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一歲的寶寶該怎麼智力開發?正文

一歲的寶寶該怎麼智力開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目的:創造和孩子間的親密聯系以及愛和信任,這是智力開發的基礎。

*3-10個月:
記錄下孩子表達自己不同情感的聲音和表情,比如高興、生氣以及驚奇等,然後以玩耍的方式模仿給孩子。
目的:鼓勵孩子的進行交流,增強他的自信。學習社交技巧也是影響智力發育的重要因素。

*12個月:
了解孩子最喜歡的玩具,為孩子制造人為的障礙,讓他學會通過尋求幫助來解決問題,例如將熊寶寶放到衣櫃頂端,這樣孩子就會向你示意,要你把他抱起來,以便能夠得到玩具。
目的: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科學的思考方式。
參考資料:中國孕育網
 
最好的就是找專業的智力開發公司,先對寶寶做一個整體的測驗,了解寶寶到底適合什麼,不要什麼都往寶寶身上加,那樣是沒有用的,具體你可以參考下
http://www.fuwuyijia.com

 
看看這個對你應該有幫助的!

http://blog.163.com/zhanggl0909@126/blog/static/9559419220089129208928/

 
幼兒期隨意動作、口語及感知覺迅速發展,開始了最初的游戲活動,並出現最簡單的想象,記憶思維也較嬰兒期增強,這為智力開發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開發幼兒智力可從下面幾方面進行:

(1)為幼兒創造合適的游戲運動環境:從游戲中促進幼兒運動和和技能的發展。

(2)培養幼兒的言語表達能力:2--3歲是口頭語言發展的最佳年齡,應鼓勵孩子大膽說話,引導他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願望、要求和感覺。多教孩子說歌謠、唱兒歌,這不僅可以訓練幼兒的語言能力,還能訓練他的音樂節奏感,培養藝術意識。

(3)讓幼兒多看、多聽、多動手:智力開發總是離不開知識的掌握,而要獲得知識,必須通過看、聽、摸等感知活動。應讓幼兒多接觸自然和社會環境,多動手以親身感知事物,促進智力發育。2--3歲的幼兒聽故事時會聽得津津有味,家長應抓住孩子好奇、求知的這一心理經常給孩子講些有趣易懂的故事,這樣可增長幼兒的知識。

(4)啟發幼兒多提問題、多思考:好奇多問是兒童的天性,有些孩子喜歡提問,這是思維活躍的表現,家長要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回答,而不能敷衍了事;有些孩子提不出什麼問題,家長應設法啟發他們讓他們自己提問,並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提一些問題讓孩子思考回答。

(5)鼓勵幼兒的創造精神:孩子在做游戲、搭積木時,應鼓勵孩子的創造精神,引導孩子不重復別人的做過的東西等,而幫助孩子自己想象著做,孩子拆弄玩具時,不要求全責備,因在"頑皮"的舉動中,往往可能是創造力的表現。幼兒創造的欲望僅僅開始萌芽,需要家長、教師去發現、去引導,如完全按大人要求的模式做,則會抑制孩子的創新精神。
 
早教專家說:3歲定終生,孩子的80%智力在8歲前完成!“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中國幾千年來最偉大的教子智慧。-

現代生理學、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孩子的大腦發育迅速。孩子的腦重量在出生時只有300多克,9個月時就可達到660克,2歲半至3歲時增長到900—1000克,6、7歲時為1200克,已經達到成人腦重量的90%。從腦的生理機能看,孩子2、3歲時,大腦的各種反射機能已經得到發展;6、7歲時,大腦半球的神經傳導通路幾乎都已髓鞘化。這為孩子智慧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在此基礎上,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可促使他們智慧發展。人腦的重量與智力發展成正比,但是人的智力發育卻呈遞減法則,即人的年齡越小智力開發的越高。-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盧姆認為,如果以17歲為智力的成熟年齡(即智力發展的最高點,即100%),那麼50%的智力發展完成於4歲之前,30%的智力發展完成於4~8歲之間,最後的20%則完成於8~17歲之間。這就是說,一個人的智力在4歲前就完成發展的一半,而其余的一半則要在4~17歲這13年中完成。這些數字告訴我們,出生後頭4年智力發展最快,而後隨年齡增長智力發展以不同的速度逐步減慢。-

