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半月了羊水還是較少怎麼辦啊 羊水具有穩定子宮內溫度、保護胎兒不受傷害及輕度的溶菌作用。臨近分娩時,羊水則可明顯緩解子宮收縮導致的壓力,使胎兒嬌嫩的頭頸部免受擠壓。羊水還可使羊膜保持一定的張力,防止胎盤過早剝離。 然而,羊水應有一定的適度,過多、過少均會出現問題。羊水過多常常提示胎兒或母體方面存在著病變,常見的有胎兒畸形,如無腦兒、脊柱裂、臍膨出等,也有可能是雙胞胎所致,或是妊娠合並糖尿病、母兒血型不合,或是提示胎盤過大等;羊水過少,外界一有“風吹草動”便直接波及胎兒,羊水則起不到屏障作用。當子宮發生收縮時,宮內的壓力直接作用於胎盤及胎兒,又會影響胎盤和臍血循環,導致胎兒供氧不足,甚至造成胎兒窒息死亡。羊水過少還會直接延緩產程。 羊水過多,沒有症狀者應嚴密觀察其發展,一旦出現症狀,則應及時進行治療。如中度羊水過多,可通過忌鹽飲食、利尿藥物應用、中醫中藥治療緩解病情,也可在醫院通過穿刺的辦法減少羊水。 如果羊水過少,胎兒經檢查無畸形,孕婦沒有嚴重並發疾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快速飲水的辦法增加羊水量。凡足月未臨產而又屬缺乏羊水的孕婦,可在2小時之內飲水2000毫升,如果仍然達不到要求,還可重復上述辦法。這種辦法安全、有效、簡便、易行 很理解你這懷孕的心情,每個做媽媽的都希望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 據你的問題,根據經驗可以告訴你,吃的不多不是問題,關鍵是跟上營養是主要的.建議你為了寶寶在你食量小的情況下可吃精一些: 1、要補充足量的鈣。妊娠晚期孕婦對鈣的需要量明顯增加,因為胎兒牙齒、骨骼鈣化需要大量的鈣,孕婦要多喝骨頭湯、蝦皮湯,多吃芝麻、海帶、動物肝髒、蛋。 2、補充足量的維生素b1。孕晚期孕婦維生素b1不足,會出現類似早孕反應的症狀,甚至影響生產時孕婦的子宮收縮,導致難產,所以孕婦要多吃富含維生素b1的粗糧。 3、妊娠晚期除正餐外,要加吃零食和夜餐,如:牛奶、餅干、核桃仁、水果等食品,夜餐應選擇容易消化的食品。
另外建議你去省城婦幼保健醫院去做孕期檢查並咨詢,優生不能放過每個細節,給你推薦一篇關於做遺傳方面檢查的文章看一下:
http://www.39kf.com/treatment/subject/heredity/cqjc/2005-04-19-58579.shtml
一般剛開始的3.4個月有一定的早孕反應,可以影響食欲,但是過了5個月,早孕反應消失,胎兒的生長發育加快,食欲就會加大。現在沒食欲,你可以試試少吃多餐,吃少點,但是多吃幾餐。
懷胎的歷程及注意事項(懷孕六個月)
1.胎兒的成長
身長30厘米,體重約600-750克。 骨骼更結實,頭發更長,眉毛及睫毛開始長出。臉形也更清晰,已十足是人的模樣,但仍然很瘦,全身都是皺紋。 皮脂腺開始具有分泌功能,並長出白色脂肪般的胎脂,覆蓋在皮膚表面。而胃腸會吸收羊水,腎髒排洩尿液,已經完成出生的准備。萬一此時流產,只要在保溫箱內很好地護理,嬰兒還能健康成長。 此時已可利用聽診器聽出胎兒的聲音。醫生可在孕婦腹壁摸到胎頭及胎臀,判斷出胎兒在子宮腔的哪一位置。
2.母體的變化
子宮更大,子宮底的高底的高度約18-20厘米。肚子會越來越脹大、凸出,體重也日益大增,腰部變得更沉重,平時的動作也較為吃力、遲緩。 乳房的發育更為旺盛,不但外形飽滿,而且用力擠壓時會有帶黃的稀薄乳汁"初乳"流出,分泌物仍然大量增加。 此一時期,幾乎所有的孕婦都能清晰地感覺到胎動的現象。
