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性強的藥物。
2、避免受外界刺激:家長要經常留意寶寶周圍的冷熱溫度及濕度的變化。患接觸性皮炎的寶寶,尤其要避免皮膚暴露在冷風或強烈日曬下。夏天,寶寶運動流汗後,應仔細為他抹干汗水;天冷干燥時,應替寶寶搽上防過敏的非油性潤膚霜。除了注意天氣變化外,家長不要讓寶寶穿易刺激皮膚的衣服,如羊毛、絲、尼龍等。衣著應寬大,清潔,以棉織品為好,嬰兒尿布應勤換洗。
3、修短指甲:若患上劇癢的異位性皮炎或接觸性皮炎,家長要經常修短寶寶的指甲,減少抓傷的機會。嬰兒睡前應將其兩手加以適當約束,以防抓傷,引起皮損泛發。
4、戒口:除異位性皮炎外,其他濕疹都無須戒口。讓寶寶少吃動物蛋白質,如牛奶、蛋,必須在醫生或營養師的監督下進行。在沒有明確證據時,最好不要隨便禁食某類食品。不提倡為了避免過敏,而使寶寶得不到應有的營養。在戒口期間,一般性的治療,如潤滑膏及藥膏,必須持續使用。
5、營養和飲食:飲食要定時定量,最好吃母乳,如吃牛奶要多喝水,少加糖,煮沸時間可稍長些。隨著年齡的增長可給予多種維生素食物,不可吃的過飽。如有便秘可給服蜂蜜或調換飲食。如有消化不良,應及時治療。
6、藥物治療:激素類軟膏若用於面部或大面積長期應用可產生副作用。嬰兒皮膚比較嫩,用藥不當往往加重病情。因此,應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嬰兒濕疹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屬於變態反應性(或稱為過敏性)疾病,至於確切的病因有時很難找到。通常把嬰兒濕疹稱為“奶癬”,如果用治療“癬”的藥物來治療嬰兒濕疹,病情會加重。嬰兒濕疹最早見於2-3個月嬰兒,大多發生在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嚴重時軀干四肢也有。初期為紅斑,以後為小點狀丘疹、疱疹,很癢,疱疹破損,滲出液流出,干後形成痂皮。皮損常常對稱性分布。濕疹有時為干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帶脫屑。也可為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以後結成痂皮,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後多見,但癢感不太明顯。嬰兒濕疹的預防嬰兒濕疹預防很重要。平時小兒內衣應穿松軟寬大的棉織品或細軟布料,不要穿化纖織物。內、外衣均忌羊毛織物,以及絨線衣衫。最好穿棉花料的夾襖、棉襖、絨布衫等。要密切注意患兒的消化狀態,是否對牛奶、雞蛋、魚、蝦等食物過敏。母乳喂養的,母親應避免進食這類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患兒要避免鹼性肥皂、化妝品或者香水等物的刺激。發病期間不要作卡介苗或其他預防接種。要避免與單純疱疹(俗稱“熱瘡”)的患者接觸,以免發生疱疹性濕疹。得了嬰兒濕疹以後,應采取以下幾項治療措施:1、總的治療原則是:找出原因,對症治療,合理喂養,精心護理。一般說來,先要觀察有沒有食物過敏,特別是牛奶、母乳或雞蛋白等動物蛋白的過敏;其次,母親吃魚、蝦、蟹、雞等,也可通過母乳傳給嬰兒,在吃這些動物性食品後,應觀察嬰兒的皮膚病是否加重,如果與上述情況有關,嬰兒應改變喂養方法;如母乳過敏,改用牛奶,牛奶過敏則改用母乳,或在喂奶期間母親不吃魚、蝦、蟹等食物。與此同時要及時治療嬰兒的消化不良,大便秘結和腹瀉等。2、常用的內用藥有苯海拉明糖漿、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c等,有繼發感染時還要加用抗生素。3、外用藥要視皮膚病變狀態而定,出水糜爛或紅腫時,用2%硼酸水溶液或0.1雷佛奴水溶液濕敷,滲液與糜爛消失後,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制劑,如濕疹霜、祛濕油、膚輕松霜等。在護理有濕疹的嬰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質接觸皮膚,不要用鹼性肥皂洗患處,也不要用過燙的水洗患處,不要塗化妝品或任何油脂。2、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濕疹癢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寬松些,以全棉織品為好。3、母乳喂養可以防止由牛奶喂養而引起異性蛋白敏所致的濕疹。