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月寶寶能不能吃雞油 可以少量吃點。 寶寶長到10個月時,已開始萌出乳牙,有了咀嚼能力,同時舌頭也有了攪拌食物的功能,對飲食也越來越多地顯出了個人的愛好,喂養上也隨之有了一定的要求。 10個月的嬰兒,可開始喂些粥或爛面,內放葷菜(肉末、蒸蛋、清蒸魚、肝泥等)和素菜(碎菜、豆腐等)。在喂養後,可給些烤饅頭片、面包干,讓孩子咀嚼,以鍛煉牙床。 7~8月:添加烤饅頭片、餅干等鍛煉咀嚼能力,幫助牙齒生長。可逐漸添加添加肉類如魚肉泥、禽肉泥、豬肉泥、肝泥、蛋羹、豆腐、碎菜等。適當減少奶量。 一、繼續吃母乳和牛奶。但是因為母乳或牛奶中所含的營養成分,尤其是鐵、維生素、鈣等已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乳類食品提供的熱量與寶寶日益增多的運動量中所消耗的熱量不相適應,不能滿足寶寶的需要。因此,此時應該是寶寶進入離乳的中期了,奶量只保留在每天500毫升左右就可以了。 二、增加半固體性的代乳食品,用谷類中的米或面來代替兩次乳類品。在每日奶量不低於500毫升的前提下,減少兩次奶量,用兩次代乳食品來代替。 三、代乳食品的選擇。應選擇饅頭、餅干、肝末、動物血、豆腐等。 四、該月齡寶寶的食譜安排可參照如下標准制定。
10個月孩子的飲食按排: 早晨7時牛奶200毫升、 上午9時蒸雞蛋1個餅干1~2塊 中午12時稀粥1碗(兒童碗約30克)加碎菜、魚末 下午3時牛奶150毫升 下午5時蘋果1/2~1個 晚上6時爛面1碗(約50克)加肉末、碎菜 晚上9時牛奶180毫升 以上飲食安排供參考. 以下是食譜 常用的嬰兒粥有 ①肉糜粥 將豬瘦肉洗淨,用刀剁碎或放入絞肉機內絞2次,加酒去腥炒熟,放入已煮稠的粥內,再加食鹽即可食用。 ②魚粥 洗淨去內髒的魚如青魚、帶魚、鳗魚等),整條蒸熟去骨,將魚肉研碎拌入粥中,加適量食鹽、蔥、少許酒,即成魚粥。 ③蛋花粥 將1只雞蛋打碎放人已煮好的粥中,邊攪邊燒,煮沸加鹽和熟油。 ④豬肝泥粥 洗淨的豬肝用刀橫剖,再取出切面處泥狀物,加酒、鹽放入粥中煮透。上述各種粥內最後均應加入萊泥和豆制品煮熟再吃。 ⑤香蕉薯糊: 香蕉1/2只,雞蛋1只,馬鈴薯1/4個,牛奶適量。 做法∶ 馬鈴薯去皮切粒,隔水蒸20分鐘,壓成茸。 把雞蛋煮熟,去殼,取出1/4只蛋黃,壓成茸。 香蕉去皮,壓成茸。 把蛋黃茸、馬鈴薯茸及香蕉茸拌勻,再下牛奶拌勻即可。 ※也可選用木瓜或啤梨來代替馬鈴薯,做出不同的口味。 ⑥花豆腐 原料: 豆腐50克,青菜葉10克,熟雞蛋黃1個,澱粉10克,精鹽、蔥姜水各少許。 制作: 1、將豆腐煮一下,放入碗內研碎;青菜葉洗淨,用開水燙一下,切碎後也放在碗內,加入澱粉、精鹽、蔥姜水攪拌均勻。 2、將豆腐泥做成方塊形,再把蛋黃研碎撒一層在豆腐泥表面,放入蒸鍋內用中火蒸10分鐘即可喂食。 3、菜口味不宜過鹹,以利嬰兒食用。 ⑦蘋果薯團 原料: 紅薯50克,蘋果50克。 制作: 1、將紅薯洗淨,去皮,切碎煮軟。 2、把蘋果去皮去核後切碎,煮軟,與紅薯均勻混合拌勻即可喂食。 3、制作中,要把紅薯、蘋果切碎,煮爛。 ⑧鹌鹑粥 原料: 大米30克,淨鹌鹑1只,水適量。 制作: 1、將鹌鹑去皮洗淨,切成大塊,為防止有碎骨,可用經消毒的煲湯袋盛著。 2、米洗淨,用水浸泡約2小時。 3、浸泡過的米連水一起煲滾,加入裝有鹌鹑的袋,滾開後,改用中火煲約45分鐘,然後熄火等5分鐘即可。 4、注意制作時,千萬不要有鹌鹑骨渣。 ⑨紅小豆泥 原料: 紅小豆50克,紅糖、清水適量,植物油少許。 制作: 1、將紅小豆撿去雜質洗淨,放入鍋內,加入涼水用旺火燒開,加蓋改小火焖煮至爛成豆沙。 2、將鍋置火上,放入少許油,下入紅糖炒至溶化,倒入豆沙,改用中小火炒好即成。 3、注意煮豆越爛越好,炒豆沙時要不停地擦著鍋底攪炒,火要小,以免炒焦而生苦味。