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中國人為什麼缺鈣鐵鋅正文

中國人為什麼缺鈣鐵鋅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中國人為什麼缺鈣鐵鋅
 
因為不自信

中國人過去因為環境的關系
缺乏微量元素我相信
現在環境好了
什麼都吃的到
也什麼都吃的起
營養不要過剩就好
怎麼可能缺乏缺鈣鐵鋅呢~
都是讓那些保健品公司忽悠了
 
這位朋友,我也來說說我的看法啊,不過這個問題一向"眾說紛纭"還得你自己選擇.其實所謂的"枕禿"也不一定都是缺鈣所至,很多時候只是因為多摩擦及出汗,汗水刺激所引起的.一段時期後自會好的.

我女兒十三個月時就長了十六顆牙齒了,要知道一般這麼大的寶寶都是4-8顆牙齒就正常了.我們從來也沒單獨為寶寶專門補過鈣劑之類的.不過每日的飲食注意營養搭配.現在一歲另四個月了,非常活潑健康.

每日不變的奶,蛋,蝦皮,瘦肉,青菜,水果..
經常變換著奶類(酸奶,奶粉,牛奶..)肉類(魚,蝦,雞鴨肉,動物肝泥..)主食(面條,米飯,饅頭,面包..)

每次我到醫院的時候醫生都說孩子要補鈣了,說實在的,我們大家都知道,補鈣的必要性,但是我覺得大家現在有點過分關注補鈣了,在這些補鈣產品出來之前過去人怎麼補鈣的,也沒發現出什麼佝偻病?國外很少有聽說要補鈣,而且孩子通常都是建議母乳喂養到一歲,如果有的媽媽直接選擇為牛奶也行,不管孩子吃牛奶,或者母乳,或者酸奶,或者奶酪等含鈣物質比較高的物質通常不會缺鈣。如果孩子缺少曬太陽,他吃多少鈣身體也不會吸收的,所以曬太陽也很重要。只要寶寶吃的奶量夠了一般就不會缺鈣。建議母乳喂養的時候媽媽也能夠保持膳食平衡,主張媽媽補鈣,而不是孩子補鈣。媽媽補了鈣,奶出來的營養比例正好是為孩子准備的。


下面我搜來的一點資料大家共享:
如今,不少家長在給孩子補鈣方面存在諸多誤區,過量補鈣、重復補鈣、大量服用維生素d……這些做法不僅影響兒童胃口,就連才幾個月大的寶寶也會患上便秘。從兒科門診了解到,如今不少嬰兒發生厭食和便秘,這都和補鈣過多有關系。兒科專家指出,寶寶補鈣一定要適量,最好不要輕易給孩子專門補鈣。一般真正缺鈣的孩子多數為早產兒或巨大兒,這樣的孩子才需要補充鈣制劑。普通的孩子其實不需要專門補充鈣。
補鈣過多可使嬰兒囟門過早閉合,頭顱不能隨阗腦的發育而充分增大.一方面形成小畸形,另一方面可限制腦部發育.此外,骨骼過早鈣化閉合,使骨骼的發育受到影響,自然使身高受到限制.骨中鈣的成分過多,骨骼變脆,易發生骨折,吃太多的鈣還會使孩子食欲不振,也影響腸道對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
家長要記得同時給孩子多接觸紫外線,幫助鈣的吸收,如果您光給孩子補,而且超量的話,孩子不吸收,排洩掉,其實還是白白補了。最好去醫院問問醫生,寶寶不能耽誤你說的頭發稀的現象,應該就是屬於缺鈣了。
嬰幼兒缺鈣還有以下表現:

多汗

 嬰兒睡著以後枕部出汗,既使氣溫不高,也會出汗,並伴有夜間啼哭、驚叫.哭後出汗更明顯,還可看到部分兒童枕後頭發稀少。這是嬰兒缺鈣警報。如夜間多汗都與植物神經調節能力失調有關。首先應該考慮是體內缺鈣引起的精神狀況、要及早補鈣。

  厭食偏食

據專家研究,鈣控制著各種營養素穿透細胞膜的能力,因此也控制著吸收營養素的能力。人體消化液中含有大量鈣,如果人體鈣元素攝入不足,容易導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

  嬰兒濕疹

嬰兒濕疹,2歲前的嬰兒比較多見,有的到兒童或成人期發展成惡急性、慢性濕疹,或表現為異位性皮炎。嬰兒濕疹多發於頭頂、顏面、耳後,嚴重的可遍及全身。嬰兒患病時,哭鬧不安,患病部位出現紅斑、丘疹,然後變成水疱、糜爛、結痂,同時在哭鬧時枕後及背部多流汗。專家認為,鈣參與神經遞質的興奮和釋放,調節植物神經功能,有鎮靜、抗過敏的作用,在皮膚病治療中,起到非特異性脫敏效果。

