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調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須經外科手術矯治。絕大多數的嬰兒便秘都是功能性的。
如果嬰兒飲食太少,消化後的余渣就少,自然大便也少。奶中糖量不足,可以便大便干燥。如長期飲食不足,則形成營養不良,腹肌和腸肌缺乏力量,不能解出大便,可出現頑固性便秘。大便的性質與食物成分有關,如果食物含有多量的蛋白質而缺少碳水化合物(糖和澱粉),則大便干燥而且排便次數少;如果食物中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則排便次數增加且大便稀軟;如果食物中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則大便潤滑。某些精細食物缺乏渣滓,進食後容易引起便秘。有些小兒生活沒有規律,沒有按時解大便的習慣,使排便的條件反射難以養成,導致腸管肌肉松馳無力而引起便秘。此外,患有某些疾病如營養不良、佝偻病等,可使腸管功能失調,腹肌軟弱或麻痺,也可出現便秘症狀。
嬰幼兒一般每天1-2次大便,便質較軟,若兩到三天不解大便,而其他情況良好,有可能是一般的便秘。但如果出現腹脹、腹痛、嘔吐等情況,就不能認為是一般便秘,應及時送醫院檢查。幼兒一天一次大便屬於正常,但有的小兒兩到三天解一次大便,而且大便質軟量多,也屬正常。小兒發生便秘以後,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干硬的糞硬刺激肛門產生疼痛和不適感,天長日久使小兒懼怕解大便,而且不敢用力排便。這樣就使腸子裡的糞便更加干燥,便秘症狀更加嚴重。
人乳喂養的嬰兒發生便秘較人工喂養兒少。如果出現便秘,可在人乳喂養的同時加橘子汁、糖或蜂蜜。牛乳喂養的嬰兒發生便秘,可酌減牛奶總量,在牛奶內增加糖量至8%-10%,還可以加橘子汁、菠蘿汁、棗汁或白菜水,以刺激腸蠕動。 目前由於營養不良導致的便秘已經不多了,主要是營養過剩和食物搭配不當導致的便秘。很多孩子的父母一味地增加孩子的營養,讓食物中的蛋白質量很高,而蔬菜相對較少。當今兒童食品工業飛速發展,許多高級的兒童食品都是些精細糧食制品,缺少渣滓,小兒很少吃粗纖維及含渣多的食物,容易導致便秘。
對嬰幼兒來說,合理的食物搭配不僅可以預防便秘的發生,而且對便秘有良好的治療作用。食物中魚、肉、蛋與谷物的比例要適當,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讓孩子吃一些玉米面和米粉做成的食物。要訓練小兒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
對於發生便秘的孩子,可用如下幾種簡便方法:
1.按摩法:右手四指並攏,在孩子的臍擊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推揉按摩。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排便而且有助消化。
2.肥皂條通便法:用肥皂削成鉛筆粗細、3厘米多長的肥皂條,用水潤濕後插入嬰兒肛門,可刺激腸壁引起排便。
3.鹹蘿卜條通便法:將蘿卜條削成鉛筆粗細的條,用鹽水浸泡後插入肛門,可以促進排便。
4.開塞露:將開塞露注入小兒肛門,可以刺激腸壁引起排便 從嬰幼兒糞便性狀發現異常
小兒由於年齡、飲食、排便習慣等的不同,每天排便次數可以不盡相同。嬰幼兒糞便的次數和性質常反映著小兒胃腸道的生理和病理狀態。母乳喂養兒、人工喂養兒以及混合喂養兒在排便次數上、糞便性狀方面各有特點。我們如果掌握了這些特點,就可以通過嬰幼兒糞便了解其消化道功能情況,及時調整食物的量及比例,促進嬰幼兒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預防和減少腹瀉,並可以及早地發現一些疾病,做到有病早治。
一、母乳喂養兒糞便:未加輔食的母乳喂養嬰兒,糞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藥膏狀,或有種樣的顆粒,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呈酸性反應,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2-4次,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如果平時大便次數較多,但小兒一般情況良好,體重不減輕而照常增加,不能認為有病。嬰兒在加輔食後大便次數可以減少。1周歲以上的小兒大便次數右減至一天一次。
