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月瓣兒是什麼?正文

月瓣兒是什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月瓣兒是什麼?
 
一月:正月、端月、征月、開歲、華歲、早春、孟春、新正;
二月:命月、如月、麗月、杏月、酣香、仲春;
三月:蠶月、桃月、桐月、季春、曉春、鸢時、桃良、櫻筍時;
四月:余月、陰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陽、朱明;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郁蒸、天中;
六月: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陽、季夏;
七月:相月、蘭月、涼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
八月:壯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
九月: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窮秋、抄秋;
十月:陰月、良月、正陰月、小陽春、初冬、開冬、孟冬;
十一月:幸月、暢月、仲冬;
十二月:塗月、蠟月、臘月、季冬、暮冬、殘冬、末冬、嘉平月。一月:正月、端月、開歲、嘉月。

二月:杏月、麗月、仲春、如月。

三月:季月、晚春、暮春、蠶月。

四月:麥月、陰月、梅月、純陽。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皋月。

六月:季夏、暑月、焦月、荷月。

七月:新秋、蘭秋、蘭月、瓜月。

八月:仲秋、桂月、壯月、竹春。

九月:暮商、季秋、菊月、朽月、陽月。

十月:初冬、開冬、露月、良月。

十一月:仲冬、辜月、葭月、龍潛月。

十二月:臘月、季冬、殘冬、冰月、嚴月。

各個月份別稱的解釋

一月

一月:通常稱:正月、柳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開歲、陬月。

正月:正陽之月。

柳月:正月銀柳插瓶頭,又稱柳月。

端月:是指農歷的正月,一年的開始為“正”。後來,秦始皇當政,“正”和“贏政”的“政”諧音,所以正月便改為端月。端,頂也,仍是開端伊始的意思。秦始皇名“政”,秦人改“正月”為“端月”。

二月

二月:通常稱:杏月、仲春、仲陽、如月、麗月、花月、仲月、酣月。

杏月:二月,大地吐綠,萬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冠以美麗的名稱——杏月。“二月紅杏鬧枝頭”,又稱杏月。

三月

三月:通常稱:桃月、春晚、晚春、暮春、蠶月、上春、春日、綢月、季月、莺月、末春。

桃月:三月桃花粉面羞,又稱桃月。到了三月,桃花怒放,绮麗芬芳,自然稱“桃月”。

春晚、晚春、暮春:三月春晚,即晚春、暮春。

暮春:即夏歷三月,或陰歷三月。

蠶月:夏歷三月。三月,是養蠶的月份,所以叫“蠶月”。

上春:指孟春正月。

春日:夏歷三月。

四月

四月:通常稱: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陽月麥月梅月純月清和余月。

槐月:萬物枝長葉茂青翠欲滴,槐樹也綻開了黃白色的花瓣兒,有人稱四月為“槐月”。四月:四月槐花掛滿枝,又稱槐月。

五月

五月:通常稱:蒲月、仲夏、超夏、榴月、郁月、嗚蜩、天中、仲夏、皋月。

蒲月:五月初五端午節,許多人家懸掛菖蒲、艾葉於門上,用以避邪,因此,五月又稱“蒲月”。五月:五月榴花紅似火,又稱榴月。

六月

六月:通常稱:荷月、季月、伏月、焦月、署月、精陽、溽暑、季暑、且月。

荷月、伏月:六月三伏赤日炎炎,許多植物在酷夏的灼烤下無精打采,只有荷塘中的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擻,因而,便稱之“伏月”或“荷月”。六月:六月荷花滿池放,又稱荷月。

七月

七月:通常稱:巧月、瓜月、蘭月、蘭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

七月:七月鳳仙節節開,又稱巧月。巧月:七月七日是我國婦女向天上的織女星“乞巧”的月份,乞求織女使她們心靈手巧。所以,七月就叫“巧月”。

八月

八月:通常稱:桂月、壯月、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呂、竹春。

桂月、壯月、仲秋:農歷八月,一曰桂月,二曰壯月,因居秋季之中,又叫“仲秋”。

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呂:在民間,人們根據節氣、農事、花期等又將八月稱為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呂。

桂月:八月桂花遍地香,又稱桂月。八月桂花遍地開是人們爭相吟頌的佳景,八月美名曰“桂月”,自然是名副其實了。

九月

九月:通常稱:深秋、暮秋、窮秋、涼秋、霜商、商序、菊月、季秋、晚秋、杪秋、三秋、暮商、霜序、朽月、玄月、青女月、三孟秋。

深秋、暮秋、窮秋、涼秋、霜商、商序:在民間,人們根據節氣、農事、花期等將九月稱為深秋、暮秋、窮秋、涼秋、霜商、商序。

菊月:九月菊花傲秋霜,又稱菊月。到了農歷九月,萬木蕭瑟,落葉紛紛,獨有那婀娜多姿、熱烈怒放的菊花給人們以活力和溫暖,“菊月”被世人看作是九月的代稱。

杪秋:暮秋。

三秋:秋季的第三個月,即九月。

十月

十月:通常稱:陽月、陰月、小陽春、孟冬、初冬、上冬、良月、露月、開冬、冬、飛陰月。

陽月:十月芙蓉顯小陽,又稱陽月。

陰月:十月叫成“陰月”的理由據說是源自古代陰陽學說,十月要“純陰用事,嫌於無陽,故以名之。”

小陽春:指農歷十月,現在還習慣稱夏歷十月為“小陽春”。

孟冬:初冬,指農歷十月。

十一月

十一月:通常稱:辜月、冬月、仲冬、中冬、暢月、葭月、龍潛月。

辜月:十一月叫“辜月”,有吐故納新的意思,正像古人所曰:“十一月陰生,欲革故取新也。”

冬月:冬月葭草吐綠頭,又稱葭月。

十二月

十二月:通常稱:臘月、季冬、嚴冬、殘冬、冰月、嚴月、除月、季冬、殘冬、末冬、嘉平、窮節、星回節。

臘月:古代在農歷十二月合祭眾神叫做臘,因此農歷十二月叫臘月。臘月梅花吐幽香,又稱臘月。臘月是農歷十二月,因在十二月裡要摘臘祭,這種稱呼在秦朝時就已經家喻戶曉了。
 

我的孩子快5周歲了,過春節給買什麼禮物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