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四歲吃了兩粒小兒糖丸要緊嗎正文

四歲吃了兩粒小兒糖丸要緊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注意,香頭火點與皮膚癢點接觸時,要掌握好距離,以免燙起了泡。趙亞
108.金霉素軟膏治腳氣
人到老年患上了腳氣,不嚴重,只限於腳趾縫中,或出水,或起泡。我夾上衛生紙把水吸干,可緩解。晚間洗腳後,有一次我抹了治眼用的“金霉素軟膏”,第二天竟痊愈了。過一些時日又復發,就再抹一次,最多兩次就痊愈。但要切記,用過的金霉素軟膏木可再作他用。(250001)濟南鐵路局科研所郭樹榮
109.白糖可治腳氣
腳用溫水浸泡後洗淨,取少許白糖在患腳氣部位用手反復揉搓,搓後洗淨,不洗也可以。每隔兩三天一次,3次後一般輕微腳氣患者可痊愈,此法尤其對趾間腳氣療效顯著。(100037)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馬學仁快帶他去皮膚科看看吧,醫生的答案是最正確最有效的得了腳氣後最重要的是保持干燥,尤其是指縫間。可以用一些足粉之類的東西,不知是否有用,我是在書上看的。先去皮科檢查。

用蘭美抒.襪子用開水燙洗,日光下曝曬,鞋子經常曬,穿透氣性好的鞋子,穿吸汗的棉襪.


腳癬

病因症狀

腳癬欲稱“腳氣”或“香港腳”,中醫學稱為“腳濕氣”,是一種淺部霉菌感染的皮膚

病,它可分為干性和濕性兩種類型:干性主要表現是腳底皮膚干燥、粗糙、變厚、脫

皮、冬季易皲裂;濕性主要表現是腳趾間有小水泡、糜爛、皮膚濕潤、發白、擦破老

皮後見潮紅,滲出黃水。兩者都具有奇癢,也可兩者同時存在,反復發作,春夏加重,

秋冬減輕。

治療原則:
1.皮損局限者以外用療法為主,常用抗真菌制劑有咪唑類霜劑或軟膏,亦可聯合其他抗真菌制劑交替使用;2.皮疹泛發頑固者,可選用系統抗真菌藥治療,目前多用斯皮仁諾或療酶舒;3.對同時患有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缺陷病者要一並治療。


自療注意事項

(1)保持足部清潔、干燥、勤洗腳,勤換鞋襪。

(2)對腳部多汗經常穿長筒靴,膠鞋者,可在鞋襪內撒足癬粉。

(3)不可用手抓腳,以免染上手癬。

(4)選用外用藥宜兩藥交替使用,同一種藥不宜久用。

(5)痊愈後,每周塗藥1次,天熱更宜堅持。

本病以外治為主。



自治療法

1、驗方自療法

(1)風油精塗於患處,每日1次。

(2)將雙足用溫水洗淨後擦干,塗藿香正氣水於患處,每日2次。

(3)冰硼散3支、六一散30克、拌勻,取適量睡前塗於患處。

(4)樟樹葉子適量,擦患處,每日2次。

(5)將患足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洗淨,後用消毒棉球蘸醋精塗於患處,

每日2次,連用1周可見奇效。

2、飲食自療法

(1)生大蒜頭20瓣、生花生仁250克、雞腳爪3對。蒜瓣去皮,與另2味合

煮服之,腫消便愈,花生仁含有腦磷脂,可治腸塞等病,亦能疏導腳氣。

(2)大蒜頭5只、龜1只。龜洗淨切塊,蒜頭微搗爛,放入鍋中,清炖烏龜,每

天服1次。本方對腳氣病引起的腫脹有消退作用,對老年人更為適宜。

(3)花生仁、赤小豆、大蒜頭去皮及紅糖各200克。上藥煮爛食之,每天服1次,

不可加鹽,否則無效。本方可治療腳氣病之足背浮腫,延至腳踝,甚則小腿也微感

不適者。如腫過膝至股部,則生命垂危,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4)干姜、木香、陳酒各4克、李子2克。上藥加水400毫升,煎至半量,此煮

