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孩子吃劑石吃什麼菜好正文

孩子吃劑石吃什麼菜好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孩子吃劑石吃什麼菜好
 
要吃反季節的水果。
好吃又營養的水果推薦
維生素a水果推薦:芒果、木瓜、哈密瓜
維生素c水果推薦:猕猴桃、柑橘類水果
促進新陳代謝的水果:葡萄、柑橘、葡萄柚
纖維素多、含糖量低的水果:奇異果、櫻桃、草莓、蘋果

另外還有香蕉,西瓜,荔枝、龍眼、桃子、杏子等。
水果雖好但不能吃太多,吃太多容易產生飽腹感,影響主食攝取,導致寶寶營養吸收不均衡。每天最好能吃兩種不同的水果,分兩次吃,每次50g左右。太甜的水果如荔枝、香蕉、西瓜、哈密瓜等瓜類水果等,比較胖的寶寶更不應該多吃,因為所含糖分多、熱量高。

最好在兩餐之間給寶寶吃水果,讓寶寶當點心吃,有些水果不宜空腹食用,如香蕉、荔枝、柿子、橘子。
http://iask.sina.com.cn/b/12429277.html?from=related

1.牛奶和奶制品
牛奶和奶制品是孩子食物的首選,因為這些產品可以補充孩子生長必不可少的鈣質。孩子每天應該至少喝500毫升的牛奶或等量的奶制品。

2.富含澱粉的食物
孩子最初吃的面粉是不含面筋的沒有甜味的。其他富含澱粉的食物,比如土豆,面團都可以給孩子吃,這樣可以豐富一下孩子的食譜。

3.蔬菜和水果
在蔬菜與水果中有許多礦物鹽成分,也有一些纖維素和維生素。在嬰兒5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喂他一些蔬菜和水果這一類固體食品。建議選擇一些罐頭或是新鮮蔬菜水果,這種水果的蔗糖含量比較低,這類蔬菜含鹽量比較少。
嬰兒長到10個月,可以在晚上讓他吃一點蔬菜,比如讓他喝帶點面團的濃濃的蔬菜湯。中午他如果吃了水果,晚上可讓他吃一些奶制品。

4.魚、肉和雞蛋
魚、肉和雞蛋的營養價值很高,它們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類和微量元素(鐵、鋅、硒)。但是要避免過多地攝入蛋白質和脂類。每星期要讓孩子吃一兩次魚。每星期可以用雞蛋來代替一次肉制品。

5.其他食品
孩子可以食用每天一咖啡勺的黃油、油或者人造黃油。要注意讓孩子盡量少接觸甜食比如巧克力、果醬、蜂蜜、甜的飲品,這樣孩子長大以後不會養成吃甜食的習慣。建議讓孩子飲用含少量礦物質的水。參考資料:
http://ask.ci123.com/questions/show/157955

 
不好,只要是閹菜都不好,亞硝酸鹽含量很高,容易使身體發生病變,嚴重的還會產生癌症.而且孩子正在身體發育期,搾菜根本不能提供充足的可供身體發育的營養元素,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
孩子需要足夠的蔬菜水果,肉類,碳水化合物(主事),鈣質等等,有條件的話還要從各種堅果和牛奶中補充一些礦物質.多吃有營養的(而不是高熱量高脂肪的)東西,孩子的身體才不會有問題.
 
1、炒麥芽100克,水煎服,每日1次。
2、花椒12克,加水400毫升,煎成250毫升,加入紅糖30克,飲服,每日1劑,連服2劑。
3、枇杷葉5片,土牛膝10克,水煎飲服,每日1次,連服3天。
4、皮硝50—100克撒在紗布上(紗布視乳房大小而定),包裹乳房,每天換藥1—2次。
5、陳皮24克、甘草6克,水煎,多次飲服。
6、麥麸60克、紅糖30克,先將麸炒黃,再入糖共炒,2日吃完。
7、炒麥芽50克,車前子10克、川牛膝15克,水煎代茶飲。
8、紅花6克、赤芍9克、當歸9克、川牛膝9克、水煎服。
9、炒麥芽100克、神曲25克,水煎分2次溫服。
10、玄明粉100克,用蜂蜜調糊狀外敷雙乳。

現在斷奶有新的說法,供你參考.


凡是喂過母乳的媽媽,都在不同的階段面臨過斷奶的問題。斷奶,遠非字面意義上那樣簡單,而是母子關系的一種重大轉變。順利地斷奶,對於母子雙方的身心健康都至關重要。斷奶方式掌握不當,很容易給母親遺留終生的遺憾,給孩子造成心靈的創傷。

關於斷奶,最根本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我應該什麼時候給孩子斷奶?

