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多少度正常?
在健康狀態時,如飲食正常,衣著適宜, 人體的體溫一般是比較恆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 大致介於36.2℃~37.3℃), 而不因外界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 但人體正常體溫並不是指某一具體溫度,而是一個溫度范圍。 如對大多數正常人來說,口腔體溫范圍在36.7℃~37.7℃ 之間(而37.19℃僅是一個平均值),腋窩溫度范圍在36. 0℃~37.4℃,直腸溫度范圍在36.9℃~37.9℃。 人體的體溫雖然比較恆定,但人類個體之間的體溫有一定的差異, 少數人的標准體溫可低於36.2℃,也可高於37.3℃。 即使同一人體溫在一日內也不是完全一樣的, 晝夜間體溫的波動可達1℃左右。
人在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 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於1℃。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 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
37度左右 37.5°c 是人體正常體溫 正常人腋溫,36~37正常. 低燒37.1~38 中燒38.1~39 高燒39.1~40 超高熱41c以上. 體溫正常值及測量方法
1.口測法:先用75%酒精消毒體溫表,放在舌下,緊閉口唇, 放置5分鐘後拿出來讀數,正常值為36.3~37.2℃。
2.腋測法:此法不易發生交叉感染,是測量體溫最常用的方法。 擦干腋窩汗液,將體溫表的水銀端放於腑窩頂部, 用上臂半體溫表夾緊,囑病人不能亂動,10分鐘後讀數, 正常值為36~37℃。
3.肛測法:多用於昏迷病人或小兒。病人仰臥位, 將肛表頭部用油類潤滑後,慢慢插入肛門,深達肛表的1/2為止, 放置3分鐘後讀數,正常值為36.5~37.7℃。
正常人的體溫在24小時內略有波動,一般情況下不超過1℃。 生理情況下,早晨略低,下午或運動和進食後稍高。 老年人體溫略低,婦女在經期前或妊娠時略高。 37度。 36.7~37.7 37左右都正常 37左右 37度半 36~37度是正常體溫,超過37度就算發燒了, 剛過37度一般稱為低燒 人體正常體溫平均在36~37℃之間(腋窩),超出這個范圍就是發熱,38℃以下是低熱,39℃以上是高熱。以上就有危險了
測體溫時,應先將體溫表的水銀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簽蘸酒精擦拭消毒。現在多數是把體溫表挾在腋下試溫,年齡小或昏迷的小兒可采用肛門測溫。
測腋下溫度時,要先擦去腋窩的汗,再把體溫表有水銀柱的一頭放在腋下夾緊,5分鐘後取出。測肛溫時,先在肛表圓頭塗些油類物質以起潤滑作用,再緩緩插入肛門2厘米左右深,3分鐘後取出。肛門測溫時,要用手扶著體溫表,以免小兒弄碎體溫表刺傷肛門。
看體溫表時,應橫持體溫表緩緩轉動,取水平線觀察水銀柱所示溫度刻度。體溫表用後,要用75%的酒精消毒。
正常人體溫一般上午比下午高,剛出生1個月的小兒上午比下午高0.25℃,6個月的小兒上午比下午高0.5℃,1歲以後高1℃。 、神經方面: 女人皮膚裡的“傳感器”比男人身上的靈敏,女性有繁殖後代的使命。在懷孕期間,子宮內的胎兒需要恆溫環境,而子宮在軀干內,所以,女人的軀干需要得到更加周密的保護。要實現這一目標,女人皮膚裡的“傳感器”必須更加敏感
2、激素方面: 女性卵巢形成黃體,黃體分泌孕酮會使體溫上升,體溫調節中樞對孕酮(又稱黃體激素)作用極為敏感,一定量的孕酮(12,8nmol/l)即可引起體溫升高
3、女性的體內脂肪較男性為高這也應該是一個原因
小孩高,嬰兒專家回答: 體溫不超過口表37℃,肛表37.6℃是正常體溫。
口表是在嘴裡測量體溫的體溫計
幼兒正常體溫該多高 (腋下)
孩子出生後,正常的體溫較成人稍高,且易波動。這是因為小兒新陳代謝旺盛,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未完善。 一般小兒的正常體溫在37~37.2攝氏度左右,少數小兒一天中最高體溫可達37.4攝氏度。除此之外,小兒體溫在一日之間可有較大波動,年幼兒一日之間體溫可相差0.5~1攝氏度,稍大點的則在1攝氏度以上。飯後、運動後、洗澡後、大哭後、大量出汗後及天熱、午後體溫較高。相反,上午和睡眠時體溫較低。 由於個人的正常體溫有差異,因此,並不是所有孩子的正常體溫均能達到37.2攝氏度,或每日上下午體溫均有0.5~1攝氏度的波動。在一些疾病早期,病情較輕時,孩子都有低燒現象,如果這些孩子平時的正常體溫低於37攝氏度的話,在其患病的早期階段,低燒溫度則可能只在37.5攝氏度左右,對於這種情況則必須予以重視。 正常體溫的測量方法是在早晨8點左右、午後3點左右、晚上8點左右各測一次體溫,連續測量幾天,取其最穩定的值即為正常體溫。 人體正常體溫平均在36~37℃之間(腋窩),超出這個范圍就是發熱,38℃以下是低熱,39℃以上是高熱。以上就有危險了
大多數人認為,正常人的體溫是恆定不變的,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事實上,體溫在天體各個部位是不一樣的,每日早、晚也不一樣。
