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咯痰的症狀和大人不一樣。較小嬰兒會在喝水、吃奶時發嗆,嚴重的一吃奶,就從口鼻嗆出來,導致進食困難。如果疏忽大意,體弱嬰幼兒可能因為奶水嗆入氣管,堵塞呼吸而發生窒息,危及生命。嬰幼兒因為不會有意識地咯痰,痰到了咽部就自動咽入胃裡,他們從胃裡嘔吐出來往往是粘液性的東西。更多咳嗽的孩子喉頭有呼噜聲,即喉間痰鳴音,聽起來就像貓打呼噜。此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咳嗽,聽起來如同狗叫,發出“空空”聲,叫做犬吠樣咳嗽,這是急性喉炎的特有症狀。如果發憋、青紫,說明喉頭水腫嚴重,威脅著孩子的生命。毫無疑問,咳嗽給孩子帶來很多痛苦。
但是,咳嗽和發熱一樣,是人體的一種防御反射。人的呼吸道內膜表面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纖毛,它們不斷地向口咽部擺動,清掃混入呼吸道的灰塵、微生物及異物。在呼吸道發生炎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等)時,滲出物、細菌、病毒及被破壞的白細胞混合在一起,像垃圾一樣,被纖毛送到氣管。堆積多了,可刺激神經沖動,傳入中樞,引起咳嗽。其步驟為:肺吸滿氣體,然後喉頭聲門緊閉,胸腹同時用力,使肺內氣流突然進發沖出,將那些呼吸道的“垃圾”排出來。因此,只要炎症沒有完全消退,排除“垃圾”的咳嗽動作就會一直存在。若硬是用藥阻止咳嗽,這些“垃圾”會越積越多,從而加重感染,甚至阻塞氣道。所以體質弱、老年人、胸腹部手術的病人,醫生還特別鼓勵他們咳嗽,把氣管內的“垃圾”排出去,免得在肺部惹是生非。可見,咳嗽既有弊,又有利。
當感冒時,上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腫,產生刺激性咳嗽,而下呼吸道(氣管和肺泡)並無“垃圾”堆積,這時的咳嗽對機體並無任何保護性作用,弊多利少。可單獨使用小兒止咳糖漿、非那根止咳糖漿、急支糖漿等止咳藥。這種情況下細菌感染可能性不大,一般不必使用抗生素。
當患支氣管炎、肺炎時,氣管及肺內有較多的“垃圾”,宜選用止咳祛痰藥,如吐根糖漿、棕色合劑、遠志糖漿等:如痰稠可用10%氯化铵合劑等。這些藥可增加呼吸道黏膜分泌,使痰液變稀,易於咳出,減少對氣道的刺激。也可選用中成藥蛇膽川貝液、蛇膽陳皮末等。抗生素雖對病毒感染無效,但此期大都合並細菌感染,故應選用廣譜抗生素,一般可用青霉素類、紅霉素類及氨基糖苷類或頭孢菌素類聯合應用。有條件可直接用喉鏡從氣管內吸出分泌物送細菌培養,再選用敏感抗生素。
哮喘的原因多為過敏反應或炎症刺激,支氣管粘膜下水腫,導致支氣管痙攣,口徑變小,呼吸道阻力增加。這種情況在小兒多為哮喘性支氣管炎,既喘又伴有炎症,必須采用抗生素、平喘藥、鎮靜藥聯合應用方可取得較好效果。平喘藥的作用原理就是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常用的平喘藥有博列康尼、舒喘靈、氨茶鹼等。在采用平喘藥的同時可選適量的抗過敏藥物,如非那根、撲爾敏等。咳嗽遷延時久,達2—3周以上,可加用超短波等物理治療。
當然,要真正、徹底治愈咳嗽,只有治療原發病。另外,飲食要注重清淡、味道爽口。新鮮蔬菜如青菜、大白菜、蘿卜、胡蘿卜、西紅柿等,可以供給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有利於機體代謝功能的修復。黃豆制品含優質蛋白,能補充由於炎症時機體損耗的組織蛋白,且無增痰助濕之弊。還可適當增添少量瘦肉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菜肴要避免過鹹,盡量以蒸煮為主,不要油炸煎燴。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蘿卜保平安。”在小兒咳嗽時,注意一下是有道理的。
http://www.aijk.com/news/detail/2042.html
