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嬰兒什麼時候可以不用 (只吃) 奶粉正文

嬰兒什麼時候可以不用 (只吃) 奶粉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我家寶寶剛一個月母乳少請問什麼時候可以加點輔食
 
等到寶寶自己能把空氣吐出來就不用啦,我家那個就一直到4個多月才會自己吐空氣
 
母乳是你給予寶寶天然的最理想的食物,它不但維護了食物與營養的均衡,是增強寶寶免疫力及抵抗疾病的最佳方法,而且還可以減少女性乳腺、卵巢腫瘤及缺鐵性貧血等疾病的發生率,是女性追求健康權的體現。更重要的是促進寶寶大腦和智力健康發發育。

什麼時候才可以斷母乳

很多媽媽喂哺母乳超過一年。

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是純母乳喂哺6個月,母乳可持續兩年或以上。

很多媽媽上班後,仍然完全或部分母乳喂哺。

無論何時開始,斷奶不應該是一件有壓力的事(避免在家庭有大變動時開始)。斷母乳應是漸進的。理想的斷母乳可能需要幾星期或幾個月。按步就班的斷母乳對媽媽與寶寶都有好處。

最好是按寶寶的需要斷母乳,這樣寶寶才較容易適應。你可以考慮在寶寶已經進食固體食物,或開始使用杯飲用時才開始斷母乳。

怎樣替寶寶斷母乳

你應該選擇最容易戒的一餐開始,寶寶最不在意的一餐開始。三至七天後再減少一餐母乳,直至寶寶完全斷母乳為止。如果媽媽感到乳房腫脹或痛楚,就是斷母乳過急的現象。若要舒緩乳脹痛楚,可讓寶寶短時間吸吮。

如果你打算在寶寶9個月前斷母乳,可預先把母乳擠出來喂哺寶寶,或選購加鐵質的嬰兒奶粉。

如果你打算在寶寶9個月後斷母乳,而寶寶已經進食各類固體食物,仍可以把母乳擠出來喂哺,或采用全脂牛奶。

怎樣給孩子斷奶? 斷奶需有個過程,讓寶寶逐漸適應,才能做到科學斷奶。斷奶盡管有種種困難,但它卻是母親所必須完成的一件事情。在斷奶過程中,嬰兒會煩躁不安,哭鬧,母親也很難忍嬰兒的那種哭聲。因此,斷奶對於母親和嬰兒並不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斷奶不當可使嬰兒的健康受到影響。如斷奶過早,又不能及時地補充嬰兒所需要的蛋白質和熱能,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增加小兒患病的機會。所以母親要掌握正確的斷奶方法,最好是慢慢來,讓嬰兒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不能突然中段哺乳。要先給嬰兒適時添加輔食,逐漸用增加其他食物的辦法來減少哺乳次數。開始斷奶時每天少喂一次母乳,以其他輔食代替,隔幾天後再減少喂奶次數,以至最後斷奶。或者讓母親暫時離開孩子一到兩天,使孩子慢慢習慣。代替母乳時也應從少量開始,使孩子在心裡和消化功能上都有充分適應和承受的過程,盡可能讓孩子自然而地放棄吸允母乳。生活中有許多不科學的斷奶方法,如強制母子隔離。斷絕往來,或在乳頭上塗抹藥水,辣椒水,黃連水等嚇唬孩子,強迫孩子不吃母乳,這些方法對孩子的心裡和精神都是劣性刺激,是不可取的。 您可以按以下的方法做做:1)充分准備,逐漸斷奶:斷奶對於寶寶來說不僅是生活習慣上的一次重要變化,更是心裡上的轉折。媽媽對此要做好充分的准備,不要因孩子哭鬧就一時《心軟》,否則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但是斷奶不能一下子說斷就斷,要有計劃地進行,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2)逐漸增加代乳品(奶粉)和輔食,將為順利斷奶下良好的基礎,使寶寶能夠慢慢適應各種不同的食物。3)逐漸減少哺乳次數:乳量的分泌與嬰兒吸允的次數有著密切的關系,每天哺乳少於3次的話,乳量的分泌自然會慢慢減少。對於媽媽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斷奶期食品的選擇:(1)營養素種類齊全,比例恰當;(2)不含任何激素,糖精,色素;(3)口感良好,容易消化吸收。斷奶食品可以家中自行制作,比如把面條,蔬菜。肉剪的碎碎的燒在一起,或用菜湯燒粥,都是制作簡單又可口的食品。一般可以選用蛋黃,稀粥,面條,蔬菜,水果,食用油脂等常用食品,經互相搭配加工而成。以上只是共您參考,但願對您有幫助,祝您的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每一天!!
 
