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c偶可引起尿酸鹽、半胱氨酸鹽或草酸鹽結石;③大量應用(每日用量1克以上)可引起腹瀉、皮膚紅而亮、頭痛、尿頻(每日用量600毫克以上)、惡心嘔吐、胃痙攣等反應。 注意事項①可破壞食物中維生素b12與食物中的銅、鋅離子絡合,阻礙吸收,從而可能產生維生素b12或銅、鋅缺乏症;②制劑顏色變黃後不可應用。
〖藥名〗維生素d2或d3(vitamind2ord3,calciferol) 〖其它名稱〗骨化醇,鈣化醇 〖適應證〗當維生素d缺乏時,人體吸收鈣、磷的能力下降,血中鈣、磷水平較低,成骨作用受阻,甚至發生骨鹽再溶解——兒童稱為佝偻病,成人稱為骨軟化症。本品口服吸收快,3~6小時達高峰。用於補充營養及防治兒童佝偻病、骨質軟化、骨質疏松等症。應同時補充鈣。 〖禁忌證〗高鈣血症、維生素d增多症、高磷血症伴腎性佝偻病患者禁用。 〖藥物相互作用〗①同時服用巴比妥類或苯妥英鈉可加速本品代謝;②考來烯胺可減少本品吸收。 〖劑型〗片劑,膠丸劑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預防量每日0.01~0.02毫克(400~800國際單位);兒童預防量每日0.0125~0.025毫克(500~1000國際單位)。 〖用藥觀察〗 不良反應①嬰兒使用維生素d過多,可致發育遲緩,面容變形,甚至腎衰死亡;②日劑量超過1.25毫克(50000國際單位)可能使正常人或兒童發生血鈣增高症,引起全身性血管鈣化、腎鈣質沉澱及軟組織鈣化而致高血壓;③維生素d中毒早期症狀為軟弱、食欲不振、口內有金屬味、嘔吐、腹瀉、煩渴、多尿、智力改變等,出現蛋白尿表示腎損害。 注意事項①嬰兒對維生素d敏感性個體間差異大,有些嬰兒對小劑量維生素d即很敏感;②動脈硬化、心功能不全、高膽固醇血症、高磷血症等患者應慎用,孕婦慎用。
〖藥名〗阿法骨化醇膠丸 〖其它名稱〗活性維生素d3 〖適應證〗維生素與礦物質類藥品。本品為維生素d3的活性代謝物,具有調節骨的無機鹽作用。用於慢性腎衰合並骨質疏松、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抗維生素d的佝偻病及骨軟化病時維生素d代謝異常引起的各種症狀,如低鈣血症、手足抽搐、骨痛、骨病變或骨質疏松等。 〖慎用證〗孕婦及可能懷孕的婦女慎用。 〖禁忌證〗高鈣血症者禁用。 〖藥物相互作用〗正在服用抗凝血藥、抗癫痫藥、抗酸藥鋁制劑、含鎂含鈣制劑、噻嗪類利尿劑、洋地黃類藥物的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劑型〗膠丸。每粒含阿法骨化醇o.25μg。 〖用法用量〗口服。慢性腎功能不全合並骨質疏松,成人始劑量每次2~4 粒,每日1次,維持劑量為每日l~2粒。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及抗維生素d的佝 偻病及骨軟化成人每次4~16粒,每日1次。小兒每日按體重0.2粒/kg,每日1 次。個體劑量應根據年齡、病情酌情增減。同時應監測血清鈣濃度。 〖用藥觀察〗 不良反應①消化系統偶見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腹瀉、便秘。 罕見口渴、胃痛。②精神、神經系統偶見頭痛、頭重、失眠、急躁、四肢無力、 倦怠,罕見目眩、困倦、胸背痛、老年性耳聾、耳鳴、記憶力減退。③循環系統 偶見血壓升高,血尿素氮(bun)及肌酐升高(腎功能減退),罕見心悸。④其他可 出現皮疹、瘙癢、熱感等皮膚反應以及眼結膜充血,關節周圍鈣化,腎結石,聲 音嘶啞等不良反應。 注意事項①為防止用藥過量,應定期監測血清鈣值。②對高磷血症者 ,應並用氫氧化鋁凝膠。③避免與維生素d類藥物同時應用。
〖藥名〗維生素e(vitamine,tocopherol) 〖其它名稱〗生育酚 〖適應證〗維生素e對生殖功能、脂質代謝等均有影響,維持生殖系統的正常功能。缺乏時,可不易受精或引起習慣性流產。本品用於補充營養及習慣性流產、不孕症的輔助治療。 〖劑型〗膠丸劑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5~50毫克,每日2~3次。 〖用藥觀察〗 不良反應長期(6個月以上)應用,易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大劑量長期服用,部分病例有惡心、頭痛、疲勞、眩暈、視力模糊、月經過多、閉經等反應,個別病人有皮膚皲裂、唇炎、口角炎、胃腸功能紊亂、肌無力,停藥後上述反應可逐漸消失。偶可引起低血糖、血栓性靜脈炎、凝血酶原降低。 注意事項①食物中硒、維生素a、含硫氨基酸不足或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時,對維生素e的需要量將大為增加,如不及時補充本品,可能引起缺乏症;②每日300毫克以上且長期服用時,可能引起出血、高血壓、生殖功能障礙,甚至可導致乳腺癌;③每日用量超過400毫克,療程超過1年,特別是與雌激素並用時,誘發血栓性靜脈炎的機會增加。
