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能不能吃河豚 最好別吃! 河豚魚含毒部位強弱依次是:卵巢、肝髒、脾髒、血液、眼睛、鰓、皮膚、肌肉。
河豚的身體短而肥厚。河豚生有毛發狀的小刺。堅韌而厚實的河豚皮曾經被人用來制作頭盔。河豚的上下颌的牙齒都是連接在一起的,好像一塊鋒利的刀片。這使河豚能夠輕易地咬碎硬珊瑚的外殼。河豚大都是熱帶海魚,只有少數幾種生活在淡水中。河豚一旦遭受威脅,就會吞下水或空氣使身體膨脹成多刺的圓球,天敵很難下嘴。許多種類的河豚的內部器官含有一種能致人死命的神經性毒素。有人測定過河豚毒素的毒性。它的毒性相當於劇毒藥品氰化鈉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其實,河豚的肌肉中並不含毒素。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髒,其次是腎髒、血液、眼、鰓和皮膚。河豚毒性大小,與它的生殖周期也有關系。晚春初夏懷卵的河豚毒性最大。這種毒素能使人神經麻痺、嘔吐、四肢發冷,進而心跳和呼吸停止。國內外,都有吃河豚喪命的報道。雖然,品嘗河豚要冒著生命危險,但是由於河豚的味道十分鮮美。所以,還是有眾多貪食的人拼死吃河豚。世界上最盛行吃河豚的國家是日本。日本的各大城市都有河豚飯店。廚師要經過嚴格的專業培訓。畢業考試時,廚師要吃下自己烹饪的河豚。因此,有些技術不過硬的人,就不敢參加考試逃跑了。河豚游得很慢。這是因為大多數魚通常在身體的後半部所具有的游泳肌肉。河豚只好利用左右搖擺的背鳍和尾鳍劃水。河豚的牙齒與刺豚的牙齒很相似。河豚的牙齒融合成一個喙。上下腭的牙齒用來咬碎軟體動物和珊瑚。河豚將這些生物活的部分連同蟹、蠕蟲和籐壺等海洋生物一起吞食。河豚魚分布於世界各地,約有100多種。河豚魚口小頭圓,背部黑褐色,腹部白色,大的長達1米,重10千克左右,眼睛平時是藍綠色,還可以隨著光線的變化自動變色。身上的骨頭不多,’而且背鳍和腹鳍都很軟,但長著兩排利牙,能咬碎蛤蜊、牡蛎、海膽等帶硬殼的食物。 河豚雖然有劇毒,但其肉鮮美柔嫩無比,人們常把河豚魚片與日本繪畫相提並論,柔和細膩,回味無窮。 河豚魚肉含的毒較小,而卵巢、肝髒和血液都含有較多的毒素。在中國,為了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國家明文規定不准飯店供應河豚魚。而在日本吃河豚則有著悠久的歷史,幾乎成為其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河豚魚加工是十分嚴格的,一名合格的河豚廚師至少要接受兩年的嚴格培訓,考試合格以後才能領取執照開張營業。每條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經過30道工序,一個熟練廚師也要花20分鐘才能完成。河豚一般是養在池裡的,吃之前用網兜將河豚網出來,用小刀割去魚鳍,切除魚嘴,挖除魚眼,剝去魚皮,接著剖開魚肚取出魚腸、肝髒、卵巢和腎等含劇毒的內髒,再把河豚的肉一小塊一小塊的放進清水中將上面的毒汁漂洗干淨。洗淨後的魚塊潔白如玉,晶瑩剔透。接著,將其切成像紙一樣薄的片,再將這些魚片擺成菊花或仙鶴一樣的圖樣。吃的時候夾起魚片蘸著碟子裡的醬油和辣椒放進嘴裡慢慢地咀嚼。吃完魚片後,再喝上一碗河豚魚湯,真是爽心可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