英國政府發表教育白皮書指出:從4-5歲才開始的兒童教育已經太遲了,假如不加強3歲前的教育,就無法保證孩子未來的健康成長。-

科學研究顯示,一個孩子3歲之前的生長發育會影響其一生的發展變化:-

性格:孩子成年後的性格基本上在3歲之前就已經定型,3歲之後基本不變;-

智商:兒童的腦細胞組織在3歲之前就已經定型,3歲之後基本不變;-

學習:3歲之前是兒童在感知覺、記憶、思維等形成中最為敏感的時期,3歲之後的學習活動將事倍功半;-

身高:3歲之前是孩子身高發展最為關鍵的階段,3歲之前對身高造成的損害將永遠無法彌補。-

早教對智商的影響大於遺傳。亞拉巴馬大學心理學教授克雷格·雷米等人的一項長期研究對此提供了有力證據。他們把一批貧困家庭的4個月嬰兒分成兩組:一組送進早教中心,那裡有老師教他們做游戲和唱歌;而另一組不進行早期教育,只給他們提供足夠的營養。到學齡前期,第一組兒童的智商比第二組高10—20分。到15歲時,第一組孩子的語文成績和數學成績均高於第二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雷米說,是早期教育促進了大腦發育。遺傳是影響孩子智商的重要因素,但家教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尤其是在孩子大腦的發育階段,父母的培養,哪怕只是玩捉迷藏等簡單的游戲,都有促進孩子智力發育的作用。-

每位家長們都期待自己的寶寶聰明伶俐吧!兒童早期教育是一個很專業的領域,建議各位爸爸媽媽多看看專業的早教書籍,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可以送孩子到專業的早教機構接受專業的早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現代的爸爸媽媽大都工作忙碌,下班回家後大都身心疲憊,已經沒有充足的精力和時間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更沒有太多的精力和時間深入研究專業的早教理論;而爺爺奶奶有時間,但大都不夠專業,也無法給孩子最好的早教。那麼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智多熊早教智能玩具就是為讓早教簡單化和實用化而誕生的,我們衷心地希望智多熊能讓各位爸爸媽媽在有限的精力和時間同最大化地提高早教效果,也能讓爺爺奶奶在有限的早教知識內最大化地提高早教效果。-

對此,我在網上發現了一款非常不錯的屬於孩子給孩子早期教育的玩具!會對你給孩子的早期教育起到非常不錯的效果!期待給孩子做早期教育的家長們通過鏈接去了解一下,玩具對早期教育的影響!-


http://s.click.taobao.com/t_1?i=qx9wfxb3ykvsha%3d%3d&p=mm_12330186_0_0&n=11
 我的寶寶也在用,很不錯的哦。-
 
關鍵期1

初生到4歲是兒童視覺發展的關鍵期,4歲是兒童形象視覺發展的關鍵期。訓練——基礎篇

訓練時間:從出生起。

訓練方法:在寶寶周圍放置一些五顏六色的布制小貓、小狗等,時常移動玩具刺激他的視覺。

在牆上貼上一些畫,指給他看,並且告訴他畫的名稱和內容。

用三稜鏡將太陽光反射成七色光映到牆上,指給他看。

帶寶寶觀賞大自然的風光,以擴大他的視野,開闊他的眼界。

訓練——提高篇

在給寶寶看某樣東西時,同時讓他用小手去摸,並用清晰准確的語言告訴他這樣東西的名稱、用途等,充分刺激寶寶的感覺器官。

讓寶寶多看、多聽、多摸、多聞,以促進各種感知覺功能的發展。

障礙早發現

有斜視的寶寶,如果在3歲以前矯正了斜視,立體感就能恢復,如果錯過這個時機,就會成為永久性的立體盲。

關鍵期2

寶寶出生1周後,就能辨別給他喂奶的媽媽的聲音,4周就具有對不同發音的辨別力。從出生到1歲是語言的准備期,是語言發生的基礎。研究表明,天才人物的語言訓練是從搖籃期開始的。

