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帶血
*尿量明顯減少等脫水表現
小兒腹瀉4大預防方案
1.大力提倡母乳喂養
嬰兒出生至4個月時大力提倡母乳喂養,母乳不足可用代乳品補充,乳母在飲食上切忌辛、辣、油、膩及生冷過量。母乳營養豐富,易被消化吸收,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能結合病原微生物,阻止侵入腸黏膜,具有抗感染的能力,並具有增強嬰兒免疫力的作用。另外,母乳幾乎為無菌食品,直接喂哺,衛生經濟。所以,母乳喂養的小兒發生腹瀉的比例較人工喂養兒低得多。
2.按月齡合理添加輔食
避免夏季給小兒斷奶,天氣炎熱容易影響小兒的胃腸功能,引發腹瀉。從4個月開始逐步添加輔助食品,添加原則是流質→半流質→軟食→固體食物等。要注意從少量逐漸添加,不可過量。也切忌幾種食物一起添加,從而在滿足小兒營養需求的同時,使小兒的胃腸逐漸適應。
3.注意飲食衛生
對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及用具要定時消毒,不用時蓋好,保持清潔衛生;給小兒吃的食物要保持新鮮,夏天食品容易變質,最好給小兒吃一頓做一頓,不要把食物儲藏太長時間給小兒吃;給小兒喝的飲料要在正規商店購買。
4.生活中注意手的衛生
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應該充分注意手的衛生。父母在小兒喂食前一定要先把手洗干淨,提醒一點,避免用自己的嘴來試食物的溫度,或口對口給小兒喂食,這樣容易把細菌傳染給孩子。要給小兒勤洗手,保持小兒手的衛生。
小兒腹瀉2大飲食調理方案
1.及時補充液體以防脫水
造成小兒腹瀉死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脫水和酸中毒,因而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是否及時和充分,往往決定小兒的病情發展及痊愈快慢。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使用的口服補液鹽(英文縮寫為ors),是最經濟、方便又科學的口服補液辦法,服用量以“丟失多少補充多少”為原則。
口服補液鹽內含有葡萄糖、氯化鈉、氯化鉀、枸橼酸鈉等成分,可補充因腹瀉、嘔吐所丟失的電解質及體液,調節人體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被稱為“生命之水”。口服補液鹽可以從醫院和藥店購買,也可用自制的鹽米湯或糖鹽水在家裡進行補液。
2.調整飲食並繼續進食
過去認為腹瀉時禁食可減輕胃腸道負擔,減少大便排洩量,但目前的研究認為,腹瀉時禁食是有害的,繼續飲食可減少小兒體液丟失,加快體力恢復,減少小兒營養不良的發生,有利於康復。給予小兒足夠的易消化的食物,以預防營養不良。
母乳喂養的小兒,可以照常喂哺母乳;喝配方奶的小兒,可改用脫脂奶粉進行喂養。對於6個月以上的小兒,可進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可給小兒熬些小米粥,小米粥有補氣溫胃止瀉之功,還可加些胡蘿卜泥,既能調味又能補充維生素a,以協助腹瀉的治療。
小鏈接:家庭自制口服補液鹽
*鹽米湯:在500毫升米湯中加入1.75克的精食鹽即成。
*糖鹽水:在500毫升溫開水中加入1.75克精食鹽和10克白糖即成。
愛心提示:
1.75克精食鹽相當於啤酒瓶蓋的一半,10克白糖相當於2小勺。
小兒腹瀉7個食療方
1.山藥粥
取山藥100克、小米100克,山藥洗淨切薄片,小米洗淨放鍋裡,加適量水急火煮開後,換慢火煮成稀粥,分次喂患兒。
2.蘿卜湯
把胡蘿卜洗淨後切碎,放在鍋裡加水煮爛。胡蘿卜中含有的果膠具有吸咐腸道水分、細菌及毒素的作用,可以促使大便成形。
3.熟蘋果泥
把蘋果分為兩半,放在鍋中隔水蒸爛。蘋果泥纖維比較細,對於腸道的刺激性較小,其中含有的果膠對腸道有收斂作用。
4.蛋黃油
將數個雞蛋煮熟後取出蛋黃,把蛋黃放在小鍋裡加熱、翻炒,直至蛋黃逐漸變焦、變黑滲出蛋黃油,將渣去掉後給患兒服用。2歲以下每次服用5毫升左右,其他年齡小兒據症狀酌情加減,適應於夏季久瀉的患兒。
5.酸牛奶
酸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塊小,容易被腸道消化吸收,可以增加胃的酸度,從而抑制細菌生長,還可以促進鈣在腸道吸收。
6.焦米湯
米粉炒焦後其中一部分會變成碳質,具有吸咐腸道水分的作用,可以幫助減少大便中的水分,避免或緩解脫水症狀。
7.蘋果泥
取新鮮蘋果1個,洗淨後去皮、切片,放在碗裡加蓋蒸熟。取出後將蘋果搗成泥狀喂食患兒,適用於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患兒。
http://www.hengchu.cn/yuer 這個網址對寶寶常見疾病的治療和護理方面都有詳細介紹,你可以看看。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