〖藥名〗復方維生素b(compoundvitaminb) 〖其它名稱〗復合維生素乙,維樂生,維康福 〖適應證〗可補充維生素b族,用於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等缺乏症,以及營養不良、糙皮病、食欲不振等。 〖藥物相互作用〗盡量不與甲氧氯普胺(胃復安)合用。 〖劑型〗片劑。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煙酰胺、泛酸鈣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小兒每次1片,每日2~3次。 〖用藥觀察〗①大量應用可出現煩躁、疲倦、食欲減退等反應;②個別病人出現皮膚潮紅、瘙癢、頭暈;③尿液可能呈黃色;④可能干擾某些實驗室檢查。
〖藥名〗β-胡蘿卜素(β-carotene) 〖適應證〗臨床用於①用於預防和治療維生素a缺乏症。②治療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症光敏病症,對白斑症、白化症有一定預防作用。③防治心血管疾病,可顯著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對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有一定防治作用。④防治各類腫瘤。⑤防治老年性白內障和治療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⑥可用於輔助治療消化性潰瘍和慢性遷延性肝炎。⑦用於減弱放療、化療對機體的損害。 〖劑型〗膠丸。15mg/粒。 〖用法用量〗口服。一般每次15~30mg,每日1~3次。 〖用藥觀察〗 不良反應本品尚未見到其毒副作用的報道。久服可致皮膚泛黃,停用或減量黃染可自然消退。 注意事項①長期大量口服β-胡蘿卜素(30~40mg/d)可引起皮膚泛 黃,但無毒性。糖尿病或多汗症者低劑量也可引起皮膚泛黃。停用後可恢復。② β-胡蘿卜素一般說來其預防作用大於治療作用。治療也只宜作為輔助治療。
〖藥名〗多種維生素(multivitamin) 〖其它名稱〗施爾康,小施爾康,安爾康,金施爾康,21金維他,善存,小兒善存,六合維他,寶寶樂 〖適應證〗本品含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能改善體質,增加抵抗力,恢復健康活力。用於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劑型〗片劑,咀嚼片,膠囊劑,口服溶液劑,顆粒劑,滴劑。可含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維生素c,葉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煙酰胺,生物素,泛酸,鈣,磷,碘,鐵,鎂,鋅,硼,錳,鉀,氯,鉻,钼,硒,硅,釩,鎳,銅,錫,賴氨酸,倍他胡蘿卜素。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粒,每日1次。 是伊可新嗎?醫院開的嗎? 我寶寶滿月就開始吃了,為了補鈣 不知你給寶寶吃的是什麼ad滴劑,一般情況下按量服用,不會中毒.喂後呈大口噴射狀嘔吐,能噴1米左右,與服ad滴劑沒有關系.我家寶寶服伊可新膠囊是維生素ad補劑,服用補鈣時幫助吸收的。 一天一粒就夠了,不用多服,多服容易造成維生素ad超量,增加寶寶腸胃負擔。 注意,1歲以下服綠色的,1歲以上服紅色的。冬天曬太陽的機會較少,還是要堅持吃,一般2-3天吃1粒就好了。 現在市面上有種新鈣:氨基酸鈣(熬合鈣),寶寶補鈣更安全,而且不用加服維生素ad,不會增加寶寶的體內負擔。我在搖籃網上幫助您找到了一些資料,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祝您的寶寶早日康復!
