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年11周歲,每到下午2--3點低燒,最低到37度,高到37.7度,已持續一個半月左右,連續用抗生素\抗病素藥,效果不明顯.請名醫給指點一下. 持續低燒也可能是慢性炎症引起的,炎症消下去就會好了。 你看一下以下資料:
病毒性肝炎。病初多有發熱、精神不振、倦怠乏力、頭暈頭痛等。其主要鑒別點有病程長、厭油膩、有黃疸、肝區痛、化驗可見轉氨酶增高,若已患感冒且纏綿不愈並出現上述症狀者應及早確診治療。
感染性發熱主要是由於細菌,病毒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如呼吸系統疾病:上感,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等.消化系統疾病:痢疾,傷寒,付傷寒,肝炎等;發熱伴皮疹疾病:麻疹,風疹等;泌尿系統疾病:腎盂,腎炎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流腦,乙腦,結核性腦膜炎等;全身性感染:敗血症;瘧疾,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統稱“上感”,上感包括鼻炎、咽炎、扁桃體炎、氣管炎等。上感90%以上是病毒引起的,如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胞病毒等。症狀有鼻塞,發燒。發燒有時幾個小時就不燒了,有的可持續一周以上。
多種疾病會引起低燒。發燒是一種症狀,風濕、結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會引起持續低燒;長期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續低燒。身體的任何系統出現問題都可能引起持續低燒。低燒的原因是什麼,通過血、尿、便等常規檢查很難查出,有些因細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燒,要通過細菌培養才能發現。
不明低燒不能濫用藥。發熱是機體抵抗疾病侵襲的反應之一。低熱病人服用退熱藥,並不利於疾病的治療。亂用退燒藥,還有導致白細胞下降、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危險。體溫38℃以上時,才應考慮使用退燒藥。
參考資料: http://iask.sina.com.cn/b/2650480.html?shid=1149997013.017
低燒是指體溫在37.3℃~38℃,長期低燒是指持續發燒兩周以上,不包括間斷發燒。
長期低燒最常見的為結核感染。結核病在小兒還是比較多見的,除低燒外,小兒尚有性格的改變。原來好動的孩子變得發懶不愛動,原來好靜的孩子性情急躁、愛發脾氣、食欲減退、消瘦、動則汗出或夜間多汗、疲乏無力、面色蒼白、頸部等淺表淋巴結腫大等。為此,應作結核菌素試驗(簡稱ot)或三聯皮拭(ppd—pha)。如為陽性結果,可作為參考,因孩子接種過卡介苗後也可見陽性反應。另外,過去得過結核病,也可以出現陽性反應。進一步還得檢查血沉,一般在結核病活動時,血沉均可增快。最後還得用x線檢查肺部,是否有結核病灶。假如以上各種檢查均為陰性,則可以排除結核病。
長期低燒還見於病毒感染,主要見於嬰幼兒,多見於咽喉部感染,無全身表現。——般檢查均無明顯異常,也無呼吸道症狀,多為某次病毒感染高燒後,低燒較長時間不退。年長兒咽部鏈球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時,也可表現為長期低燒,可作咽分泌培養,如能找到細菌,即可確診。如為鏈球菌感染,還可取血檢查抗鏈球菌溶血素(簡稱抗“o”),如滴定度高,說明有過鏈球菌感染。如抗“o”增高明顯,還應想到風濕熱的可能,應注意有無關節痛或腫脹,皮膚有無環形紅斑,心髒有無改變,這些都是診斷風濕熱的依據。女孩長期低燒應注意泌尿系感染,可以檢查尿得到確定。
長期低燒也可能與感染無關,而是由其他病或其他原因所致。在血液病方面,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等可見長期低燒。