可同粥一起食用。 ⑩栗子粥 原料: 大米粥1小碗,栗子3個,精鹽少許。 制作: 1、將栗子剝去外皮和內皮後切碎。 2、鍋置火上,加入水,放入栗子煮熟後,再與大米粥混合同煮至熟。加入少許精鹽,使其具有淡淡的鹹味,即可喂食。 3、栗子一定要剝淨內外皮,煮爛。喂時用匙背壓碎。 煎豬肝圓子 10個月的寶寶可以吃了,只是不要過量就好了。實際上,寶寶從有牙齒開始就什麼都可以開始嘗試吃了,可以和大人吃得一樣,只要記得做得碎一些,軟一些就可以了。我家寶寶是10個月開始出牙的,這時就開始吃大人的飯菜了。每天三餐加三次配方奶。三餐和大人一樣,不過我刻意做得又碎又軟,還不加很多調料,也很清淡。奶粉喝的是美國原裝進口的旭貝爾奶粉。口味清淡,類似母乳。口感和配方都接近母乳,對寶寶腸胃刺激小,寶寶不僅容易接受還容易消化和吸收。最主要是dha含量高,且是從海藻中提取的,純度高無污染,對寶寶智力和眼睛發育相當好。我的寶寶這樣養育過來是又健康又聰明呢。 寶寶牙齒和輔食的親密關系
及時正確的輔食添加對寶寶來說不僅是營養的需求,也是牙齒和口腔健康發育的有力保障。所以,我們特別為你制定了這個以輔食添加為基礎的牙齒護理方案。
寶寶出生後4-10個月開始出乳牙,1歲時萌出6-8顆,2歲至2歲半時出齊,達到20顆。專家提示我們,在寶寶長牙期間,輔食添加和平衡的膳食對牙齒的健康發育至關重要。及時正確的輔食添加既可以為牙齒發育提供必要的營養成分,如鈣、磷等礦物質和許多維生素,促進牙齒的長成。而且還可以幫助寶寶練習咀嚼、消化,甚至對寶寶的語言能力培養也大有幫助。我們將從寶寶發育的不同階段為你介紹如何在寶寶添加輔食時護理好寶寶的牙齒。
4~12個月:牙齒萌發階段
堯堯快5個月了,最近,媽媽驚喜地發現,堯堯長牙齒了:在她淺紅色的牙床上,隱約可以看到一個白色的小牙尖。媽媽現在知道了為什麼堯堯這幾天愛流口水了,於是就給堯堯脖子下面墊了一塊紗布,免得把衣服潤濕了。媽媽還發現,堯堯這幾天似乎特別愛咬手邊的東西,給她喂奶時還咬媽媽的奶頭。婆婆說,這都是寶寶長牙時候的正常表現,可以給她買一些磨牙餅,還可以切一些蘋果條、胡蘿卜條給她。果然,寶寶對手上的蘋果條非常感興趣,不一會兒就可以把三四厘米長的蘋果條給咬沒了。一個星期後,堯堯突然發燒,而且還拉肚子,有時候還莫名其妙地氣喘,媽媽急壞了,抱著堯堯上了醫院,醫生告訴媽媽這些病症都是堯堯的小牙引起的。
輔食添加對牙齒健康的幫助:
專家認為,如果你的寶寶出現唾液量增加,愛流口水,比較喜歡咬硬的東西,哺乳時可能還會咬媽媽的乳頭,睡眠不安,那你就要注意了,寶寶在提示你:我要長牙了!這個時期是家長最應該注意的是寶寶的營養,正確的輔食添加可以為寶寶牙齒萌發提供必要的營養,同時還鍛煉了孩子的咀嚼能力,促進口腔內血液循環,進而加快了剛剛萌發露白的牙齒的發育。需要注意的是,輔食添加要按照由軟到硬,由細到粗的順序,符合孩子牙齒生長規律,逐步讓孩子學會用吐咽、咀嚼。
4~6個月,寶寶的輔食應以泥糊狀食物為主,鍛煉孩子吐咽、舌頭前後移動的能力。食物性狀從稀糊狀過渡到稠糊狀。例如,米糊、蛋黃糊、土豆泥糊等。
7~9個月,可以為寶寶添加一些比較軟的食物,鍛煉他的舌頭上下活動,能用舌頭和上鄂碾碎食物的能力。比如,菜末面片湯、爛面、蘋果泥、鮮蝦麥片粥等。
10~12個月,為寶寶選擇一些能用牙床磨碎的食物。讓他練習舌頭左右活動,能用牙床咀嚼食物的能力。比如饅頭片、面包片、奶酪豆腐、小馄饨、水果沙拉、蘋果片等。
tips:補鈣有可以使牙齒發育期有良好的鈣化,寶寶應該增強體質,預防疾病,適時適量補充營養物質,尤其是含鈣及維生素d、a的物質。可以適當多吃一些骨頭湯、牛奶、雞蛋、豆類、新鮮蔬菜等等,以滿足機體生長發育的需要,促進牙齒鈣化。
