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口臭怎麼回事 寶寶口臭主要與消化不良有關,孩子的大便干硬,不規律也正說明這一點。建議給寶寶進行飲食調節,多吃一些容易消化、潤腸的食物,多攝入一些含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食物及水分。注意培養寶寶定點排便的習慣。
引用: [1]孩子口臭是怎麼回事?-搖籃網育兒問答(網頁)
ask.yaolan.com
我和你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後來在《健康星》裡找到了答案,和你共享一下吧: 有些媽媽們會發現,才幾歲大的寶寶竟然有口臭?這是怎麼回事呢? 專家的回答是。口臭雖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但有時可能是身體某些器官或髒器發生疾病的警示信號。 口臭跟這些情況有關: 1.食源性,寶寶嘴裡有積奶或食物殘渣沒及時洗淨。 寶寶過多地吃甜食、高蛋白、高脂肪食品也會導致口臭。吃大蔥、蒜、韭菜等氣味強烈的食物後,也會產生暫時性的臭味。 2.口源性,齲齒、牙龈發炎或出血、口腔潰瘍、咽炎或扁桃體炎等都會發生口臭。 3.鼻源性,鼻炎、鼻窦炎、鼻腔內異物、鼻出血等是口臭的常見原因。 4.耳源性中耳炎會導致口臭。 5.胃腸源性胃腸炎、潰瘍病、消化不良,常在嗳氣時聞到酸臭味。 6.肝源性慢性肝病,肝硬化患兒,由於氨基代謝障礙,口腔中會帶氨水味。 7.肺源性氣管炎、肺炎、肺膿瘍、支氣管擴張,呼出的氣體帶有腐爛臭味。 口臭的預防錦囊: 如何預防寶寶口臭是日常護理的關鍵,媽媽只要打開下面4個錦囊,准能讓寶寶“口吐芬芳”,遠離疾病哦。 妙計1: 從小培養寶寶注意口腔衛生,寶寶3歲開始訓練他飯後漱口、早晚刷牙。 妙計2: 多吃蔬菜水果,不大量吃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做到營養均衡、粗細搭配,培養寶寶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 妙計3: 防止消化不良。當寶寶出現消化不良時,適當給他服用一些助消化和胃腸動力藥,如健脾散、乳酶生、嗎丁林等。 妙計4: 預防並及時治療齲齒及牙列不齊,及時清除口腔牙縫中的殘留食物。 看著小寶寶可愛的模樣,媽媽忍不住捧起小臉蛋親上一口。寶寶笑起來,小嘴一張媽媽卻皺眉了,怎麼小嘴巴散發出這麼難聞的氣味?是吃了不干淨的東西?還是寶寶生病了? 『小嘴臭臭的原因』 乳臭未干 以乳類食品為主食、或愛吃肉不愛吃菜的小寶寶,因為食物都是蛋白質,所以胃腸道產生的氨氣、吲哚和胺類增多,也特別容易口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乳臭未干”。不過,這並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口臭。 習慣不良 媽媽每天有給寶寶清潔口腔嗎?沒有給寶寶建立口腔清潔或刷牙的好習慣,小嘴巴當然會散發出不潔的氣味。當口腔內有積奶或積存的食物殘渣未能及時洗淨,或嵌塞於牙間隙和齲洞中的食物發酵腐敗,產生的吲哚、硫氫基及胺類就會散發出異味或臭味。 唾液減少 水和唾液在口腔中可潤滑粘膜、清除微生物,維持口內環境。如果寶寶不注意補充水分,口腔中的水和唾液減少,口腔干燥,細菌分解釋放、揮發性產物增多,小嘴巴就會發出臭味。 消化不良 當寶寶吃零食過多、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或吃了不潔淨的食物時,加重了胃腸負擔,損傷了脾胃,造成胃腸道疾病以及消化功能紊亂和消化不良的情況時,孩子就會表現出厭食、口臭、便秘等症狀。 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發生的部位多見於寶寶口腔粘膜及舌的邊緣,常是白色潰瘍,周圍有紅暈,碰到的話會十分疼痛,特別是吃了酸、鹹、辣的食物時,疼痛更加厲害,口腔潰瘍的小寶寶更易發生口臭,並常伴有血涎。口腔潰瘍病因復雜,不一定就是因為上火,很可能和寶寶偏食有關。 發生炎症 齲齒或牙龈炎:牙龈炎或嵌塞於齲齒洞和牙間隙中的食物發酵腐敗,從而發出異味或臭味。 