汁為1日份,3次服飲。本方可預防腳氣沖心症。此外,宜攝取稍多的的維生素b1,

對於治療腳氣病有益。

(5)大蒜60克、老姜30克、陳皮30克、小豆60克、鲫魚1尾。鲫魚洗淨,和

上藥共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煮熟後食用。腳氣病與脾、胃有密切關系,恢復脾胃的

功能即能消除水腫。小豆和鲫魚都有消除水腫的功能,陳皮起輔助作用。

(6)蔥頭100克、蘿卜籽50克。加水煮1小時,取原湯1碗,頓服。本方用治

腳氣腫痛,具有消腫止痛之功效。

(7)蔥頭(搗爛)1根、生姜(搗爛)45克、艾葉60克。上藥用布共為1包,

蘸熱燒酒擦患處,以痛止為度。本方主治因濕氣而兩腳兩腿作痛。

(8)取大蒜若干,搗爛成糊狀敷於患處,約10分鐘左右將其擦去,再塗上一些

金霉素眼膏,2天1次,連用3次可愈。



避免誤疹

在腳癬治療時,不宜接觸肥皂、石灰等鹼性物質,以免使藥效降低。

腳癢時,用熱水燙腳的習慣不可取,因其容易擴散癬症,甚至引起流火(淋巴管炎)。


腳癬是由真菌引起的常見慢性傳染病。常見症狀為趾間潮濕發白、奇癢,有時可見成群或分散的小水疱,搔搓後流出澄清的粘液體,甚至血水,常出現趾間糜爛,發臭,裂口,脫皮等。用中藥治療,效果較好。

方一:藥物組成:蛇床子15克,苦參18克,蜂房18克,蒼耳草40克,趾間水疱或糜爛加白礬20克,黃柏18克。

方法:將上述藥物放入瓦罐內加水1000毫升,煎至800毫升,濾出藥渣,再加入5~6倍的40℃溫水泡腳,每次泡20~30分鐘,每晚1次,連續3次。如未愈,2周後,繼續按上述方法治療。

方二:藥物組成:蒲公英40克,蘇木30克,茯苓20克,白礬20克,鉤籐30克,防風20克,防己20克。

方法:諸藥物放入洗臉盆中加水2500毫升,煮沸後待溫,泡腳,每日1劑,早晚各1次,每次泡腳40分鐘,3日為1個療程。如未愈,再進行第2個療程,一般不超過2個療程。您好,有資料春分時進行治療效佳:
春分的“分”就是半,即春季90日過了一半的意思。《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曰:“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南方地區春分前後還是很潮濕,這是其地理和氣候環境決定的,因而祛濕氣,特別是祛濕性腳氣很重要,同時這段時期也不適飲用過肥膩的湯品,所以推薦一款——

紫菜瘦肉湯

紫菜煲豬瘦肉氣味清潤,具有清熱、化痰、軟堅的功效,常以治療腳氣病、濕熱下注等。同時還可以輔助治療甲狀腺腫大、頸淋巴結核等。

〔材料〕紫菜(干品)15克、豬瘦肉100克、生姜絲少許。

紫菜是一種極富營養的海菜,以廣東汕頭、湛江等一帶產的為最佳,其性寒,味甘、鹹,功能化痰軟堅,《本草綱目》指出“病瘿瘤腳氣者宜食之”,《本草經集注》說它能“治瘿瘤結氣”,《現代實用中藥》記載它能“治水腫,淋症,濕性腳氣,甲狀腺腫,慢性氣管炎咳嗽”;豬瘦肉性平味甘、鹹,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在這裡為藥引的作用。

〔烹制〕先把紫菜用清水浸泡片刻;豬瘦肉亦洗淨,切成片狀。與生姜絲一起放入鍋內,加入清水1000毫升(約4碗水量),先用武火滾沸後,改為文火煲至半小時左右,調入適量食鹽和少許生油或麻油便可,此量可供2人用。飲湯並進食紫菜和豬瘦肉片,若作為輔助治療甲狀腺腫大、頸淋巴結核等,宜每周進服2—3次。
 

上一页  [1] [2] 

10個月寶寶能不能吃雞油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