如果孩子還有貧血、出血、黃疸等表現,檢查一下耳血,即可找出是否與其有關。
慢性肝炎也可長期低燒。
還有兩種情況值得注意:一種是在服用抗生素過程中,可以產生藥物熱;另一種是服用魚肝油過量,維生素d中毒時,均可有低燒。
長期低燒也可以是生理性的,即並非有病的表現。這種低燒多為37.2~37.5℃(腋下體溫),孩子精神食欲好,無病症表現,通過各方面的檢查也沒有發現不正常。在這種情況時最好同時測量肛溫,如肛溫在38℃以下,則不應認為發燒(肛溫較腋下溫度高1℃),對於小兒來講,這種低燒,也算是正常的。因為正常體溫的標准是根據多數人的數值,並非為絕對數值。
當然,在判定為正常體溫前,應先排除各種病因引起的發燒。另外對這樣的孩子還應注意有無新的病症出現,而且應每半年做一次全面檢查。 小快可、你給孩子買用過嗎?挺管用的、我家附近有孩子的、一吃小快可、感冒就好了、你買試一下 你發熱已二周,體溫有時達38℃,應先除外病理性的發熱,血常規基本正常,白細胞不高。可進一步做以下檢查: 1、有無慢性病灶感染存在:如鼻窦、扁桃腺、齒根、中耳、膽道等慢性感染。 2、拍胸片等,除外結核性低熱。 3、做一下肝功能+乙肝抗原、肝膽b超檢查,除外無明顯症狀的肝炎及肝膽疾患; 4、查尿常規,除外隱性泌尿系感染; 5、查抗鏈“0”、血沉、除外鏈球菌感染後狀態。
通過以上檢查,初步可明確病因。若均無發現,則可能為感染後低熱:見於急性感染疾病痊愈後,少數患者仍有低熱持續數周,與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未恢復有關。也許是布氏桿菌病吧,你上本地的疾病控制中心查一查血,得的原因很多,嚴重了就不好。再拍一個胸片,排除有沒有肺結核。 (1)進口貨物的收貨人或其代理人應自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14日內,向進境地海關申報轉關運輸。 (2)申報貨物轉關運輸時,進口貨物的收貨人或代理人應填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口轉關運輸貨物申報單(以下簡稱“申報單”),並交數據錄入中心錄入海關計算機報關自動化系統,打印成正式的申報單一式三份。 (3)進口貨物收貨人或其代理人應如實向海關申報,並遞交申報單、指運地海關簽發的進口轉關運輸貨物聯系單、隨附有關批准證件和貨運、商業單證(如貨物的提單或運單、發票、裝箱單等)。 (4)進口貨物收貨人或代理人申請辦理屬於申領進口許可證的轉關運輸貨物,應事先向指運地海關交驗進口許可證,經審核後由指運地海關核發進口轉關運輸貨物聯系單,並封交申請人帶交進境地海關。 (5)進境地海關在接受進口貨物收貨人或代理人申報遞交的有關單證後,要進行核對,核准後,要將上述有關單證制作關封,交進口貨物的收貨人或其代理人。 (6)進口貨物的收貨人或其代理人要按海關指定的路線負責將進口貨物在規定的時限內運到指運地海關,向指運地海關交驗進境地海關簽發的關封,並應在貨物運至指運地海關之日起14日內向指運地海關辦理報關、納稅手續。 (7)指運地海關在辦理了轉關運輸貨物的進口手續後,按規定向進境地海關退寄回執,以示進口轉關運輸貨物監管工作的完結。 (8)來往港澳進境車輛裝載的轉關運輸貨物,由車輛駕駛人員向進境地海關交驗載貨清單一式三份,並隨附有關貨運、商業單證,進境地海關審核後制作關封交申請人帶交出境地海關,由出境地海關負責辦理該車輛及所載貨物的監管手續。 (9)保稅倉庫之間的貨物轉關手續,除應按辦理正常的貨物進出保稅倉庫的手續外,亦按上述(1)、(7)的程序辦理手續。但在填報申報單時,在“指運地”一欄應填寫貨物將要存入的保稅倉庫名稱。 [編輯本段]代理進口流程 1.與委托方簽訂代理進口協議 經過與委托方友好充分地協商,雙方簽訂代理進口協議。 2.經委托方確認對外簽訂進口合同 經過委托方確認,與委托方指定的境外出口商重新簽訂進口合同,以備報關時使用。 3.委托方資金到位後開具l/c、贖單或前t/t 當結算方式為跟單信用證、跟單托收或預付貨款時,委托方先將信用證保證金或貨款劃入代理方的指定賬戶,代理方隨即開立信用證或辦理贖單、付匯。 4.通知委托方作接貨准備 貨物抵達口岸前3~5天通知委托方准備接貨。 5.委托方資金到位後辦理清關、商檢 委托方將報關所需的手續費劃入代理方的指定賬戶,代理方隨即委托辦理報關、報檢。 