另外,男女之間也有差異。那麼人體的正常體溫究竟是多少呢?正常人口腔溫度為36.5~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3~0.6℃,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3~0.5℃。在一天的生物節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相差應小於1℃。另外,男、女的體溫也有不同,女子體溫一般比男子約高0.3℃。女子體溫還與月經有關。所以說,人體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圍,但並不是恆定不變的。 您好,體溫不能說明問題,單純的以體溫不衡量給藥就不合理,月經不調只是個症狀,治療不調首先應該找出不調的病因。生殖內分泌軸系中各個環節都必須處於正常狀態,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那麼它所對應的激素水平也會有所改變。所以對於月經不調的女性必須得檢查激素水平和卵巢功能。做電化學發光激素六項(最好是在來月經第三到五天)和陰道b超。切記不要盲目的用藥,因為調經藥都是激素類藥,對身體各方面影響不說還對於未查清病因的內分泌是一個撓亂過程。如果出現了閉經或者是內分泌結果嚴重紊亂還得考慮做垂體興奮試驗的檢查的 如果沒有不適症狀,屬於正常情況。但是。婦科炎症會引進體溫升高一般炎症比較厲害時,都會引起體溫升高。 有炎症時,白細胞增多,能量產生大,所以體溫高. 另,排卵期也會使體溫升高,所以體溫不是絕對的 基礎體溫的變化
實際測量一下基礎體溫,如圖中所示,清晰的雙相性曲線表示有排卵。基本上在低溫相後面可出現體溫陡降的一天(體溫陷落日),這一天後面若出現高溫相,那麼這一天的前兩天加上後三天共計6天期間就是排卵的時間。但“體溫陷落日”不一定會明顯出現,這時候將低溫相的最後一天視為陷落日,以同樣方法計算也可。
某些異常的原因引起排卵停止時,雙相性曲線幾乎是看不見的。青春期的女孩和一些婚前的女性,有些月份可出現雙相性曲線,而有些月份不出現雙相性曲線,這種忽有忽無的情況是經常有的。
這是因為性機能尚未完全成熟而不是異常。但是,雙相性曲線出現的月份比較少的情況下,有必要去婦產科做檢查。
剛剛做完一期關於基礎體溫的欄目,所以還算比較了解. lz好象不用這麼著急吧, 排卵後體溫就會急劇上升, 然後維持高溫兩周左右直至下次yj來潮後降低. 若懷孕則體溫持續高溫, 體溫在身體各個部位是不一樣的,每日早、晚也不一樣。另外,男女之間也有差異。那麼人體的正常體溫究竟是多少呢?正常人口腔溫度為36.5~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1~0.6℃,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3~0.5℃。在一天的生物節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相差應小於1℃。另外,男、女的體溫也有不同,女子體溫一般比男子約高0.3℃。女子體溫還與月經有關,這裡就不贅述了。 37.1體溫偏高,但還在正常范圍內。 你好!正常小兒體溫,腋溫為36-37度,肛溫為36.5-37.5度。體溫差別與小兒年齡,活動量,穿衣多少及外界溫度等有關。年齡越小體溫也較高,一日之間波動范圍,1個月時約0.25度,6個月時約0.5度,3歲後約1度。祝寶寶健康成長。<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ilbb 37度征服0.5度 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圍.但並不是恆定不變的.正常人口腔溫度(又稱口溫)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3℃-0.6℃.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於1℃.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 人體是怎樣維持體溫穩定的? 位於人體下丘腦中的體溫中樞擔負著調節人體產生的熱量與散發的熱量保持平衡的任務.當熱平衡時.人體體溫保持穩定.若產熱多於散熱.則體溫升高,若散熱超過產熱.則體溫降低.產熱過程 西門送客 健康狀態時,如飲食正常,衣著適宜,人體的體溫一般是比較恆定的,即保持在37℃上下(大致介於36.2℃~37.3℃),而不因外界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但人體正常體溫並不是指某一具體溫度,而是一個溫度范圍。如對大多數正常人來說,口腔體溫范圍在36.7℃~37.7℃之間(而37.19℃僅是一個平均值),腋窩溫度范圍在36.0℃~37.4℃,直腸溫度范圍在36.9℃~37.9℃。人體的體溫雖然比較恆定,但人類個體之間的體溫有一定的差異,少數人的標准體溫可低於36.2℃,也可高於37.3℃。即使同一人體溫在一日內也不是完全一樣的,晝夜間體溫的波動可達1℃左右。 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人體正常體溫有一個較穩定的范圍,但並不是恆定不變的。正常人口腔溫度(又稱口溫)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3℃~0.6℃,直腸溫度(也稱肛溫)較口腔溫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時體溫最低,下午5~7時最高,但一天之內溫差應小於1℃。另外,女子體溫一般較男子高0.3℃左右。女子體溫在經期亦有些許變化。
人體是怎樣維持體溫穩定的?
位於人體下丘腦中的體溫中樞擔負著調節人體產生的熱量與散發的熱量保持平衡的任務。當熱平衡時,人體體溫保持穩定。若產熱多於散熱,則體溫升高;若散熱超過產熱,則體溫降低。產熱過程包括:運動或勞動時,骨骼肌收縮,產熱增加;當環境溫度下降和寒冷刺激時,肌肉收縮發抖,產熱增加;肝髒等內髒器官代謝加強時,產熱亦增加。散熱過程包括:對流、傳導、輻射和蒸發四種方式。因皮膚表面面積大,故主要通過皮膚散熱。
常人的體溫是多少?
人和高等動物都有一定的體溫。體溫的產生是機體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的結果。同時,體溫又是機體[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