  出牙不齊

牙齒是人體高度鈣化、硬度很高,能夠抵抗咀嚼的磨損、咬硬脆食物的器官。如果缺鈣,牙床內質沒達到足夠的堅硬程度,咀嚼較硬食物就困難了。並且兒童在牙齒發育過程缺鈣,牙齒排列參差不齊或上下牙不對縫,咬合不正、牙齒松動,容易崩折,過早脫落。牙齒受損就不能再修復了。


我家寶寶和你家的一樣,不用著急,剃幾回就會好了,吃母乳不至於缺鈣。寶寶從後面看,如果有一圈頭發很稀,就是缺鈣的現象。如果母乳喂養,母親最好平常多喝骨頭湯,各種營養要均衡,最好適當補些鈣,這樣會利於寶寶的生長。寶寶應該是有些缺鈣了,可補一些鈣劑,孩子小一次補1/3支,並堅持服用伊可新,重要的是出去曬曬太陽。還有,母親多吃谷物,如小米粥,促進吸收鈣。不知道你的寶寶有多大,有枕禿確實是缺鈣的體現之一。如果是吃母乳的話,媽媽補鈣是個不錯的選擇,孩子太小的話好像補什麼東西不太好吧?!藥補不如食補不是嗎!
如果很嚴重應該首先去咨詢一下醫生。你的孩子應該從出生就開始補鈣和魚肝油(維生素d),出生時醫生應該有講阿,造成禿枕有二種原因1、濕疹2、缺鈣。是否缺鈣由醫生決定(
一般看是否有乒乓球頭和肋骨是否突出,是比較明顯的缺鈣表現)還有就是母乳喂養,母親也應該補鈣。

根據2000年10月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攝入量:
0~6個月:純母乳喂養一天需要300毫克,人工喂養的嬰兒考慮到非母乳來源的鈣吸收率較低故定為400毫克/天。
6月~1歲:因為母乳攝入量明顯減少,鈣的濃度也相應的減低,輔食增多,考慮到鈣增長需要及輔食鈣吸收率較低的原因,定為400毫克/天。
1~3歲:需要鈣600毫克/天。
維生素d每天需要量0~10歲是400國際單位。

孕媽咪每天應該補充多少鈣?

一個出生時2800-3000克的胎兒,骨頭中至少含有40克以上的鈣。但嬰兒體內不能生成鈣,全是從媽咪身上要來的。中國營養學會規定,我國成年人每天應該攝入800毫克鈣。但多次全國營養調查證明,國人人均鈣攝入量缺了一半甚至更多。媽咪為了制造胎兒的骨骼,幾乎要在180天內將吃下去的所有的鈣全部交給胎兒。如果沒有食物攝鈣以外的額外補充,那麼媽咪在懷孕期間身體所攝取的鈣值是零。若換算孕媽咪每天的鈣攝取量,至少要補充中國營養學會規定的800毫克的兩倍以上,即1600毫克,這樣收支才能平衡。

孕媽咪補鈣注意事項

1.孕媽咪補鈣應少食多餐,即早6:00、16:00、21:00各補鈣一次。這些時間是人體相對生理低潮時段,此時補鈣能加速鈣的吸收。孕媽咪補充鈣劑比正常人加了一倍,所以最好選擇不用加服維生素d就能順利吸收的鈣產品,切記脂溶性維生素a、e、d孕期決不能過量服用。

2.有的孕媽咪剛剛生完寶貝就覺得大功告成,自動停止“補鈣”,這是很危險的放棄。因為,母乳含鈣雖然比牛奶與奶粉少,但卻更容易被寶貝吸收。當孕媽咪做了新媽咪後,母體內仍需補充大量的鈣,以償還給予寶貝的“鈣債”,所以哺乳期媽咪仍需比平時補足兩倍的鈣。


