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同志的先進事跡,集中體現了新時期黨的基層干部的光輝品質和崇高精神。這種難能可貴的品質與精神,是黨的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的繼續和發揚。深入學習、宣傳和弘揚沈浩現場的精神,就是要像他那樣,做一名人民群眾離不開的好干部,這是人民的心聲、時代的呼喚。要做人民群眾離不開的好干部,最重要的就是要堅守一份責任,並全部奉獻於事業,只有把自己的一切與這份責任、這份事業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才能讓人民群眾念起、讓人民群眾記住。這是沈浩同志最可寶貴的品質,也是沈浩同志用生命實踐著的信念與忠貞。 我們常說,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說的就是無論在何地為官,在什麼樣的崗位做事,其實都是為國家、為人民履行一份責任,這份責任自從你入黨宣誓的那天起,就緊緊與黨的事業、與人民的事業,也同樣與自己的前途命運融合在了一起。盡好這份責任,盡全力發揮出自身的光與熱,讓人民感受到黨的力量、黨的凝聚力、感召力,是每一名黨員干部的份內事,是必須而且應該做好的“自己的事”。黨的歷史,從一定意義上講,就是無數黨員無私奉獻忠誠、不懈追求理想的歷史。也正是無數的優秀的黨員,前僕後繼、從不間斷地支撐起黨的事業的擎天大廈。反過來說,如果黨員干部盡不好這份責任,辜負了黨和人民的重托,辱沒了當初自己的誓言,甚至是做了為人民所不恥的事情,成為歷史的罪人,就一定會被歷史潮流所淹沒、所淘汰。這是歷史演進的規律、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規律,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得了。
沈浩同志之所以能在黨員干部中,在廣大基層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是有其深刻的時代背景的。當在,一些基層地方,少數干部宗旨意識淡溥,服務意識弱化,不想、不願到基層工作,即使到了基層,也不安心,一味地認為沒有出路,干不出名堂,甚至極少數干部認為,在基層就意味著升遷無望,而產生消極思想。少數同志到基層工作,全然抱著鍍金意識,動機不純,態度不正,下去前向組織提條件;下去後板凳還沒有坐熱,就吵著調動,要待遇,一不如意就鬧情緒、撂嚼子。總之,不安心基層工作或功利化地到基層工作,這種現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之所有產生這種現象,從根子上講,就是一些干部缺乏與群眾的深厚感情,不願與群眾打交道,不能正確認識個人責任與黨的事業的關系;就是總把自己想象成官老爺,一門心思放在求官位保官帽升官級上,不能正確看待個人權力與黨的要求的關系;就是沒有經過嚴格黨內生活鍛煉,喪失黨性原則,缺乏紀律觀念,不能正確把握個人前途與黨的命運的關系。總之,與當下少數干部相比,沈浩同志樹立了新時期優秀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同時,深刻诠釋了新形勢下優秀黨員領導干部的素質要求和價值追求。
沈浩同志雖遠去,但精神不死。生命雖有長短,但銘於歷史的意義卻不同尋常。對於一名干部政績與品行的評價來說,還有什麼能比群眾用“血手印”來極力挽留,來得更值得稱頌的呢,更令人感懷、令人感動的呢?!可以說,沈浩同志用生命鑄成了一座豐碑,更為廣大干部指明了“什麼樣的干部是人民群眾離不開的好干部”、“怎樣才能成為人民群眾離不開的好干部”的道理。真理常常很樸素:人民群眾離不開的好干部,將永遠深受人民愛戴,將恆久為歷史所銘記。(網友井月之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