小兒呼吸道有什麼特點? 初生兒幾乎沒有下鼻道,直到四歲時才完全形成; 乳兒鼻腔無鼻毛,鼻粘膜柔嫩,富於血管,易於感染; 乳兒期鼻粘膜下層缺乏海綿組織,故乳兒期很少發生鼻衄; 嬰幼兒副鼻窦不發達,很少發生副鼻窦炎; 幼兒鼻淚管較短,開口部的瓣膜發育不全,故上呼吸道感染時,易引起眼結膜炎; 小兒鼻咽管較平、短、寬、直,且呈水平位,咽炎時易引起中耳炎; 小兒咽部相對狹小、垂直,喉部較狹窄,呈漏斗形,喉軟骨柔軟,富於血管及淋巴組織,因此,輕微的感染,都會引起喉頭狹窄,發生聲音嘶啞,呼吸困難; 小兒支氣管、細支氣管的平滑肌發育不完善,無軟骨支撐,故易塌陷、阻塞。小兒肺間質發育旺盛,肺泡數目僅為成人的8%,毛細血管及淋巴間隙較成人寬,易發生間質性炎症、肺不張。
小兒感冒的常見誘因有哪些? 小兒免疫系統、呼吸系統發育不夠完善,若小兒缺乏體格鍛煉或患營養不良、佝偻病,或居住環境擁擠,通風不佳,空氣污濁,陽光不足等,均易引發小兒上呼吸道感染;若感受寒冷、潮濕等刺激,引起鼻粘膜血管舒縮功能紊亂,亦可使小兒上呼吸道發生感染。
引起小兒感冒的病原體有哪些? 引起小兒感冒常見的病原體與成人基本相同,主要有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少數原發性細菌感染有鏈球菌、肺炎雙球菌;有時支原體也可致病。
為什麼小兒易患感冒? 小兒的免疫球蛋白igg、igm,在出生後5~6個月時較低。iga不能通過胎盤進入體內,故胎兒、新生兒血清中無iga,在1歲時才為成人的13%,以後逐漸增加。iga有保護呼吸道粘膜免受病毒或細菌感染的作用,而嬰幼兒的呼吸道粘膜缺乏分泌型iga,故病原體易在呼吸道粘膜繁殖,而引起呼吸道炎症。由上可知,小兒免疫系統的特點決定了小兒易患感冒。
為什麼城市小兒感冒發病率高? 一般說來,城市兒童感冒的發病率較農村兒童要高,其原因主要有: (1)城市人口密集現在世界人口增長很快,城市人口又都集中在城近效區,密集度很高,宿捨集中,商業繁茂,娛樂設施花樣多,吸引力大,托幼機構兒童密集,這些都增加了兒童相互接觸的機會,也增加了互相感染的機會,從而使城市兒童感冒的發生率及傳染率比農村兒童高。 (2)城市空氣污染嚴重城市工業密集,工廠排放的油煙及工業廢氣使空氣嚴重污染,尤其是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和城市交通的繁榮,城市機動車輛迅猛增加,這些機動車輛所排放的尾氣,使城市空氣質量急劇下降。各種制冷設備、建築裝飾材料、人工合成制品所散放出來的化學物質,對人體的防御系統造成嚴重危害。這些都使城市兒童的抵抗力下降,感冒發病率增高。 (3)居室嚴密,衣著過厚過暖現代城市住宅建築日趨嚴密,室內外通風條件差,加以獨生子女日益增多,其家長擔心子女生病,因此往往給孩子穿戴過厚過暖,或穿戴保暖性強的皮毛制品,或穿著過多又不隨氣候變化而增減,使孩子肌膚疏松,抵抗能力下降,易患感冒。 (4)喂養失當兒童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善,而且自我控制能力較差,而盼望兒女健壯的年輕父母喂養幼兒,食物品種唯恐不好,終日魚肉奶蛋,增加小兒腸胃負擔,重者導致消化不良,積滯日久,易發生感冒;飲食數量唯恐過少,生怕小兒饑餓,使小兒過量多食,亦會造成飲食積滯,從而易發感冒。 可見,城市兒童感冒發病率高,既有客觀因素,又有主觀因素,因此需要讓年輕父母記住一句民諺:“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饑和寒。”
小兒感冒有哪些表現? 三個月以內嬰兒患感冒時,發熱輕微或無發熱,鼻塞症狀較為突出,可引起吮乳困難或拒乳。 嬰幼兒患感冒時發熱明顯,全身症狀重;若在夏季,除見發熱、咳嗽、流涕、聲音嘶啞等症狀外,還可見咽弓、懸雍垂、軟腭上有數個2~4厘米大小的疱疹且咽痛明顯,即疱疹性咽峽炎。
小兒感冒時為什麼會出現耳悶、流淚? 正常人的中耳、眼部與呼吸道是相通的。連接中耳與呼吸道的是咽鼓管;連接眼部與呼吸道的是鼻淚管。咽鼓管開口在咽部,當打哈欠或吞咽時,咽鼓管開放,有少量氣體進入中耳,維持鼓膜內、外氣壓的平衡。鼻淚管開口在鼻部,正常情況下淚腺分泌的淚液通過鼻淚管流入鼻腔。小兒感冒時,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腫,致咽鼓管及鼻淚管開口阻塞。咽鼓管阻塞後氣體不能進入中耳,而中耳的氣體又不斷被粘膜吸收,使鼓膜內外氣壓不平衡,出現耳悶,甚者可出現中耳炎。鼻淚管阻塞導致淚液不能流入鼻腔則會出現流淚。