tips:專家提示我們,寶寶出牙時間一般在4~10個月。寶寶的各個牙齒的發育時間雖然不盡相同,但就每個牙齒的發育來說,都是經過生長期、鈣化期和萌出期3個階段。牙齒萌出的時間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這些差異的造成,有遺傳因素的影響,也有環境因素的影響。正常情況下,女孩比男孩牙齒鈣化、萌出的時間早;營養良好,身體好、體重較高的寶寶比營養差,身體差、體重低的寶寶牙齒萌出早。寒冷地區的寶寶比溫熱地區的寶寶牙齒萌出遲。如果你的寶寶在一歲後還沒有長牙,那就要帶他到醫院檢查了。
牙齒護理方案:
1、專家認為,寶寶為出牙前,也應該為寶寶做口腔清潔,這是寶寶今後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保持牙齒健康的起點。正確做法為,寶寶每次喝完奶或果汁後,媽媽在手指纏上消毒過的濕紗布,或用棉棒蘸上清水,擦拭寶寶的口腔黏膜、牙龈和舌頭。
2、在寶寶牙齒萌出時,父母可使用安全的磨牙膠環、幫助長牙的玩具、磨牙食品等,以減輕寶寶的不適。另外,還可以在寶寶出牙時給他做臉部按摩,以放松臉部肌肉,也可起達到較好的效果。
3、盡量采取母乳喂養。寶寶有力吸吮母乳的動作,有利於颌面正常發育。人工喂養如果人造奶嘴使用不當,極易造成面部和牙颌異常,必須人工喂養時,應選擇模仿乳頭仿真設計的奶嘴。同時,盡早訓練寶寶使用杯子和碗筷進食,避免形成對奶瓶的依賴性。
4、母乳是嬰兒的最好食物。國外兒科專家指出,盡管母乳也是甜的,但乳牙長時間浸泡在母乳裡卻不會被蛀壞。母乳還可抑制細菌在牙齒上繁殖,防止牙齒腐爛;母乳中還含有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鈣質,這也是吃母乳的寶寶為什麼不會過早爛牙的原因。
5、睡前不要給寶寶吃東西或喝飲料有些媽媽喜歡用一瓶牛奶或果汁塞到寶寶口中,等待其入睡。由於牛奶和果汁存留在寶寶口腔內,會產生有害的酸性液體,如果寶寶此時入睡,酸性液體會損害牙齒釉。
6、寶寶食用果汁要適量每天喂寶寶的果汁量應該控制在2~3杯。
7、給正長牙的寶寶用冷凍牙環或冷凍且干淨的濕潤面巾要避免給正在長牙的寶寶吃餅干、膨化食品來減輕其出牙的煩躁,因為這些食物含有澱粉,澱粉粘在寶寶嘴裡會產生有害酸。
8、如果出現發燒,氣喘等症狀,應馬上到醫院檢查。
tips:專家解釋說,寶寶牙齒萌出時會刺激他的三叉神經,會引起唾液分泌量的增加,但這時寶寶還沒有吞咽大量唾液的習慣,口腔又淺,唾液就流出來了。同時,她會覺得牙癢癢,所以總想找個東西來咬。有些寶寶在牙齒萌出時會出現發燒、拉肚子,有時莫名其妙地氣喘,有些寶寶甚至還會痙攣或者昏迷,則是牙齒萌出時的異常表現。如果出現此類症狀,則需要帶寶寶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
1歲以後:牙齒長成階段
岳岳兩歲多,牙齒排列不整齊,媽媽一直很擔心,可姥姥卻覺得沒什麼,還告訴媽媽等到換牙後自然就好了。最近媽媽又發現他的好多牙齒上面好象一小塊一小塊都掉了,是吃糖太多引起的齲齒?還是由於缺鈣引起脫落?
輔食添加對牙齒健康的幫助:
這時的孩子已經有了基本的牙齒“裝備”和能力,具備成為吃飯“正規軍”的條件了。家長該做的是培養他對食物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杜絕挑食、厭食現象。專家提示我們,在給寶寶准備食物的時候,最好分成兩個階段:
1~3歲:這時的孩子處於幼兒固體食物階段,他的牙齒從前面的切牙到後面的磨牙開始慢慢長成,但他的咀嚼能力還比較差,所以要給他選擇的食物要煮軟一些,切小一些。此外這個時期是寶寶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在吃輔食的過程中孩子的口[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