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3歲寶寶拉肚子怎麼辦啊正文

3歲寶寶拉肚子怎麼辦啊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胡蘿卜湯:取鮮胡蘿卜250克洗淨,連皮切成塊狀,放人鍋內,加水適量煎爛,去渣取汁欽.每日分2~3次。

栗子湯:取栗子3~5枚,去殼搗爛,加適量水煮成糊狀,再加白糖適量調味。
 
為何寶寶容易發生腹瀉?拉肚子的幾種成因(1)不合理的喂養:寶寶吃得太多了,或次數過多,加重了胃腸道消化系統的負擔;添加的輔食質量不當,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吃飯時間不定時,胃腸道不能形成定時分泌消化液的條件反射,使機體消化功能降低等(2)細菌感染:由於食物或用具潔淨度不夠,使寶寶吃進帶細菌的食物,也會引起胃腸道感染也能引起腹瀉。(3)著涼(4)疾病:患感冒、肺炎等疾病時,也可能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瀉(5)生理性腹瀉:有些嬰兒自出生後,或經過不長的一段時間,出現大便次數增加,而且持續時間較久。每天大便少則3-4次,多則6-7次。大便外觀稀稠,消化尚可,水分不多,色發黃綠,無膿和血。多見於6個月內的嬰兒,體型較胖,常有濕疹。在整個腹瀉階段從沒有發熱,雖然腹瀉已久,精神食欲卻一直很好,體重和身高及其他方面了的發育均正常。說明腹瀉並沒有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所以不屬於病態,故稱生理性腹瀉。這種腹瀉無須任何治療,一般在逐步添加輔食後,大便次數和性質就會變好了(6)饑餓性腹瀉:饑餓引起腹瀉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腸蠕動增加,故大便次數增多。在考慮到孩子的腹瀉可能是由饑餓引起的,可以從小量開始增加食量。須去帶寶寶看醫生的幾種症狀以下幾種腹瀉的疾狀,你就該帶寶寶去看醫生了:1、斷拉肚子超過了24小時;2、每天拉肚子8-10次以上;3、37℃的高燒超過2-3天;4、常伴嘔吐2-3次;5、糞便中帶有血;6、2-3小時沒有尿濕尿布或尿的顏色很深;7、總是懶洋洋的或昏睡狀態如何護理拉肚子的寶寶(一)、預防措施1、合理喂養,提倡母乳喂養。2、按時添加輔食:小兒生長發育迅速,不論母乳或人工喂養兒均應按時添加輔食,以滿足營養需要。3、注意飲食質量: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養及人工喂養時,應注意飲食調節。4、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乳品的保存和奶具、食具、玩具和設備的定期消毒。5、增強體質:避免過熱或過冷,平時應加強戶外活動,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6、感染性腹瀉患兒,應積極治療,但要避免長期濫用廣譜抗生素,實際上小兒腹瀉約一半以上為病毒所致,或者由於飲食不當引起。二)護理1、非母乳性食品應選擇容易消化、符合孩子口味的不要選擇需很長時間才能消化的食物,選擇以米粥或菜粥等澱粉類為主的食品,並做得軟一些。但如果嬰兒不願意吃的時候也不要勉強,在一段時間內孩子不進食非母乳性食品也沒有大問題。若母乳喂養的孩子發生腹瀉時,不要輕易斷奶。這時可縮短每次喂奶的時間,讓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質含量較多,容易消化,富於營養,而後半部分脂肪含量較多,不易消化。必要時母親可在喂奶前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先飲一大杯淡鹽開水,稀釋乳汁,然後再給孩子哺乳。2、用孩子喜歡吃的飲品來補充水分因腹瀉而失水時,補充更多的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多找一些孩子喜歡喝的飲品,如開水、果汁、蔬菜汁等。當腹瀉嚴重,並伴有嘔吐情況時,更應頻繁地補充水分。3、當腹瀉恢復正常後,也需慢慢地增加非母乳食品的量當持續嚴重腹瀉後,雖然腹瀉已經停止了,但消化機能在一段時間後才能恢復正常,不能馬上恢復吃原來的非母乳食品,應該先喂添加輔食初期的粘稠狀食物,過幾天再慢慢的恢復。同時,需持續服用合生元兒童益生菌沖劑一段時間,直到寶寶腸到完全恢復健康。4、勤換尿布腹瀉的時候,有時會引起斑疹,最好勤換尿布。5、注意孩子的腹部保暖小兒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瀉的兒童,腸蠕動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涼則腸蠕動更快,從而加重病情。可適當給孩子增加衣著,亦可用大口罩,護肚兜等圍住嬰兒臍部。6、保持衛生平時常加用肥皂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及環境衛生。(三)護理誤區1、孩子腹瀉即禁食民間主張對急性腹瀉采用禁食8-12小時,甚至24小時的饑餓療法實際上是錯誤的。