二、人工喂養大便:以牛乳喂養的嬰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硬,呈中性或鹼性反應。由於牛奶中的蛋白質多,有明顯的蛋白分解後的臭味。大便每天1-2次,如果增加奶中的糖量,則排便次數增加,便質柔軟。 三、混合喂養兒糞便:無論人乳或牛乳喂養,若同時加食澱粉類食物,則大便量增多,硬度比單純牛奶喂養稍減,呈暗褐色,臭味增加。若將蔬菜、水果等輔食加多,則大便與成人近似。初加菜泥時,大便中常排出小量的綠色菜泥,有的父母往往以為是消化不良,停止添加菜泥。實際上這種現象是健康嬰兒更換食物時常有的事。如果沒有腹瀉,不必停止加輔食,數日以後胃腸習慣了,這種情況隨之消失。
對嬰幼兒糞便性狀的觀察可以了解其消化情況。如果嬰兒糞便的臭味明顯,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沖稀。如果糞便中多泡沫,則表示碳水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須減少甚至停止吃澱粉類的食物。若大便外觀如奶油狀,則顯示脂肪消化不良,應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入。
糞便的顏色與膽汁的化學變化有關。在小腸上部時由於膽紅素及膽紅素的作用,故呈黃綠色;到結腸時膽綠素還原成膽紅素,而呈黃色。母乳喂養兒的大便偏酸性,可因氧化性細菌作用將膽紅素變為膽綠素,所以母乳喂養兒的正常糞便略呈綠色。但牛乳喂養兒的糞便偏鹼性,可以進一步還原變為無色的糞膽原,所以大便顏色較淡。如果牛乳喂養兒排出綠色大便,則表示腸的蠕動加速或腸道有炎症,為腹瀉的一種象征。有些家長沒有這方面的知識,錯誤地認為孩子排綠色的大便是受了某種驚嚇,這是錯誤的。
有些疾病可以從嬰幼兒的糞便中反映出特點。如果小兒有膽道梗阻情況,則大便呈灰白色。胃腸道上部出血或服用了鐵劑,可排出黑色的大便,有的似柏油樣。如果大便中帶有鮮紅的血絲,可能由直腸息肉、結腸息肉和肛門裂所致,應做進一步的檢查。若除有血液外,同時含有大量的粘液而糞質較少,結合病兒陣發性腹痛的症狀,可考慮是否為腸套疊。如果大便帶有膿血並有腥臭味,可考慮為痢疾。總之,細心觀察的父母能從嬰幼兒的糞便中及時地發現問題。若為食物結構搭配不當導致的消化不良,通過及時調整搭配,適當減少某一類食物的入量,使異常的大便得到糾正。但如果糞便異常不屬一般消化不良情況,且合並有全身症狀,應立即送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免延誤。 總之,細心觀察的父母能從嬰幼兒的糞便中及時地發現問題。若為食物結構搭配不當導致的消化不良,通過及時調整搭配,適當減少某一類食物的入量,使異常的大便得到糾正。但如果糞便異常不屬一般消化不良情況,且合並有全身症狀,應立即送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免延誤。
寶寶便秘怎麼辦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排出困難。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一般而言,便秘主要與喂養方式、飲食質量和數量、排便習慣、胃腸道消化吸收能力、腹肌壓力、腸道平滑肌的發育和推動力有關。
人工喂養兒較母乳喂養容易便秘,這是因為牛奶中含有更多的鈣和酪蛋白,而糖和澱粉含量相對減少,食入後容易引起便秘;如進食少,食物中含蛋白質過多,含糖太少,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被腸道吸收而使大便干燥;生活沒有規律,對嬰兒沒有訓練成按時排便的習慣,也易引起便秘;有些慢性病症如佝偻病、皮肌炎等導致營養不良也容易引起便秘。年輕的父母必須對此多加注意,及早預防。
寶寶便秘後,往往數天不解大便,有時大便中夾有血絲及粘液(這是由於干燥的糞便擦傷腸粘膜所致),排便時肛門疼痛,甚至可導致外痔及直腸脫垂,多日未排便的寶寶,由於糞便中毒素的影響,往往會出現精神不振和食欲不佳的狀況。 排便困難的寶寶排便時會因肛門疼痛而哭鬧不安,多日便秘的寶寶還會出現精神不振、食欲不好、腹脹等症。便秘不僅給寶寶帶來痛苦,給父母們也帶來極大的不安和煩惱。防治嬰幼兒便秘,主要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訓練寶寶定時排便。 一般從3個月左右開始,可以的意識的訓練嬰兒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使其逐漸形成條件反射,定時產生便意。
