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會有酸味,那是因為哺乳期的寶寶吃的東本都是接近無菌的狀態,而且又有利於消化的乳酸菌等有益細菌在腸中“居住”所以寶寶的便便帶有一點酸的味道。
1 寶寶的便便 顏色:健康的便便,顏色是黃色、綠色、茶色。喂哺母乳的寶寶,糞便通常是黃綠色,質地柔軟呈糊狀。 形狀:一般說來喂哺母乳的寶寶排出的便便較軟,大多是稀稀糊糊而不成形的。 次數:年齡越小的寶寶,腸子蠕動越快,排便次數也越多。通常喂哺母乳的寶寶排便次數較多,一天可能排便多到6-8次。 氣味:哺浮期的寶寶,排出的便便通常會有酸味,那是因為哺乳期的寶寶吃的東本都是接近無菌的狀態,而且又有利於消化的乳酸菌等有益細菌在腸中“居住”所以寶寶的便便帶有一點酸的味道。 嬰兒腹瀉的主要症狀為大便變稀,次數增多。如蛋花湯狀或泡沫狀,可呈黃綠色,或混有少量粘液及不消化的如肥皂塊樣的物質,偶有惡心、嘔吐。輕型患者可無失水,或伴有輕到中度失水。重型患者腹瀉次數每日可達十余次,甚至數十次,丟失水分較多,可伴有發熱、食欲差、嘔吐,有中度或重度的失水,以及電解質喪失與酸鹼不平衡的症狀,使嬰兒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腹痛,皮膚蒼白、干燥,眼窩、前囟下凹,哭時淚少,四肢發涼,尿量減少,進而可發生休克。治療嬰兒腹瀉應分析其病因,給予相應的處理。如由喂養不當引起的,要合理哺育,及時循序添加輔助食品。急性腹瀉期則應停止給予不易消化的和脂肪類食物,嘔吐嚴重的暫時禁食6~8小時,使消化道休整後再喂食。用母乳喂養者,則先恢復哺乳,人工喂養者可給米湯、稀牛奶或低脂奶。由氣候變更引起的,要注意保暖或散熱,使嬰兒有一個相對恆溫的環境。對於秋冬季常見的病毒性腹瀉,則以糾正失水,補充電解質及對症治療為主輕度或中度失水,無嘔吐者可少量多次飲用淡鹽水(每1000毫升中加入食鹽3.5克)。如有“補液鹽”服用則更好。嬰兒按每天每千克體重需100~150毫升計算即可。吐瀉嚴重者,則需靜脈輸液。 可以吃點利貝樂兒童益生菌,美國專利產品。利貝樂兒童益生菌能活著到達小腸,並且抑制有害菌在腸內的繁殖,促進腸道運動,從而提高腸道機能,改善排便狀況。 快去醫生看看啊,寶寶的事不能擔務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