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性高波幅慢節律。 由於個體差異不同,誘發試驗的結果也不同,一般兒童易有反應,對小發作效果好,尤其是對失神小發作具有良好的誘發作用,能使90%~100%的患者通過過度換氣誘發出3周/秒的癫痫放電波或臨床發作。據報道在常規描記中已有異常放電的小發和患者,在過度換氣開始至1分鐘內即可出現重復的3周/秒,棘一慢波發放。常規描記未出現異常放電波者,過度換氣多在1~2分鐘內誘發出棘一慢波放電。對於大發作可使20%左右的病人誘發出癫痫放電波。局部性發作除局灶性癫痫放電波增強和出現癫痫波外,可使原發病灶更明顯,對癫痫灶定位有較好的價值。 2.閃光刺激法 閃光刺激法主要用於光敏感性癫痫和肌陣攣性癫痫的誘發。常用的方法是在患者眼前約25cm處放置可隨意調節頻率的間歇性光刺激的閃光器(用藍白色、橙色或紅均可),閃光頻率可在3~50hz選擇,一般選用3、6、15、18、24hz,以2~3周/秒閃光刺激,每刺激5~10秒,間隔10秒,頻率逐漸遞增,在強烈閃光刺激時,正常人僅出現視路及視皮質的興奮,但光敏感性癫痫患者其興奮可泛化,波及視覺分析器以外區域,激發癫痫放電。有時僅在閃光刺激期間出現棘波尖波或棘一慢波等癫痫波形。有時在閃光刺激期間不出現癫痫波,而在閃光刺激撤除後出現癫痫波,還有在閃光刺激及閃光刺激撤換除後均出現癫痫波。據報道,用其它檢查方法檢查為陰性時,改用閃光刺激可使陽性率提高13.9%,說明閃光刺激對癫痫有一定的誘發作用。但應當指出,正常人在閃光刺激中也可有少數(0.53%)出現棘波放電或閃光肌陣攣反應,應加以鑒別。 3.睜閉眼試驗 睜閉眼試驗又稱對光反應,是一種簡單易行的常規誘發方法。主要用於癫痫病人的誘發及了解a波對光反應的情況。其方法是在描記中囑受檢者睜眼持續3~5秒鐘,然後再令其閉眼5~10秒鐘,連續重復3次,在睜眼時或閉眼後,部分視覺性癫痫、反射性癫痫及部分性癫痫可誘發出癫痫波。 4.睡眠誘發法 睡眠誘發法方法安全、可靠、無副作用,是癫痫誘發試驗中較理想的合乎生物的方法。目前已成為癫痫腦電圖不可缺少的重要誘發方法。據有些學者統計500例癫痫病人,颞葉癫痫在清醒時只有30%抽搐放電,若用睡眠誘發時,陽性率可提高到2/3,還強調睡眠時癫痫波的發放為清醒時的2倍。尤其是一些在睡眠中易發作的癫痫及兒童良性中央回癫病,一旦入睡大都能爆發出現大量癫痫波。 部分患者常選用藥物促進睡眠,如選用10%水合氯醛10~15ml,優點是代謝快、安全、睡眠波與自然睡眠相似,也是目前常用的藥物睡眠方法;也可選用異戊巴比妥納靜脈注射,優點是各期睡眠較穩定,以便和復查時比較,另外,還可選用速可眠、苯海拉明等,一般藥物睡眠的效果都比較好。 癫痫病人在睡眠中,發作性放電的波幅要得多,精神運動性發作的病員特別突出,可誘發出颞葉棘波。據統計,精神運動性發作病人在清醒時,其癫痫放電為52%,但用睡眠誘發後,則可達到94%,外傷性癫痫可達95%。異常波易出現在睡眠後20分鐘,淺睡或快醒來時,睡眠誘發常用於小兒、不合作患者及精神運動發作患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小發作和嬰兒痙攣清醒時癫痫波的出現率本身很高,在睡眠時多數發作停止或減少,對睡眠誘發不甚敏感。盡管大多數能出現癫痫波,但癫痫放電不如清醒時典型。如失神小發作3周/秒棘一慢綜合波,在睡眠時則出現不規則棘一慢綜合波;嬰兒痙攣在清醒時表現為典型高度失律,睡眠時可產生變異。 5.剝奪睡眠誘發法 剝奪睡眠的方法,顧名思義,即病人禁止睡眠。對成人一般禁睡24~48小時,通常為36小時,兒童禁睡時間較短,一般為5~8小時。停用抗癫痫藥,禁止使用興奮藥物及咖啡茶水等興奮物質,可進早餐,在上午進行檢查,同時要注意患者在腦電圖描記過程中不能入睡。 