小兒感冒時為什麼眼睛發紅? 小兒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在種類繁多的病毒中,有一種被稱為“腺病毒”的除可引起感冒症狀外,還可侵犯眼部,引起結膜炎,故出現眼睛發紅的症狀。
小兒感冒時為什麼口腔或口角會起疱? 小兒感冒易出現口腔或口角起疱,一般為數個或十幾個灰色小水疱,周圍有紅暈,破潰後可形成小潰瘍。這是由於小兒感染了疱疹病毒的緣故。該病毒除可引起發熱、流涕、流淚、咽痛等感冒症狀外,還可使口腔內粘膜或口角周圍皮膚起疱疹。小兒感染該病毒後,其機體產生的免疫力可將大部分病毒消除,但仍有少數潛伏下來,以後每遇受涼、感冒等情況,機體免疫力下降,此病毒又會導致該病復發。
小兒感冒時會出現皮疹嗎? 在引起感冒的眾多病毒中,有一部分是腸道病毒,如埃可病毒等,若被這些病毒感染後,可出現不同形態的皮疹。此皮疹與傳染病的皮疹不同。簡言之,傳染病的皮疹出現有一定的順序,其形態也較一致,每一種傳染病都有各自比較固定的前驅期,而腸道病毒引起的皮疹則無上述規律。
小兒感冒時為什麼會出現氣喘? 小兒感冒時易出現缺氧,導致氣喘,其原因有二:其一,小兒的呼吸道狹窄,粘膜柔嫩且血管豐富,感冒時易出現充血、水腫,引起氣道阻塞;其二,小兒肺泡的數目、呼吸面積均相對較少,呼吸代償能力低,易發生換氣功能不足。
小兒感冒時為什麼會出現嘔吐、腹痛、腹瀉? 有的小兒感冒時會出現嘔吐、腹痛、腹瀉,這是由於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感冒時病毒侵入,使機體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胃腸蠕動亢進所致。腹痛一般多在臍周,多無壓痛;若病毒侵入腸系膜淋巴結,導致淋巴結炎,則會出現劇烈腹痛。
小兒感冒時白細胞會減少嗎? 白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很多種類。通常所說的白細胞減少,主要指中性粒細胞的減少。小兒感冒大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對中性粒細胞有破壞作用,故可引起白細胞的減少。
小兒感冒時為什麼會出現異常淋巴細胞? 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機體在感染一些病毒(尤其是eb病毒)後,會導致外周血淋巴細胞增多,並出現一些異常淋巴細胞,如泡沫型淋巴細胞、大細胞型淋巴細胞等。這種單純出現的異常淋巴細胞與白血病不同。白血病是人體的造血干細胞,在某種因素的作用下惡性增殖並侵犯其他髒器所引起的一種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反復的感染、發熱、貧血及出血。部分患兒可有肝、脾、淋巴結的腫大及骨骼疼痛等表現。輔助檢查,外周血可有幼稚細胞,還可有血紅蛋白、白細胞及血小板的減少等。經骨髓穿刺可確診,從而與感冒鑒別。
如何診斷小兒感冒? 小兒感冒,90%以上由病毒引起,其發病率占兒科首位。嬰幼兒感冒全身症狀重,甚者可見高熱驚厥,而局部症狀不顯著。因體質強弱、年齡大小及感染的病原體不同,病情的輕重緩急也有所差異。其診斷要點如下: (1)全身症狀大多有發熱,體溫可達39~40℃,持續1~2日或數日。部分患兒因突發高熱而引起驚厥。可有流涕、鼻塞、咳嗽、腹痛、惡心、嘔吐、腹瀉等。 (2)查體咽部充血,嬰兒因鼻塞而張口呼吸或拒乳,咽部可見濾泡,颌下淋巴結腫大且有觸痛;肺部聽診正常;腹部柔軟,無肌緊張及固定壓痛點。腸道病毒感染時,可見不同形態的皮疹。 據小兒全身症狀和查體結果,即可明確診斷。 小兒感冒一般3~4日自愈。如體溫持續不退或病情加重,應考慮炎症波及其他部位,進一步對肺、耳和神經系統進行檢查。 在診斷感冒時,要與某些急性傳染病的早期及流感等鑒別,以免誤診失治。
小兒感冒與氣管炎如何鑒別? 若小兒在感冒後咳嗽症狀加重,夜間難以入睡,在胸部一側或兩側可聽到或多或少的濕性音,分泌物咳出後,濕性音可暫時減少,常可於喉部聽到痰鳴,重者可發熱38℃~40℃,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