訓練——基礎篇

訓練時間:從出生起。

訓練方法:在寶寶睡醒後,精神很好時,朗讀詩歌給他聽。

媽媽經常唱歌或放音樂給寶寶聽。

媽媽經常對寶寶說話,教他人物或物品的名稱等。

經常帶寶寶到戶外聆聽周圍環境中的各種聲音,如狗叫聲、喇叭聲、自行車鈴铛聲、門鈴聲等,並向寶寶一一解釋。

模仿動物的叫聲,鼓勵寶寶模仿。

利用游戲的機會,讓寶寶辨別從各個不同方向傳來的聲音。

多與周圍的人接觸,讓寶寶感受不同的聲音特點和模式。

訓練——提高篇

在能發出七個音的琴鍵上,分別拴上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的帶子,起名紅色鍵、橙色鍵等。敲這些鍵給他聽,並告訴他鍵的名字,這樣可以同時訓練寶寶聲音和顏色概念。

放莫扎特或貝多芬等名家的音樂給寶寶聽,既訓練寶寶聽覺,又對寶寶的性格以及智力發展有益。

障礙早發現

耳聾寶寶如果在1歲前發現,並使用助聽器,就能正常地學會語言發音。

關鍵期3

2歲之前是許多動作發展的關鍵期。

訓練——基礎篇

訓練時間:從出生起。

訓練方法:抓住動作成熟的關鍵期,提供合適的條件和合理的外界刺激促進動作的發展。例如:

滿月起,用手推著孩子的腳丫,訓練他爬行。

4個月左右的寶寶喜歡用手玩弄胸前的玩具,可在寶寶3個月時,在他小床的上空懸掛一些玩具,使孩子雙手能夠抓到,鍛煉他的手眼協調功能。

8、9個月的寶寶俯臥時能用雙膝支撐著向前爬,可在寶寶6、7個月時就開始設法創造爬的機會,如讓寶寶俯臥著,放一兩件玩具在他前方,吸引他向前爬,嘗試著去抓取玩具,以促進他動作的發育。

訓練——提高篇

讓寶寶跟著音樂的節奏運動,如拍手、搖晃身體、打拍子、做操、跳舞等,感受音樂的節拍和運動的快樂。

在寶寶蹒跚學步時,選擇階梯不高、坡度較小的樓梯讓他進行上下樓梯練習,寶寶的興趣會很濃的。

通過精心設計的游戲,如把小球放入小瓶中、把圓圈套在木棍上、拋接球、折紙、畫線、搭積木、穿繩、塗色等,促進寶寶手眼的協調性。

重點提示:多創造機會讓寶寶運動,但不是強迫。如果寶寶抵觸時,不要強制施行,但也不等於放棄,等時機成熟時再開始。

關鍵期4

3歲前是兒童口語發展的關鍵期。

訓練——基礎篇

從寶寶牙牙學語時開始,就可以循序漸進地訓練寶寶的語言能力。此時寶寶能注意大人說話的聲音、嘴形,開始模仿大人的聲音和動作。這時主要是訓練寶寶的發音,盡可能使他發音准確,對一些含糊不清的語言要耐心糾正。

在訓練寶寶發音及說話時,引導寶寶把語音與具體事物、具體人聯系起來,經過多次反復訓練,寶寶就能初步了解語言的含義。如寶寶在說“爸爸”、“媽媽”時,就會自然地把頭轉向爸爸媽媽;再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有了初步的記憶,看到爸爸媽媽時就能說出“爸爸”、“媽媽”。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物向寶寶提問,如散步時問樹葉是什麼顏色等,並要求寶寶回答,提高他的語言表達能力。

利用日常生活中和寶寶說話的機會,鼓勵寶寶多說話,注意讓寶寶用准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耐心糾正寶寶表達不完整或不准確的地方。

訓練——提高篇

父母日常生活中的口語,對寶寶有深刻的影響。因此,父母在平時說話時,要努力做到用詞准確、吐字清晰、語法規范,讓寶寶多接觸正確的語言。

為寶寶多提供當眾演講的機會,訓練寶寶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關鍵期5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嬰兒該什麼時間做早期教育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