研究表明,即使急性腹瀉時,患兒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也不會完全消失,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仍可達到正常的60%-90%。較長時間的饑餓,不僅不利於患兒營養的維持,還會使其營養狀況進一步惡化,並影響腸粘膜的修復、更新,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免疫力下降,反復感染,最後導致“腹瀉——營養不良——易致腹瀉”的惡性循環中。因此,對急性腹瀉兒應繼續喂食。母乳喂養兒可自由吃奶及喂水;人工喂養兒可先喂稀釋牛奶(牛奶1份加水2份)2-3天,以後逐漸增至全奶;半歲以上的患兒可選用米湯、稀飯或爛面條等,並給些新鮮水果汁或水果以補充鉀,再加些熟植物油、蔬菜、肉末或魚末等,但均需由少到多,逐漸過渡到已經習慣的平常飲食。2、給腹瀉的寶寶吃甜食寶寶腹瀉時,媽咪往往在稀粥或米湯中加些糖,以為這樣既補充熱能又易消化。然而,這樣只會加重腹瀉。因為,腹瀉使腸黏膜受損,不能將糖分解為能被腸道吸收的單糖,因而使水分從腸壁被動地進入腸道,致使腸腔水分增多,排便次數增加。3、腹瀉喝雞湯補營養雞湯作為一種營養物質,對人體確有補益作用,但這並不意味著什麼人都適宜喝雞湯。無庸置疑,嬰幼兒腹瀉時會隨胃湯液丟失大量的營養物質。因而,一些年輕的父母為孩子增加營養,喜歡給孩子喂食高營養的液狀食物,比如雞湯等。殊不知,給孩子喂雞湯不但達不到壯體強身的目的,反而會給孩子帶來麻煩。研究發現,雞湯進人人體後,蛋白質合成顯著增多,而人體每合成1克蛋白質即需0.45毫克當量的鉀,由於鉀不斷進入細胞,人體為維持平衡,鈉也大量進入血液和細胞液中,因而造成體液高滲——高鈉血症。所以,嬰幼兒在腹瀉時不宜喝雞湯。4、腹瀉的孩子一點油也不能吃人們在小兒患腹瀉時,常常讓小兒忌油。這種做法只適用於急性腸道炎症,一般不得超過3天。有些小兒容易腹瀉,尤其是滲出性體質的孩子,腹瀉可持續很長時間,不應當長期忌油。如長期忌油,可使小兒消耗體內貯存的脂肪,引起消瘦,還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與利用,久之,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長期忌油還可造成腹瀉,易發生在6個月至3歲小兒,稱“學步嬰兒腹瀉”或慢性非特異性腹瀉。此與小腸粘膜上酶的活性增強有關。如酰甘酸環化酶使前列腺素增加,促使胃腸蠕動加快,造成腹瀉。這種腹瀉可用植物油治療,多價不飽和脂肪酸可抑制這一過程。嬰兒長期腹瀉吃些植物油有益無害。乳母嚴格忌油可使嬰兒腹瀉,所以也不要忌油。5、寶寶腹瀉應該多喝水腹瀉寶寶不宜喝水,因為寶寶持續腹瀉,丟失的鉀和鈉比較多,白開水中並不含這些成分,而且過量飲水會稀釋胃酸,影響孩子食欲。如果孩子口渴的話,可以給他服用口服補液。因為口服補液中含有適當比例的糖、鹼、氯化鉀和氯化鈉,可以幫助寶寶補充丟失的電解質,讓寶寶盡快恢復。六、拉肚子常用藥1、思密達作用:1、成人及兒童急、慢性腹瀉,對兒童急性腹瀉效果尤佳。2.食管炎、胃炎、結腸炎、功能性結腸病。起效快,不進入血液循環,無論老人、孕婦、嬰幼兒和肝腎功能不全者均可使用。2、焦米湯: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黃,再加水和適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狀即可。焦米湯易於消化,它的碳化結構還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3、胡蘿卜湯、蘋果泥適合:消化不良者僅有輕度腹瀉胡蘿卜湯,每日2次~3次,每次2湯匙~3湯匙;服用蘋果泥(取蘋果一只洗淨去皮去核,切成小塊,放入碗內加少量白糖隔水蒸,蒸熟後搗攔成泥狀服用)。因胡蘿卜和蘋果含有果膠,能使大便成形,並且還能吸附腸內的有害物質,幫助治愈腹瀉。4口服補液適合:腹瀉而脫水者要補充體內喪失的水分藥房有售,其中包括食鹽即氯化鈉3.5克、氯化鉀1.5克、葡萄糖20克、碳酸氫納1.5克,加溫開水1000毫升,約4玻璃杯)其成分比例合理,有利於吸收,喂服時用茶匙一匙一匙吃,少量多次才能使胃內眼收。若在偏僻地區買不到“口服補液”時,可以在家庭裡自制簡易口服液。配方是:食鹽1/2茶匙,蔗糖2湯匙,加開水4玻璃杯。口服補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喂服得當,可以使嬰兒停止嘔吐,減少腹瀉,及早康5魚蛋白粉適合:消化不良者僅有輕度腹瀉魚蛋白粉加入米湯內服用,每日5克,分1次~2次服用。半歲以上的嬰兒可服用魚蛋白粉粥或爛面條。由於魚蛋白粉內蛋白質質量高,脂肪量低,而且沒有乳糖,對嬰兒腹瀉特別有利。輕型腹瀉一般服用3日~5日就痊愈6、維生素維生素b1、維生素c、乳酶生每日服3次,每次各1片,研碎和水拌勻喂服,可在服“口服補液”的同時加服。因為維生素bl能促進糖類完成代謝過程,不使積酸發氣,維生素c能增加抵抗力,乳酶生能幫助消化乳類。它們都是控制腹瀉時常用的藥。7、媽咪愛是一種腸道菌群的調節劑,對胃腸道功能有調節作用,對消化也有幫助
 