呼吸道疾病:如氣管炎、肺炎、肺膿瘍、支氣管擴張等會影響消化系統功能,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而消化不良產生異味,或者疾病本身導致呼出氣體可帶腐爛臭味。 鼻源性疾病:如鼻炎、鼻窦炎,寶寶玩耍時把異物塞入鼻腔發生腐敗,或者鼻窦炎也會引起口腔異味;此外某些患有中耳炎的寶寶也會有口臭。 『變香計劃』 計劃1:口腔衛生 刷牙是保持口腔潔淨、防止口腔疾病、遠離口臭最有效的方法。1歲以下的嬰兒,在哺乳後或每天晚上,媽媽應用紗布蘸溫水清潔寶寶口腔,或者哺乳後喂些溫開水沖洗口腔;1歲以上寶寶不妨在每天晚上,喝些溫開水,或用淡鹽水漱漱口,也可試著用手指牙刷刷牙;2歲以上的寶寶,就可以自己學會刷牙了,不過,為了保證有效刷牙,還得在媽媽的幫助下完成。在這一階段,媽媽要培養他早晚刷牙的好習慣才是首要! 計劃2:睡前停食 平時不要讓寶寶吃不潔淨的食物,特別是睡前不要吃過甜的和油膩的東西。讓寶寶多吃些水果和蔬菜,增加纖維素、維生素,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減少宿便,這樣也有利於防治胃腸和口腔等疾病,防止寶寶口臭的發生。 計劃3:多喝開水 要督促和培養寶寶多喝些涼開水,以保持口腔濕潤和環境的清潔,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這樣,孩子才能“口吐芬芳”,遠離疾病。媽媽最好能保證寶寶每天至少喝5杯水,飲料可不算哦! 計劃4:食具清潔 寶寶所用的食具、奶具等要經常清潔消毒,如果是母乳喂養,媽媽就要多注意乳頭的潔淨衛生,減少致病菌的感染,防止胃腸和口腔等疾病的發生。 計劃5:吃點小藥 當發現寶寶有口臭時,媽媽最好帶他到醫院做個檢查,排除寶寶患有消化不良、齲齒、鼻腔、口腔、牙周炎等疾病的可能,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和藥物調理。當病變治愈時,寶寶的口臭也就會自行消失了。在治療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 寶寶口臭並不少見,常常令家長擔心不已。確實,這種擔心並不是多余的,寶寶口臭可能是某些潛在疾病的反應,爸爸媽媽們可一定要引起重視! 聞臭尋源: 口腔作為人體的所需物質的入口,四通八達,口內有牙齒、牙床、咽、扁桃體、各種唾液腺,上通鼻腔,下達消化道和氣道,橫貫中耳,因此這些部位的疾病都可以導致口臭。唾液的氣味也提供某些內髒的疾病信息。 口源性:口腔內有積奶或積存的食物殘渣未能及時洗淨;牙齒有大齲洞,內有腐敗污物;牙龈發炎、出血,或有牙龈瘘管出膿;口腔潰瘍、扁桃體炎、咽炎等。食物殘渣、壞死組織和膿液受到細菌作用後,產生吲哚、硫氫基及胺類,可散發出腐敗性口臭。 鼻源性:鼻炎、鼻窦炎,寶寶玩耍時把異物塞入鼻腔引起鼻炎、鼻出血而致口臭也是常見原因。 消化道源性:胃腸功能障礙所引起的一種消化不良,常在嗳氣時聞到這種酸臭味。進食大蒜、洋蔥等食物可有該類食物的特殊臭味。寶寶過多的進食甜食、高蛋白、高脂肪食品也常致口臭。 呼吸道源性:氣管炎、肺炎、肺膿瘍、支氣管擴張,呼出氣體可帶腐爛臭味。 耳源性:寶寶如患有中耳炎也會導致口臭。 聞臭辨病: 臭雞蛋味:常提示消化不良,肝病。 腐敗性臭味:多為口腔內炎症,口腔衛生習慣不良。 爛蘋果味:提示酮症酸中毒。 膿性口臭:多為寶寶鼻腔異物、萎縮性鼻炎、鼻窦炎、化膿性扁桃體炎、肺膿瘍、支氣管擴張等疾病的病灶處形成潰瘍、糜爛、化膿引起。 酸味:多見於寶寶胃腸功能紊亂。 血腥味: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出血性疾病 氨水味:肝昏迷 防臭治臭: 1培養孩子從小重視口腔衛生的習慣,做到飯後漱口,早晚刷牙。 2飲食要有規律。多吃蔬菜水果,粗細搭配,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 3防止消化不良。當出現消化不良時,可適當服用一些助消化和胃腸動力藥。 4注意預防並及時治療齲齒及排列不齊。少吃甜食,特別是睡前不吃甜食。 5用中藥蘆根、薄荷、藿香煎液,或1的雙氧水、2的蘇打水、2的硼酸水等,選擇其中一種含漱,可減輕或消除口臭。 溫馨提醒 寶寶持續性口臭延誤不得,要找有經驗醫生作仔細檢查,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方可消除口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