對這個問題,其實沒有統一的標准答案。什麼時候給孩子斷奶,是每一對母子之間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做出來的私人性決定,旁人沒有權利對其指手畫腳。

如果你一定要知道一個最佳時機,回答是,這要視乎孩子的成長情況,最好等到孩子自動脫離對母乳的需要,自然地斷奶。這樣的斷奶方式最順利最容易,會避免諸多由於提早強行斷奶而必然出現的母子之間的矛盾、爭斗、哭鬧、傷心和煩亂。

你會問,孩子一般什麼時候才會自動脫離對母乳的需要呢?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時間表都不一樣,一般來說,自動斷奶發生在一歲半到三歲之間。一歲以下的嬰孩,不會有自動斷奶現象。即使孩子表現的不好好吃奶或者拒絕吃奶,也是因為吃奶環境不夠安靜,干擾過多,或者因為心理原因而導致的“罷奶”。

也許這時候你要吃驚了:一歲半到三歲之間?難道可以讓孩子吃這麼久的母乳?那為什麼我周圍的人、包括醫生,都在勸我六個月就給孩子斷奶呢?他們說,六個月以後的母乳就沒什麼營養了,而且,如果不斷奶,孩子就不好好吃飯。

的確,對於許多人(包括一些醫生)來說,延續到一歲以後的母乳喂養是一件新鮮事。而且,在他們的頭腦中,對母乳有兩個根深蒂固的偏見:

第一個常見偏見是,“x個月之後,母乳就沒營養了。”

大量的研究證明,母乳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富含營養,如脂肪、蛋白質、鈣和維生素等等,尤其是對孩子身體健康至關重要的免疫因子。幼兒自身的免疫系統要到六歲左右才健全,在這之前,長期的母乳喂養,等於為孩子建立起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能夠有效地預防諸多疾病的侵襲,比如耳道、腸胃和呼吸道等幼兒常見感染,以及幼兒癌症、少兒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等重症。那些過敏體質的嬰兒,更是應該母乳喂養至一歲以上。特別神奇的是,隨著孩子月份的增長、對輔食攝入的增多,吸吮母乳頻率有所降低,母乳卻會自動濃縮養分和抗體,將孩子所需要的營養絲毫不差地輸送進來。

與營養價值相等重要的,是長期母乳喂養對於幼兒心理和情感方面需求的徹底滿足。延長母乳喂養,有助於鞏固母子親密關系、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在孩子疲勞、受驚、煩躁或者悲傷時,吸吮母乳能夠給予孩子最及時最有效最溫馨的安慰,讓孩子在需要幫助時,得到的是人的幫助,而不是物品(奶嘴、玩具、零食等)。

吸吮動作是嬰幼兒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需要,這個需要直到三歲左右才淡化。長期母乳喂養,使得孩子在母親的懷抱裡徹底滿足這項生理需求,母親的乳頭也不象其他吸吮替代品(手指、奶嘴、玩具、零食、被角、頭發等等)那樣會變質、壞掉、或者弄髒。從母親那裡得到吸吮滿足的孩子,往往很少吸吮自己的手指或者將所有拿到手裡的東西放進嘴裡,也因此減少感染疾病的幾率。

長期的母乳喂養還有許多其他好處,比如有利於幼兒口腔的發育、從而提高語言能力,比如母乳中獨特的生長激素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另外也有利於母親自身的健康。

這就是為什麼國際衛生組織、國際母乳會以及美國衛生部等權威機構,呼吁全球的母親們將母乳喂養堅持到孩子滿兩歲。

人們對延長母乳喂養的第二個常見偏見是:不斷奶,孩子會因為依戀母乳而不好好吃飯。

這樣的說法既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又嚴重缺乏邏輯性。母乳和輔食添加以及過渡到正式吃飯,從來都是水乳相融、相輔相成的朋友,根本不是勢不兩立、不共戴天的仇敵。母乳喂養有助於孩子接受固體食品,因為母親的飲食成分與味道會滲透到母乳裡(因此專家都勸告母親在哺乳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盡量避免刺激性食品,以免引起嬰兒的不適、過敏甚至拒絕吃奶),孩子從母乳中已經遍嘗人間百味,十分樂意接受新的食品。倒是那些吃奶粉的孩子,免不了有時會挑食,因為奶粉的味道千篇一律,沒有變化,孩子習慣了單一的口味,不願意接受新花樣。

還有人說,如果不斷母乳,孩子就永遠不會接受奶粉或者鮮牛奶。

母乳比奶粉和牛奶香甜,吃慣了母乳的孩子當然抗拒奶粉和牛奶。但是這絕對不是一種“永遠”不變的狀態,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更無需采用斷奶這種笨法子。

