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com 2005-9-2110:09:18小腳印親子網 關鍵字:慢性鼻炎|食療方
中醫治療本病,一般采用消炎、通竅,或溫中、扶正祛邪等法。
(1)辛夷花煲雞蛋:辛夷花10克,雞蛋1~2個,加水適量同煲,蛋熟後去蛋殼,再煮片刻,飲湯吃蛋,常服有效。
(2)蒼耳子煲瘦肉:蒼耳子12克,豬瘦肉50克,加水適量,煮60分鐘,食鹽調味,食肉飲湯,常服有效。也可用蒼耳子根30克代蒼耳子。
(3)柏葉豬鼻湯:生柏葉15克,石斛6克,柴胡3克,豬鼻肉30克刮洗干淨,加水3碗,煎成大半碗,去渣取汁,加入蜂蜜30克,30度米酒15克,和勻,分次飲之。3劑為一療程,連服3個療程。
(4)芎芷炖豬腦:豬腦1副,洗淨剔去紅筋,川芎、白芷各6克,辛夷花10克,先煎三味中藥,取汁半碗,倒入炖蠱內,加入豬腦,沸水炖熟,飲湯吃豬腦,常服有效。
(5)蜜蜂窩:取新鮮蜜蜂窩適量,放嘴內咀嚼10~20分鐘,每日1~2次。常用有效。
(6)紅棗煲蒼耳子:紅棗6枚,蒼耳子10克,清水適量同煲,取汁服,每日一次,七天為一療程。 http://www.jk99.net/new/20050921100917/index.shtml
小兒按摩-慢性鼻炎
【疾病】慢性鼻炎 【簡介】慢性鼻炎是指鼻粘膜、粘膜下層,甚至骨質,由於各種因素所致的慢性炎症。是一種常見、多發、臨床上以鼻塞為主要症狀的鼻病。現代醫學把本病分為單純性鼻炎和肥厚性鼻炎。其發病原因很多,多由急性鼻炎演變而來,環境因素,如氣溫的突然變化、空氣過於干燥、通風不良、空氣污染、粉塵煙霧以及有害氣體長期刺激,也可導致本病。小兒營養不良、維生素a、c缺乏與全身抵抗力下降,易患本病。中醫學認為本病是由於外感六淫之邪,或熱邪窒肺使肺氣不宣,肺竅閉塞所致。常見症狀為間歇或交替性鼻塞,於運動出汗時鼻通暢,靜坐或遇冷時鼻塞加重,鼻涕較多,一般為粘液性,如有繼發感染則呈粘膿性。常伴有頭痛,頭昏,暫時性嗅覺減退等不適症狀。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兒坐位或仰臥,家長以雙手拇指指腹,從印堂穴開始,向上直推至發際,反復操作15~30次。 (2)以雙手拇指從印堂穴沿上眼眶,分推至雙側太陽穴處,反復操作15~20次。然後,按揉太陽穴1分鐘。 (3)以拇指指腹點揉雙側迎香穴各1~3分鐘。 (4)以食指指腹在鼻兩側快速推擦,以局部產生灼熱感為度。 (5)按揉雙側合谷穴各1~3分鐘。
2.隨證加減
(1)風塞型:症見鼻塞嚴重,流涕色白清稀,惡寒發熱,無汗,頭身疼痛,舌質淡紅,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推三關300次,清肺經100次。 ②按揉曲池穴1分鐘。 ③以掌根直推脊柱兩側的肌肉組織,以透熱為度。 ④點揉大椎穴1~3分鐘。 (2)風熱型:症見鼻塞不利,嗅覺失靈,口鼻氣熱,流涕色黃而稠,發熱惡風,有汗口渴,時有咳嗽,舌質紅,苔薄黃。常用手法加 ①清肺經200次,清天河水300次。 ②按揉風府、曲池穴各1分鐘。 ③提拿肩井穴部位5~10次,手法刺激應稍輕。 ④熱重可蘸酒平擦背部1~3分鐘。 (3)膽熱型:鼻塞,鼻涕黃濁粘稠,有臭味,嗅覺差,頭痛,伴心煩不安,頭暈耳鳴,口苦脅痛,舌質紅,苔黃。常用手法加 ①清肝經300次,清肺經300次。 ②清天河水300次,揉總筋100次。 ③按揉太沖、三陰交穴各1分鐘。 ④推擦湧泉20次。 (4)脾氣虛弱型:症見鼻塞不利,鼻涕量多,或稀或粘,嗅覺遲鈍,頭部發沉,伴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腹脹便搪,面色萎黃,舌質淡,苔白膩。常用手法加 ①補脾經300次,揉板門300次。 ②摩中臍2~5分鐘。 ③按揉足三裡穴1~3分鐘。 ④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鐘。 (5)肺氣虛寒型:症見鼻塞時輕時重,鼻涕色白量多,無臭味,嗅覺減退,伴氣短乏力,形寒肢冷,咳嗽有痰,舌質淡,苔白滑。常用手法加 ①揉外勞宮300次,推三關300次。 ②摩肚臍2~5分鐘。 ③按揉肺俞、脾俞各1分鐘。 ④按揉足三裡穴1分鐘。 top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兒坐位或仰臥,家長以拇、食二指點按鼻唇溝上端盡處,時間為1~3分鐘。 (2)以雙手拇指按壓攢竹穴1分鐘。 (3)以拇指指腹沿鼻梁兩側,自上向下推擦,以局部產生熱感為止。 (4)按揉合谷穴1~3分鐘。 (5)患兒坐位,家長以一手扶住患兒前額,用另一手的拇、中二指點揉雙側風池穴1~3分鐘。 (6)患兒俯臥,家長以單掌橫擦背,以透熱為度。
生活調理
(1)平時要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抵抗力,注意寒暖適度,預防感冒。 (2)避免吸入刺激性的氣體,如粉塵、煙霧等。 (3)加強營養,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辛辣厚味之品。 (4)如鼻腔畸形或病變的,應到醫院進行矯治。 (5)保持患兒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http://forum.xaonline.com/forumui/forummaintopic.aspx?topicid=535013&forumid=93
上一页 [1] [2] [3]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