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爸爸的做法無疑是錯誤的,他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第九條的規定,即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按照規定接受義務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學。
但在接受處理這類事件的時候,不是一下就進入了法律、尤其是訴訟程序,法律是協調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些規定,是維護社會穩定、經濟正常運行的重要保證,但並非所有問題(尤其是家庭問題)法律來解決都是最佳辦法。所以這類問題協調是第一步,方法得當其實是完全可以解決的!
我們知道小芳是個好孩子,她喜歡念書,這本是人之所願,為父為母之所盼,但其父親由於個人觀念卻輕率地剝奪了孩子接受國家義務教育的權利,這是很不好的,但我們在處理的時候,不能只一味地強調其父的錯誤性,要理解小芳父輩的心理狀況和接受教育的情況,再結合小芳目前的學習情況,他喜歡學習而且已經是五年級了,當然重點還是強調當代社會教育對個人的重要性,有一個良好的教育,子女便能正常地參與社會競爭,將來不僅能為父母減輕負擔,還可能為家庭增收,甚至光宗耀祖,還會有可能嫁個好人家,讀書無論從哪方面說都是很有必要的,而且現在國家對義務教育階段都采取的是免費入學政策,相對來說讀書是花了多少錢,如果家裡有時非常忙,孩子放學也是可以適當為家庭做一些事情的,大家一起努力方能建設一個美好的大家庭!
我想小芳父親能開小賣鋪,說明他還是個聰明了,一定會讓孩子重新上學的!
《教育政策與法規》教學大綱
學時:36學時學分:2學分
理論學時:30討論學時:6學時
適用專業:教育學專業
大綱執筆人:李宜江大綱審定人:周興國
一、
說明
(一)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
《教育政策與法規》主要是為教育學本科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程。該門課程是以教育學、法學理論等為基礎,綜合研究教育政策與法律現象,是教育學和法學之間的邊緣學科。
本門課程設置的總目標是,使學習者通過對本門課程的學習,比較全面和比較系統地掌握我國當前的教育政策和有關教育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法律制度,為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法律觀提供知識和材料,使學習者了解如何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政策,依法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同時學會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
立足於培養學生的問題認知和分析的能力,課程教學應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法條介紹與案例分析相結合,學習與研究相結合。
(三)課程教學改革
突出課堂講授,案例分析與課堂討論相結合。
二、本文
(一)
課程理論教學
第一章
教育法概述 (3學時)
1、教學內容
第一節法的性質
法律的概念及特征。法的價值目標。法的部門與教育法的歸屬
第二節教育法的涵義
教育法的含義。教育法的特點
第三節教育法的體系
教育法的體系。教育法的作用。教育法的局限性。
第四節教育法律關系
教育法律關系的涵義。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教育法律關系的客體。教育法律關系的內容。教育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2、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是教育法內涵的分析。難點是教育法律關系的運動形式。
3、思考題:
(1)簡述教育法的含義及特點?
(2)簡述教育法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3)論述教育法的體系?
(4)試分析教育法律關系的具體內涵?
第二章
教育法的價值 (3學時)
1、教學內容:
第一節教育法價值的涵義
價值。教育法的價值。
第二節教育法的社會價值
教育法的政治價值。教育法的經濟價值。教育法的文化價值。教育法的秩序價值。
第三節教育法的個體價值
教育法的正義價值。教育法的平等價值。教育法的自由價值
2、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是教育法價值的涵義;難點是教育法的個體價值。
3、思考題:
(1)簡述教育法的含義及特點?
(2)簡述教育法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3)論述教育法的體系?
(4)試分析教育法律關系的具體內涵?
第三章
學校 (3學時)
1、教學內容:
第一節學校的法律地位概述
學校。學校的法律地位。學校的設置。
第二節學校的權利
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招收學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對受教育者進行學籍管理,實施獎勵或者處分。
對受教育者頒發相應的學業證書。聘任教師及其他職工,實施獎勵或者處分。
管理、使用本單位的設施和經費。拒絕任何組織和個人對教育教學活動的非法干涉
第三節學校的義務
遵守法律、法規。貫徹教育方針、教育教學標准,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維護受教育者、教師及其他職工的合法權益。為受教育者及其監護人了解情況提供便利。遵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並公開收費項目。依法接受監督。
第四節學校內部管理體制
學校內部領導體制。學校內部組織機構。學校內部管理制度。
2、教學重點、難點:學校的權利和義務的內涵和辯證關系。
3、思考題:
(1)簡述學校的法律地位?