據報道,剝奪睡眠誘發癫痫波的出現率差別較大,最低者占6.9%,最高者達83%,一般在30%~50%之間。有學者報道用這種誘發試驗,41例剝奪睡眠前腦電圖均正常,剝奪睡眠腦電圖有異常23例,占56%,出現高度、中度或輕度異常,其中1例在過度換氣前各區在爆發性同步高波幅慢波節律,以θ波為主,伴棘波、棘一慢波綜合,同時在過度換氣中有2次發作波,過度換氣後又有3次發作波。1例過度換氣前有陣發性短程中高波幅0節律和棘波、尖波節律發放。1例爆發性高波幅20~30次/秒的多棘波放電,並在臨床有抽搐發作。10例過度換氣前在各區出現陣發性高幅兩側同步放電,0節律為主,間有棘波、尖波發放,在過度換氣中發作波更趨明顯。3例過度換氣間出現陣發性中波幅短程0節律,過度換氣中慢波增多。7例出現中等波幅短程的4~7次/秒節律。個別病例子δ活動,過度換氣中慢波均有增多,以額部和前半部為顯。解學孔等1992年對50例常規腦電圖正常的癫痫患者在剝奪睡眠24~34小時後進行腦電力圖描記,其癫痫波的檢出率達42%,而15名健康對照者無一名出現癫痫波型。如剝奪睡眠和睡眠腦電圖合並應用,其癫痫波的出現率會更高。故又對45例剝奪睡眠加睡眠腦電圖進行描記,結果使80%以上的患者誘發出癫痫波型。
(六)腦電圖檢查與癫痫臨床 1.腦電圖檢查的臨床意義 腦電圖是診斷癫痫最為重要的輔助檢查手段,可以幫助醫生確定病人的發作是不是癫痫,尤其對那些不典型發作或相似發作的疾病,可以幫助鑒別診斷。臨床上許多疾病,如呼吸暫停、運動障礙、暈厥、心律失常、睡眠障礙、偏頭痛、通及各種神經症,有時極象癫痫發作,憑借腦電圖檢查,我們往往可以作出准確的診斷,不僅如此,腦電圖對抗癫痫藥物的選擇,劑量調節、停藥指征方面也有一定參考意義,同時還有助於癫痫預後的估計。仔細分析腦電圖,可以幫助醫生確定癫痫發作的具體類型,以便選擇正確合理的治療方案,幫助判定抗痫藥物治療的效果。如果考慮外科手術治療腦電圖更是評優估病人腦病變部隊的重要檢查,幫助了解癫痫病人腦損害的具體部位。 據各國學者的資料統計,癫痫時腦電圖的陽性率各不一致,但一般認為其陽性率可達40%~50%。隨著現代技術的進步,癫痫的腦電圖研究已不僅限於常規的腦電圖檢查,各種癫痫腦電圖誘因試驗的應用與改進,已使癫痫腦電圖診斷率從50%左右提高到80%~90%。近幾年來,由於早極技術的應用,對觀察和了解單細胞癫痫放電現象及揭示癫痫放電的機理提供衛理論論據。皮質和深部電極的應用,能准確地定位癫痫病灶,為外科手術治療提供條件。電子計算機及電視成像技術的應用,已將腦電圖發展到自動化、快速化、時空定量化彩色真觀的水平。近年來的動態腦電圖磁帶記錄系統,遙測電視錄像系統及多導無線電遙測系統的研究與開發,可直接記錄和觀察癫痫發作及夜的腦生物電變化,為癫痫診斷、鑒別診斷癫痫腦電圖研究,以及癫痫放電發生機理的研究等提供了更科學更方便的手段。癫痫腦電圖的診斷率已提高到接近100%的水平。因此,腦電圖的檢查在癫痫的診斷和治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腦電圖與癫痫診斷與分類 到目前為止,在癫痫的輔助診斷中,腦電圖是最重要、最有價值和最方便的手段。癫痫的診斷取決於兩個重要的方面,一是臨床表現,二是腦電圖的癫痫放電(見圖8-3~8-10)。在癫痫腦電圖中的棘波、尖波、棘一慢綜合波、尖一慢綜合波以及爆發性高波幅節律被認為是癫痫放電波型。只要具有相應發作形式的癫痫臨床表現,加之腦電圖出現放大波型,不論其引發作的病因如何,均可診斷為癫痫。 (見圖8-3、8-4、8-5、8-6、8-7、8-8、8-9、8-10) 各類癫痫有腦電圖波型與臨床發作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互關系,或者說各型癫痫的腦電圖都有其相對獨立性。如腦電圖顯示高度失律,臨床多嬰兒痙攣;腦電圖3周/秒棘一慢波綜合節律發放,臨床為典型小發作;腦電圖1.5~2.5周/秒棘一慢綜合波發放,臨床多為小運動發作;間歇期腦電圖棘波,大多見於大發作和精神運動性發作;腦電作出現陣發性慢活動,大多見竽植物神經性發作、大發作或小發作;局灶性癫痫波80%以上的為局部性發作或精神運動性發作。