3.生活上應注意的事項
孕婦肚子變大凸出後,身體的重心也隨之改變,走路較不平穩,並且容易疲倦。尤其彎身向前時或做其他不平常的姿勢,就會感覺腰痛,上下樓梯右爬上高處時,應特別留意安全。 此時,身體已能充分適應懷孕狀態,身心較趨於暢快。最好多散散步或做適度的體操活動筋骨,並且要有充分的休息睡眠,短程旅行與性生活不必刻意避免,仍然按照正常的生活步調即可。 飲食上應均衡攝取各類養分,以維持母體胎兒的健康,尤其是鐵、鈣和蛋白質的需要量應該增加,但鹽分必須特別節制。 這段時期容易便秘,應該常吃富含纖維素的蔬果,牛奶是極有利排便的一種飲料,應多飲用。但秘嚴重時,最好請教醫師如何改善。
4.應該了解與准備的事
為了產後授乳的順利,此時應該注意乳頭的護理問題。尤其是有平乳頭與凹陷乳頭的孕婦,必須先行矯正。做一次貧血檢查,如患侵略,應予以治療。血型為rh陰性的孕婦,其丈夫為陽性時,應檢查孕婦血液內有無抗體效價。 夫婦應共同閱讀、討論有關育嬰方面的知識,在心理上准備迎接嬰兒的誕生。
懷胎的歷程及注意事項(懷孕七個月)
1.胎兒的成長
身長約為36-40厘米,體重約1000-1200克。上下眼睑已形成,鼻孔開通、容貌可辨,但皮下脂肪尚未充足,皮膚呈暗紅色且皺紋多。臉部會形同老人一般。 腦部開始發達,並可自行控制身體的動作。男胎的睾丸還未降至陰襄內;女胎的大陰唇也尚未發育成熟。 胎兒對體外生活的適應能力,還沒完全具備,若在此時出生,如暴雨不良會因早產而發育不良或死亡。
2.母體的變化
子宮底高約23-26厘米,上腹部也已明顯凸出、脹大。腹部向前突出成線性弓形,並用常會有腰酸背痛的感覺。 子宮的肌肉對各種刺激開始敏感,胎動亦漸趨頻繁,偶爾會有收縮現象,乳房更加發達。
3.生活上應注意的事項
由於大腹便便,身體會重心不穩,眼睛無法看到腳部,特別在上下樓梯時必須十分小心。 這段時間母體若受到外界過度的刺激會有早產的危險,應該避免激烈的運動,不宜在壓迫腹部的姿勢。 長時間站立、壓迫下半身,很容易造成靜脈曲張或足部浮腫,時常把腳抬高休息,比較能避免這些毛病,若出現靜脈曲張,應穿著彈性襪來減輕症狀。 飲食依然要注意攝取均衡的營養,尤其是鈣質、鐵質含理豐富的食物更應多吃。水分與鹽分攝取過量,很可能會引起妊娠毒血症,必須嚴加節制。
4.應該了解與准備的事
在此時期出生的胎兒幾乎是發育不良的早產兒,為防萬一,住院用品應及是准備齊全。 此外,嬰兒床等大型用品,嬰兒房或嬰兒就被寢的地方都應准備妥當。 孕婦分娩後的幾星期內,往往需要調養身體,可能沒有時間去整理頭發,所以可趁這段身體狀態不錯的時候,前往發廓換一款比較清爽的發型。
懷胎的歷程及注意事項(懷孕八個月)
1.胎兒的成長
身長約為41-44厘米,體重約1600-1800克。 胎兒身體發育已算完成,肌肉發達,皮膚紅潤,但臉部仍然滿布皺紋,神經系統開始發達,對體外強烈的聲音會有所反應。胎兒的動作會更活潑、力量更大,甚至有時會用力踢母親的腹部。 此時胎兒的頭部應朝下,才臬是正常的胎位。 大致上,胎兒已具備生活於子宮外的能力,但孕婦仍須特別小心。
2.母體的變化
下腹部更加凸出,子宮底高27-29厘米。 內髒全部往上推擠,心、肺受到壓迫,有時會感到呼吸困難,胃部也會受到擠壓,因而易食欲不振。 腰部及其他各部位會感到酸痛,下肢浮腫、靜脈曲張浮出,此外,還會出現其他各種症狀等,此時可謂第二度孕吐出現的痛苦時期。 腹部皮膚緊繃,皮下組織出現斷裂現象,紫紅色的妊娠紋處處可見。下腹部、乳頭四周及外陰部等處的皮膚因黑色素沉澱而呈現於黑狀,妊娠性褐斑也會非常明顯。這些是孕期皮膚的生理改變,並非異常。 心理方面則會再度陷於神經過敏的狀態,往往難以成眠。