4、嬰兒濕疹發作期間不要種牛痘(天花已消失,現已不種牛痘),也不要和有單純疱疹的人接觸,以免發生疱痘。治療嬰兒濕疹,藥膳方菊花茶:菊花兩錢,開水沖泡飲用,可清熱散風解毒。銀花茶:銀花五錢煎水,加糖適量飲用,可清熱解毒、消腫痛、除瘡毒。荷葉粥:粳米一兩,先以常法煮粥,待粥將熟時取鮮荷葉一張洗淨,覆蓋粥上,再微煮片刻,揭去荷葉,粥成淡綠色,調勻即可,食時加糖少許,可清暑熱、利水濕。薏米粥:薏米一兩以常法煮粥,米熟後加入澱粉少許再煮片刻,再加入砂糖、桂花少量調勻後食用,有清熱利濕,健脾和中之效。茵陳陳皮茶:茵陳、陳皮各三錢煎水飲用,可加少許糖,有助清熱利濕、理氣健脾燥濕。治療嬰兒濕疹,中藥方劑驗方一組成:雲苓皮4克川萆薢4克土茯苓4克白術2克枳殼2克地膚子2克春砂仁2克。功用:利濕清熱為主,且以健脾。主治:嬰兒濕疹濕熱型。驗方二組成:蒼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藓皮15克蒼術15克苦參15克生軍15克黃柏15克地膚子15克用法:水煎取濾液待溫涼後洗患處。每天1劑,早、中、晚各洗1次。此為2~3歲患兒用量,1歲以下患兒減量1/3。功用:解毒祛濕,消疹退斑。主治:嬰幼兒濕疹,症見前額、面部布滿丘疹樣濕疹,有黃色分泌物滲出,或全身處均散見,指紋紫紅,舌潤苔薄白。驗方三組成:(1)內服方野菊6克銀花6克車前草9克生甘草5克地膚子9克白藓皮6克米仁9克茯苓皮9克蒼術6克川柏4克生首烏9克干蟾皮4克(2)外洗濕敷方蛇床子9克銀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濕敷局部,每天2~3次,每次約10分鐘。功用:清熱解毒,利濕抗敏。主治:嬰兒濕疹,頭面部為甚,以水泡、糜爛、滲液為著,瘙癢不寧 告訴你一個很有效的辦法:你去買一點菜籽油,然後放鍋裡燒熱裝起來,寶寶洗了屁股之後可以在肛門周圍擦些塗抹均勻,這樣寶寶這拉屎的時候就不會腐蝕到寶寶的嫩皮膚了。過兩天就會好的。以前我家寶寶也是這樣,是一位老醫生告訴我的好辦法。 濕疹是遺傳性過敏體質對環境中某些因素的過敏反應。其確切的原因還不十分清楚,目前多認為與遺傳和免疫異常都有關。這種嬰兒常伴其他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哮喘性支氣管炎、荨麻疹等疾病;處理時應注意避免外界各種不良刺激至關重要,如避免用熱水燙、肥皂洗、搔抓、摩擦等。不用刺激性強的外用藥;穿的衣服和用的尿布要將洗滌劑沖洗干淨;不要用毛織品接觸皮膚,1、搽藥得在醫生指導下進行。2、濕疹部位,不要用水洗特別是用熱水和肥皂,可以用消毒的植物油或石臘油擦拭。3、避免小兒搔抓,避免接觸絲毛織品等衣物。4、飲食方面,如果是母乳喂養,母親盡量避免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對蛋白質過敏,可單食蛋黃;乳母暫不要吃蛋、蝦、蟹等食物。但要多吃些含植物油豐富的食物,因不飽和脂肪酸通過乳汁到達嬰兒體內,可防止毛細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高而這正是嬰兒濕疹的病理基礎。吃牛奶的嬰兒吃東西也要適當限制,特別是海產品,如魚蝦,蟹等;如懷疑牛奶過敏,可將鮮牛奶多煮一些時候,最好煮開2次以去除過敏原。
嬰幼兒濕疹,中醫總稱胎斂,又有濕斂,干斂之分,後者又稱奶癬。嬰兒濕疹至兒童期仍不斷發作,皮損漸局限於手肘、國窩、足踩等處,常呈對稱性,中醫稱四彎風。嬰兒濕疹,多因胎孕時期,母食五辛,遺熱於兒所致,可分三型。 (1)濕熱型(濕斂),多見於肥胖嬰兒。部位多在頭面耳項等處,重則泛發全身。證見皮膚漸紅、糜爛、滲水、結痂,重則脫皮,大便干,小便黃,舌紅,苔薄黃。治宜導濕清熱。 (2)脾虛型(干斂):多見於發育差的瘦弱嬰兒。證見皮膚浸潤,干燥、鱗屑、瘙癢,或起少數丘疹,水疤,一般消化不良,納食不多,面黃肌瘦,大便溏,或完谷不化,舌淡苔薄白,脈緩滑。治以健脾化濕 (3)陰傷型(干斂):大多屬濕熱型,滲水日久不愈,傷陰耗血,轉變而來。皮損與脾虛型相似,唯無脾胃症狀,納食,大便正常,可見舌紅苔剝或舌淡苔光之征。可繼用滋陰除濕法治療。 外治法,大致可分3類: ①滲水期:采用濕敷法,方用生地榆、馬齒頁、黃柏,任選其中一味或二味,各10克,水煎20分鐘,待微溫時,用紗布疊五六層(小毛巾亦可)蘸藥水,稍擰干,溻敷於患處,隔20~30分鐘再蘸水換敷,一日敷3~4次,直至不流水為止。 ②流水不多時,選用緩和性的藥膏,不宜敷刺激性強的藥膏。 ③慢性濕疹,皮損肥厚浸潤,可采用刺激性較強的藥膏。 ④濕疹的護理,亦很重要,應注意下列幾點:a.不用水洗。不用熱水燙,少洗澡,不接觸肥皂。b.忌口。不吃魚腥,海味,羊肉等五辛發物。c.小兒勿穿戴和接觸羊毛織物。
