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l兩歲多孩子拉零屎咋回事正文

l兩歲多孩子拉零屎咋回事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l兩歲多孩子拉零屎咋回事
 
寶寶大便干燥呈顆粒狀。

應對措施:一般來說,人工喂養的嬰兒比母乳喂養的嬰兒更容易發生便秘。我們不以幾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幾次來斷定孩子是否便秘,一個最重要指標是—寶寶大便是否硬結,就是俗稱的羊便。是,就是便秘。

便秘要視情況處理:對於母乳喂養的便秘寶寶,可給糖水或橘子汁(但母乳喂養的寶寶很少患便秘);如果孩子吃的是配方奶粉,在兩次喂奶期間,適當多喂點白開水,可以加點果汁或者米湯,以刺激腸蠕動(選用含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於預防便秘發生);4個月大的嬰兒可以添加一些菜泥、果泥;對那些年齡更大點的便秘寶寶,生活中父母應鼓勵他們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谷類食品。

除了通過飲食療法來糾正便秘,還可結合按摩:以寶寶的肚臍為中心,用手掌由左向右旋轉輕輕摩擦寶寶的腹部,10圈休息5分鐘,再按摩10圈,反復進行3回。

還可以協助寶寶做助便操:讓寶寶仰臥,抓住寶寶雙腿做屈伸運動,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後單腿屈伸10次。增加戶外活動,多運動可以促進腸蠕動,能使大便通暢。

如果嬰兒存在頑固性便秘,經上述處理均無效,就需要請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因為便秘還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現,例如先天性巨腸症、肛門疾病、甲狀腺功能不全等。


1.養成寶寶定時大便的習慣。

健康成長的寶寶一般每天都能准時排便,其中以早晨吃奶後排便的居多。這時孩子情緒平穩,容易集中注意力排便,因此,每天一到這個時間父母可以通過“嗯嗯”的形象化語言幫助寶寶辨別要他大便的信息,形成條件反射。到寶寶1歲左右,就能教他早餐半小時後坐盆了。

2.寶寶排不出大便時,不要長時間坐盆,更不能讓他邊坐盆邊玩或看書。

因為在注意力分散的情況下,孩子不易排便,而且長時間坐盆,易造成個別體弱的孩子脫肛。每次坐盆5~10分鐘為宜,每天次數也不宜過多。只要精神和食欲都很好,體重增加也正常,大便不干結,那麼就算孩子2~3天排便1次,也不用特殊處理。

3.給寶寶時間。

寶寶真正能自己控制大小便得到一歲半至兩歲。之前的反射性排便排尿時期不能硬來,如果寶寶哭鬧著不拉或過了5分鐘還不肯拉,就轉移你的視線,也轉移他的視線,讓這段不愉快很快過去。下次再來。

4.讓孩子接受,而不是排斥。

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讓他覺得自己身體的每個部分都是好的有用的,自己的生理功能也是很自然正常的,有利於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而不是用

“今天又沒拉屎”、“不拉屎,細菌、髒東西都留在你肚子裡了”之類的話來導致寶寶不良心理暗示:我拉不出屎,我不健康。如果因此讓孩子對自己的身體和生理功能產生排斥感,會影響到長大後的身體觀念甚至性觀念。

5.關注需要技巧。

兒童專家指出,如果對孩子的大便問題給予超過其他事情的特別關注,孩子就會利用這個機會來叛逆、消極抵抗,或糊弄周圍的人。越自然、越沒有壓力的方法對孩子身心健康越好。
 
寶寶啃指甲,我們第一感覺就是他可能因為某件事情在焦慮,或者僅僅是某一次啃了一下指甲,突然對指甲發生了興趣.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過啃指甲的習慣,不少孩子的這種習慣甚至延續到成人期.
有4個小方略讓寶寶不再啃指甲,你可以試試看:
1\別讓寶寶的小手閒著.
比如看電視的時候,在無聊的時候等等,每逢這個時候可以給寶寶一些替代品,比如可以擠壓的球體,或者他喜歡的玩具(當然是可以放嘴裡的衛生玩具),這樣他有事可做,會忘記啃指甲的工作.

2\別過分在意寶寶啃指甲的行為.
對於寶寶來說,啃指甲更多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他可以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麼,但是大人們過多的注意到他的行為,比如你嚴厲的呵斥他,打他的手,讓他意識到原來他在啃指甲.因為無意識,因此大人們的懲罰不見得對改變這一行為習慣有什麼很大的幫助.相反,過分關注反而會使寶寶啃指甲啃得更起勁.大人們可以突然離開寶寶的視線,這樣寶寶的注意力會從指甲轉移到父母的身上,可能會停止啃指甲.

3\消除導致寶寶緊張的因素
幼兒園新生不適應園內生活,受到父母或小朋友們的冷落等,都可能導致寶寶產生心理壓力.寶寶小,還不懂得怎麼表達自己,父母應該耐心地給他一些心理疏導.

4\必要時帶寶寶看醫生
很多寶寶都會沉溺於一個類似啃指甲的行為習慣中,比如吮拇指,當然總有一天,他們會自動擺脫這些行為.如果寶寶啃指甲的同時伴隨其他行為,比如把手指啃得血淋淋的或其他自殘行為,這可能表示寶寶正在經歷他這個年齡無法承受的一些心理壓力或精神過分緊張,這時最好帶寶寶去看看醫生吧.
 

6個半月了羊水還是較少怎麼辦啊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