(2)簡述學校的權利和義務?
(3)試分析學校內部的管理體制?
第四章
教師 (6學時)
1、教學內容:
第一節教師的界定
教師是承擔教書育人職責的專業人員。教師職業是一種專門職業。教師的成長過程是一個專業化的過程。
第二節教師的法律地位
對我國教師法律地位的認識。我國教師法律地位的確定。教師法律地位主要通過教師的權利與義務體現出來。
第三節教師的權利
教師權利的內涵。教師的基本權利。教師權利的保障機制。
第四節教師的義務
教師義務的內涵。教師應履行的義務
第五節國家教師制度
教師資格制度。教師職務制度。教師聘任制度
2、教學重點、難點:教師的權利和義務的內涵及權利和義務的辯證關系。
3、思考題
(1)《教師法》的特點有哪些?
(2)試述教師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3)試述教師資格取得的條件。
(4)試述《教師法》關於法律責任的相關規定。
4、課堂討論
教師侵犯學生人身自由權、隱私權和身體健康權的相關案例分析討論。
第五章
學生 (6學時)
1、教學內容:
第一節學生法律地位的確定
學生的概念。學生法律主體地位的演變與確立。
第二節學生的權利
學生權利的涵義。學生的基本權利。一些特殊學生群體享有的特殊教育權利。
學生權利的法律保護。學生權利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學生的義務
遵守法律、法規。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遵守其所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度和規定
2、教學重點、難點:學生的權利和義務的內涵及權利和義務的辯證關系。
3、思考題:
(1)簡述學生的權利和義務?
(2)試分析學生權利和義務的辯證關系?
4、課堂討論
涉及學生權利和義務的相關案例分析討論。
第六章
教育法律責任與法律救濟 (3學時)
1、教學內容
第一節教育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概述。教育法規定的法律責任。
第二節教育法律救濟
法律救濟的定義。法律救濟的主要制度。
第三節學校事故及其法律責任承擔
學校事故概述。學校事故類型與責任承擔例舉。
2、教學重點、難點:學校事故及其法律責任承擔分析。
3、思考題
(1)教育法規定的法律責任是什麼性質的法律責任?其構成要件及其免責的條件是什麼?
(2)教育法律救濟的主要制度有哪些?
(3)什麼是學校事故?學校事故的法律責任應如何認定?
(4)學校事故在哪些條件下可以免責?
(5)學校事故可以分為幾類?如何承擔法律責任?
第七章
教育政策概述 (3學時)
1、教學內容:
第一節教育政策涵義
教育政策的概念界定。
第二節教育政策分類
元政策、基本政策、具體政策。各級教育政策:學前教育政策、初等教育政策、中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鼓勵性政策、限制性政策。
第三節教育政策與教育法律
教育政策與教育法律的聯系。教育法律與教育政策的區別。
2、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是教育政策的涵義;難點是教育政策與教育法律的聯系和區別。
3、思考題:
(1)簡述教育政策的含義?
(2)簡述教育政策的分類?
(3)試分析教育法律與教育政策的關系?
第八章
教育政策制定與執行 (3學時)
1、教學內容:
第一節教育政策的制定
影響教育政策制定的因素:環境因素、政策制定者的因素和制定體制、機構的因素。教育政策制定的步驟:即問題的識別、問題進入議事日程、政策目標的確認、政策方案的設計和選擇、政策的合法化。
第二節教育政策的執行
教育政策執行的基本步驟。影響教育政策執行的因素。教育政策執行偏差及其糾正。
2、教學重點、難點:影響教育政策制定和執行的因素。
3、思考題:
(1)簡述影響教育政策制定的因素?
(2)簡述影響教育政策執行的因素?
(3)論述教育執行過程中的偏差及其糾正?
(4)試分析教育問題進入政府議事日程的條件?
第九章
學校、教師工作中涉及的法律問題舉例 (6學時)
1、教學內[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