嬰兒為什麼會吐奶
經歷過嬰兒哺喂的人都知道,嬰兒吃完奶後很容易吐奶,有時一不小心嬰兒枕頭上或抱他的人身上就給吐了一大灘,有時甚至是已開始發酵的酸臭奶液,仔細觀察嬰兒,好像並沒有什麼病症。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原來頭三個月內的嬰兒的胃容量很小,胃部肌肉也很薄弱,支配胃部的神經調節功能發育不夠成熟,加上胃上端的門戶贲門部位的閉鎖能力還較弱,所以嬰兒吃飽奶後,常常會向口裡回奶,這實際是溢奶而不是吐奶,雖然看起來像吐奶。
嬰兒在吸吮母乳時,往往會同時吸進許多空氣,哺乳結束後,隨著嬰兒身體的移動或被翻動(如給他洗澡或替換尿布時),他胃中的空氣會上升從氣管裡跑出來,由於胃部的肌肉控制力較弱,奶會隨著空氣一起出來,就出現了吐奶現象。這種現象是嬰兒早期的正常現象,不是病症,對嬰兒的營養和生長發育不會有什麼影響,所以父母不必太擔憂。
知道了原因,就可以知道,這種現象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母親在哺喂時讓嬰兒的頭部稍高,在哺喂後把嬰兒貼胸豎起來抱一會兒,輕輕拍拍嬰兒的後背,使他胃中的空氣跑出來,然後盡量在半個小時內不要翻動嬰兒或給他洗澡,就可以避免吐奶。
嬰兒三四個月後,隨著胃肌肉功能和神經調節功能的逐步加強,溢奶現象會自行消失。
喂養牛奶的嬰兒會更容易吐奶,這是因為奶瓶橡膠乳頭開口如較大會更易使嬰兒吸入空氣;另外奶瓶中往往會存有一定的空氣,嬰兒吸奶時不可避免地會吸進比母乳喂養時還多的空氣,吃完奶後嬰兒身體稍翻動就會出現吐奶,尤其是早產兒,由於胃部括約肌發育還不完全,對上湧的乳液控制能力較弱,吐奶會更厲害。
怎樣幫助吐奶的寶寶
盡管很多媽媽都知道新生兒由於生理原因才容易導致吐奶,但一看到自家寶寶吐奶時,還是緊張得不知所措。這裡,我們將向你詳細介紹有關導致嬰兒吐奶的具體原因、吐奶時我們可以做哪些護理,以及有哪些辦法可以預防孩子吐奶。
新生兒發生吐奶,不僅僅是因為吃奶後改變抱姿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嬰兒生理上的特點。首先,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嬰兒的胃部構造以及他們吃奶方式上的特點
新生兒容易吐奶的原因在於他們的胃部和喉部還沒有發育成熟
新生兒的胃部,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定狀態,同時贲門部位(胃部入口)還比較松。也就是說,大人吃飯時,當食物進入胃部後,贲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於嬰兒的胃贲門部位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與大人相比,新生兒的喉頭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們含乳頭的方式比較笨拙,從而導致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當孩子打嗝或身體晃動時,吃進去的奶也就比較容易被吐出來了。
吃奶瓶的寶寶
如何避免孩子吐奶?吐奶後又該如何護理呢?
奶嘴孔如果過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從而導致空氣與奶汁被一起吸了進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過大,孩子吸吮時就容易被嗆著而引起劇烈的咳嗽。所以,在選擇奶嘴時,我們要考慮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
注:如果每次吃奶後孩子都要吐奶的話,就需要我們對每次喂奶的數量以及間隔進行適當的調整了。也就是說,喂奶最好做到少而勤,並且每次喂奶後最好能幫助孩子拍嗝。
防止吐奶的最好辦法就是幫助孩子拍嗝
孩子在3-4個月大之後,不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贲門的收縮功能也已發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數也就會明顯減少了。而在此之前,每次喂奶後我們最好還是要幫助孩子拍嗝。
幫助孩子拍嗝的方法:
豎著抱起孩子,輕輕拍打後背
豎著抱起孩子後輕輕拍打後背5分鐘以上,是幫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還是不能打嗝的話,也可以試試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後背。 支起孩子的下巴,讓孩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