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集權制度和分封制的關系正文

****集權制度和分封制的關系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分封制
分封制度作為西周基本制度之一,其具體內容又是如何呢?據史料記載,周初封建的諸侯,主要是同姓(姬姓)子弟;《荀子·儒效篇》說: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也說:“昔武****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皆舉親也。”其次封建的諸侯有功臣,有古帝王之後。那麼,西周的統治者為什麼要實行這種分封制度呢?
對於這個問題,歷史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種意見認為是“部落殖民”,這據《左傳·定公四年》所述:“昔武****商,成王定之,選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於周為睦;分魯公以大路大族,夏後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使帥其宗室,輯其分族,將其類丑,以法則周公,用即命於周。是使之職事於魯,以昭周公之明德……。”一些歷史研究者就是從這段文章入手,認為周初的分封,即勝利的征服者周氏族貴族,帶著被征服的殷民六族或七族,跑到原來殷人氏族部落或他族部落集居的地區去統治“商奄之民”或他族的人民。
第二種意見是對所征服的器具、土地和人民的“分贓”。一些歷史研究者從西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出發,認為在那種低生產力水平的條件下,器物與土地是作為財富的象征,是必不可少的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而人民在奴隸制盛行的那個時代,更是一種十分珍貴的資產,從而導致將奴隸社會早期或者更晚一些時候的戰爭的目的武斷地“嫁接”到實行分封制的目的上來。
無論從哪個方面,以上兩種觀點都是不切實際的。我比較贊成以楊善群先生為代表的一些歷史學者所持的觀點:即第一,建立藩屏,衛護王室;第二,穩定****,鎮撫名族;第三,抵御外侮,鞏固邊防。
據史料記載,周武王病死後,子成王誦繼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輔政,而帶兵駐守在殷都周圍的管叔、蔡叔等貴族懷疑周公有奪取王位的意圖,對周公極為不滿,致使纣子武庚有機可乘,拉攏二叔,又xxxx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經過三年苦戰,才被平定。戰後,周公意識到分封勢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鹹”之余,“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由此我們看出,分封制目的一之所在。
分封制大封同姓子弟、功臣及古帝王之後,讓他們在自己的諸侯國內享有一定的特權,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方面的建設,這就避免了類似於管叔及蔡叔的事情的發生,暫時地滿足了西周奴隸主貴族的欲望及要求,緩和了奴隸主貴族之間的矛盾,起到了“穩定****”的作用。在分封過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諸侯在治理諸侯國過程中要“啟以商政,疆以周索”或“啟以夏政,疆以戎索”,要實行文王“德明慎罰”的方針,廣求“殷先哲王”的“保民”辦法。通過這些措施,極大地緩和了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矛盾,降低了殷民及其他族人的反抗情緒,起到了“鎮撫各族”的作用。
從《西周形勢圖》,我們可以得知:在西周王朝的四周分布著肅慎、山戎、鬼方、羌、濮越等少數民族。一些少數民族經常性地侵擾西周的邊界,掠奪財富,而西周在這些邊界建立諸侯國,派王室貴族等直接管理,一方面直接加強了周王室的統治力量,對一些少數民族以及一些外族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另一方面有利於該地區經濟的發展,有利於邊疆地區與王畿之間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交流,加速先進文化及先進生產技術的傳播,從而為抵御外侮,鞏固邊防提供堅強的物質後盾,起到其應該起的作用。像太王長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吳國。他們與當地人民結合,不但對開發吳越作出了貢獻,而且還加強了對巴、濮、越、鄧等部的控制。
由於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礎上,隨著人類的不斷繁衍,大宗與小宗之間,周王室與諸侯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疏遠。特別是那些在比較邊遠的地區的諸侯國還由於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與周王室的關系更加越來越疏遠。長此以往,本來就因為生產力發展水平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散性,獨立性的諸侯國離心傾向越來越大,越來越不滿足於做一個小小的諸侯國君。一些勢力較強的諸侯國更不滿足於自己的現狀,互相侵占土地,掠奪財富,甚至是吞並小國,戰亂由此而開始,500多年爭霸戰爭由此而產生,從此人民將陷入戰爭的水深火熱之中,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
分封制作為中國奴隸制政治制度的特征,在一種特定的歷史環境下,行使著與“郡縣制”同樣的作用;它有著有利的一面,也有著不利的一面,對於我們來說,重要的是汲取其有益的部分,為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郡縣制
秦朝在地方上徹底廢除“封諸侯,建藩衛”制度,在全國范圍普遍實行郡縣制度。初設三十六郡,後增至四十郡。郡的主要長官是郡守,掌政事和軍事;另有郡尉,輔佐郡守,並掌軍事:還有監御史,為****派遣之監察官吏。郡下設若干縣,主要長官,萬戶以上的大縣設“令”,不滿萬戶的小縣設“長”,令(長)掌政事和軍事:另有丞,掌文書、刑法;尉,掌軍事。
縣以下有若干鄉,鄉以下有若干事,亭以下有若干裡,裡就是村落。《漢書·百官公卿表》(上)曰:“大率十裡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
老、有秩、啬夫、游繳,三老掌教化,啬夫職聽訟,收賦稅,游激激循禁賊盜。”裡的頭人為裡正。鄉、亭、裡官吏要由當地富庶人家充當。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封建國家依靠地主紳士作為全部封建統治的基礎。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縣制是一套完整的封建政治制度,這套制度是地主階級用來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但它也是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個新的發展,在當時,在此後相當長的時間中,這一制度對鞏固我們祖國的統一,對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過一定的作用。在此後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基本上沿用了這一制度。
 

郵寄包裹是直接送到家還是自己去拿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