇打餅干等,以中和腸道的腹瀉酸性環境。

腐敗性腹瀉當嬰幼兒進食過多雞蛋、牛奶、豆漿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或食物烹調不當、加熱不夠,可使大便呈糊狀,褐色或淡黃色,混有鼻涕樣粘液,散發出臭雞蛋味,每天大便3~8次,量時多時少。此時應停止或減少進食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如肉、蛋、魚、蝦、蟹、豆類等。在奶中加少量澱粉類食物,如在牛奶中加入米湯、奶糕等。母乳喂養的嬰兒加喂米湯。還可適量喂一些蔬菜汁、果汁等,增加腸道內的鹼性,促進恢復。

脂肪過食性腹瀉嬰幼兒進食油膩過多,或過食巧克力(巧克力含脂肪41.5%),或母乳含脂肪量較高,或反復消化不良,腸道內消化酶減少,會使大便變稀,呈糊狀,白色,夾有小米粒樣白色奶瓣,外觀發亮似奶油,量較多,臭味較重。每日排便3~4次或更多。這時應注意縮短母乳喂哺時間。母乳可分3段,脂肪含量高的是第三段,白色而稠,即嬰兒最後吸出的部分。縮短母乳哺喂時間,可避免嬰兒吃到脂肪含量高的第三段乳汁。這段奶可在喂過奶後擠掉。人工喂養的嬰兒,可以暫用3~5天脫脂牛奶或半脫脂牛奶。脫脂牛奶就是將牛奶煮沸,去掉上面一層奶皮,反復3次即成。如果腹瀉好轉,則改為半脫脂奶,即只去除一次奶皮。脫脂奶含脂肪量少,產熱量低,不宜久用。對已增加輔食的嬰兒,暫停進食含脂肪多的飲食,如豬肉、蛋類等,改喂谷類食物,如大豆、胡蘿卜等。腹瀉時間長者,添加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如青魚、鯉魚、小黃魚等。

除了飲食原因引起的腹瀉外,也有細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腹瀉,要注意加以區別。除了飲食調節外,還要應用抗生素,必要

[1] [2] 下一页

我兒子為什麼老愛扯著我的頭發睡覺呢?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