寶寶腹瀉的症狀

經寶寶中心醫學顧問團審閱


發送給朋友

可打印版式






新生寶寶每天的大便次數通常可多達10次,大一點以後可能會從一天幾次到一周一兩次不等。所以,只有首先了解寶寶正常的排便習慣,你才能在第一時間判斷寶寶是不是腹瀉(也稱“拉肚子”、“拉稀”)。通常除了觀察寶寶大便的性狀外,你還要留意寶寶大便的味道。

雖然寶寶偶爾出現大便稀軟不用擔心,但如果寶寶的排便規律突然發生了變化,比如寶寶大便的次數比平時多,大便的質地比平時稀薄,甚至出現水樣便,而且可能就像是從寶寶的屁股裡噴射出來一樣,那也許就是拉肚子了。

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在添加輔食以前,大便一般是黃色或金黃色、較軟或有點稀。很多爸爸媽媽覺得寶寶這個時候的大便聞起來有點乳酸味。由於寶寶大便的軟硬和顏色跟他所吃的食物(包括母乳和輔食)的成分有關,所以,如果寶寶的大便出現了奇怪的味道,就說明可能出了什麼問題。吃配方奶的寶寶通常每天排便1次以上,大便為黃色或棕褐色,像花生醬那麼稠,也許有點難聞。

當你的寶寶開始吃輔食後,他的大便就會變硬。這個時候,大便的質地還是會隨著寶寶吃的東西而變化,同時,也開始變得難聞。但是,當寶寶成形的大便又開始變稀時,就可能是拉肚子了,而且,他這時的大便也許非常臭。

盡管寶寶出現嚴重腹瀉時的確會很嚇人,但放心,大部分寶寶拉肚子都沒那麼厲害,只要寶寶不脫水,他的健康就不會有太大問題。如果你的寶寶在其他方面都很健康,並且及時補充了大量水分,拉肚子可能幾天內就好了。
 
我兒子半歲的時候拉肚子,拉了1個月才好,我們換了好幾家醫院,化驗結果是消化不良,吃什麼藥都不管用。最後我把所有藥都停掉,用食療治好了:
把奶沖的稀了一半以上,量也少了一半,然後喝米油,米粥熬得稠一點,取上層米油;
吃蒸蘋果泥,切成小薄片,蒸透以後用小擀杖搗成泥糊。這2種食療我們吃了一次就見效了!2天後就全好了。

注意:如果你們也是奶粉喂養,先把奶沖稀少吃點試試,一定要稀一半的,一勺半勺不管用!米油可以灌到奶瓶裡喂,但同時奶量一定也要減下來。因為孩子生病時和大人一樣,也是沒有胃口的,也一樣吃的少,還要吃好消化的。還有孩子不哭不鬧的時候千萬不要喂。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能換奶粉。

一歲多點的時候拉肚子,我們沒看醫生,自己調理好了:
只吃了媽咪愛,共吃了3天,就好了。當然,同時飯量和奶量也減了一半。
注意:媽咪愛要用40度以下的水沖服。拉肚子期間給孩子吃面食好消化的,稀飯,饅頭,餅干,面條等,不能吃米飯,白天不喝奶粉。每天給孩子喝600-800的水。

上面是我自己的經驗。建議您,換中醫治療,你說的灌腸我聽起來有點可怕哦,孩子這麼小就。
 
寶寶的便便
顏色:健康的便便,顏色是黃色、綠色、茶色。喂哺母乳的寶寶,糞便通常是黃綠色,質地柔軟呈糊狀。
形狀:一般說來喂哺母乳的寶寶排出的便便較軟,大多是稀稀糊糊而不成形的。
次數:年齡越小的寶寶,腸子蠕動越快,排便次數也越多。通常喂哺母乳的寶寶排便次數較多,一天可能排便多到6-8次。
氣味:哺浮期的寶寶,排出的便便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去年流產,到現在已經一年了,還沒有懷上,都快得憂郁症了,有人可以幫幫我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