關鍵看小孩對主食的接受程度,有些小孩很大了,還是離不開奶粉,原因就是他們不吃飯,只能吃奶粉.我建議晚上小孩餓了才給他吃奶粉,白天的話,都可以搭配不同主食給小孩吃的
 
可以吃奶粉,四五個月才能加輔食!
我覺得是配方接近母乳,口味清淡,對bb腸胃刺激小,而且較母乳營養更全面均衡的奶粉就是好奶粉,比如美國原裝進口的旭貝爾奶粉就是,它含有益生元,不上火不便秘;dha,是海藻提取,純度高無污染。含量高,有助智力和眼睛發育和配方接近母乳,口味清淡,對bb腸胃刺激小,bb斷奶或者轉奶都更容易接受,而且較母乳營養更全面均衡;我家寶寶喝到現在還從沒上過火,身體各項指標發育的都很好。樓主可以上他們官方網站了解下。
 
寶寶剛開始接觸新東西,有點抗拒是正常的,媽媽不要心急。

喂輔食不象喂奶,寶寶吮吸乳頭是天生就會的,奶水是寶寶天生的食物,而米粉和小勺,則是要慢慢接受的。喂輔食的時間也很有講究,喂輔食的時間要比正常喂奶時間稍微早一個小時,這樣他剛剛好有點餓了。不要等他餓極了,那時他肯定是吃不進任何東西,而只要吃奶的。

4個月的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只適合比較單一化的吃法,家長不要心急,不能搞很多花樣煮,吃得太雜寶寶消化不了。
一周歲以內的嬰兒仍是要以奶為主,每天要在保證700~800毫升奶量的基礎上添加輔食。

最早添加的輔食應是蛋黃。新生兒體內儲存的鐵主要來自母體。足月新生兒體內儲存的鐵是很有限的,僅夠出生後四五個月造血之用。而早產兒和多胎兒從母體得到的鐵質就更少了。胎齡越小、胎數越多,體內的鐵含量就越少。足月新生兒可在生後3~4個月在主食中添加蛋黃,早產兒和多胎兒從滿月後就可開始。
添加蛋黃的方法如下:
將雞蛋煮熟、剝殼,取出蛋黃,研磨成粉。開始時每天喂一只蛋黃的1/8,以後逐漸增加到1/4、1/2,直至整個蛋黃。蛋黃粉可用開水調和,在兩次喂奶中間給寶寶吃;也可直接調入米粉。6個月左右可改食蛋黃粥;7、8個月時可吃蒸蛋(包括蛋清)了。

小知識:6個月內嬰兒不宜喂蛋清
6個月內的嬰兒消化道粘膜屏障發育尚不完全,而蛋清中的蛋白質分子較小,容易透過腸壁粘膜進入血液,引起過敏反應,如皮膚出現濕疹和荨麻疹等。

米粉的添加方法
臨睡前不要給孩子添加輔食。我剛開始添加輔食時也是聽別人教的,睡前在奶裡加一些米粉,說是這樣會更飽,睡得會更久。但我發現寶寶並不能睡很久,夜裡還是起來幾次喂奶。