三、癫痫的影像學檢查
過去20年裡,神經疾病的影像診斷技術有了突破性的飛速發展。隨著這些先進的非侵入性診斷技術的應用,以前認為主要是功能性異常的癫痫,現發現其癫痫是由腦結構異常所引起的。所?quot;原發性"癫痫的比例已大幅度下降了,而有因可循的"繼發性"癫痫越來越多。隨著醫學影像學的廣泛應用,給癫痫的病因診斷帶來新的飛躍,但應用多年,簡便、經濟、准確的一些檢查手段對某些病人仍不可廢棄。輔助的檢查項目選擇應遵循有的放矢,由簡單到復雜、經濟、准確的原則。
(一)頭顱平片 先進的影像診斷技術如ct、磁共振成像(mri)、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成像(spec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等的臨床應用,使頭顱平片的價值正逐漸被遺忘。盡管頭顱平片不如這些先進設備那樣敏感和特異,但其價廉、用途廣、相對無害,對頭顱骨性結構顯示清晰,能為一些癫痫病人提供病因診斷的直接證據。因此,在為一些癫痫病人選擇影像檢查時應首先選擇頭顱平片檢查。 頭顱平片除能顯示顱骨本身疾病如骨折、感染、腫瘤外,對腦內某些疾病的診斷,也可提供重要的診斷合依據。如垂體瘤引起的蝶鞍的改變,顱咽管瘤出現的鈣化,聽神經瘤引起的內聽道骨性破壞等。當然,仍有一些病變,臨床症狀比較明顯,而在上顱骨片上無異常發現,還需選用其它方法進行檢查。
(二)腦血管造影和數字減影 1.腦血管造影 腦血管造影是將造影劑直接注入血管內,使其腦血管系統顯影的一種檢查方法,是一種確認病灶系血管本身,不是顱內共它部位病變引起血管變化的x線投影檢查技術。 (1)適應症 ①顱內血管性疾病,如顱內動脈瘤、動靜脈畸形、動靜脈瘘、動脈栓塞等。 ②顱內占位性病變,如顱內腫瘤、膿腫、囊腫、血腫等。 ③顱腦外傷引起的腦外血腫。 ④手術後觀察手術結果及腦血循環狀態。 (2)禁忌症 ①老年性動脈粥樣硬化者需慎重。 ②有嚴重出血傾向者。 ③對造影劑過敏者。 ④有嚴重心、腎、肝功能不全者.動脈造影對顯示腦瘤、硬膜下血腫以及血管異常非常有用。 2.數字減影血管造影 ①顱內血管性疾病,如動脈粥樣硬經、栓塞、狹窄、閉塞性疾病、動脈瘤、動靜脈畸形、動靜脈瘘等。 ②顱內占位性病變,如顱內腫瘤、膿腫、囊膿、血腫等。 ③顱腦外傷所致各種腦外血腫。 ④手術後觀察腦血管循環狀態。 近年來,由於ct、mri和stpect的臨床應用,需要做腦血管造影以明確病因的癫痫病人大大減少,但就我國目前的醫療現狀,不少基層醫院還沒有ct等設備,在癫痫病因診斷方面必須供助於血管造影檢查。 血管性病變:如動靜脈畸形、動脈瘤、腦梗塞、動脈炎性疾疾、靜脈血栓等常繼發癫痫。老年人突然發生抽搐而ct、mre檢查陰性的患者,腦血管造影可助診斷,以明確頸部及顱內動脈用無潰瘍、血管腔狹窄及畸形血管等。由於的動靜脈畸形引起的局灶性腦萎縮血管造影的檢出率遠比ct高。 別外,ct、mri顯示不清的病變需借助血管造影。有人報道,腦血管造影能對ct診斷不清的膠質瘤提高30%的陽性率。腦實質外病變,如雙側硬膜下血腫、小的硬膜外血腫或硬膜外膿腫等,由務管造影或mri檢查證實的遠比ct多。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