2、科學喂養,正確添加輔食。 嬰兒在接受新的食品時,容易出現便秘,因此,家長們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一定要遵循由一種到多種,由少到多的原則。以嬰兒營養米粉為例,對於3-4個月的寶寶來說。剛開始時喂1-2湯匙即可,2周以後再增加至4-5匙。
另外沖調米粉時還要注意米粉和水的比例,避免寶寶大便干燥。此外,4、5個月的寶寶,適當喂哺蔬菜泥及果泥等含纖維素的食物,可防止便秘。較大的寶寶可加服些滑腸的食物,如桔子汁,蜂蜜糖水等另外要多吃些水果,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如芹菜、韭菜及粥類食物。
3、對便秘的寶寶注意因果同治。幼兒便秘可每天早晨空腹服用適量蜂蜜,用右手掌心自寶寶右下腹向上繞臍順時針輕輕按摩十余次,以達到蠕腸通便之作用,對於便秘嚴重者,則應及早帶寶寶看醫生,排除先天性巨結腸、肛門直腸狹窄等疾病情況。 便秘是由於人體內缺少纖維素和大量水分,致使胃腸蠕動失常,腸道中代謝物、細菌等有害物質不能及時排出,常可引起冠心病、高血壓、哮喘、乏力、口苦、易怒等症狀。列舉便秘飲食療法若干,供讀者參考:(1)香蕉(1-2根),塗上蜂蜜,每日早晨空腹食用,然後喝溫開水(200-300毫升)。(2)奶粉(60克)、咖啡(5克)與溫開水(200毫升)一起攪拌後放在冰箱中保存,每日飲用1次。(3)決明子、肉苁蓉(各10克),炒熟研末,用沸水沖泡,如蜂蜜適量,代茶頻飲。(4)雞蛋(1只),打入牛奶(250克)中,煮熟後加入蜂蜜適量,每日早晨服用1次。(5)核桃仁、黑芝麻(各30克),共搗如泥,開水沖服,每日1次,空腹服用。(6)土豆(250克),搗爛後擠汁,加入蜂蜜適量,每日早晨空腹服用。(7)豆腐渣(50克)、溫開水(200毫升),倒入玻璃瓶中,加入蜂蜜與檸檬汁,用湯匙不斷地調勻,每日飲用1杯。
(8)南瓜(120克),切成方塊,煮熟後加入牛奶(400毫升),裝在瓶中,放在冰箱中保存,每天飲用1次。
(9)豬血(200克)洗淨切塊,菠菜(250克)加水(500毫升)煮熟,加入調料,分1-2次服用。
(10)將酸奶(150毫升)倒入玻璃瓶中,再加入綠茶葉粉末(2匙)及適量的蜂蜜,每日1-2次,空腹時飲用1杯。
便秘食譜
芝麻菠菜
老年人經常食用芝麻菠菜,對於預防老年便秘有一定益處。中醫學認為,菠菜,性冷而滑,滑能通竅,有潤腸的功效。芝麻及麻油也是一種治療便秘的良藥佳品,單獨使用亦有一定的效果,同時由於芝麻及麻油含有豐富的亞油酸,對高血壓有一定療效。民間有用麻油拌菠菜治療高血壓並發便秘、頭痛、面紅、目眩的驗方。原料:菠菜200克,芝麻50克,麻油5克,精鹽2克,味精2克。制作:1。取干淨鍋一只,將淘洗瀝盡水的芝麻倒入鍋中,開火,用小火炒至起香,碾成粉末狀待用(傳統方法不碾)。2。菠菜去雜物、老葉,洗淨、瀝水。3。鍋中放入清水,上旺火燒沸,投入菠菜,燙三、四分鐘,熟後撈起瀝水,待涼後,加精鹽、味精、芝麻油拌和均勻,裝入盤中,灑上芝麻屑,即成。特點:菠菜色澤翠綠,芝麻香味撲鼻,軟嫩爽口,風味獨特。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756812.html
1.白術散治療便秘:取生白術適量,粉碎成極細末,每次服用白術散10克,每天3次。此法對虛性便秘療效頗佳,一般用藥3~5天,大便即可恢復正常,大便正常後即可停藥,以後每星期服藥2~3天,即可長期保持大便正常。
2.芍甘湯加味治便秘:取生白芍30克,生甘草20克,枳實15克,加水2碗煎成大半碗,每天1劑,分2次服用。此方治療各種原因所致的便秘95例,療效滿意。此法特別適用於老年、久病體弱的成人便秘患者,但孕婦慎用。
3.連翹治療便秘:取連翹15~30克,煎沸當茶飲,每日1劑。小兒可兌白糖或冰糖(不兌糖效果更好)服用。持續服用1~2周,即可停服。此方特別適用於手術後便秘、婦女(妊期、經期、產後)便秘、外傷後(顱腦損傷、腰椎骨折、截癱)便秘、高血壓便秘、習慣性便秘、老年無力性便秘、腦血管病便秘及癌症便秘等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