大人跟孩子都需要補鈣

為什麼人類會缺鈣?
目前,缺鈣己成為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人們的普遍現象,成為全球的健康問題。據1992年調查,我國居民鈣的實際攝入量遠遠低於中國營養學會所推薦的標准。所以,缺鈣問題已引起廣大醫務人員及普通百姓的重視。
造成人類缺鈣日益嚴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10點:
首先,地球上的各類生物所處的鈣環境差異很大
浸泡在含鈣豐富的海水中的低等動物及植物,從海水中直接吸收鈣質,並不缺鈣。人類及各種陸生動物,只能從食物中攝取鈣質,盡管地球上巖石、土壤中鈣元素含量不低,但人類膳食中鈣含量並不豐富。所以人類在生命的過程中始終受到缺鈣的威協。
其次,地殼中各種元素分布原有的不均勻性,造成不同國家及地區人的健康存在著差異。
有些國家,地區元素分布比較均衡,尤其鈣含量高的地區,人長得健康聰明,才子佳人較多,但有些地區嚴重缺鈣及其他元素,形成地方病。
第三、工業三廢的排放等人為因素,加劇了元素分布的不均勻性,造成汞和镉中毒,繼而引起鈣缺乏症。
農業大量用化肥、農藥,少用或不用人糞尿和有機肥,使農田中微量元素得不到及時的補充,並使微量元素逐年減少,美國對11個州的糧食樣品進行分析,發現鈣、鐵、鋅、錳等有益元素逐年下降。
另外,生長素的大量使用,大棚栽培技術推廣,縮短了植物的生長期,光合作用不充分也是造成鈣等元素缺乏的原因。
第四、食品的精加工使微量元素造成很大的損失。
如白糖、精鹽等。許多食品的加工方法卻是以損失大部分有益元素為代價的,越吃越精細,使人的有益元素越來越少。烹調不得法使得有益元素減少,蒸、煮、炖、炸使大量營養元素流失,如蔬菜水煮後鐵的平均損失為48%,水煮開後鈣流失為65%。日本人為了防癌和長壽,提倡雜食,要求國民每天吃15種不同的食物,大大增加了鈣的攝入,因而日本人的平均壽命躍居世界之冠。
第五、飲水的不合理、不科學,造成人體的元素平衡失調
為了減少水的污染造成的危害,人們對水進行淨化,除去了大量有益元素。加熱煮沸更加劇了大量元素尤其是鈣的流失。
第六、膳食搭配不合理使鈣難以被人體吸收。以谷物類食物為主的人群,如亞洲人等。食物中所含的草酸、植酸、纖維素等可與鈣形成不溶解的化合物,從而減少鈣的吸收。如以高蛋白飲食為主,雖然有些氨基酸可促進鈣的吸收,但高蛋白飲食使尿中尿酸鹽增多,可形成尿酸鈣,增加尿鈣排出。同時,高蛋白飲食如肉類、家禽及魚類中,磷比鈣高15倍~20倍。鈣磷比例不合理,嚴重影響鈣的吸收。目前,國際公認鈣磷比例為2:1,最有利於吸收。如以脂肪飲食為主,脂肪酸與鈣形成鈣皂,也會減少鈣的吸收。酒、茶、咖啡也可降低鈣的吸收。嗜鹽者攝入過多的鈉鹽,在腎髒內鈉與鈣的重吸收相競爭,使鈣重吸收減少,尿鈣排出增多。進食量大的人,腸蠕動較快,鈣吸收也相應減少。
第七、膳食中鈣含量低

人一生都需要補鈣

在當今醫學科學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在盡情享受物質文明的同時,心腦血管病、膽結石、糖尿病等被稱為現代文明的疾病隨處可見。醫學界投入許多力量,上述疾病仍無法徹底根治,使很多人終身患病,甚至留下殘疾。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鈣營養與體內免疫、神經、內分泌、消化、循環、運動、生殖等十多個系統的功能密切相關,鈣離子參與生命進化及生命運動的全過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研究已證實:鈣離子對生命的影響巨大,也就是說人類健康離不開鈣。於是提出了補鈣不僅限於兒童和老人,而是人的一生都需要補鈣的理論。全國營養調查發現,中國人營養是鈣營養缺乏。人均鈣的攝入量僅達到體內需求標准量的%左右。坦白地講,靠一日三餐永遠無法滿足機體所需要的量,嚴重的鈣營養缺乏是人類健康的一大隱患。
人的一生都需要補鈣。從胎兒期3個月開始,胎兒對鈣的需求量驟然增加,母體低鈣將直接影響了胎兒的身高、體重、頭顱、脊椎及四肢的發育。懷孕的後三個月,母體繼續缺鈣,孕期會造成腿抽筋、流產、難產、骨盆畸形,甚至出現嚴重的產科並發症,妊娠高血壓症,癫痫、高血壓、蛋白尿、水腫,嚴重危及胎兒和母親的生命。為避免以上症狀,懷孕期補鈣要達到每日1000毫克-1500毫克。
出生後28天內為新生兒期。此期出現胎兒自生的低鈣期,以激發鈣的自穩系統的啟動,此期需從母乳中攝取大量的鈣營養 。否則會出現低鈣驚厥哮喘等危險症狀。
出生兒28天至6歲為嬰兒期。此期為人一生中代謝最旺盛時期,大腦和身體的迅速發育,乳牙長出,此時體內的鈣量將直接影響到前期的生長發育,出現出牙遲,厭食多汗、枕禿、雞胸、“o”型腿、“x”型腿,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腸炎等,給生活和成長帶來不便。
18歲以前為青

[1] [2] [3] 下一页

誰能告訴我我的女兒三歲,打了乙肝疫苗兩次了,但檢查後都沒有抗體,請問為什麼?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