3.生活應注意的事項
此一時期很容易染患妊娠高血壓綜合症。如果在早晨醒來時,浮腫未褪,或一周內體重增加500克以上時,就應該盡快到醫院作診查。 妊娠高血壓綜合症雖然可怕,但只要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應無大礙,因此從這個月起,定期產前檢查最好改為兩周一次,絕對不要忽略了。 平時應多休息,不可過度勞累,並且節制水分與鹽分的攝取量。此外,嚴防感染流行性感冒。
4.應該了解與准備的事
開始准備分娩,練習分娩時的呼吸法、按摩、壓迫法及使力方法等分娩的輔助動作。8個孕月出生的新生兒,可在保溫箱內喂養,由醫院特殊護理。這類早產兒的死亡率達1/3。而且,為數不少的早產兒其身體發育,就是到了入學年齡也達不到正常兒童的標准。
懷胎的歷程及注意事項(懷孕九個月)
1.胎兒的成長
此時期結束時,胎兒身長約為47-48厘米,體重約2400-2700克。 可見完整的皮下脂肪,身體圓滾滾相當可愛。臉、胸、腹、手、足的胎毛逐漸稀疏,皮膚呈光澤的粉紅色、皺紋消失,此時會出現嬰兒般的臉部,而指甲也長至指尖處。 男嬰的睾丸下降至陰囊中,女嬰的大陰唇開始發達,內髒功能完全具備,肺部機能調整完成,可適應子宮外的生活。胎兒動作激烈,胎動有時會嚇母親一跳。9個孕月出生的嬰兒,個頭長得很小,但體內功能已相當完善。只要小心護理,仍能夠很快地健康成長。
2.母體的變化
肚子越來越大,子宮底高約30-32厘米,升至俞突與臍部的正中部位。 子宮脹大,導致胃、肺與心髒倍受壓迫,所以會感覺心口悶熱、不想進食,心跳、氣喘加劇,並且呼吸困難。 有時腹部會發硬、緊張,此時應采取平躺的休息方法。分泌物依然增加,排尿次數也增多,而且尿後仍會有尿意。
3.生活上應注意的事項
母體的體力大減,容易顯得疲倦。為了儲備體力准備分娩,因此應該有充分的睡眠與休養。做完家務之後的休息時間也應加長,但不可忘了適度的運動。最好穿後跟低而平衡的鞋以保持平衡。 此時不可任意刺激子宮,且因早產的可能性,最好能抑制性生活。 進食不要一次吃太多,以少量多餐為佳,並攝取易消化且營養成分高的食物。
4.應該准備與了解的事
想回娘家待產的孕婦,最好此刻就動身,最遲也不宜在超過三十六周後,且晝選搭震動性不大的交通工具,最好是時間短且能直達的車。在此之前,最好能先回娘家一趟找預定分娩的醫院做一次檢查。若無法成行,也應請家人協助找尋並事先預約。而回到娘家待產時,就立刻前往預定分娩的醫院檢查,當然,也不要忘了攜帶以往的檢查紀錄。准備住院之前,應仔細檢查分娩用品,避免遺漏任何物品。
懷胎的歷程及注意事項(懷孕十個月)
1.胎兒的成長
胎兒身長約50-51厘米,體重約2900-3400克。 皮下脂肪繼續增厚、體型圓潤、皮膚沒有皺紋、且呈現光澤的淡紅色。 骨骼結實、頭蓋骨變硬,指甲越過指尖繼續向外長,頭發約長出2、3厘米。內髒、肌肉、神經等非常發達,已完全具備生活在母體之外的條件。 胎兒的身體約頭的四倍長,頭部在正常狀況下是嵌於母體骨盆之內,活動力比較受限。
2.母體的變化
子宮底高約33-35厘米。胎兒位置向下降,腹部凸出部分有稍減的感覺,同時胃及心髒的壓迫感減輕,食欲也日漸恢復正常。但是胎兒下降後,膀胱及大腸的壓迫感卻增強,頻尿、便秘的情形更加嚴重。此外,下肢也有難以行動的感覺。 身體的分娩准備已經成熟,子宮和陰道趨於軟化,容易伸縮,分泌物增加,以方便胎兒通過產道。而且子宮收縮頻繁,開始出現分娩的征候。
3.生活上應注意的事項
因隨時都有可能破水[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