西醫 嬰兒濕疹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屬於變態反應性(或稱為過敏性)疾病,至於確切的病因有時很難找到。通常把嬰兒濕疹稱為"奶癬",如果用治療"癬"的藥物來治療嬰兒濕疹,病情會加重。嬰兒濕疹最早見於2-3個月的嬰兒,大多發生在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嚴重時軀干'肢也有。初期為紅斑,以後為小點狀丘疹、疱疹,很癢,疱疹破損,滲出液流出,干後形成痂皮。皮損常常對稱性分布。濕疹有時為干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帶脫屑。也可為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以後結成痂皮,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後多見,但癢感不太明顯。
在照料有濕疹的嬰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盡量尋找過敏原,但往往有困難。 2、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質接觸皮膚,不要用鹼性肥皂洗患處,也不要用過燙的水洗患處,不要塗化妝品或任何油脂。 3、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濕疹癢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寬松些,以全棉織品為好。 4、面積不大的濕疹可塗膚輕松軟膏,不宜塗得太厚;有較多濕疹患者,需去皮膚科診治。對脂溢型濕疹千萬不能用肥皂水洗,只需經常塗一些植物油,使痂皮逐漸軟化,然後用梳子輕輕地梳理掉。 5、母乳喂養可以防止由牛奶喂養而引起異性蛋白敏所致的濕疹。 濕疹是遺傳性過敏體質對環境中某些因素的過敏反應。其確切的原因還不十分清楚,目前多認為與遺傳和免疫異常都有關。這種嬰兒常伴其他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哮喘性支氣管炎、荨麻疹等疾病;處理時應注意避免外界各種不良刺激至關重要,如避免用熱水燙、肥皂洗、搔抓、摩擦等。不用刺激性強的外用藥;穿的衣服和用的尿布要將洗滌劑沖洗干淨;不要用毛織品接觸皮膚,1、搽藥得在醫生指導下進行。2、濕疹部位,不要用水洗特別是用熱水和肥皂,可以用消毒的植物油或石臘油擦拭。3、避免小兒搔抓,避免接觸絲毛織品等衣物。4、飲食方面,如果是母乳喂養,母親盡量避免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對蛋白質過敏,可單食蛋黃;乳母暫不要吃蛋、蝦、蟹等食物。但要多吃些含植物油豐富的食物,因不飽和脂肪酸通過乳汁到達嬰兒體內,可防止毛細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高而這正是嬰兒濕疹的病理基礎。吃牛奶的嬰兒吃東西也要適當限制,特別是海產品,如魚蝦,蟹等;如懷疑牛奶過敏,可將鮮牛奶多煮一些時候,最好煮開2次以去除過敏原。
嬰幼兒濕疹,中醫總稱胎斂,又有濕斂,干斂之分,後者又稱奶癬。嬰兒濕疹至兒童期仍不斷發作,皮損漸局限於手肘、國窩、足踩等處,常呈對稱性,中醫稱四彎風。嬰兒濕疹,多因胎孕時期,母食五辛,遺熱於兒所致,可分三型。 (1)濕熱型(濕斂),多見於肥胖嬰兒。部位多在頭面耳項等處,重則泛發全身。證見皮膚漸紅、糜爛、滲水、結痂,重則脫皮,大便干,小便黃,舌紅,苔薄黃。治宜導濕清熱。 (2)脾虛型(干斂):多見於發育差的瘦弱嬰兒。證見皮膚浸潤,干燥、鱗屑、瘙癢,或起少數丘疹,水疤,一般消化不良,納食不多,面黃肌瘦,大便溏,或完谷不化,舌淡苔薄白,脈緩滑。治以健脾化濕 (3)陰傷型(干斂):大多屬濕熱型,滲水日久不愈,傷陰耗血,轉變而來。皮損與脾虛型相似,唯無脾胃症狀,納食,大便正常,可見舌紅苔剝或舌淡苔光之征。可繼用滋陰除濕法治療。 外治法,大致可分3類: ①滲水期:采用濕敷法,方用生地榆、馬齒頁、黃柏,任選其中一味或二味,各10克,水煎20分鐘,待微溫時,用紗布疊五六層(小毛巾亦可)蘸藥水,稍擰干,溻敷於患處,隔20~30分鐘再蘸水換敷,一日敷3~4次,直至不流水為止。 ②流水不多時,選用緩和性的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