後來我咨詢了兒保醫生,醫生告訴我原來事實是奶比米粉更耐餓,因為奶裡的營養物質要遠勝於米粉。睡前(十點左右)應給孩子喂飽奶。

正確的添加輔食的方法應該是,初次添加建議在上午,醫生說即使吃了有什麼不適應的話,下午還能去看醫生。6個月內每日上午添加一頓輔食就夠了。6個月後,可以在傍晚6點左右(即6點多,一般晚飯的時間)再加一頓米粉或粥,到十點仍是一大瓶奶,這樣寶寶就很飽了,夜裡可以好好睡了。米粉就當作一頓主食,喂晚米粉後也是隔3~4小時再喂奶。第一次可以調得稀一點,放在奶瓶裡讓他吸,逐步加稠,兩個星期後一定要過渡到用勺喂,而不能再用奶瓶了。

隨著孩子腸胃功能的健全,在添加米粉的同時,還可增加雞、鴨、豬等的動物血以及瘦肉糜、魚泥、豬肝泥、雞肝泥等含鐵豐富又容易吸收的食物,可直接調入米粉。注意1周歲以內不要添加任何調味品。

蔬果汁的添加:

4個月後可給寶寶加果汁。
嬰幼兒不宜喝市場上的合成飲料,要用專門的嬰兒飲品,或自己鮮搾的果汁且需兌水1:1稀釋後才能飲用。

還可自制蔬菜汁,2個月就能喝了。
方法是將新鮮的蔬菜洗淨、切成小段,加水煮透,取菜汁(僅僅是汁)飲用,如芹菜汁對便秘有效,胡蘿卜汁對腹瀉有效。

滿6個月可添加混合果汁。
輔食添加要點:從單一到多樣,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軟到稍硬。如在添加輔食過程中,有胃腸道不耐受情況出現,應停止喂哺,待胃腸道功能恢復如常後,再逐步添加。

正確的添加輔食的順序是:
4月齡始可添加素食類
6月齡始可添加葷(肉)食類
9月齡始可添加海鮮類

在這裡我給你個時間表參考一下:

第一頓早點奶(奶粉)類早6點左右
第二頓早飯米粉類早8點左右
第三頓午飯奶(奶粉)類午12點左右
第四頓午點奶(奶粉)類下午3、4點
第五頓晚飯奶(奶粉)類晚6點左右
第六頓夜宵奶粉晚10點左右

到6個月後,將第五頓改成糧食類,到1歲左右,將第三頓改為糧食類。

他自身排出的水分多了,需要的水分也就相應增加。就好象我們餓的時候,吃什麼東西都要吃,什麼東西都好吃一樣。
所以你平時白天要給他多運動運動,多消耗,多出汗(出汗後要擦干,以免著涼了),身體饑渴了,他自然會要喝水的。比如我家寶寶發燒那一陣,由於身體的“饑渴”,明顯比平時多喝很多水。

孩子對甜味特別敏感,有些喝慣了糖水的孩子,就不願喝白開水。但是甜食吃多了,既會損壞牙齒,又會影響食欲。家長不要給孩子養成只喝糖水的習慣,已經形成的習慣,可以逐漸地減低糖水的濃度,吃糖也要限定時間和次數,慢慢糾正這種習慣。你會發現,糖吃得少了,糖水喂得少了,孩子的食欲卻增加了。

純母乳喂養的寶寶,一般在4個月內未添加輔食時,可以不用喂水,但並不表示不能喂水。適當的補充一點水分,對寶寶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嬰兒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每次喂水量約為每頓奶量的一半:出生第一星期30毫升;第二星期45毫升;1個月後50~60毫升;3個月時60~75毫升;4個月時70~80毫升;6個月時80~100毫升;8~12個月時100~120毫升。夏天應適當增加水量。感冒、發燒及嘔吐或腹瀉脫水時更應頻繁飲水。

記住,白開水就是白開水,水果和果汁不能代替水。
 

學前班兒童應該學些什麼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