有一些孩子,無論是吃母乳還是吃奶粉,確實存在不好好吃飯的問題,但這和他們吃的是什麼奶沒有任何關系,而是大人在喂養方面的失誤造成的。極有可能是在添加輔食階段,家長沒有采用科學喂養方式,沒有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食習慣。或者是因為家長總以為孩子吃得不夠、逼迫孩子多進食而造成孩子厭食;或者是因為家長過於頻繁督促孩子吃東西,甚至不惜端著碗到處追著喂,而導致孩子失去了饑餓感。飲食是嬰幼兒學習探索人生的重要途徑,父母一定要謹慎行事,把握好這方面的喂養關系。小孩子天生自知饑飽,無需大人在一旁過多操勞,喂養原則應該是讓孩子做主,餓了就吃,飽了就停;吃飯時在餐桌上認真吃,吃完了離開餐桌再去玩兒。當孩子出現進食方面的問題時,如果不是病理原因,家長應該審視自己的喂食手段和態度,從中找到問題根源,而不要將責任推诿到母乳身上,強迫孩子斷奶,給孩子造成更大的損失和傷害。吃奶粉的孩子不好好吃飯,你們讓他們“斷”什麼呢?斷了母乳之後孩子依然不好好吃飯,你們又要誰來負這個責任呢?

那麼,有沒有貪戀母乳,不愛吃飯的孩子呢?有!但是,這仍然不是母乳的錯。大多數見了媽媽就粘在奶頭上不肯吃飯的孩子,是由於母子關系出了問題,是因為孩子從母親那裡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母親除了喂奶之外,陪伴孩子的時間無論是質還是量都不夠高,孩子以無休止地要求吃奶來滿足自己對母親的需求。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斷奶,豈不是與孩子的願望背道而馳?這時候斷奶,給孩子造成的心靈傷害最深。

另外還有一些常見的因素,導致母親提早斷奶。比如需要上班的母親,其實無需斷奶,工作單位有條件的,可以把奶擠出來儲存在奶瓶裡,白天讓看護人喂給孩子,下班後母親直接哺乳。工作單位沒有條件的,可以讓孩子白天吃奶粉,母親在家時則吃母乳,對孩子的健康遠遠強於完全斷奶。還有母親需要短期出差,也無需斷奶,可以提早把奶擠出來,儲存在冰箱冷凍室裡,母親離開的那幾天給孩子吃。母親在出差過程中,要注意及時擠奶,以保證乳汁分泌量不下降。

斷奶是每一位母親在了解延長母乳喂養的優勢之後,經過深思熟慮而做出的謹慎決定。

才四個月的孩子,就想給孩子斷奶,只有有神經病的人才會有這樣的做法。四個月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發育階段,補還有恐不及,不是缺鈣
就是少鋅,給孩子斷奶還讓孩子長不長身體?一旦失誤後悔莫及,再補就晚了。
請奉勸你的同學,千萬不要辦傻事。
專家認為母乳喂養的孩子,8-12個月是最適宜的斷奶時期,如果在增加輔食的條件下仍保留1-2次母乳直到11/2-2歲也是可以的,因為關鍵問題不在於硬性規定什麽時候一定要斷奶,而主要在於及早地、按時地去增加斷奶食物即輔食,一方面讓孩子能得到充分的營養來滿足孩子生長發育的需要,另一方面讓孩子慢慢地習慣輔食,而逐漸地、自然而然地自己就斷奶了,即所謂的自然斷奶。
有些地區的習慣,孩子要到一歲以後才給斷奶食物,這就太晚了,因為母乳是六個月以下的孩子最佳的營養品,它的營養成分及所供給的量都能滿足這種小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但是孩子逐漸長大,所需的營養及熱量也隨著增加,母乳就逐漸滿足不了。
如果斷奶食物開始得太遲,孩子往往是除了母乳以外,什麼東西也不愛吃,甚至完全拒食,時間一長,孩子的食欲就愈來愈減退,體重也減輕,體質也下降,還可發生貧血,某些營養缺乏症或感染性疾病。所以母乳喂養的嬰兒也應和牛乳喂養的一樣,從第三、四個月開始就加逐漸地添加菜泥、蛋黃、米糊或稀粥、爛面條等,六個月後,就要增加輔食的次數,減少哺乳的次數,逐漸過渡到完全斷奶,這樣,孩子就會很自然地,很愉快地去接受斷奶了。
如果母親有某種原因不能喂奶時,非不得已

[1] [2] 下一页

寶寶腹瀉媽媽能喝牛奶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