6.未通關 如果貨物未能通關,則協助委托方與供方協商貨物的處置與賠償方案。 7.通關 通知委托方到指定地點接收貨物,完成交貨手續,並結清所有通關費用。 8.後t/t 如果結算方式為貨到付款,則委托方先將貨款劃入代理方的指定賬戶,代理方再辦理付匯。 [編輯本段]進口稅 importduty 進口稅-------指進口國家的海關在外國商品輸入時,對本國進口商所征收的正常關稅。它是在外國貨物直接進入進口國關境或由自由港、自由貿易區或海關保稅區等免征進口稅的其他區域提出運往進口國國內銷售時,在辦理海關手續時征收。 進口稅同時也是一國推行對外政策的一項重要手段。一些國家根據政治經濟關系的需要,會對來自不同國家的同一種商品實行不同的稅率,從而形成一種差別待遇。如果以這種差別待遇為標准,可以把進口稅分為普通稅、最惠國稅、特惠稅和普遍優惠制。 (1)普通稅。普通稅適用於與該國沒有簽訂任何關稅互惠貿易條約或協定的國家或地區進口的商品。普通稅稅率最高,一般比優惠稅率高1~5倍,少數商品甚至高達10倍、20倍。目前僅有個別國家對從極少數(一般是非建交)國家的進口商品實行這種稅率,大多數國家只是將其作為其他優惠稅率減稅的基礎。因此,普通稅率並不是被普遍實施的稅率。 (2)最惠國稅。最惠國稅適用於與該國簽訂有最惠國待遇條款的貿易協定的國家或地區進口的商品,也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之間在正常貿易下必須給予的關稅待遇。所謂最惠國待遇,是指締約方一方現在和將來給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特權、優惠和豁免,也同樣給予締約方對方。最惠國待遇的主要內容是關稅待遇。由於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加入了簽訂有多邊最惠國待遇條約的世界貿易組織,或者通過個別談判簽訂了雙邊最惠國待遇,因此最惠國稅實際上已成為正常的關稅。 但是,最惠國稅率並非是最低稅率。在最惠國待遇中往往規定有例外條款,如在締結關稅同盟、自由貿易區或有特殊關系的國家之間規定更優惠的關稅待遇時,最惠國待遇並不適用。 (3)特惠稅。特惠稅,又稱優惠稅,是對來自特定國家或地區的進口商品給予特別優惠的低關稅或免稅待遇。使用特惠稅的目的是為了增進與受惠國之間的友好貿易往來。特惠稅有的是互惠的,有的是非互惠的。 特惠稅最早開始於宗主國與殖民地及附屬國之間的貿易,最有名的特惠關稅是英聯邦特惠制。它是英國確保獲取廉價原料、食品和銷售其工業品,排擠其他國家侵入英國殖民地市場,壟斷其殖民地、附屬國市場的工具。目前仍在起作用的,且最有影響的是洛美協定國家之間的特惠稅。它是歐盟向參加協定的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單方面提供的特惠關稅。 (4)普遍優惠制。普遍優惠制,簡稱普惠制,是發達國家給予發展中國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包括某些初級產品)普遍的、非歧視的、非互惠的一種關稅優惠制度。 普惠制是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上長期斗爭的成果。從1968年聯合國第二屆貿發會議通過普惠制決議至今,普惠制已在世界上實施了30多年。目前,全世界已有190多個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享受普惠制待遇,給惠國則達到31個。 普惠制方案是各給惠國為實施普惠制而制定的具體執行方法。各發達國家(即給惠國)分別制定了各自的普惠制實施方案,而歐盟作為一個國家集團給出共同的普惠制方案,因此,目前全世界共有17個普惠制方案。從具體內容看,各方案不盡一致,但大多包括了給惠產品范圍、受惠國家和地區、關稅削減幅度、保護措施、原產地規則、給惠方案有效期六個方面。 ①給惠產品范圍。一般農產品的給惠商品較少,工業制成品或半制成品只有列入普惠制方案的給惠商品清單,才能享受普惠制待遇。一些敏感性商品,如紡織品、服裝、鞋類以及某些皮制品、石油制品等常被排除在給惠商[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